®無憂考網(wǎng)漢語水平考試頻道為大家整理的備考資料,供大家學習參考。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基礎,二者密不可分。對外漢語教學很大程度上是語言教學,但是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關系密切,因此對外漢語教學必須和文化教學相結合。
對外漢語教學,就是針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它首先是漢語教學,只不過教學的對象從中國人變成了外國人。一般而言,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而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漢語就是中國文化的載體,因此要學習漢語就必須把握中國的文化,而這些比語音、語法的更具教學色彩。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往往會包含很多文化詞,那么什么是文化詞呢?文化詞就是指蘊含社會文化意義的詞語,文化意義就是指社會賦予詞語的引申義、聯(lián)想義、比喻義、象征義等。文化詞與民族心理、風俗習慣和社會變革等密切相關,是詞匯中最活躍的部分。文化詞和其他詞匯一起組成了語言的底座,與語言緊密相隨,在語言中也隨處可見。
通過多年的對外漢語教學,外國人所學會的文化詞僅僅停留在表層意義上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對漢語深層意蘊的渴求,文化詞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是一個必須面對又很難把握的環(huán)節(jié),這同樣是對我們對外漢語教師的一種挑戰(zhàn)和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