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各部分知識進行細致的總結
在弄清楚申論測試的題型和應試能力要求的基礎上,對各部分知識進行細致的總結,如申論測試的結構和重要環(huán)節(jié)、閱讀理解能力、總結概括能力、策劃方案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基本要求、應試方法、注意事項等,這些都是有關申論考試的基本知識。下面,以閱讀理解能力為例進行總結。
1. 基本要求:弄清給定材料的思想性、隱喻義、思辨性。
2. 注意事項:注意速度與精讀結合、對材料整體把握、閱讀時詳略結合。
3. 易犯錯誤:忽視材料實質,理解不全面,錯用逆向思維,抓不住重點,思維過度發(fā)散而不集中。
4. 步驟與方法:(1)略讀——快速通讀全文,注意關鍵詞,把握關鍵句;
。2)精讀——總結材料大意,進行材料歸類,提煉中心思想。
二、總結出規(guī)律或套路
申論測試雖然比較靈活,但也有規(guī)律可循,不同的題型也有不同的技巧和套路。因此,要在大量做題的基礎上總結出這些規(guī)律和套路,從而提高自己的答題速度和應試能力。例如,方案策劃這類題型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 由“人”而引發(fā)的問題,我們可以具體分析是由哪類人引發(fā)的,然后再針對不同的人制定相應的對策。由于政府的原因,我們就要追究相關和當事人的責任;由于群眾的原因,我們就要對群眾進行宣傳、教育;由于個別人的原因,我們就要對個別人進行懲罰。
2. 由于政策、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的原因,我們就可以考慮修改政策,完善法律法規(guī),撤銷或改變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
3. 由于經(jīng)濟利益的原因,如某些企業(yè)或個人為了私利而危害公共安全或損害大部分群眾的利益,我們就可以責成企業(yè)或個人限期改正;如果拒不改正或不可能改正的,則強制關閉企業(yè),或追究個人的相關責任。而對于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不得已損害一小部分人的利益的情況,我們則可以視情況,采取各種措施盡可能將損害降低到最低點,并給予受損害的群眾一定的補償。
4. 由于科學技術的原因,可以考慮增加資金投入,提高科研水平,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引進人才和先進的管理方法,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努力培養(yǎng)科技人才等。
5. 由于宣傳、教育的原因,就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及各職能部門加大宣傳力度,鞏固相應宣傳成果等。
三、形成良好的答題習慣
申論給定材料一般較長,而且內容龐雜。要想快速讀完全文并掌握材料大意,除了需要很強的閱讀能力外,還要有良好的解題習慣。以下一些建議可供參考:
1. 讀題。先讀問題部分,再讀材料,這種讀法針對性強。
2. 理解材料大意。對一些涉及問題較多的材料,可以把它們一條條地寫在紙上,并加以歸類,再答題。
3. 合理安排時間答題。每次給自己規(guī)定好時間,注意提高效率。當然,效率的提高,歸根到底來源于熟練。
4. 對于自己的弱項題型,高度重視,多練習、多總結。
四、考前集中訓練做題,把握關鍵
申論應試能力的提高必須以大量做題為基礎,特別是對歷年考題,一定要反復地做、仔細地做。歷年考題不僅可以使考生熟悉題型,而且還可以使考生在考場上對絕大多數(shù)題型有不陌生、不害怕的心理優(yōu)勢。對一般的題做1~2遍,對歷年的考題至少做2遍?记30天是申論應試能力提高的階段,每天必須花3個小時來精練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