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在海島上的歌劇院——珠海歌劇院2010年4月28日將動工建設,選址位于情侶路野貍島海濱,憑海臨風,選址獨具特色。該項目規(guī)劃用地面積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投資估算約10.8億元人民幣。2013年12月29日主體結構封頂。
項目介紹
珠海歌劇院總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位于珠海情侶路野貍島海濱,建設工期為4年左右(2010年起建)。珠海市博物館和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選址于情侶路與梅華路交會處的文化公園東南角。
珠海市文化館新館坐落在拱北聯(lián)安路北側,其設計如一把“珠海豎琴”。
投資10.8億元、日月貝、海島上的歌劇院……這些關于珠海歌劇院的“關鍵詞”珠海人并不陌生,這個1992年就正式立項的項目終于從紙上變?yōu)楝F(xiàn)實。今天,珠海歌劇院、珠海市博物館、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珠海市文化館“一院三館”奠基儀式在野貍島舉行,這些重大文化工程建成之后將提升珠海片區(qū)資源價值,結束珠海沒有一座大型歌劇院的歷史。
2010年4月27日,“一院三館”設計單位與媒體舉行見面會,他們各自闡述了設計理念并回答了各路記者的提問。
據悉,珠海歌劇院選址在野貍島,規(guī)劃用地面積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投資估算約10.8億元人民幣。珠海市博物館和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項目位于情侶路與梅華路交匯處的文化公園東南角,面朝情侶路,東臨香爐灣,與野貍島隔海灣相望,規(guī)劃用地面積約50335.94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6.5億元。珠海市文化館新館項目位于珠海市拱北聯(lián)安路北側,項目占地面積951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9895平方米,總投資1.6億元人民幣。
據悉,“一院三館”總投資高達18.9億元。
設計特色
在設計方面,珠海歌劇院是一大一小兩組“貝殼”的形體,構成了歌劇院的整體形象,珠海市博物館和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卻是以海天相連的橫縱式設計取勝,這種橫縱式的設計使兩館成為一個和諧而有機的整體。而珠海市文化館的立面設計取義“豎琴”,建筑整體線條流暢、簡潔大氣,設計中以簡約平和的手法組合穿插窗框構件,就像一串串動感極強的音符,形成輕盈舒展的韻律,彰顯了文化館的藝術氛圍。
環(huán)保理念
據歌劇院項目設計者北京市建筑設計院研究院設計室總工金國紅介紹,珠海歌劇院將利用建筑外部的日光加工形成一定能量,以減少室內空調費用,而低碳環(huán)保將成為歌劇院的深化設計中的專項研究課題,以減少成本和能耗。
市博物館和規(guī)劃展覽館設計者德國GMP建筑師事務所施蒂芬舒茨說,“兩館”設計將適應珠海多種氣候條件,外立面盡量采用封閉空間,墻面處理盡量少用玻璃,以減少空調能耗,另外,“兩館設計”將啟動“太陽能計劃”,充分利用珠海日照時間長的特點,用太陽能這種清潔能源實現(xiàn)“低碳環(huán)!。
市文化館的設計“由功能決定形式”,將有限的使用空間發(fā)揮到極致,采用將建筑物與山相連、屋頂綠化等方式以降低能耗,將“豎琴”建成一個節(jié)能環(huán)保建筑。
建筑特色
在效果圖上,珠海歌劇院就像是一大一小兩組“貝殼”的形體,白天呈現(xiàn)半通透效果,一到夜晚則像月光一樣晶瑩剔透。“貝生于珠,珠生于!保忈尩氖侵楹T谥袊箨懧氏葥肀ШQ笪拿、率先接受西方文明洗禮的富有歷史文化沉淀的城市精神特質。
項目介紹
珠海歌劇院總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位于珠海情侶路野貍島海濱,建設工期為4年左右(2010年起建)。珠海市博物館和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選址于情侶路與梅華路交會處的文化公園東南角。
珠海市文化館新館坐落在拱北聯(lián)安路北側,其設計如一把“珠海豎琴”。
投資10.8億元、日月貝、海島上的歌劇院……這些關于珠海歌劇院的“關鍵詞”珠海人并不陌生,這個1992年就正式立項的項目終于從紙上變?yōu)楝F(xiàn)實。今天,珠海歌劇院、珠海市博物館、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珠海市文化館“一院三館”奠基儀式在野貍島舉行,這些重大文化工程建成之后將提升珠海片區(qū)資源價值,結束珠海沒有一座大型歌劇院的歷史。
2010年4月27日,“一院三館”設計單位與媒體舉行見面會,他們各自闡述了設計理念并回答了各路記者的提問。
據悉,珠海歌劇院選址在野貍島,規(guī)劃用地面積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投資估算約10.8億元人民幣。珠海市博物館和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項目位于情侶路與梅華路交匯處的文化公園東南角,面朝情侶路,東臨香爐灣,與野貍島隔海灣相望,規(guī)劃用地面積約50335.94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6.5億元。珠海市文化館新館項目位于珠海市拱北聯(lián)安路北側,項目占地面積951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9895平方米,總投資1.6億元人民幣。
據悉,“一院三館”總投資高達18.9億元。
設計特色
在設計方面,珠海歌劇院是一大一小兩組“貝殼”的形體,構成了歌劇院的整體形象,珠海市博物館和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卻是以海天相連的橫縱式設計取勝,這種橫縱式的設計使兩館成為一個和諧而有機的整體。而珠海市文化館的立面設計取義“豎琴”,建筑整體線條流暢、簡潔大氣,設計中以簡約平和的手法組合穿插窗框構件,就像一串串動感極強的音符,形成輕盈舒展的韻律,彰顯了文化館的藝術氛圍。
環(huán)保理念
據歌劇院項目設計者北京市建筑設計院研究院設計室總工金國紅介紹,珠海歌劇院將利用建筑外部的日光加工形成一定能量,以減少室內空調費用,而低碳環(huán)保將成為歌劇院的深化設計中的專項研究課題,以減少成本和能耗。
市博物館和規(guī)劃展覽館設計者德國GMP建筑師事務所施蒂芬舒茨說,“兩館”設計將適應珠海多種氣候條件,外立面盡量采用封閉空間,墻面處理盡量少用玻璃,以減少空調能耗,另外,“兩館設計”將啟動“太陽能計劃”,充分利用珠海日照時間長的特點,用太陽能這種清潔能源實現(xiàn)“低碳環(huán)!。
市文化館的設計“由功能決定形式”,將有限的使用空間發(fā)揮到極致,采用將建筑物與山相連、屋頂綠化等方式以降低能耗,將“豎琴”建成一個節(jié)能環(huán)保建筑。
建筑特色
在效果圖上,珠海歌劇院就像是一大一小兩組“貝殼”的形體,白天呈現(xiàn)半通透效果,一到夜晚則像月光一樣晶瑩剔透。“貝生于珠,珠生于!保忈尩氖侵楹T谥袊箨懧氏葥肀ШQ笪拿、率先接受西方文明洗禮的富有歷史文化沉淀的城市精神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