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一歷史必修三總結》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專題一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了解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諸家的代表人物
(1)道家:老子和莊子 (2)儒家:孔子、孟子、荀子(3)墨家:墨子 (4)法家:李悝、商鞅、韓非子
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觀點
(1)孔子:“仁”的學說——思想的核心; “禮”的學說; 開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注重人的全面發(fā)展
(2)孟子:仁政學說;民貴君輕
(3)荀子:天行有!薄叭说烙袨椤,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3、了解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的史實
(1)漢武帝時期:采納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
(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適應了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需要)
(2)儒學教育官方化制度化的標志:太學的建立
4、了解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與基本主張
(1)周敦頤:結合《周易》解釋《太極圖》,建構了包括萬物、人類和道德等萬事萬物的衍生規(guī)律,把人與天地萬物的本原合而為一,從而為“理”生萬物的理論提供了依據(jù)。
(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試圖揭示宇宙規(guī)律,進而解釋人類命運。
(3)張載:開創(chuàng)了理學中的“氣學”一派,是理學中唯物主義的杰出代表。
(4)“二程” ①確定了理學的高范疇“天理”; ②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5)朱熹: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理氣論
(6)王陽明:心學的集大成者:萬物源自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
5、了解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張
(1)李贄:
①認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②挑戰(zhàn)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儒家經典不是萬世至論 ;反對以孔子的是非標準作為判斷是非的依據(jù)。
③提出“絕假純真”的童心學說,反對禮教的虛偽和官場的欺詐 ④批判封建禮教,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
(2)黃宗羲:
①精彩之處——批判君主專制:
a: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b:呼吁廢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c:臣民平等(實質:反君主專制)
② 限制君權的主張:學校是決定是非的高機構,而非君主
③ 經濟思想——反對重農抑商,認為“工商皆本”(反映:清初工商業(yè)繁榮的情況)
(3)顧炎武
①批判君主專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敗 ② 提出“眾治”的主張: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
③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
④ 主張經世致用,注重實學(三人中注重實學):如著作《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涉及實用學問。
(4)王夫之
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歷代帝王把天下當作私產的做法
如:批判秦朝的*:橫征暴斂:人民疾苦+君主專制:君臣之道喪失+法制之弊:政治腐敗
② 哲學思想:發(fā)揮“氣一元論”思想的基礎上,提出尊重物質運動規(guī)律的自然史觀和社會史觀
專題二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1、了解古代中國四大發(fā)明的產生及外傳
(1)造紙術:
① 秦漢時期:竹木簡牘和絲織品 ② 西漢;可能發(fā)明書寫用紙:
③ 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發(fā)明新的書寫材料——蔡侯紙 ④外傳:唐朝,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2)指南針
①戰(zhàn)國: “司南”
②北宋: a、軍事學著作《武經總要》中,提到一種指南魚。
b、北宋學者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用磁石摩擦鋼針制作指南針的技術。
③南宋:《事林廣記》中,還介紹了當時民間流行的指南裝置——木刻的指南魚和指南龜。
④清代:羅盤
⑤外傳: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由海路傳人阿拉伯,然后再傳人歐洲。
(3)火藥
①原料:硫磺、木炭、硝石 ②產生:煉丹制藥的實踐過程中
③火藥的應用
(1)唐末至宋初的戰(zhàn)爭中,已經開始使用火藥箭。
(2)《武經總要》記錄了當時多種火藥配方。
(3)明朝時創(chuàng)造了早期的自動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時炸彈,這些火藥武器在當時都是世界上先進的。
④外傳:元朝時期,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4)印刷術
①隋唐: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金剛經》卷子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早的有明確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②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北宋平民畢升創(chuàng)造了活字印刷技術,實現(xiàn)了印刷的一*。
③活字印刷術的改進:
a元代王禎成功創(chuàng)制木活字,又發(fā)明了轉輪排字盤;
b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無錫、蘇州、南京等地得到較多應用:使用銅活字印刷的大的一部書是清代《古今圖書集成》
④外傳:由波斯傳到西方
2、認識古代中國四大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
(1)在古代四大發(fā)明中,紙的發(fā)明影響為久遠,對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也為顯著,有利于信息的記錄、儲存、傳播和繼承。
(2)指南針為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行,提供了技術保證
(3)火藥及火藥武器對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成為資產階級戰(zhàn)勝封建勢力的重要武器。
(4)印刷術為歐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xiàn)準備了條件。
3、了解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1)漢字起源于圖畫,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文字
(2)演變:甲骨文一金文一篆書一隸書一草書—楷書——行書。
(3)演變趨勢:由繁到簡
4、了解古代中國的書法家
朝代 書法家及其代表作
秦代 李斯是的篆書家
東晉王羲之備精諸體,尤擅草書,行書;代表作有《蘭亭序》《喪亂貼》等,號稱“書圣”
唐代 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分別創(chuàng)立了楷書中的歐體、顏體、柳體; 懷素、張旭則擅長草書
北宋 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大書法家,都以行書名世
元代 趙孟頹,創(chuàng)立趙體
明代 文征明、董其昌
5、了解元雜劇和京劇的產生
(1)元雜居的產生:
①春秋戰(zhàn)國:優(yōu)伶 ②宋朝:雜居產生 ③金代:諸宮調
④元朝:元雜居產生:音樂、說唱、舞蹈、表演于一身 ⑤地位:元雜居把中國的戲曲藝術推向成熟階段
⑥代表作家:關漢卿《竇娥冤》
(2)京劇的產生:
①乾。夯諠h合流,逐漸形成京劇 ②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走向成熟
第三專題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1、了解魏源、林則徐、嚴復、康有為、梁啟超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
(1)林則徐:近代中國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
《四洲志》是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世界地理志
(2)魏源:《海國圖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第一部由中國人編撰的詳備的世界史地著作
(3)嚴復:翻譯《天演論》,敲響警鐘,為維新變法服務
①人類社會同樣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天演法則的支配,不能及時進步的民族會被別的民族滅絕。
②“世道必進,后勝于今”,弱國只要肯發(fā)憤圖強,奮起直追,就能夠在競爭中由弱變強。
(4)康有為:
①著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
②思想特點:把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與儒家思想相結合
③借用進化論的觀念,論證君主立憲制是符合社會發(fā)展潮流的。
(5)梁啟超:發(fā)表《變法通議》,指出變法中國的出路
2、理解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
(1)戊戌維新是一場資產階級啟蒙運動,開闊了知識分子們的眼界,提高了他們參與政治的熱情。
(2)戊戌維新是近代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的愛國運動。他們將救亡與政治變革結合在一起,雖然沒有成功,但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維新派對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觀上有利于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
3、了解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
(1)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
(2)代表人物:李大釗、胡適、魯迅,蔡元培(兼容并包)等
(3)指導思想:民主與科學 (4)主要陣地:《新青年》 (5)中心:北京大學
4、了解新義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① 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愚昧與專制
②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尊孔復古思想的實質是:復辟帝制; 封建倫理道德是封建統(tǒng)治的思想基礎
③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主張文學從形式上革命:寫白話文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內容革命
5、認識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1)是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為各種新思想的涌入開辟道路。
(2)促進民眾的覺醒,喚起人們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關心。
(3)是一場全面的文化轉型運動:對中國的政治、思想、倫理觀念等方面產生深刻影響,為中國現(xiàn)代文化的發(fā)展提供新模式。
(4)局限性:動東西方文化的看法過于偏激,絕對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6、了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從開始傳入、廣泛傳播到成為主流思潮這一過程中的主要史實
(1)十月革命前,馬克思主義的開始傳入:梁啟超是中國較早介紹馬克思的人
(2)十月革命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正式傳播:
李大釗:①發(fā)表第一篇介紹十月革命的文章
②發(fā)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號召學習十月革命,建立勞工社會奮斗
(3)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
①撰寫文章: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馬克思主義專號》,李大釗發(fā)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介紹了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
②開設課程:李大釗還在北京大學和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分別開設了與社會主義有關的課程,利用講壇向學生宣傳社會主義思想。
③論戰(zhàn):問題與主義之爭:實質: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之爭(李大釗和胡適)
④成立組織:①1920年,李大釗在北京:“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
②陳獨秀等人在上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第四專題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1、了解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
(1)民族主義——民族革命:
內容: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含義:暴力*清政府的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暗含反帝的要求)
(2)民權主義——政治革命:
內容:建立民國
地位:三民主義的核心:從理論上解決革命派迫切需要解決的奪取政權和建立政權的問題
(3)民生主義——社會革命:
內容:平均地權:核實地價,增價歸公: 性質:資產階級的土地綱領
2、理解新三民主義的實質性飛躍
(1)舊三民主義大的局限性是沒有明確提出反帝的要求
(2)新三民主義與舊三民主義相比,變化:
舊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
民族主義突出反滿,斗爭矛頭指向清政府明確反帝
強調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權主義抽象的“自由、平等、博愛”普遍平等的民權
民生主義 “平均地權”的政綱提出“平均地權,節(jié)制資本”的辦法(耕者有其田,謀求工人和農民生活的改善)
3、認識三民主義在推動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義在推動國民*中所起的作用
(1)三民主義是辛亥革命的革命綱領,集中反映資產階級對民主政治的追求和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要求,反映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愿望。代表時代前進的方向。
(2)新三民主義與中共民主革命的綱領的基本原則一致,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時期的旗幟。
4、了解毛澤東思想在工農武裝割據(jù)、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方面的主要內容
(1)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標志: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提出
三篇文章:《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成熟:延安時期:新民主主義理論:
①社會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②革命任務: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性質:民主革命
③社會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④中國革命的兩個階段:
A、民主革命: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劃分依據(jù):領導權
B、社會主義革命:
⑤革命的形式:武裝斗爭 ⑥革命動力:四*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特殊條件下,部分大資產階級) ⑦前途:社會主義
(3)社會主義理論
①提出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把對人民的民主和對敵人的專政結合起來,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
②關于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實行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方針,實行逐步改造的具體政策(贖買政策)
③兩類矛盾理論:強調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嚴格區(qū)分并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
④經濟建設理論:強調以農業(yè)為基礎,正確處理重工業(yè)、農業(yè)、輕工業(yè)的關系,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
情的工業(yè)化道路。
5、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深遠影響
(1)是確保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重要思想武器
(2)對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的建設發(fā)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豐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同時對鄧小平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6、了解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
(1)形成標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成熟的標志:“南方談話”和xx大
(2)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3)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1997年,xx大
(4)內容:
①在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問題上:強調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②在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階段問題上,作出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
③在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問題上,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終達到共同富裕。
④在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動力問題上,強調改革也是一場革命,也是解放生產力。
⑤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外部條件問題上,指出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
⑥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保證問題上,強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
⑦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戰(zhàn)略步驟問題上,提出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分三步走
⑧在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問題上,強調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必須依靠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必須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團結,必須依靠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者的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社會主義祖國的保衛(wèi)者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
⑨在祖國統(tǒng)一的問題上,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創(chuàng)造性構想。
(5)注意:xx屆xx全會
內容:①思想路線:重新確立事實求是的指導思想 ②政治路線: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做法,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并實行改革開放。 ③組織路線: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
意義:標志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正式開辟
xx大的內容: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認識鄧小平理論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1)指導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偉大旗幟
(2)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3)是當代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柱
8、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內容
(1)內容: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 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核心問題:圍繞“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
第五專題 現(xiàn)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1、了解新中國在“兩彈一星”、載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領域取得的成就
(1)“兩彈一星”:64年原子彈爆發(fā)成功;67年爆炸氫彈;70年,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上天
(2)載人航天:2003年甘肅酒泉發(fā)射“神舟5號”,楊利偉成為中國航天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
(3)雜交水稻:袁隆平:“第二次綠色革命”的秈型雜交水稻,為中國和世界糧食增產作出貢獻。
2、了解我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1)時間:1956年
(2)目的: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
(3)內容:在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在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
3、了解貫徹“雙百”方針以后的優(yōu)秀作品
類別作品名稱備注
文學創(chuàng)作《紅巖》《紅日》《紅旗譜》《保衛(wèi)延安》《林海雪原》《創(chuàng)業(yè)史》《誰是可愛的人》《雷鋒之歌》
電影《上甘嶺》《南征北戰(zhàn)》
劇目《龍須溝》《茶館》《蔡文姬》《關漢卿》《文成公主》
藝術精品《東方紅》《洪湖赤衛(wèi)隊》《紅色娘子軍》音樂舞蹈史詩
歌劇
芭蕾舞劇
4、了解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的“三個面向”、頒布《義務教育法》和提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要史實
(1)“三個面向”:1983年,“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成為新時期教育的指導方針。
(2)頒布《義務教育法》 (3)“科教興國”戰(zhàn)略:1995年,其理論基礎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第六專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1、了解古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對人的價值的闡述
(1)智者學派:
代表人物:----普羅塔戈拉
觀點:人是萬物的尺度,主張把人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是西方歷第思想解放運動;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統(tǒng)治下人類自我意識的第覺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
(2)蘇格拉底:
① 反對智者忽視道德、追求功利,提出 “美德即知識”
②在哲學上的大貢獻是發(fā)現(xiàn)了“自我”
③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2、了解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
①但。骸渡袂贰 文藝復興的先驅
②薄伽丘:《十日談》——“人曲” :諷刺教會的虛偽和腐敗;揭露批判貴族的等級觀念;歌頌人性,充分肯定人的價值;提倡人人平等思想,因其關注點是人,所以稱之為“人曲”。
③彼特拉克:人文主義之父
3、理解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反對禁欲主義,注重人性和人的欲望,肯定人的價值作用
4、了解馬丁&S226;路德的主要思想:
①信仰上帝即可得救,無須教士和教會的介入,無須購買贖罪券—否認了教皇的權威
②人人有權讀《圣經》和理解《圣經》,直接與上帝溝通對話—追求理性和自由
5、了解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的觀點:
(1)孟德斯鳩:主張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三權之間互相獨立又互相監(jiān)督
(2)伏爾泰:①提倡自然權利學說 ②自由、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不反對財產上的不平等 ④反對君主專制,倡導開明君主制
(3)盧梭:①人生而自由,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 ②“人民主權”思想
③“社會契約論” ④認為人類不平等根源是財產的私有 ⑤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政體
6、理解啟蒙思想家的進步主張對于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1)破除人們對天主教會和封建統(tǒng)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自由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2)為法國*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3)對世界:鼓舞北美、拉美的獨立斗爭和亞洲有識之士改造舊社會的斗爭
專題七 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技術的歷史足跡
1、了解伽利略、牛頓對建立經典力學所作的貢獻
(1)伽利略:①認為運動物體如果不受阻礙,它將速度保持不變地持續(xù)運動下去。②創(chuàng)立自由落體定律 。
(2)牛頓:①牛頓提出物體機械運動的三大定律:既慣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其構成近代力學體系的基礎。 ②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3)近代自然科學形成的標志是:牛頓力學體系的建立
2、了解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相對論、普朗克提出量子論
①1905年愛因斯坦在光速不變原理的基礎上提出狹義相對論; ②1916年廣義相對論的終形式。
③普朗克提出量子論 ④現(xiàn)代物理學的基本理論框架是:相對論和量子論
3、了解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觀點
(1)進化論創(chuàng)立的標志: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
(2)觀點:①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不斷進化的,是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②自然界進化的規(guī)則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③ 達爾文還提出人類起源于古猿的觀點。
4、了解工業(yè)革命時期瓦特改良蒸汽機
瓦特改良蒸汽機:使蒸汽機得到廣泛使用,促進交通工具的革新,成為生產和交通部門“萬能的原動機”,人類跨入蒸汽時代。
5、了解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電氣技術的應用
①英國法拉第發(fā)現(xiàn)電磁感應現(xiàn)象 ②俄國雅可比制成第一臺實用電動機
③德國西門子制成發(fā)電機 ④比利時格拉姆制成早具有商品價值的直流電發(fā)動機
⑤愛迪生在紐約創(chuàng)建第一個發(fā)電站,把輸電線變成網絡
第八專題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1、了解19世紀以來浪漫主義文學、現(xiàn)實主義文學、20世紀的西方文學和蘇聯(lián)、亞非拉美文學取得的主要成就
(1)浪漫主義文學:①成就高:英法 ②英國:詩歌為主:拜倫《唐璜》③法國:以小說為主: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作品)
(2)現(xiàn)實主義文學:①發(fā)源于法國:司湯達:《紅與黑》;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社會百科全書”
②英國:狄更斯:《 匹克威克外傳》(成名作,英國第一部現(xiàn)實主義作品)、《 霧都孤兒》、《雙城記》。
③美國:馬克• 吐溫 ④俄國:托爾斯泰《戰(zhàn)爭與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復活》
⑤中國:黃遵憲《哀旅順》《 臺灣行》
(3)20世紀西方文學:①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先后獲得法蘭西學院文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被譽為20世紀第一部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作品,而他本人也被稱為“兩個世紀的文化的一座橋梁”。
②美國:德萊塞和海明威開創(chuàng)了美國文學的“黃金時代”。
③二戰(zhàn)后:“憤怒青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
(4)蘇聯(lián):高爾基《海燕》《母親》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解凍文學:《日瓦戈醫(yī)生》
(5)亞非拉:泰戈爾:川端康成;魯迅;拉美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百年孤獨》)
2、了解19世紀以來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印象主義、現(xiàn)代主義美術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1)浪漫主義: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導人民》,以“七月革命”為背景 (2)現(xiàn)實主義:庫爾貝:《 石工》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3)印象主義:莫奈《 日出•印象》凡•高被稱為“撲向太陽的畫家”,代表作《 向日葵》 (4)現(xiàn)代主義:立體畫派:畢加索《亞威農少女》《格爾尼卡》
3、了解19世紀歐洲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
(1)浪漫主義音樂:以奧地利和德意志為中心:
①貝多芬:《 第3(英雄)交響曲》《第5(命運)交響曲》《第6(田園)交響曲》《第9(合唱)交響曲》
②舒曼:《幻想曲》 ③舒伯特:“歌曲” 《 魔王》
(2)民族樂派音樂:①柴可夫斯基“旋律大師”:《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
②德沃夏克《自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