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的向日葵》說課
1【關于背景】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凡•高的向日葵》。它是新教材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課文。文章以凡•高畫的向日葵為切入點,展示凡•高獨特的藝術追求,精神品質(zhì)。同時讓我們領略了藝術家令人嘆為觀止的繪畫才能。
編者把這篇文章放在科學與藝術這一單元,其實獨具匠心。高二的學生正是形成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時期,把這篇文章放在這一單元的目的正是讓學生通過對光和色彩的強烈刺激領悟畫者的人格魅力,獨特的藝術追求。并且可與上單元所學的《光榮的荊棘路》遙相呼應。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篇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好文章。
2【教學目標的設計】
針對學生水平,我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的設計了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 初步了解凡•高的生平。
② 通過觀看向日葵圖片,進一步了體會文中凡•高向日葵特點。
2過程能力與方法:
①體會文中凡•高藝術追求。
②理解“太陽,向日葵,凡高,圣三位一體?”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①讓學生通過閱讀,加深對凡高精神世界,藝術追求的認識。
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凡高為什么能畫出這樣的向日葵?
難點:如何理解“太陽,向日葵,凡高,圣三位一體?”
教學目標的設計完全針對學生認知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緊密結合文本,從感性到理性,從事物的表面到本質(zhì).
3【課堂結構設計】
1提問法
課堂上互動交流常見,主要的方式。教師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師生對話,讓學生自己獲得知識,得出結論。
2小組討論法
討論能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思考空間,讓他們在合作的前提下,得出結論,培養(yǎng)合作精神。
3朗讀法
充滿激情的朗讀讓他們在聽覺上受震動,心靈上有感悟。
4【教學媒體設計】
利用多媒體的技術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的沖擊,更好的理解課文。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僅幫助教師展示自己的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而是讓學生更好的利用網(wǎng)絡幫助學習,擴大知識面。
5【教學過程設計】
1以凡高的畫生前不被重視,死后被爭相收藏導入。請同學們講講凡•高的生平。教師以電影《凡•高傳》的對白介紹。
2展示自然界的向日葵圖案,展示凡•高不同時期的向日葵作品,請同學說說凡•高向日葵的特點。
問:“凡高的向日葵有什么特點?”(討論)
色彩明亮,充滿生命力,感恩,追光逐日。
問:“為什么凡•高能畫出這樣的向日葵?”
老師引導:怎樣的土壤開出怎樣的花,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藝術追求孕育出怎樣的向日葵,請同學在文中尋找凡•高的藝術追求。
簡單總結:文如其人,其實畫同樣如其人。
問: “太陽,凡•高,向日葵,圣三位一體?”
三者是一致的。光明,希望,生命力。
請學生朗讀文中作品《向日葵》,作品在歌頌誰?舉例,這些人物的共性?對你有什么啟示?
總結:朗讀《光榮的荊棘路》中的一段話。
作業(yè):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走近凡•高》。
展示凡•高的作品,音樂結束!
6【教學評價設計】
學生對這節(jié)課反應良好,既受到了視覺上的沖擊,又在心靈上有所悟。許多學生都表示要在課后去了解凡•高這樣的人。當然,他們也指出教師在解釋圣三位一體上沒有向他們重點突出。在下節(jié)課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