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302010 掌握要約與承諾的有效條件和合同的一般條款
1Z302011 要約與承諾的有效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13條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合同,采用要約、承諾方式!币s與承諾,是當事人訂立合同必經(jīng)的程序,也即當事人雙方就合同的一般條款經(jīng)過協(xié)商一致并簽署書面協(xié)議的過程。
例題: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第13條的規(guī)定,( )是當事人訂立合同必經(jīng)的程序,也即當事人雙方就合同的一般條款經(jīng)過協(xié)商一致并簽署書面協(xié)議的過程。
A.招標與投標 B.討價還價 C.要約與承諾 D.出價與承攬
答案:C。
(1)要約
1)要約的概念
《合同法》第14條規(guī)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內容具體確定;②表明經(jīng)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例題: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 )。
A.內容具體確定 B.表明經(jīng)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C.包含相應的價格條款 D.包含合同的主要條款 E.符合形式要求
答案:AB。
要約是一種法律行為。它表現(xiàn)在規(guī)定的有效期限內,要約人要受到要約的約束。受要約人若按時和完全接受要約條款時,要約人負有與受要約人簽訂合同的義務。否則,要約人對由此造成受要約人的損失應承擔法律責任。
例題:要約是一種( ),它表現(xiàn)在規(guī)定的有效期限內,要約人要受到要約的約束。受要約人若按時和完全接受要約條款時,要約人負有與受要約人簽訂合同的義務。否則,要約人對由此造成受要約人的損失應承擔法律責任。
A.事實行為 B.法律行為 C.有效行為 D.約束行為
答案:B。
2)要約邀請
《合同法》第15條規(guī)定:“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yè)廣告等為要約邀請。商業(yè)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guī)定的,視為要約!
例題:( )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A.要約邀請 B.要約 C.承諾 D.招標
答案:A。
例題:《合同法》第15條規(guī)定,商業(yè)廣告的內容( ),視為要約。
A. 包含價格內容的 B.符合要約規(guī)定的
C.詳細介紹商品的 D.附加了期限的
答案:B。
例題:下列意思表示中屬于要約邀請的是( )。
A.詢價 B.寄送價目表 C.招標公告 D.中標 E.招股說明書
答案:BCE。
3)要約生效
《合同法》第16條規(guī)定:“要約到達受約人時生效。采用數(shù)據(jù)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tǒng)接收數(shù)據(jù)電文的,該數(shù)據(jù)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tǒng)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tǒng)的,該數(shù)據(jù)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tǒng)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例題: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要約在( )生效。
A.要約發(fā)出時 B.受要約人知曉其內容時
C.到達受要約人時 D.要約規(guī)定的時間
答案:C。
例題:采用數(shù)據(jù)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tǒng)接收數(shù)據(jù)電文的,該數(shù)據(jù)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tǒng)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tǒng)的,該數(shù)據(jù)電文( )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A.發(fā)出的 B.在收件人知曉其內容的
C.收件人收到通知時 D.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tǒng)的首次
答案:D。
例題:張某與王某通過電子郵件訂立合同,張某向王某發(fā)出要約,此項要約發(fā)生效力的時間為( )。
A.張某發(fā)出電子郵件時 B.郵件進入王某指定的電子信箱時
C.王某知道自己已經(jīng)收到該郵件時 D.王某了解該要約的內容時
答案:B。
4)要約撤回與要約撤銷
● 要約撤回 《合同法》第17條規(guī)定:“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要約撤回,是指要約在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約人欲使其不發(fā)生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約的意思表示。要約的約束力一般是在要約生效之后才發(fā)生,要約未生效之前,要約人是可以撤回要約的。
例題: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 )到達受要約人,方為有效。
A.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 B.在要約到達后 C.發(fā)出要約前
D.包含在要約之中 E.與要約同時
答案:AE。
● 要約撤銷 《合同法》第18條規(guī)定:“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要約撤銷,是指要約在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后,要約人欲使其喪失法律效力而取消該項要約的意思表示。要約雖然生效后對要約人有約束力,但是,在特殊情況下,考慮要約人的利益,在不損害受要約人的前提下,要約是應該被允許撤銷的。但是,《合同法》第19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①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②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并已經(jīng)為履行合同做了準備工作!
例題: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 )到達受要約人。
A.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 B.要約人收到要約之前
C.與要約同時 D.要約到達受要約人后
答案:A。
例題:《合同法》第19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
A.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B.合同的內容為不可撤銷的
C.受要約人通知要約人為不可撤銷時
D.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并已經(jīng)為履行合同做了準備工作
E.要約按期到達受要約人時
答案:AD。
5)要約失效
《合同法》第20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①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②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③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④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例題:《合同法》第20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
A.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B.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
C.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D.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E.要約人拒絕接受受要約人的承諾的
答案:ABCD。
(2)承諾
1)承諾的概念
承諾,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對另一方發(fā)來的要約,在要約有效期限內,作出完全同意要約條款的意思表示!逗贤ā返21條規(guī)定:“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承諾也是一種法律行為。承諾必須是要約的相對人在要約有效期限內以明示的方式作出,并送達要約人;承諾必須是承諾人作出完全同意要約的條款,方為有效。如果受要約人對要約中的某些條款提出修改、補充、部分同意,附有條件或者另行提出新的條件,以及遲到送達的承諾,都不被視為有效的承諾,而被稱為新要約。
例題:承諾,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對另一方發(fā)來的要約,在要約有效期限內,作出的( )要約條款的意思表示。
A.同意 B.基本同意 C.完全同意 D.不明確反對
答案:C。
例題:承諾也是一種法律行為。承諾必須是要約的相對人在要約有效期限內以( )方式作出,并送達要約人。
A.確定的 B.明示或者暗示的 C.書面的 D.明示的
答案:D。
例題:要約相對人對要約主要條款部分同意,部分作變更的答復文件,可視為( )。
A.承諾 B.部分承諾 C.新要約 D.拒絕
答案:C。
例題:下列由受要約人發(fā)出的意思表示中,法律性質上屬于新的要約的是( )。
A.完全同意要約內容
B.受要約人對要約中的某些條款提出修改、補充
C.附有條件的承諾
D.受要約人另行提出新的條件
E.遲到送達的承諾
答案:BCDE。
2)承諾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件
● 承諾須由受要約人向要約人作出。非受要約人向要約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不屬于承諾,而是一種要約。
● 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完全一致。承諾是受要約人愿意接受要約的全部內容與要約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因此,承諾是對要約的完全同意,也即對要約的無條件的接受。
● 承諾人必須在要約有效期限內作出承諾!逗贤ā返28條規(guī)定:“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fā)出的承諾,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
例題;承諾人必須在要約有效期限內作出承諾。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fā)出的承諾,除( )以外,為新要約。
A.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 B.完全同意要約內容的
C.明示作出的 D.默示作出的
答案:A。
3)承諾的方式、期限和生效
● 承諾的方式 《合同法》第22條規(guī)定:“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jù)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通知”的方式,是指承諾人以口頭形式或書面形式明確告知要約人完全接受要約內容作出的意思表示。“行為”的方式,是指承諾人依照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條款能夠為要約人確認承諾人接受要約內容作出的意思表示。
例題:承諾應當以( )的方式作出。
A.書面 B.通知 C.合同書 D.明示
答案:B。
例題: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jù)( )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A. 法律規(guī)定 B.交易習慣 C.承諾內容 D.交易的性質 E.要約
答案:BE。
● 承諾期限 《合同法》第23條規(guī)定:“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要約沒有確定承諾期限的,承諾應當依照下列規(guī)定到達:①要約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②要約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承諾應當在合理期限到達!
例題: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要約沒有確定承諾期限的,承諾應當依照下列規(guī)定到達:( )。
A.依照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確定到達期限
B.承諾人可以決定承諾到達的期限
C.要約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D.要約人應當與受要約人進行協(xié)商到達的期限
E.要約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承諾應當在合理期限到達
答案:CE。
● 承諾生效 《合同法》第25條規(guī)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背兄Z生效與合同成立是密不可分的法律事實。承諾生效,是指承諾發(fā)生法律效力,也即承諾對承諾人和要約人產生法律約束力。承諾人作出有效的承諾,在事實上合同已經(jīng)成立,已經(jīng)成立的合同對合同當事人雙方具有約束力。
例題:接受要約的受要約人作出承諾后,要約和承諾的內容對( )產生約束力。
A.要約人 B.受要約人 C.雙方 D.雙方都不
答案:C。
例題:《合同法》第25條規(guī)定,( )時合同成立。
A.承諾生效 B.承諾到達 C. 承諾發(fā)出 D.要約人通知
答案:A。
4)承諾撤回、超期和延誤
● 承諾撤回 《合同法》第27條規(guī)定:“承諾可以撤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承諾的撤回,是指承諾入主觀上欲阻止或者消滅承諾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承諾可以撤回,但不能因承諾的撤回而損害要約人的利益,因此,承諾的撤回是有條件的,即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生效之前或者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
例題:承諾可以撤回,但是承諾的撤回是有條件的,即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 )到達要約人。
A.受要約人知道承諾內容之前 B.承諾生效之前
C.與承諾通知同時 D.承諾到達受要約人之前
E.要約人撤銷要約之前
答案:CD。
● 承諾超期 承諾的超期,也即承諾的遲到,是指受要約人主觀上超過承諾期而發(fā)出的承諾。遲到的承諾,要約人可以承認其效力,但必須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為如果不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受要約人也許會認為承諾并未生效或者視為自己發(fā)出了新要約而希望得到要約人的承諾。
● 承諾延誤 是指承諾人發(fā)出承諾后,被外界原因而延誤到達!笆芤s人在承諾期限內發(fā)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例題: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fā)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 )以外,該承諾有效。
A.要約人拒絕履行的 B.承諾人撤銷承諾的
C.要約人撤銷要約的
D.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
答案:D。
例題:地處北京的甲公司就購買某一專用設備于2000年4月1日向地處廣州的乙公司發(fā)出要求,要約書規(guī)定乙公司承諾的截止日期為4月30日,22日乙公司發(fā)出承諾書,通?梢杂4月27日前到達甲公司,但4月23日京廣線突遇洪水,承諾于5月5日到達,甲公司也未通知乙公司該承諾因遲到無效。乙公司于6月15日將該設備托運給甲公司,甲拒收,為此給乙造成損失,訴至法院,法院判決應由( )承擔該損失。
A.乙公司 B.甲公司 C.郵電部門 D.雙方各一半
答案:B。
5)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和承諾對要約內容的非實質性變更
● 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實質性變更
《合同法》第30條規(guī)定:“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內容一致。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性變更的,為新要約。有關合同標的、數(shù)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
例題: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內容一致。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為( )。
A.有效承諾 B.新要約 C.要約邀請 D.新承諾
答案:B。
例題:有關( )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
A.合同標的 B.價款或者報酬 C.履行地點和方式
D.承諾的形式 E.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
答案:ABCE。
● 承諾對要約內容的非實質性變更
承諾對要約的內容作出非實質性變更,是指受要約人在有關合同的標的、數(shù)量、質量、價款或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方面以外,對原要約內容作出某些補充、限制和修改。如承諾中增加有建議性條款、說明性條款,以及在要約人的授權范圍內對要約內容的非實質性變更。
承諾對要約的內容作出非實質性變更的,除要約人及時表示反對或者要約表明承諾不得對要約的內容作出任何變更的以外,該承諾有效,合同的內容以承諾的內容為準。
例題:承諾對要約的內容作出非實質性變更的,除( )以外,該承諾有效,合同的內容以承諾的內容為準。
A.要約人不予表態(tài) B.承諾人未及時通知要約人的
C.要約人修改要約內容的 D.要約人及時表示反對
E.要約表明承諾不得對要約的內容作出任何變更的
答案: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