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型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24分。每小題只有-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個正確的答案。涉及計算的,如有小數,保留兩位小數,兩位小數后四舍五入。
1某公司采用期望現(xiàn)金流量法估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20×1年A設備在不同的經營情況下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分別為:該公司經營好的可能性是50%,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為60萬元;經營-般的可能性是30%,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是50萬元;經營差的可能性是20%,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是40萬元。則該公司A設備20×1年預計的現(xiàn)金流量為( )。
A.30萬元
B.53萬元
C.15萬元
D.8萬元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20×1年預計的現(xiàn)金流量=60×50%+50×30%+40×20%=53(萬元)
2、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將其自用的一棟辦公樓對外出租,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將其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2010年1月1日,由于本市房地產交易市場的成熟,已滿足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的條件,甲公司決定將投資性房地產從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當日,該辦公樓賬面余額為5000萬元,已計提折舊2000萬元(同稅法折舊),計提減值準備200萬元,該辦公樓的公允價值為5800萬元。甲公司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的10%計提盈余公積。假定除上述對外出租的辦公樓外,甲公司無其他投資性房地產。不考慮其他因素,則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因對該變更事項進行處理而影響未分配利潤的金額為( )。
A.2025萬元
B.2250萬元
C.2700萬元
D.3000萬元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甲公司因政策變更影響未分配利潤的金額=[5800-(5000-2000-200)]×(1
—25%)×(1-10%)=2025(萬元),本題參考分錄如下: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5000
-公允價值變動8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2000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200
貸:投資性房地產5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200×25%)50
遞延所得稅負債
[(5800—3000)×25%]700
盈余公積225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2025
3 下列有關資產減值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中,只要有一項超過了資產的賬面價值,就表明該項資產沒有發(fā)生減值
B.資產存在減值跡象的,都應估計可收回金額,以確認是否發(fā)生減值
C.確認減值時應該優(yōu)先以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之后的凈額作為可收回金額
D.如果資產沒有出現(xiàn)減值跡象,則企業(yè)不需對其進行減值測試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選項B,資產出現(xiàn)減值跡象,在判斷是否需要估計可收回金額時,應遵循重要性原則;選項C。沒有確鑿證據或理由表明,資產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顯著高于其公允價值的情況下,可以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視為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選項D,不管是否出現(xiàn)減值跡象,使用壽命不確定的和尚未達到可使用狀態(tài)的無形資產和商譽至少應于每年年末進行減值測試。
4下列項目中不適用資產減值準則的資產是( )。
A.長期應收款
B.長期借款
C.商譽
D.生產性生物資產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長期應收款不適用資產減值準則,選項A符合題意;長期借款為負債,不屬于資產,所以選項B不符合題意;選項C、D均適用資產減值準則,不符合題意。
5甲公司為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2013年年初有一項對外出租的建筑物,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資產負債表列示金額為1200萬元(其中,建筑物原價為1500萬元,已計提減值準備300萬元)。甲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當年9月30日該投資性房地產租賃期滿收回,甲公司準備待其增值后對外出售。9月30日該項建筑物的公允價值為1300萬元,假定不考慮轉換當年的折舊和減值等因素,下列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租賃期滿,投資性房地產轉為存貨項目,并按照1 300萬元入賬
B.轉換日應與投資性房地產相關科目對應結轉,借記“開發(fā)產品”科目1500萬元,同時貸記“存貨跌價準備”300萬元
C.轉換日投資性房地產應貸記的金額為1300萬元,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D.本年末存貨項目應列示的金額為1200萬元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為非投資性房地產,應按賬面價值確定非投資性房地產的入賬價值,但如果轉換為存貨,投資性房地產的減值準備不能對應結轉至存貨跌價準備。
參考分錄:
借:開發(fā)產品1200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300
貸:投資性房地產1500
選項D正確。
6甲公司為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2014年度發(fā)生如下業(yè)務:(1)3月10日,甲公司將2013年末開發(fā)完成的一棟自用寫字樓出租給乙公司,租賃協(xié)議約定,租賃期開始日為3月31日。該寫字樓的建造成本為55000萬元。(2)10月1日,甲公司建造完成一棟商住兩用樓盤,總造價36000萬元,公允價值為50000萬元。該樓盤-層對外出租并已簽訂經營租賃合同,其余為普通住宅,已對外銷售。當日,商鋪和住宅的公允價值分別為16000萬元和34000萬元。(3)2月28日甲公司用自行開發(fā)的樓盤換取一棟公寓。換出樓盤的公允價值為3000萬元,未發(fā)生其他相關費用,該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甲公司將換入的公寓作為自身辦公樓使用。上述房產預計使用年限均為50年,凈殘值均為0。甲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對自用房地產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關于甲公司對上述業(yè)務的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是( )。
A.甲公司應于3月10日將寫字樓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
B.10月1日,甲公司應將該商住兩用樓盤按50000萬元的金額確認為存貨
C.甲公司換入公寓樓的入賬價值為3000萬元
D.甲公司上述資產2014年應計提的折舊額為50萬元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選項A,應于租賃期開始日,即3月31日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選項B,部分出租、部分作為存貨出售的房地產,如果能單獨計量和出售的,應按其公允價值的比例分別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和存貨;選項D,寫字樓轉為投資性房地產前應計提的折舊金額=55000÷50×3/12=275(萬元);公寓樓應計提的折舊金額=3000÷50×10/12=50(萬元);所以甲公司2014年應計提的折舊額=275+50=325(萬元)。
7紅葉公司2013年12月31日將一棟原用于對外出租的辦公樓的一部分對外出售,另一部分轉為自用。該辦公樓為2010年12月31日外購取得并準備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購買價款為1800萬元,經評估辦公樓的主樓部分價值1300萬元,副樓部分價值500萬元。2011年1月1日簽訂租賃協(xié)議,租賃期3年,租賃期開始日為2011年1月1日,年租金為120萬元,每半年收取-次。2013年租賃期屆滿后,將辦公樓主樓部分轉為自用,副樓部分按公允價值對外出售,當時主樓部分市場價格為1700萬元,副樓部分市場價格為800萬元。2012年末辦公樓的公允價值為2200萬元(主樓部分1650萬元,副樓部分550萬元)。紅葉公司按照公允價值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xù)計量,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則上述業(yè)務對2013年當期損益的影響金額為( )。
A.250萬元
B.300萬元
C.370萬元
D.420萬元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主樓部分從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時,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影響損益金額=1700-1650=50(萬元);副樓部分進行處置,影響損益的金額=800-550=250(萬元);因此上述業(yè)務對2013年當期損益的影響金額=50+250+120(租金收入)=420(萬元)。
8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3年3月購買稅控設備并于當月投入使用,共支付價款18萬元,根據稅法規(guī)定,該項支出可以在增值稅應納稅額中全額抵減,該稅控設備預計使用5年,會計與稅法均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并假定預計凈殘值為零,則該業(yè)務對甲公司2013年損益的影響額為( )。
A.18萬元
B.2.7萬元
C.0.3萬元
D.0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當月購入的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18
貸:銀行存款18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18
貸:遞延收益18
未來期間每月計提折舊,處理為:
借:管理費用(18/5/12)0.3
貸:累計折舊0.3
同時
借:遞延收益0.3
貸:管理費用0.3
2013年共確認9個月折舊與遞延收益的攤銷,所以該稅控設備對甲公司2013年損益的影響金額=(0.3-0.3)×9=0。
9大地公司2010年1月1日,發(fā)行三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總額為10000萬元,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一次還本,實際收款10200萬元,債券票面年利率為4%,債券發(fā)行時二級市場與之類似的沒有附帶轉換權的債券的市場利率為6%,債券發(fā)行1年后可按照債券的賬面價值轉換為普通股股票。已知(P/F,4%,3)=0.8890,(P/F,6%,3)=0.8396,(P/A,4%,3)=2.7751,(P/A,6%,3)=2.6730。
則該項債券在初始確認時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的金額分別為( )。
A.8731.84萬元和1468.26萬元
B.9465.20萬元和734.80萬元
C.10000.04萬元和199.96萬元
D.9959.2萬元和240.8萬元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負債成份公允價值=10000×4%×(p/A,6%,3)+10000×(P/F,6%,3)=9465.20(萬元);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10200-9465.20=734.80(萬元)。
10甲公司有一項總部資產與三條分別被指定為資產組的獨立生產線A、B、C。2×13年末,總部資產與A、B、C資產組的賬面價值分別為20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使用壽命分別為5年、15年、10年、5年。資產組A、B、C的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分別為90萬元、180萬元、250萬元,三個資產組均無法確定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偛抠Y產價值可以合理分攤,則總部資產應計提的減值為( )。
A.73.15萬元
B.64萬元
C.52萬元
D.48.63萬元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A資產組應分攤的總部資產的價值=200×100×3/(100×3+200×2+300)=60(萬元);B資產組應分攤的總部資產的價值=200×200×2/(100×3+200×2+300)=80
(萬元);C資產組應分攤的總部資產的價值=200×300/(100×3+200×2+300)=60(萬
元);則總部資產應計提的減值=(60+100-90)×60/(60+100)+(80+200-180)×80/(80+200)+(60+300-250)×60/(60+300)=73.15(萬元)
11甲公司屬于礦業(yè)生產企業(yè),假定法律要求礦產的業(yè)主必須在完成開采后將該地區(qū)恢復原貌;謴唾M用包括表土覆蓋層的復原,因為表土覆蓋層在礦山開發(fā)前必須搬走。表土覆蓋層-旦移走,企業(yè)就應為其確認一項負債,其有關費用計入礦山成本,并在礦山使用壽命內計提折舊。假定該公司為恢復費用確認的預計負債的賬面金額為1000萬元。20×1年12月31日,該公司正在對礦山進行減值測試,礦山的資產組是整座礦山。甲公司已經收到愿意以4000萬元的價格購買該礦山的合同,這-價格已經考慮了復原表土覆蓋層的成本。礦山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為5500萬元,不包括恢復費用;礦山的賬面價值為5600萬元(包括確認的恢復山體原貌的預計負債)。假定不考慮礦山的處置費用。該資產組20×1年12月31日應計提減值準備( )。
A.600萬元
B.100萬元
C.200萬元
D.500萬元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在考慮恢復費用后的價值=5500-1000=4500(萬元),大于該資產組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4000萬元,所以該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為4500萬元,資產組的賬面價值=5600-1000=4600(萬元),所以該資產組計提的減值準備=4600-4500=100(萬元)。
12、2011年1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項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從乙公司處購入-臺需要安裝的機器設備,甲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價款,價款共計2000萬元,在2011年初購進該設備時,支付價款400萬元,剩余價款在以后4年內每半年支付200萬元。支付日期為每年的6月30日和12月31日,F(xiàn)銷方式下該設備的銷售價款是1692.64萬元。該設備于2011年6月30日安裝完成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發(fā)生的安裝費用共計250萬元。已知(P/A,5%,8)=6.4632。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公司2011年該固定資產安裝完工后的入賬價值為2250萬元
B.甲公司2011年1月1日確認的長期應付款的賬面價值為1692.6萬元
C.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確認的長期應付款的賬面價值為1200萬元
D.2011年分攤的未確認融資費用的金額為122.49萬元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2011年該固定資產安裝完工后入賬價值=1692.64+250+(200×6.4632×5%)=
2007.27(萬元)
2011年6月30日應分攤的未確認融資費用=200×6.4632×5%=64.63(萬元)
2011年6月30日長期應付款的賬面價值=(1600-200)-(307336-64.63)=1157.27(萬元)
2011年12月31日應分攤的未確認融資費用=1157.27×5%=57.86(萬元)
2011年末長期應付款的賬面價值=(1600-200-200)-(307.36-64.63-57.86)=1015.13(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型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20分。每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正確的答案.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涉及計算的,如有小數,保留兩住小數,兩位小數后四舍五入。
13 下列有關稅金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銷售商品的商業(yè)企業(yè)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稅時,計入當期的營業(yè)外收入
B.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銷售房地產收到先征后返的營業(yè)稅,沖減收到當期的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C.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計稅價格的金額直接對外銷售的,委托方應將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沖減當期應交稅費
D.礦產品開采企業(yè)生產的礦產資源對外銷售時,應將按銷售量計算的應交資源稅計人當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參考答案: A,D
答案解析:
選項B,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銷售房地產收到先征后返的營業(yè)稅,作為政府補助計人營業(yè)外收入;選項C,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計稅價格的金額直接對外銷售的,委托方應將代收代繳的消費稅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
14 下列各項有關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存貨轉換為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投資性房地產按照轉換日的賬面價值計價
B.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時,應當以轉換日的公允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的入賬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C.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時,應當以轉換日的賬面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的賬面價值
D.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投資性房地產按照轉換當日的賬面價值計價
參考答案: A,B,C
答案解析:
選項D,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投資性房地產按照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計價。
15下列有關負債的說法中,表述正確的有( )。
A.開出并承兌的商業(yè)匯票如果不能如期支付,應在票據到期時,將應付票據的賬面價值轉入“應付賬款”科目
B.企業(yè)向職工提供其支付了補貼的商品或服務,也屬于非貨幣性薪酬
C.對于企業(yè)實施的職工內部退休計劃,由于這部分職工不再為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故支付的退休工資不屬于職工薪酬
D.如果合同規(guī)定職工在取得住房等商品或服務后至少應提供服務的年限,企業(yè)應將出售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與其成本間的差額,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理,在合同規(guī)定的服務年限內平均攤銷,根據受益對象分別計人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E.長期借款和長期應付款均屬于長期負債,均可能會涉及“利息調整”的攤銷
參考答案: A,B,D
答案解析:
選項C,應比照辭退福利處理,辭退福利也屬于職工薪酬;選項E,長期借款和長期應付款均屬于長期負債,但長期應付款不會涉及“利息調整”的攤銷,而是通過“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攤銷來核算的。
16 在對資產進行減值測試時,關于折現(xiàn)率的說法不正確的有( )。
A.不得使用替代利率估計折現(xiàn)率
B.用于估計折現(xiàn)率的基礎應該為稅后利率
C.企業(yè)通常應采用單-的折現(xiàn)率
D.折現(xiàn)率為企業(yè)在購置或投資資產時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
參考答案: A,B
答案解析:
選項A,折現(xiàn)率通常應以該資產的市場利率為依據確定,若該資產的利率無法從市場獲得,可以使用替代利率估計折現(xiàn)率;選項B,用于估計的利率應為稅前利率。
17 下列各項資產中,不會根據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確定減值的有( )。
A.A公司持有的對甲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
B.B公司持有的以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C.C公司持有的計提了減值的應收賬款
D.D公司因控股合并確認的商譽
參考答案: A,B,C
答案解析:
選項A,應根據賬面價值與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比較確定減值;選項B,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計提減值;選項C,應收賬款通常用賬面價值和其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比較確定減值。
18 甲公司2013年末發(fā)生的下列會計處理中,符合會計準則要求的有( )。
A.甲公司轉回長期應收款計提的減值準備5萬元
B.甲公司轉回對存貨計提的跌價準備3萬元
C.甲公司轉回對閑置辦公樓計提的減值準備15萬元
D.甲公司轉回可供出售權益工具的減值并計入損益6萬元
參考答案: A,B
答案解析:
閑置辦公樓的減值-經計提是不允許轉回的。選項C錯誤;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減值的轉回應該通過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不影響損益,選項D錯誤。
19 下列資產項目中,每年末-定要進行減值測試的有( )。
A.商譽
B.以成本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C.尚未達到可使用狀態(tài)的無形資產
D.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參考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按照規(guī)定,因企業(yè)合并所形成的商譽、使用壽命不確定和尚未達到使用狀態(tài)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進行減值測試。
20 下列各項業(yè)務中,相關稅費記人“營業(yè)稅金及附加”的有( )。
A.企業(yè)銷售應稅消費品應交的消費稅
B.企業(yè)銷售商品應交的增值稅
C.企業(yè)銷售不動產應交的營業(yè)稅
D.企業(yè)提供應稅勞務應交的營業(yè)稅
參考答案: A,D
答案解析:
選項B,增值稅是價外稅.通過收取價款然后直接向稅務局支付,不需要通過其他科目過渡核算;選項C,銷售不動產支付的營業(yè)稅影響處置損益,應該記入“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
21 下列有關投資性房地產確認時點或轉換目的確定,表述正確的有( )。
A.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確認時點為停止自用、準備增值后轉讓的日期
B.持有以備經營出租的空置建筑物,確認時點為董事會或類似機構作出書面決議明確表明將其用于經營出租且持有意圖短期內不再發(fā)生變化的日期
C.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權停止自用改為出租的,轉換日為租賃期開始日
D.投資性房地產轉為存貨的,轉換日為租賃期屆滿,企業(yè)董事會或類似機構作出書面決議明確表明將其重新用于對外銷售的日期
參考答案: A,B,C,D
22下列關于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說法或做法。正確的有( )。
A.在對可轉換公司債券進行分拆時,應當對負債成份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進行折現(xiàn)以確定負債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
B.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企業(yè)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包含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
C.按發(fā)行價格總額確定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
D.發(fā)行附有贖回選擇權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其在贖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補償金,應當在債券發(fā)行日至債券約定贖回屆滿日期間計提利息,并按借款費用的處理原則處理
參考答案: A,B,D
答案解析:
選項C,應按發(fā)行價格總額扣除負債成份初始確認金額后的金額確定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
三、綜合題、本題型共4小題。第1小題可以選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得分為6分;如使用英文解答,該小題須全部使用英文,得分為11分。本題型第2小題14分.本題型第3小題、第4小題為18分。本題型得分為61分。要求計算的,應列出計算過程。答案中的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有小數的,保留兩位小數,兩位小數后四舍五入。
23甲公司為增強營運能力,決定新建-艘大型船舶,所需資金通過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籌集。發(fā)生的相關交易資料如下。
(1)2009年12月1日甲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本次會議以記名投票方式審議通過了《關于甲公司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議案》,同意于2010年1月1日按面值發(fā)行5年期、到期-次還本、分期付息(次年1月1日支付上年度利息)、票面年利率為6%的可轉換公司債券5000萬元,款項于發(fā)行當日收存銀行并專戶存儲,不考慮發(fā)行費用。債券發(fā)行2年后可轉換為普通股股票,初始轉股價為每股10元(按債券面值轉股,假設轉股時應付利息已全部支付),股票面值為每股1元。2010年1月1日二級市場上與甲公司發(fā)行的可轉換債券類似的沒有附帶轉換權的債券的市場利率為9%。[(P/F,9%,5)=0.6499;(P/A,9%,5)=3.8897]
(2)乙造船企業(yè)承接了甲公司該船舶制造項目,與甲公司簽訂了總金額為5000萬元的固定造價合同。乙企業(yè)合同完工進度按照累計實際發(fā)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工程已于2010年2月1日開工,預計2012年9月完工。最初預計的工程總成本為4000萬元,至2011年底,由于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預計工程總成本上升至5200萬元。乙企業(yè)于2012年7月提前兩個月完成了建造合同,工程質量優(yōu)良,甲公司同意支付獎勵款100萬元。假設不考慮增值稅的影響。乙企業(yè)建造該工程的其他有關資料如下表所示: 單位:萬元
(3)經臨時股東大會授權,2010年2月98甲公司利用項目閑置資金購入丙公司股票400萬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實際支付價款3380萬元(其中含相關稅費20萬元)。5月28日甲公司以每8.35元的價格賣出丙公司股票250萬股,支付相關稅費12萬元,所得款項于次日收存銀行。6月30日丙公司股票收盤價為每股7.10元。8月28日甲公司以每股9.15元的價格賣出丙公司股票150萬股,支付相關稅費6萬元,所得款項于次日收存銀行。不考慮股票交易應交納的所得稅。
(4)甲公司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的專戶存款在2010年資本化期間內實際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為25萬元。
要求(答案以萬元為單位,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1)計算甲公司發(fā)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與權益成份的金額。
(2)計算甲公司新建投資項目2010年度的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
(3)假設甲公司可轉換債券的持有人在2012年1月1日全部行使轉換權,計算該事項對甲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影響。
(4)分析判斷建造合同業(yè)務中,影響乙企業(yè)利潤表中“營業(yè)利潤”項目的因素有哪些,并計算2010年和2011年利潤表中“營業(yè)利潤”項目的金額(假設乙企業(yè)除此業(yè)務外當期未發(fā)生其他業(yè)務)。
答案解析:
(1)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5000×6%×(P/A,9%,5)+5000×(P/F,9%,5)=4416.41(萬元)
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5000-4416.41=583.59(萬元)
(2)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250×8.35+150×9.15-3380-12-6=62(萬元)
2010年度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4416.41×9%×11/12-62-25=277.35(萬元)
參考分錄:
2010年初發(fā)行債券:
借:銀行存款50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583.59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5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83.59
2010年底計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 (4416.41×9%×11/12)364.35 財務費用33.13
貸:應付利息3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97.48
借:應收利息25
貸:在建工程25
2010年2月9日取得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3360 投資收益20
貸:銀行存款3380
2010年處置的累計結轉:
借:銀行存款3442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3360 投資收益82
借:投資收益62
貸:在建工程62
(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的凈損益,原計入投資收益,現(xiàn)沖減在建工程成本)
2011年1月1日支付利息:
借:應付利息300
貸:銀行存款300】
(3)方法-:
轉股時增加的股本=5000/10=500(萬元)
公司增加的“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轉股時增加的股本=4416.41+(4416.41×9%-5000×6%)+{[4416.41+(4416.41×9%5000×6%)]×9%-5000×6%)+583.59-500=4703.73(萬元)
轉股時對甲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影響額=500+4703.73-583.59=4620.14(萬元)
方法二:
轉股時對甲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影響額=轉股時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4416.41+(4416.41×9%-5000×6%)+{[4416.41+(4416.41×9%-5000×6%)]×9%-5000×6%)=4620.14(萬元)
(4)影響乙企業(yè)“營業(yè)利潤”項目的因素有確認的主營業(yè)務收入、主營業(yè)務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記入“資產減值損失”的金額。
2010年的完工進度=1000÷4000×100%=25%
2010年確認的合同收入=5000×25%=1250(萬元)
2010年確認的合同費用=4000×25%=1000(萬元)
2010年確認的合同毛利=1250-1000=250(萬元)
2010年“營業(yè)利潤”項目的金額=1250-1000=250(萬元)
2011年的完工進度=3640÷5200×100%=70%
2011年確認的合同收入=5000×70%-1250=2250(萬元)
2011年確認的合同費用=5200×70%-1000=2640(萬元)
2011年確認的合同毛利=2250-2640=-390(萬元)
2011年確認的合同預計損失=(5200-5000)×(1-70%)=60(萬元)
2011年“營業(yè)利潤”項目的金額=2250-2640-60=-450(萬元)
24、2×12年6月30日,A公司與B公司完成-項資產置換。雙方置換資料如下。
(1)A公司換出資產:自產應稅消費品,成本為180萬元,銷售價格為300萬元(等于計稅基礎),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10%;閑置辦公樓,原值為300萬元,已計提折舊120萬元,已計提減值準備30萬元,剩余使用年限為25年,凈殘值為0,公允價值為200萬元。
B公司換出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為從國內二級市場上購人的境內甲公司的股票,初始取得成本為150萬元,持有期間發(fā)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50萬元,置換日的公允價值為240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從美國二級市場上購人的境外乙公司的股票,取得成本為30萬美元(折合為人民幣200萬元),持有期間累計計人資本公積貸方金額為80萬元人民幣。置換日該股票的公允價值為55萬美元。置換日的匯率為1美元=6.70元人民幣。
(2)A公司向B公司支付銀行存款57.5萬元人民幣。A公司為取得甲公司的股票支付手續(xù)費20萬元,取得后不打算近期出售。取得乙公司股票后準備近期出售。A公司處置辦公樓發(fā)生清理費用5萬元。
B公司為取得上述應稅消費品發(fā)生運雜費15萬元,另發(fā)生裝卸費、入庫前整理費共計12萬元,B公司取得后作為存貨核算。B公司取得上述辦公樓后直接對外出租(已簽訂租賃合同)。 A公司與B公司的上述費用,均已用銀行存款支付。
(3)其他資料:假定A、B公司均為增值稅-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B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假設該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上述資料判斷A公司取得甲、乙公司股票應分別應作為哪類金融資產核算;
(2)根據上述資料,編制A公司置換日的相關會計分錄;
(3)根據上述資料計算該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對B公司損益的影響金額。
答案解析:
(1)A公司取得甲公司股票不打算近期出售,應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A公司取得乙公司股票準備近期出售,應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
(2)A公司的相關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清理150
累計折舊120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30
貸:固定資產3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260
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368.5
貸:銀行存款82.5
主營業(yè)務收入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
固定資產清理150
營業(yè)外收入45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300×10%)3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3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180
貸:庫存商品180
(3)處置甲公司投資對損益的影響=240-(150+50)=40(萬元)處置乙公司投資對損益的影響=55×6.70-(200+80)+80=168.5(萬元)因此,該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對B公司損益的影響=40+168.5=208.5(萬元)
【AnSwer】
(1)ASACompanydoeSnotintendtoSe11ShareS
ofJiaCompanyinthenearfuture,theShareS
Shou1dberecognizedaSavai1ab1eforSa1efinancia1
aSSetS;ACompanyintendStOSe11ShareSofYi
Company,theShareSShou1dberecognizedaS
tradab1efinancia1aSSetS.
(2)There1evantaccountingentrieSare:
Dr:DiSpoSa1offixedaSSetS150
Accumu1ateddepreciation120
ImpairmentproviSionoffixedaSSetS30
Cr:FixedaSSetS300
Dr:Avai1ab1eforSa1efinaneia1aSSetS—COSt
260
Tradab1efinancia1aSSetS—coSt368.5
Cr:CaShatbank82.5
MainbuSineSSrevenue300
TaxanddueSpayab1e~VATpayab1e
(OutputVAT)51
DiSpoSa1offixedaSSetS150
Non-buSineSSincome45
Dr:BuSineSStaxandSurchargeS
(300X10%)30
Cr:TaxanddueSpayab1e—conSumption
taxpayab1e30
Dr:MainbuSineSScoSt180
Cr:FiniShedgoodS180
(3)TheeffectofdiSpoSinginveStmentinJia
CompanyonprofitOr1oSS=240-(150+50)
=40(tenthouSandYuan)
TheeffectofdiSpoSinginveStmentinYi
Companyonprofitor1oSS=55X6.70-(200
+80)+80=168.5(tenthouSandYuan)
S0,theeffectofthenon-currencyaSSetexchange
onprofitor1oSSofBCompany-40+168.5=208.5(tenthouSandYuan)
25甲公司為-家機械設備制造企業(yè),按照當年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2014年3月,新華會計師事務所對甲公司20×3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現(xiàn)場審計人員關注到其2013年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
(1)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以每股25元的價格購入乙公司股票100萬股,占乙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3%。對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響。該股票在活躍市場存在報價,因此甲公司將上述股票投資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乙公司因投資決策失誤發(fā)生嚴重財務困難,至20×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公允價值下降為每股20元,甲公司認為乙公司股票公允價值的下跌為非暫時性下跌,對其計提減值損失合計500萬元。 20×3年,乙公司成功進行了戰(zhàn)略重組,財務狀況大為好轉,至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公允價值上升為每股28元,甲公司作如下會計處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500
貸:資產減值損失500
(2)1月10日,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建造合同,為丙公司建造-項大型設備。合同約定,設備總造價為450萬元,工期自2013年1月10日起1年半。如果甲公司能夠提前3個月完工,丙公司承諾支付獎勵款60萬元。當年,受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甲公司實際發(fā)生建造成本350萬元,預計為完成合同尚需發(fā)生成本150萬元,工程結算合同價款280萬元,實際收到價款270萬元。假定工程完工進度按累計實際發(fā)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年末,工程能否提前完工尚不確定。
甲公司會計處理:2013年確認主營業(yè)務收入357萬元,結轉主營業(yè)務成本350萬元,“工程施工”科目余額357萬元與“工程結算”科目余額280萬元的差額77萬元列入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中。
(3)10月22日,甲公司與戊公司合作生產銷售N設備,戊公司提供專利技術,甲公司提供廠房及機器設備,N設備研發(fā)和制造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材料和人工費用由甲公司和戊公司根據合同規(guī)定各自承擔,甲公司具體負責項目的運作,但N設備研發(fā)、制造及銷售過程中的重大決策由甲公司和戊公司共同決定。N設備由甲公司統(tǒng)-銷售,銷售后甲公司需按銷售收入的30%支付給戊公司,當年,N設備共實現(xiàn)銷售收入2000萬元。 甲公司會計處理:2013年,確認主營業(yè)務收入2000萬元,并將支付給戊公司的600萬元作為生產成本結轉至主營業(yè)務成本。
(4)2013年6月25日,甲公司與己公司簽訂土地經營租賃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甲公司從已公司租入-塊土地用于建設銷售中心;該土地租賃期限為20年,租賃期開始日為2013年7月1日,年租金固定為100萬元.以后年度不再調整,甲公司于租賃期開始日-次性支付20年租金2000萬元。2013年7月1日,甲公司向己公司支付租金2000萬元。 甲公司對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為:
借:無形資產2000
貸:銀行存款2000
借:銷售費用50
貸:累計攤銷50
(5)甲公司設立全資子公司庚公司,從事公路的建設和經營。2013年3月5日,甲公司(合同投資方)、庚公司(項目公司)與某地政府(合同授予方)簽訂特許經營協(xié)議,該政府將-條公路的特許經營權授予甲公司。協(xié)議約定,甲公司采用建設-經營-移交方式進行公路的建設和經營,建設期3年,經營期30年;建設期內,甲公司按約定的工期和質量標準建設公路,所需資金自行籌集;公路建造完成后,甲公司負責運行和維護,按照約定的收費標準收取通行費;經營期滿后,甲公司應按協(xié)議約定的性能和狀態(tài)將公路無償移交給政府。項目運行中.建造及經營、維護均由庚公司實際執(zhí)行。
庚公司采用自行建造的方式建造公路,截至20×3年12月31日,累計實際發(fā)生建造成本20000萬元(其中,原材料13000萬元.職工薪酬3000萬元,機械作業(yè)4000萬元),預計完成建造尚需發(fā)生成本60000萬元。庚公司預計應收對價的公允價值為項目建造成本加上10%的利潤并已結算合同價款。 庚公司對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為:
借:工程施工20000
貸:原材料13000 應付職工薪酬3000 累計折舊4000
假定甲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于2014年3月31日對外報出。上述所涉及公司均為增值稅-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除增值稅外,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
要求:
(1)根據資料(1)至(4),逐項判斷甲公司2013年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判斷依據。對于不正確的會計處理,編制相應的調整分錄。
(2)根據資料(6),判斷庚公司2013年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判斷依據。若庚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編制相應的調整分錄。
(3)計算甲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無形資產、資產減值損失、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項目的調整金額(減少數以“-”號表示)。
答案解析:
(1)①資料(1):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判斷依據:對于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fā)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另外,2013年12月31日股票的公允價值已超出購買時的價值,除轉回原計提的減值損失外,甲公司還應進行確認公允價值上升的處理。
調整分錄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300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資產減值損失5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800
②資料(2):會計處理不正確。判斷依據:獎勵款能否收取具有不確定性,不構成合同收入;建造合同預計總成本超過合同總收入形成合同預計損失的,應提取損失準備。
調整分錄為: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主營業(yè)務收入42
貸:工程施工-合同毛利42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資產減值損失 [50×(1-70%)]15
貸:存貨跌價準備15
③資料(3):會計處理不正確。
判斷依據:甲公司與戊公司共同控制經營,應按各自享有的份額確認收入。
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主營業(yè)務收入 6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主營業(yè)務成本
、苜Y料(4):會計處理不正確。
判斷依據:對于經營租入的無形資產,企業(yè)不應確認為自身的資產,應當將租金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然后在租賃期內分期攤銷。相關調整分錄如下:
借:長期待攤費用1950 累計攤銷50
貸:無形資產2000
(2)資料(5):庚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判斷依據:對于該項BOT項目,庚公司能夠預計未來收取款項的公允價值,應當相應的確認合同收入與合同成本,相關調整分錄為:完工百分比=20000/(20000+60000)=25%,應確認的主營業(yè)務成本=(20000+60000)×25%=20000(萬元),應確認的主營業(yè)務收入=(20000+60000)×25%×(1+10%)=22000(萬元)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主營業(yè)務成本 2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2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主營業(yè)務收入 22000
借:無形資產22000
貸:工程結算22000
(3)存貨調整金額=-42-15=-57(萬元)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調整金額=300(萬元)
無形資產調整金額=-(2000-50)+22000=20050(萬元)
資產減值損失調整金額=500+15=515(萬元)
營業(yè)收入調整金額=-42-600+22000=21358(萬元)
營業(yè)成本調整金額=-600+20000=19400(萬元)
26 甲公司20×4年實現(xiàn)利潤總額4000萬元,當年度發(fā)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項如下。
(1)自2月20日起自行研發(fā)-項新技術。20×4年以銀行存款支付研發(fā)支出共計680萬元,其中研究階段發(fā)生支出220萬元,開發(fā)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前的支出為60萬元,符合資本化條件后的支出為400萬元。研發(fā)活動至20×4年底仍在進行中。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為開發(fā)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fā)生的研究開發(fā)費用,未形成資產計入損益的,在按規(guī)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可以按研究開發(fā)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2)4月28日,甲公司董事會決議將其閑置的廠房出租給丁公司。同日,與丁公司簽訂了經營租賃協(xié)議,租賃期開始日為20×4年5月1日,租賃期為5年,年租金600萬元,于每年年初收取。20×4年5月1日,甲公司將騰空后的廠房移交丁公司使用,當日該廠房的公允價值為8500萬元。20×4年12月31日,該廠房的公允價值為9200萬元。
甲公司于租賃期開始日將上述廠房轉為投資性房地產并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該廠房的原價為8000萬元,至租賃期開始日已累計計提折舊1280萬元,月折舊額32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稅法規(guī)定,廠房按歷史成本入賬,折舊方法、折舊年限等與會計規(guī)定相同。
(3)6月1日,自公開市場購入100萬股丙公司股票,每股20元,實際支付價款2000萬元。甲公司將該股票投資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20×4年9月,受金融危機影響,丙公司股票價格開始下跌。20×4年12月31日丙公司股票收盤價為每股16元。甲公司預計該公允價值變動為暫時性的下跌。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資產以其取得成本作為計稅基礎。
(4)12月31日,甲公司自行研發(fā)尚未完成但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fā)項目的賬面價值為3500萬元,預計至開發(fā)完成尚需投入300萬元。該項目以前未計提減值準備。由于市場出現(xiàn)了與其開發(fā)相類似的項目,甲公司于年末對該項目進行減值測試,經測試表明:扣除繼續(xù)開發(fā)所需投入因素預計的可收回金額為2800萬元,未扣除繼續(xù)開發(fā)所需投入因素預計的可收回金額為2950萬元。20×4年12月31日,該項目的市場出售價格減去相關費用后的凈額為2500萬元。稅法規(guī)定,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在發(fā)生實質性損失時允許稅前扣除。
(5)20×4年發(fā)生廣告費2000萬元,甲公司年度銷售收入9800萬元。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發(fā)生的廣告費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其他有關資料: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本題不考慮中期財務報告的影響;除上述差異外,甲公司20×4年未發(fā)生其他納稅調整事項,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無期初余額。假定甲公司在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以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要求:
(1)根據資料(1),針對甲公司20×4年自行研發(fā)新技術發(fā)生的支出作出會計處理,計算20×4年12月31日所形成開發(fā)支出的計稅基礎,判斷是否確認遞延所得稅并說明理由。
(2)根據資料(2),計算確定甲公司20×4年12月31日出租廠房在資產負債表的列示金額,判斷該項投資性房地產是否確認遞延所得稅,若確認,計算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的金額并說明如何核算。
(3)根據資料(3),計算甲公司20×4年因持有丙公司股票對當年損益或權益的影響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判斷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否確認遞延所得稅并說明理由。
(4)根據資料(4),計算甲公司于20×4年末對開發(fā)項目應確認的減值損失金額,并說明確定可收回金額的原則。
(5)計算甲公司20×4年應交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的金額,并編制確認所得稅費用的會計分錄。
答案解析:
(1)甲公司針對該項開發(fā)支出的會計處理為:
借:研發(fā)支出-資本化支出400 -費用化支出280
貸:銀行存款680
借:管理費用280
貸:研發(fā)支出-費用化支出280
20×4年12月31日所形成開發(fā)支出的計稅基礎=400×150%=600(萬元)。
甲公司不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理由:對于無形資產的加計攤銷,雖然形成暫時性差異,但是屬于初始確認時產生的,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所以不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
(2)甲公司20×4年12月31日出租廠房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金額=9200(萬元)
該項投資性房地產應確認遞延所得稅,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9200-(8000-1280-32×8)]×25%=684(萬元),其中445[(8500-8000+1280)×25%]萬元記入“資本公積”,239萬元記入“所得稅費用”。
(3)甲公司20×4年因持有丙公司股票對當年損益的影響金額為0,對當年權益的影響金額為-400萬元,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4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400
甲公司針對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確認遞延所得稅。理由: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賬面價值為1600萬元,計稅基礎為2000萬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400萬元,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100萬元,并將其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該開發(fā)項目應確認的減值損失=3500-2800=700(萬元) 可收回金額應當按照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兩者中的較高者確定;對于開發(fā)中的項目,在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時,應考慮為使資產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tài)所發(fā)生的現(xiàn)金流出。
(5)甲公司20×4年的應納稅所得額=4000-280×50%-[9200-(8000-1280-32×8)-8500+(8000-1280)]+700+(2000-9800×15%)=4134(萬元)
甲公司20×4年應交所得稅=4134×25%=1033.5(萬元)
甲公司本期確認的所得稅費用=1033.5+239-700×25%-(2000-9800×15%)×25%=965(萬元),相關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費用965 遞延所得稅資產407.5 資本公積34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033·5 遞延所得稅負債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