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廣州大部分的小升初政策是由各個區(qū)制定,因而形成了“一區(qū)一政策”的特點。例如越秀區(qū)跟海珠區(qū)的小升初政策是“電腦派位+推薦生”;荔灣區(qū)、黃埔區(qū)的小升初政策是“電腦派位+對口直升”;番禺以電腦派位為主;天河和白云最簡單,都是對口直升。
除了要熟悉各區(qū)小升初政策讓之外,選擇什么樣的學校也是件很費心的事。所謂花多亂眼,廣州的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外國語學校很多,如何根據自身的條件讓孩子順利升入一所的學校,也是很考驗家長各方面能力的一件事。很多經歷過小升初的家長說,小升初是一場信息戰(zhàn)加技術戰(zhàn)。
雖然各媒體年年都對小升初的方方面面做了很多大篇幅的報道,但每年小升初的家長都是“新人”,他們需要系統(tǒng)掌握廣州小升初全方位的知識。下面先讓大家了解各區(qū)的政策,以及解讀明年新政實施后,將給孩子升學帶來哪些變化。
2015年小升初政策變化詳解
變革1
民!按笮÷(lián)盟”瓦解
過去:至今年,民校都是通過筆試招生,廣州的民校錄取考試分為“大聯(lián)盟考”、“小聯(lián)盟考”以及“單考”三類,三類考試在同一天進行。
新政:預計明年小升初民校將全面進行面談招生。雖然是面談,還是會抽查學生對小升初知識點的掌握,讓學生以口試的形式表達出來,這種不用紙筆的招生方式難度并不亞于紙筆測試。
變革2
2015年起取消推薦生
過去:推薦生目前主要實施于越秀、海珠、荔灣等“老三區(qū)”,各校按照不同的比例選擇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通過第一輪電腦派位,推薦往省一級中學。
新政:到2015年,按照廣州市委全會文件要求,將完善義務教育階段電腦派位和對口直升制度,推薦生將不復存在。這一變化使得越秀、荔灣、海珠等“老三區(qū)”的2000-3000名尖子生需要另尋升學路徑。
變革3
特長生招生比例銳減
過去:根據《2014年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意見》,目前廣州的小升初仍保留一定比例的體育、藝術特長生,比例達到16%。
新政:這一比例按教育部要求將銳減,教育部要求到2016年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招收特長生的學校所招收的特長生比例應降到5%以內,沒有特長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設該方式。從16%銳減到5%,這意味著有一技在身的學生將來還要拼證書的分量,而背后的關系、門路自然更是少不了。
變革4
公辦初中擇校的口子收緊
過去:目前廣州公辦初中的擇校比例大概是10%。
新政:根據廣州市教育局近日發(fā)布的《廣州市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辦法(征求意見稿)》,未來廣州公辦初中擇校生比例將不斷下降,到2017年,擇校生的比例只占到全部生源的5%。
對于好一點的公辦初中而言,5%的擇校生名額估計給關系戶都不夠,因此未來小升初想走擇校這條路,除了看成績等各種“軟件”外,關系這一“硬件”的作用將更大。公辦學校擇?伎赡軙^續(xù)存在,但預計會有更多的包裝,也將更加隱蔽。
除了要熟悉各區(qū)小升初政策讓之外,選擇什么樣的學校也是件很費心的事。所謂花多亂眼,廣州的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外國語學校很多,如何根據自身的條件讓孩子順利升入一所的學校,也是很考驗家長各方面能力的一件事。很多經歷過小升初的家長說,小升初是一場信息戰(zhàn)加技術戰(zhàn)。
雖然各媒體年年都對小升初的方方面面做了很多大篇幅的報道,但每年小升初的家長都是“新人”,他們需要系統(tǒng)掌握廣州小升初全方位的知識。下面先讓大家了解各區(qū)的政策,以及解讀明年新政實施后,將給孩子升學帶來哪些變化。
2015年小升初政策變化詳解
變革1
民!按笮÷(lián)盟”瓦解
過去:至今年,民校都是通過筆試招生,廣州的民校錄取考試分為“大聯(lián)盟考”、“小聯(lián)盟考”以及“單考”三類,三類考試在同一天進行。
新政:預計明年小升初民校將全面進行面談招生。雖然是面談,還是會抽查學生對小升初知識點的掌握,讓學生以口試的形式表達出來,這種不用紙筆的招生方式難度并不亞于紙筆測試。
變革2
2015年起取消推薦生
過去:推薦生目前主要實施于越秀、海珠、荔灣等“老三區(qū)”,各校按照不同的比例選擇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通過第一輪電腦派位,推薦往省一級中學。
新政:到2015年,按照廣州市委全會文件要求,將完善義務教育階段電腦派位和對口直升制度,推薦生將不復存在。這一變化使得越秀、荔灣、海珠等“老三區(qū)”的2000-3000名尖子生需要另尋升學路徑。
變革3
特長生招生比例銳減
過去:根據《2014年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意見》,目前廣州的小升初仍保留一定比例的體育、藝術特長生,比例達到16%。
新政:這一比例按教育部要求將銳減,教育部要求到2016年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招收特長生的學校所招收的特長生比例應降到5%以內,沒有特長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設該方式。從16%銳減到5%,這意味著有一技在身的學生將來還要拼證書的分量,而背后的關系、門路自然更是少不了。
變革4
公辦初中擇校的口子收緊
過去:目前廣州公辦初中的擇校比例大概是10%。
新政:根據廣州市教育局近日發(fā)布的《廣州市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辦法(征求意見稿)》,未來廣州公辦初中擇校生比例將不斷下降,到2017年,擇校生的比例只占到全部生源的5%。
對于好一點的公辦初中而言,5%的擇校生名額估計給關系戶都不夠,因此未來小升初想走擇校這條路,除了看成績等各種“軟件”外,關系這一“硬件”的作用將更大。公辦學校擇?伎赡軙^續(xù)存在,但預計會有更多的包裝,也將更加隱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