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部分
一 漢字
一 漢字
一、漢字的形體結構
(一)“六書”
(二)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
二、漢字形體的演變
甲骨文、金文、籀文、篆文、隸書、楷書
三、古書用字中的字形情況
(一)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二)假借字、通假字
二 音韻
一、古音基本常識
(一)雙聲與疊韻
(二)中古聲調(diào)的“四聲”
二、古音通假
三、古代的注意方法
(一)直音法
(二)反切法
三 詞匯
一、古代漢語詞匯的構詞特點
單音詞、復音詞(疊音詞、連綿詞、復合詞)、偏義復詞
二、古今詞義的發(fā)展變化
(一)古今意義基本未變
(二)古今意義完全不同
(三)古今意義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發(fā)展
三、詞的本義、引申義、假借義和比喻義
(一)本義
(二)引申義
(三)假借義和比喻義
四、同義詞和反義詞
(一)一詞多義與一義多詞
(二)同義詞
(三)反義詞
四 語法
一、 古代漢語實詞
(一) 詞類活用
1、使動用法
2、意動用法
(二)名詞作狀語
(三)稱數(shù)法
二、古代漢語常用虛詞
三、古代漢語句子成分的次序和省略
(一)賓語前置
(二)介詞結構后置
(三)句子成分的省略
四、古代漢語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二)被動句
(三)否定句
(四)疑問句
五、古代漢語常用習慣句式
(一)如何、奈何、若何
(二)何以……為、何……為
(三)……孰與……
(四)不亦……乎、無乃……乎、得無……乎
五 古書的注釋
一、古書舊注的類型
二、古書舊注的內(nèi)容
三、古書舊注詞語訓釋方法
(一)因形求義
(二)以音別義
(三)隨文釋義
四、古書舊注常用術語
曰、為、謂之、猶、貌、讀為、讀若、讀如等
五、小學
六 工具書
一《說文解字》及漢字常用字典
二、《爾雅》及詞匯常用專書
三、《方言》
四、虛詞工具書
七 古書的標點和翻譯
一、古書的標點
二、古書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