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減招保送生?據浙大本科生招生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透露,這是浙大多年來對保送生跟蹤調查的結果。經過多年跟蹤調查顯示,“有相當一部分保送生不能較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在大學學習中成績不理想。在其中一個學院,有三分之一的保送生出現有考試不及格的現象!
保送生都是來自各個中學的精英,何以出現考試不及格?問題恰恰在這里。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保送生辦法》,有六類學生可以成為保送生。第一類:省級優(yōu)秀學生;第二類:奧賽獲獎選手;第三類:競賽獲獎選手;第四類:外國語中學學生;第五類:獲獎運動員;第六類:公安英烈子女。
這其中奧賽等競賽獲獎選手成為保送生重要的來源。這些競賽項目包括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等。只要在以上列舉的五類奧賽中獲得省級賽區(qū)一等獎,就有資格被保送。
“這一類競賽型保送生的特點在于單科獨進,弱點也恰恰在這里,一些學生發(fā)展能力不均衡,出現嚴重的偏科,甚至個別科目考不及格。在今天這樣一個強調復合型人才與創(chuàng)新的年代,如果沒有寬基礎,其發(fā)展?jié)摿Ρ厝皇艿较拗!?/p>
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這些學生看似在某一單科上有發(fā)展,事實上有些只是拼命搞培訓、拔苗助長的結果!八麄兤谕麘{借競賽成績拿到保送名額。但這種功利性行為帶來的后果是他們進入大學后無法適應大學學習,缺乏自信!
據悉,這150個保送生名額并不會平均分配到各省,而是以浙大統一的標準在全國范圍內擇優(yōu)錄取。根據往年的結果,浙江的保送生質量尚佳,“去年錄取了30多人”。
在縮減保送生名額的同時,浙大進一步擴大自主招生人數。2008年浙大共收到自主招生有效報名材料9000多份,終錄取了近500名學生。今年學校將派專家組赴13個省(市)組織考試,2009年1月3日進行全國統一筆試。有資格的學生必須參加高考,高考成績需達到浙大在當地錄取線下20分以內,以預錄確認函的認定為準。
但浙江多年不在浙大自主招生之列。浙大招生老師解釋:其一,浙大在浙江的招生人數龐大,優(yōu)秀學生完全可以通過高考途徑進入浙大;而在其他省份,浙大招生數有限,有的只有個位數,很容易讓優(yōu)秀學生望而卻步,自主招生就成為一個補充渠道;其二,浙江省實行考后知分填志愿,學生填報志愿時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考分,因此自主招生意義不大。
事實上學校和家長對于自主招生的期望值不一樣。學校期望以此招納更多優(yōu)秀學生,而家長則期望借助此優(yōu)惠政策托一把孩子,讓孩子能上一個更好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