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數學初二年級暑假作業(yè)蘇教版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初二考試網
21、(12分)提出問題:在△ABC中,已知AB= ,
BC= ,AC= ,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小明同學
在解答這個題時,先建立一個正方形網格(每個小
正方形的邊長為1),再在網格中畫出這個格點三角
形(即三角形三個頂點都在小正方形的頂點處)如圖
①所示,這樣就不用求三角形的高,而借用網格就能
計算出三角形的面積了。
(1) 請你將△ABC的面積直接寫出來: __________。
問題延伸:(2)我們把上述求三角形面積的方法叫構圖法 。若△ABC三邊長分別為 , ,
(a>0),請利用圖②的正方形網格(每個小正方形邊長是a)畫出相應的△ABC,并寫出它的面積 。
探索創(chuàng)新:(3)若△ABC三邊長分別為 , , (m>0,n>0,且m n)試用構圖法求這個三角形面積。
22、(8分)在△ABC中,點P從點B出發(fā)向C點運動,運動過程中設線段AP長為y,線段BP的長為x(如圖甲),而y與x的函數圖象如圖乙所示,Q(1, )是圖象上的最低點,請觀察圖甲、圖乙,回答下列問題:
甲 乙
(1)直接寫出AB= ,BC邊上的高AD= .
(2)求AC的長;
(3)若△ABP是等腰三角形,則x的取值范圍是 .
23.(8分)已知某山區(qū)的平均氣溫與該山區(qū)的海拔高度的關系見下表:
(1)海拔高度用x(m)表示,平均氣溫用y( )表示,試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2)若某種植物適宜在18 -20 (包含18 也包含20 )的山區(qū),請問該植物適宜種植在海拔多少米的山區(qū)?
24.(12分)如圖,已知點A,點B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線上,P為直線AB上的一點,PA=PB,AM、BN分別垂直與x軸、y軸,連接PM、PN.
圖1 圖2
(1)求直線AB的解析式;
(2)如圖1,P、A、B在 第三象限,猜想PM ,PN之間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3)點P、A在第三象限,點B在第一象限,如圖2其他條件不變, (2)中的結論還成立嗎,請證明你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