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了信心和勇氣
河南一考生
去年中考我失利了,人一下子像得了一場大病,一天到晚躲進自己的那間小屋,所能夠做的仿佛就是沒日沒夜的躺在床上傷感。
自從考上重點初中的實驗班,有多少同學和家長都曾羨慕我,夸贊我!翱忌狭酥攸c初中的實驗班,就等于保送上了重點高中!泵慨攲W期末回家時,耳邊聽到的都是這樣一些說法。但想不到最終落榜了!鄰村和我在同一所重點初中落榜的還有一人,可她卻已經(jīng)離開了自以為無顏見面的親人。
我就有臉見人嗎?白天又黑夜,黑夜又白天,我躺在床上,一百遍一千遍的捫心自問:自己沒有能考上大學,出去有臉見人嗎?可好不容易將我養(yǎng)活了15年,弄得一身都是病的母親該怎么辦呢?還有父親,那只知勤勤懇懇,勞苦了大半輩子的父親呢?思前想后,竟不知如何才好。
又響起了敲門聲,是父親。
父親像做錯了什么似的,低著頭輕輕地推開了門,走進來;在我床前躊躇了一會,坐下來,卻什么也沒有說出來。也許他覺得沒有什么需要說的,或者是要說的早已說過了。父親的沉默使我感到無形的壓力。偶爾一瞥,我發(fā)現(xiàn)父親眼里竟含著點點淚光。我害怕面對父親那種目光,那樣一種深切悲哀的目光。
“孩子,再長的陰雨天總有放晴的日子,你不能總這樣苦著自己呀!”父親說,聲音有些發(fā)顫。之后,父親便又沉默了。沉默的父親便長久地呆在那里。
“你休息吧!焙芫茫芫,父親緩緩的起身,卻打了個趔趄。父親晃了晃肩膀穩(wěn)住身子,一顆蒼白的頭顱深深地低下了,不易察覺地嘆了口氣,慢慢地轉身,走出屋子,將房門又輕輕地掩上。在父親走出房門的瞬間,我發(fā)現(xiàn)父親的腰背越發(fā)彎得低了。
我眼里涌滿了淚水。
“我怎么了?怎么就那么狹隘呢?怎么就那么自私呢?我這樣做,對得起誰呢?”這一刻,我忽然醒悟到,原來自己竟這般不懂事!
是的,再長的陰雨天也應該有放晴的日子。
明天,明天,我就對父親說:天晴了,我要去復讀。是可敬的父親幫我重新找到了信心和勇氣。
[點評]文章有三點值得稱道:一是中心明確,符合題意。由于中考“落榜”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而慈愛的父親幫我“找”回了它,完全符合試題“我找到……”的要求。二是富有真情實感!奥浒瘛笔且淮涡撵`的創(chuàng)傷過程,這既是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又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和親切感。三是細節(jié)描寫突出。如“父親像做錯了什么似的,低著頭輕輕地推開了門,走進來;在我床前躊躇了一會,坐下來,卻什么也沒有說出來……偶爾一瞥,我發(fā)現(xiàn)父親眼里竟含著點點淚光”這個感人的細節(jié),讓人體味到“父親”內(nèi)心的壓抑、焦急、悲苦……極大地豐富了人物的精神內(nèi)涵。[焦文林薦評]
找回一顆透明的心
河南一考生
兩歲那年,一場高燒之后我的雙腿因小兒麻痹致殘。從此,爸媽的嘆息代替了昔日的歡笑,我也因此失去了繽紛的童年。
殘疾決定了我的痛苦,別的女孩受到的是寵愛和贊美,而我卻只能得到憐憫和歧視。上了中學,我的痛苦更是與日俱增。初二時,甚至覺得我的存在本身就是這個世上煞風景的事,我多活在世上一天就多痛苦一天。
在極其痛苦的日子里,一向對我關懷備至的班主任李燕老師也突然因病住院了。那天,我來到了李老師的病房。臉色煞白的她平靜的躺在病床上,見我來了,臉上露出了和藹的笑容,示意我坐在她的床邊,吃力的從枕邊拿出一個裹扎得精致而結實的紙包,慈愛的拍拍我的頭說,有空翻翻這本書,說不定對你大有好處呢!
回到家里,就在我打開老師送給我的《海倫-凱勒自傳》時,那封讓我找到了生存勇氣的信滑落出來,那是李老師親手寫給我的:
“雯雯:你好!我感覺到你近來一直處在極度的憂郁之中,你一定又在為自己的殘腿而煩惱。可你不知道,現(xiàn)在你卻是老師滿心羨慕的人呢!我得的是骨癌,已經(jīng)是晚期,再也不可能站起來,更不可能回到心愛的講臺了-------如果我能像你一樣,擁有青春和旺盛的生命力,擁有一個長遠的未來該多好。∽蛱煸绯,我看到小鳥在明媚的陽光下歡快的鳴叫,無論是做個人,還是做一只鳥,能在陽光里愉快的唱自己喜歡的歌,做自己喜歡的事,有一顆透明的心,多幸福啊,希望您珍惜生活,珍惜那份生命的感覺------”
讀著這涌動著生命熱流的文字,含淚望一眼那緋紅色的窗外,夕陽竟燃燒得那么美好!的確,并不是每個生命都能如火焰般放出鮮麗的光彩,燃燒一片輝煌,可是生活在關愛陽光中的我們,不能讓心靈蒙上陰影,不能失去生命本該具有的自信。
我永遠懷念我的敬愛的李老師,心頭永遠銘刻著這位善良的師長在生命行將消逝時給我的忠告:陽光下,有一顆透明的心。
[點評]作者采用“連環(huán)故事”的方式組織材料,曲折有致地表現(xiàn)主題:先講自己的故事,寫命運之神對自己的捉弄,突出殘疾帶來的痛苦心情,為敘寫李艷老師的故事張本,接著寫李艷老師的故事,再通過李艷老師的那封信,引出李艷對生命意義的深刻理解和對“我”找回生活勇氣的幫助,結尾照應標題“找回一顆透明的心”,結構完整,組織精巧。[焦文林薦評]
淚水擦干以后
河南一考生
我獨自坐在窗前,兩眼凝視著遠方。眼,已哭得紅腫;淚,還在流著。我沒有擦,讓淚流到嘴邊,澀澀的。任淚水打濕剛發(fā)下來的分數(shù)少得可憐的試卷。
我不知自己在窗前坐了多久,只知太陽已落下,月亮已升起。我無暇顧及這些,仍回想著這次考試。老師念分數(shù)時,我的心跳得厲害,越是害怕的事越避免不了。我不敢正視老師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不敢看那可憐兮兮的分數(shù),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多少天來努力的成績,但我不得不信,那可憐的分數(shù)就擺在自己的眼前,自己失敗了。
月光慘淡,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桌面上,映得我的臉色發(fā)白。我想起了父母,此時也許還在辛勤的勞作;想起了父母起早貪黑干活的身影,那樣瘦;想起了父母那在太陽底下曬得發(fā)黑的臉,無情的歲月在他們額上刻下了條條皺紋,還有那皸裂的雙手;想起每次臨行前父母關切的話語、期待的雙腿;想起了關心她的一切人。如今……我覺得愧對他們的關心。
窗外,月亮已經(jīng)升得老高了;窗內(nèi),依舊如故。痛苦的回憶,讓我感到太累了。我抬起頭,想讓大腦舒展一下。突然,一個高大筆直的形象闖入我的眼簾。我定睛再看,原來是窗外那棵白楊,那棵曾在一次次風
雪襲擊后,頑強生存下來的白楊,它比以前更高,更直了。我突然又想到居里夫人、愛迪生、威靈頓將軍……一陣冷風吹來,樹葉沙沙作響,打斷了我的思緒,我打了一個冷戰(zhàn),腦子清醒了許多:不,我決不能退卻,我要奪回去那曾屬于我的第一。失敗只代表昨天,只能意味著過去,過去的一切只能化作零,我要重新開始,以新的姿態(tài)面對失敗,迎接下次挑戰(zhàn)。
滿臉的淚水化作一股神奇的力量,涌入我的全身,我拉亮了燈,宿舍一下溫暖了許多。我看著被淚水浸濕的試卷,擦干淚水,握起筆,開始認真總結,尋找失敗的原因……我要讓這次失敗成為我前進的動力。
窗外,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時候鉆了出來,還眨著調(diào)皮的眼睛,我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點評]標題富有情感色彩,也起到了懸念的作用。全文以“我”的一次失敗的考試為核心事件,以自己的一段心靈歷程為線索,用形象的語言描述了在失敗中找回信心和勇氣的過程,筆墨細膩,情真意切?忌在文章中三次描寫月亮,既暗示了時間推移,又渲染了主觀情感,增加了文章的情趣美。[焦文林薦評]
我是一棵酸棗樹
河南一考生
我是一粒種子,一粒很不起眼的酸棗樹的種子。我被主人購買后,想到今后將會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沐浴在陽光雨露中,在主人的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可是沒有料到我卻成了不幸的一個,由于主人的疏忽,車子絆到一塊石頭上顛了一下,我被甩了出來。
那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 一個石縫,荒涼而堅硬。我也不奢望哪一天主人會突然想起少了一個我,于是,我便開始萌生一個信念:“活下去!”我要活下去,這是我唯的一希望。這時,我感到身體下方可以吮吸到一些甘甜的水,感謝上天,給我一線生的希望,我便堅持不懈地天天吮吸它,身體也一天天膨脹起來了。
一天清晨,我突然感到風的溫馨,“啊,我長出了小芽……”此時我心潮澎湃,我總算活了下來了,一個新的生命定會受到關注吧!我想!斑祝憬憧靵砜,石縫里冒出來了一個小芽!”一個小姑娘嚷道!澳鞘且安!”姐姐心不在焉地笑著,天呀,我想大喊一聲:“為什么?為什么沒有人看得起我?”于是,我便堅定了一個信念:“活下去,并且要活得精彩!”
我又開始了新的拼搏。
新的挑戰(zhàn)來臨時,雨點打擊著我,洪水淹沒了我,我掙扎著,飄搖而頑強。烈日炙烤著我,云霧纏繞著我,我承受著,安祥而倔強?耧L來了,我咬緊土地;野獸踩食過,我就從活著的根上重新生長,我的身體一天天的變得強壯。
幾年過去了,我竟然長成了一棵樹。雖然高不足尺,葉疏枝稀,但也果實累累?諝庵杏胁菽镜姆曳,枝葉間有陽光的撫慰,枝頭上有鳥兒跳來跳去。生命終于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這時,兩位女子走來了“咦,姐,那不是你說的那棵野草嗎,怎么……”姐姐頓時臉色緋紅:“這,這……竟然長成了一棵樹?”“姐,你看葉子上的露水,那么晶瑩,剔透!”
姐姐望著遠方,緊鎖著眉頭,慚愧地說道:“我想,那是它的眼淚!
不!眼淚是悲觀者的飾物,這是上天給執(zhí)著者頒發(fā)的勛章。
不能辜負上天的恩賜,我要堅守一種信念,讓自己長成一棵大,果實最多的酸棗樹……
[點評]考生選擇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講述故事,演繹話題,巧妙地將一棵酸棗種子擬人化,讓其自述經(jīng)歷,顯得生動活潑,昭示了作者在藝術表現(xiàn)上的個性化追求。文章通過“我”心懷“活下去”、“活得精彩”的堅定信念,步步走向輝煌的經(jīng)歷,揭示了“信念”對于事業(yè)成功、生命質量的重要意義,可謂構思精巧,立意深刻。[焦文林薦評]
只要信念不被打碎
河南一考生
在那個陰雨綿綿的早晨,他正為大學畢業(yè)后連續(xù)數(shù)月東奔西跑地求職卻沒有找到一個滿意的單位而沮喪萬分,一個人沿著鄉(xiāng)間小路踽踽而行。
不知不覺他已站在了離村子挺遠的一座土窯前,猛抬頭,那位近來才開始學習燒制瓦罐的老人的舉止,將他的目光驚住了。只見那老人大步走到窯前,眉都沒有皺一下,便掄起一根鐵棍,咣咣咣,將一大溜剛剛出窯的形狀各異,大大小小的瓦罐全部打碎。
他不解地走上前去,問老人為何將它們?nèi)即蛩榱恕?br> 老人不緊不慢地說:“火候沒有掌握好,都有一點毛病。”
他惋惜道:“可是你已經(jīng)花費了許多的心血。
老人長吁了一口氣道:“可我相信下一爐會燒得更好些!崩先藞远ǖ目跉饫锿钢值淖孕。
老人又坐在霏霏的雨絲中,再次從頭開始,認真地一點一點地做起泥坯。那堅決打碎重來、成功在握的從容自若,深深地打動了他——是啊,即使所有的瓦罐都打碎了也沒有關系,只要心頭執(zhí)著的信念不被打碎,老人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滿意的瓦罐。
默默地,他朝老人深深鞠了一躬,轉身跑回家中,背起簡單的行囊毅然地加入南下打工隊伍中。在一次次焦灼的等待中,在一次次失望的重擊后,他終于謀到一份很艱辛的工作——在一個建筑工地當小工。
數(shù)年后,他擁有了一家不小的公司。
生活中,總會遇到失敗。然而這時,誰能咬緊牙關,告訴自己:我還有一樣最寶貴的東西——不肯折彎的信念,并且緊緊地握住它,準就會在艱難中平添一股勇氣,一股無所畏懼的力量,就會覺得腳還踏在土地上,血還是熱的,路還沒有完全斷絕,闖下去,拼下去,就能取得事業(yè)的成功。
[點評]考生巧妙地在文章中安排了大學生和燒窯老人的故事,兩個故事扭結一起而又構成對比、映襯的關系,富有啟發(fā)作用。結尾的議論可謂畫龍點睛,它濃縮了兩個故事的內(nèi)涵,揭示了生活的哲理:只要信念永存,就能取得事業(yè)的成功。[焦文林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