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階段面試又可分為兩種類型,即依序面試和逐步面試。
1、依序面試
一般分為初試、復試和綜合評定三個階段。初試的目的在于從眾多應試者中篩選出較好的人選,主要考查應試者的儀表風度、工作態(tài)度、上進心、進取精神等,將明顯不合格者予以淘汰;初試合格者則進入復試,復試以考查應試者的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技能為主,衡量應試者對擬任工作崗位是否合適。復試結束后即再由人事部門會同用人部門綜合評定每位應試者的成績,確定最終合格人選。
2、逐步面試
一般是由用人單位的主管領導、處(科)長以及一般工作人員組成面試小組,按照小組成員的層次、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對應試者進行面試。面試的內容依層次各有側重,低層次一般以考查專業(yè)及業(yè)務知識為主,中層次以考查能力為主,高層次則實施全面考查與最終把關。應試者要對各層次面試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力爭每個層次均給考官留下好印象。在低層次面試時,不可輕視,在面對高層次面試時,也不必拘謹。
結構化面試與非結構化面試
根據面試的結構化(標準化)程度,面試可以分為結構化面試、半結構化面試和非結構化面試。所謂結構化面試,是指面試題目、面試實施程序、面試評價、考官構成等方面都有統(tǒng)一明確規(guī)范的面試;半結構化面試,是指只對面試的部分因素有統(tǒng)一要求的面試,如規(guī)定有統(tǒng)一的程序和評價標準,但面試題目可以根據面試對象而隨意變化;非結構化面試,是對與面試有關的因素不作任何限定的面試,也就是通常沒有任何規(guī)范的隨意性面試。
正規(guī)的面試一般都為結構化面試,公務員錄用面試即為結構化面試。所謂結構化,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面試過程把握(面試程序)的結構化;二是面試試題的結構化;三是面試結果評定的結構化。
在非結構化的面試條件下,面試的組織非!半S意”。關于面試過程的把握、面試中要提出的問題、面試的評分角度與面試結果的處理辦法等,主考官事前都沒有精心準備與系統(tǒng)設計。非結構化面試頗類似于人們日常非正式的交談,除非面試考官的個人素質極高,否則很難保證非結構化面試的效果。目前,非結構化的面試愈來愈少。
引導式面試與非引導式面試
引導式面試,主要由主考官向應試者征詢某些意見、需求或獲得一些較為肯定的回答。如涉及薪金、福利、待遇和工作安排等問題宜采用此類方法面試。引導式面試的特點是“特定”的問題要求做“特定”的回答,主要通過應試者回答問題的水平來測試其反應能力、智力水平與綜合素質。
與引導式面試相反的是非引導式面試。在非引導式面試中,主考官所提的問題是開放式的,內涵豐富,涉及面較廣泛。主考官提問后,應試者可以充分發(fā)揮,盡量說出自己的意見看法或評論。它沒有“特定”的回答方式,也沒有“特定”的答案。同引導式大幅度相比,在非引導式面試中,應試者可暢所欲言,因此可以取得較豐富的信息,有利于做出較為客觀的評價。
二、一次性面試與分階段面試
一次性面試,指用人單位對應試者的面試集中于一次進行,在一次性面試中,面試考官的陣容一般都比較“強大”,通常由用人單位人事部門負責人、業(yè)務部門負責人及人事測評專家組成。在一次性面試情況下,應試者是否能面試過關,甚至是否被最終錄用,都取決于這一次面試表現。面對這類面試,應試者必須集中所長,認真準備,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