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鏡 教案之一
透鏡 教案之一
南京四十六中學周永昌)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二)教學目的
1.知道什么是透鏡、薄透鏡,什么是透鏡的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2.知道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
三)教具
凸透鏡、凹透鏡、光具盤、光源.
四)教學過程
一、列舉實例,引入課題
教師講述:我們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機和實驗室中使用的顯微鏡中都有一些玻璃元件.它們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叫做透鏡.這些玻璃元件起什么作用呢?我們今天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出示凸透鏡、凹透鏡實物,學生觀察.但告訴學生不能用手摸.有條件的學校每一實驗組2人)發(fā)一盒透鏡組,讓學生自己觀察.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透鏡的剖面圖,對照實物講解什么是凸透鏡和凹透鏡,什么是薄透鏡.簡要說明它們在生活和科技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教師在黑板畫課本上的圖6—8,講解什么是透鏡的主光軸和透鏡的光心.
2.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
1)教師用平行光源、光具盤、凸透鏡演示凸透鏡對光的作用.如課本圖6—10)學生觀察到一束平行光經(jīng)過凸透鏡后會聚在一點.
2)教師畫出會聚光線的光路圖.講述這種現(xiàn)象告訴我們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作用.
對照光路圖講解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凸透鏡兩側各有一個焦點,兩側的兩個焦距相等.
向學生說明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是由于光通過凸透鏡的兩個側面發(fā)生兩次折射造成的.凸透鏡焦距大小反映了凸透鏡對光會聚作用的強弱.焦距短的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強,折射光偏折得就越厲害.每個透鏡的焦距是一定的.
3)教師提出問題:如果把一個點光源如:發(fā)光的小燈泡)放在凸透鏡的焦點處,點光源發(fā)出的光經(jīng)過凸透鏡后是什么樣的?
引導學生分析這時的入射光線是逆著原來折射光線的方向,根據(jù)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推想出結果.
教師用光具盤演示課本圖6—11實驗來驗證.
教師小結:放在凸透鏡焦點處的小燈炮發(fā)出的光即通過焦點的入射光),經(jīng)過凸透鏡變成平行光.因而利用凸透鏡能產(chǎn)生平行光.
3.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
教師用光具盤、平行光源、凹透鏡做課本圖6—12的演示.
在黑板上畫出光路圖.小結:凹透鏡對光具有發(fā)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