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寒假作業(yè)參考答案
7. 【對文中概念的理解】
不同點:①套話是用來概括異國形象的詞語,流變是對異國形象曲解、夸飾和想象的前后變化;(2分)②套話是某個民族長時間反復使用的詞語,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流變在不同時代呈現(xiàn)不同形象,出現(xiàn)較大的變化。(2分)
8.【對文中觀點的理解與運用】
流變反映的是異國異族形象被曲解、夸飾和想象的變化。(2分)幾個世紀以來,中國和中國人在西方不同時代呈現(xiàn)出不同形象。以前中國被夸飾或想象成花園的王國,中國人被想象成富裕、優(yōu)雅的人。(1分)而后來的英國外交官馬戛爾尼把中國想象和描繪成骯臟、貧窮的國家,把中國人描繪成猥瑣和丑陋不堪的人。(1分)中國和中國人的形象被曲解、夸飾和想象,先后出現(xiàn)了較大的變化,這就是流變。
2月9日
7. 【對文中概念的理解】
不同點:①套話是用來概括異國形象的詞語,流變是對異國形象曲解、夸飾和想象的前后變化;(2分)②套話是某個民族長時間反復使用的詞語,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流變在不同時代呈現(xiàn)不同形象,出現(xiàn)較大的變化。(2分)
8. 【對文中觀點的理解與運用】
流變反映的是異國異族形象被曲解、夸飾和想象的變化。(2分)幾個世紀以來,中國和中國人在西方不同時代呈現(xiàn)出不同形象。以前中國被夸飾或想象成花園的王國,中國人被想象成富裕、優(yōu)雅的人。(1分)而后來的英國外交官馬戛爾尼把中國想象和描繪成骯臟、貧窮的國家,把中國人描繪成猥瑣和丑陋不堪的人。(1分)中國和中國人的形象被曲解、夸飾和想象,先后出現(xiàn)了較大的變化,這就是流變。
2月9日
題號 考
點 分值 答案 說 明
1 文言實詞 3 C 善:喜愛
2 文言虛詞 3 B ①與:介詞,同、和;②而:連詞,表承接關系,就;③因:連詞,于是、就 ;④乃:連詞,于是,就
3 文言斷句 3 B 大臣賢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謫者未復。災異之警,偶泄云南,欲以遠方外吏當之,此何理也?
4 理解文意 3 C A.罷免的是云南地方官吏;B.“全活無算”意思是保全活下來的人無法計算;D.不是因為量刑過重,而是席書從中作梗起了作用。
5.(1)【文言翻譯】①席書擔任大臣,應當提出遠大的謀略,一起渡過現(xiàn)在的難關,怎么能拿中等才能來推托呢?(抒:表達、提出、獻出;濟:渡過、挽救;諉:推托、推諉;各1分。大意1分!盀椤笨勺g為是、作為、擔任;“濟時艱”也可譯為挽救艱難的時局。)
②后來席書生病不能處理事務,舉薦羅欽順接替自己。(視事:到職辦公、處理事務、履行職責等;自代:接替或代替自己,賓語前置;各1分。大意1分。)
(2)【信息篩選】①反對在云南發(fā)生日食、地震之后只處理地方官員,主張在朝廷內(nèi)部興利除弊。②寧王宸濠造反時,他緊急召募了二萬士兵前往討伐。③上書揭發(fā)李鎮(zhèn)、張旸假借進貢和御用食鹽的名義搜括錢財。④反對世宗遷就叛亂士兵任命硃振做總兵官,并與內(nèi)閣大臣發(fā)生沖突。⑤不喜歡當時的閣員,極力推薦楊一清、王守仁入閣。(答對一點得2分,兩點得3分)
參考譯文:
席書,字文同,四川遂寧人。弘治三年(1490)考取進士。進入朝中擔任工部主事,后來調(diào)到戶部,晉升為員外郎。
十六年,云南發(fā)生日食、地震,朝廷命令侍郎樊瑩前往視察,經(jīng)奏準罷免了三百多名監(jiān)司以下的官吏。席書上書說:“災異的來由和朝廷有關聯(lián),和云南自己沒有關系,就如同人的元氣在體內(nèi)受到損害,然后四肢才長出瘡疤一樣。朝廷就是元氣,云南就是四肢。怎么能撇開生成毒氣的根源不管而專門去醫(yī)治四肢上的小毛病呢?現(xiàn)在內(nèi)府所要求的供應量比往年大了幾倍,吃閑飯的冗官有幾千人,織造的事情頻繁地煩擾百姓,各種賞賜超越了應有的限量;皇親吞并百姓的田地,宦官又不停地派出為官;賢能的大臣閑住在家不加委任,因諫諍被貶的下級官員也未予復職。災異給我們的警告偶然在云南出現(xiàn),想拿遠方的地方官吏來抵罪,這是什么道理呢?現(xiàn)在樊瑩擔任巡察,沒能力彈劾外戚和大臣,卻去考核、罷免云南的地方官吏,真是舍本治末。我請求陛下把我所說的這些弊端全部予以革除!其他有什么大的弊端應當革除的,或是有什么大事應該舉辦的,命令各有關部門列舉上奏,該舉辦的舉辦,該革除的革除!碑敃r孝宗沒有采用他的主張。
武宗時,席書先后擔任過河南僉事、貴州提學副使。當時王守仁被貶任龍場驛丞,席書選取州縣子弟,請守仁教育他們,由此這個地方的年青人才懂得學習學問。經(jīng)幾次升遷,他又做了福建左布政使。寧王宸濠造反時,他緊急召募了二萬士兵前往討伐。到江西時反賊已被平定,他于是返回去了。不久,憑右副都御史的名義前往巡察安撫湖廣;鹿倮铈(zhèn)、張旸假借進貢和御用食鹽的名義搜括了十余萬錢財,席書上書揭發(fā)了他們。嘉靖元年(1522),他改任南京兵部右侍郎。那年長江南北大鬧饑荒,他奉命到江北賑濟災民,命令各州縣每十里設一個難民篷,煮稀粥供應難民,使無數(shù)人得以生存。
大同發(fā)生兵變,殺死了巡撫張文錦,毀壞了總兵官江桓的大印,從監(jiān)獄中放出原先的將領硃振,讓他代替江桓。世宗(遷就叛亂士兵)就此任命硃振做總兵官,指示禮部鑄造新印。席書堅持反對意見,請求討伐他,與內(nèi)閣(大臣)發(fā)生沖突。當時掌管朝政的閣員是費宏、石王缶、賈泳,席書心里不喜歡他們,于是極力推薦楊一清、王守仁入閣,并且說:“現(xiàn)在朝中的大臣都才能平平,不能和陛下共商國家大事。平定天下禍亂,挽救時局,非用王守仁不可!笔雷谡f:“席書作為大臣,應當提出遠大的謀略和我一起渡過現(xiàn)在的難關,怎么能以才能一般來推托自己的責任呢?”王守仁始終沒能得到重用。
席書因為討論“大禮”一事受到世宗信任,成為依賴的親近的大臣,即使幾個內(nèi)閣大臣也沒法和他攀比,后來席書得病后不能處理公事,舉薦羅欽順接替自己。多次上書請求退休,世宗總是安慰、挽留他,不準他退休。后來病重,更加堅決要求退休,世宗傳令給他加官武英殿大學士,在京城賞他一處住宅,并且和(生病前)在任時一樣支取官俸。席書剛剛接到這個命令就死掉了。朝廷追贈他為太傅,謚號文襄。
席書遇事敢作敢為,但性情很偏激執(zhí)拗。早先,長沙人李鑒做了偷盜之事,知府宋卿判他死刑。席書當時正巡察安撫湖廣,揭發(fā)了宋卿貪贓受賄的事,于是上書彈劾宋卿有意把李鑒定為死罪。世宗派大臣下去考查,并不像席書所說的那樣。當時席書已經(jīng)進京并受到世宗寵信,于是就命令把李鑒逮來京城再次審訊。席書這時上書說:“我因為討論‘大禮’一事觸犯了大家的怒火,所以刑官們都偏向宋卿,把李鑒的罪加重懲辦,請陛下傳令要法司審問后給他昭雪。”等法司審訊后報上情況,和當初并無不同,世宗很不同意席書的意見,但還是把李鑒特別減免死刑,發(fā)配充軍了事。其他如包庇陳洸,排擠費宏等,席書都無所顧忌地按自己的意志做事,受到當時輿論的指責。
二.(1)【鑒賞詩歌表達技巧】
參考答案一:“濕”字有韻味。(1分)濕,意為打濕、濕潤。詩人想象豐富,用詞新穎,(1分)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和風伴隨細雨的景象。(1分)
參考答案二:“濕”字有韻味。(1分)濕,意為打濕、濕潤。風本來是看不見的,詩中描繪細雨打濕斜風,將無形的清風化為有形(1分),寫出了雨隨風飄的旖旎之態(tài)(1分)。
(指出“濕”字1分,結合詩句分析作用或特色1分,分析效果1分。意思對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給分。)
(2)【分析詩歌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一:前三聯(lián)描寫自己隱居的環(huán)境,草屋前后菜畦環(huán)繞,竹徑通幽,舉目遠眺,云靄遮住落日,細雨伴著微風,碧綠的艾草與火紅的山茄交相輝映。表達了詩人對村居(隱居)生活的喜愛之情。(2分)尾聯(lián)遙想當年,南浦遙遠,江楓難辨,濃重的家國之思涌突然上心頭,兼有平生志愿無法實現(xiàn)的惆悵之情。(2分)
參考答案二:先描寫自己隱居的環(huán)境,草屋前后菜園環(huán)繞,柴門后是一條兩旁種著竹子的小路。舉目遠眺,云靄遮住落日,細雨伴隨著微風。艾草茂盛,山茄盛開。表達了詩人對村居(隱居)生活的喜愛之情。(2分)接著運用了樂景襯哀情的手法。在美好閑適的環(huán)境中,往事難以忘懷,遙想當年離別時的南浦已相隔遙遠,記憶中的楚江楓葉已無從辨識,抒發(fā)了作者雖然隱居江村,但是心系國事,平生志愿無法實現(xiàn)的惆悵之情。(2分)
(“南浦”是水邊送別之所,“楚江”是長江,都是當年去隱居時的離別之地。要結合注解①來理解思想感情。)
2月10日
1. 【壓縮語段】
(1)中國首個機器人教師現(xiàn)身(福建或長樂)。
(中國首個、機器人教師、現(xiàn)身各1分。地點可有可無。超出字數(shù)、出現(xiàn)錯別字或語法錯誤整體扣1分。)
(2) ①輔導學生學習。②巡視監(jiān)考。③協(xié)助家長監(jiān)護孩子。
(答對一點給得1分,超出字數(shù)、出現(xiàn)錯別字或語法錯誤整體扣1分。)
2. 【表達準確、連貫、得體】
評分標準:①短信格式正確,1分;②表達內(nèi)容完整并照應材料:理解媽媽的關心;表達
拒絕的態(tài)度;表達拒絕的理由;希望媽媽放心。4分。③語言得體,1分。④超出字數(shù)、有錯別字或語法錯誤,整體扣1分。示例:
親愛的媽媽:
您好!
我知道您十分關心我的學習和生活,我非常感謝您。我已17歲了,有了自己的獨立空間,有了自己的朋友和秘密。有些事我只能和朋友分享,朋友也不愿意讓自己的心里話讓大人知道。所以我不能讓您加入我的朋友圈。請您理解我,也請您放心,我在學校能照顧好自己的生活,認真地學習,交友也會慎重。您也要照顧好自己。
祝媽媽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愛你的小莉
2月11日
1.(4分)
此處細節(jié)描寫暗示靈上人已經(jīng)憑借傷者的斷指(1分)認出對方就是自己的仇人。(1分)從上下文來看,這是文中重要的伏筆,為后面靈上人果斷救人和智擒惡賊埋下伏筆,(1分)有助于表現(xiàn)文章主題。(1分)
2.(5分)
靈上人是善惡分明又果敢睿智的人。①他憑借斷指這個小細節(jié)認出了仇人,卻隱忍不發(fā),直到官差趕來抓捕時才道出全部真相,是其睿智的體現(xiàn);②他雖認出仇人卻果斷做出救人的決定,并親自上山采藥,可見他的果敢;③他為醫(yī)治仇人的傷病甚至不惜自己冒險,可見他尊重生命,善良慈悲;④他不動聲色,暗中布局,智擒惡賊,充分體現(xiàn)了他懲惡的堅決,而并非一味以慈悲縱容罪惡答對一點2分,兩點3分,三點4分,四點5分。意思答對即可。意思答對即可。
3.(6分)
靈上人回答的第一個“行善”是針對弟子問“為什么救人”,是指做善事,救人性命,表達了尊重生命,善良慈悲的情懷。(2分)第二個“行善”是針對弟子問“為什么抓他”,王行獨是土匪,害人無數(shù),面對罪惡不能只以善應對,“懲惡”體現(xiàn)了靈上人對“行善”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懲惡才能更好的揚善。(2分)小說后以靈上人的兩個“行善”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題,表達了對“善”的深刻理解。(2分)意思答對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
4.(4分)
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比喻修辭,(1分)“圓的螺絲釘”比喻創(chuàng)新者、反叛者,(1分)“方的孔洞”比喻傳統(tǒng),(1分)“圓的螺絲釘打在方的孔洞里”的意思是創(chuàng)新者、反叛者們與傳統(tǒng)的不一致,對傳統(tǒng)的叛逆。(1分)
5.(5分)
①喬布斯具有追尋自由探索的個體精神和敢于沖破常規(guī)的叛逆性格;
②喬布斯能夠?qū)W⒂谀骋患潞鸵饽钪,讓他的種種創(chuàng)造性想法擁有一種巨大的強度和爆發(fā)力;
③喬布斯善于將它天才式的商業(yè)頭腦和追求完美的藝術趣味與現(xiàn)代科技融合,創(chuàng)造巨大的財富;
④喬布斯性格中有著待人粗魯和冷酷的一面,同時又具有促使他人改變的強大意志力。
答對一點2分,兩點3分,三點4分,四點5分。意思答對即可。
6.(6分)
喬布斯一方面不為傳統(tǒng)所囿,善于突破傳統(tǒng),而同時他又十分善于從人類已有經(jīng)驗與知識中獲取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動力。(2分)具體而言,他崇拜人類歷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并能從他們身上獲取創(chuàng)新的精神動力;(2分)他還善于將他人已有的發(fā)明與自己的創(chuàng)造相融合,以取得大的成功,如他對瓦茨尼亞克的新發(fā)明充分利用,才有了影響全球的蘋果電腦。(2分)
意思答對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
2月13日
1. D.(A.qī/ qì,huò,liàng ;B.fǔ,chuò,jiàn/ jiān;C.bài/ bì,
qiān/ jiān,jiáo ; D.hòng/ gàng,zhé/ zhè,hè/ hé)
2. C.(A.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B.攀談:拉扯閑談。C.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D.意在言外:言詞的真正用意是暗含著的,沒有明白說出)
3. D.( A.不合邏輯。關聯(lián)詞“只要……就”使用不當,應為“如果……就”;B.分類不當!皣幕、出版界、網(wǎng)絡、書店、媒體”,分類標準不統(tǒng)
一; C.成分贅余!芭c去年同期相比”和“同比”語意重復。)
4. B.(先說電視,后說人。①是論述中的插入語)
5. 高風險、高成本的農(nóng)業(yè)規(guī)模經(jīng)營缺乏保障。(6分)(“高風險”、“高成本”、“農(nóng)業(yè)”、“規(guī)模經(jīng)營”、“缺乏保障”、句子大意,各1分。如答“規(guī)模經(jīng)營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十分脆弱”,給3分)
6. (1)我國夕陽產(chǎn)業(yè)投入嚴重不足,不能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養(yǎng)老需求。(2分)
(2)未來40年我國老年人口消費規(guī)模呈快速增長的趨勢。(2分)
(3)①政府加大夕陽產(chǎn)業(yè)的投入,并鼓勵社會力量投資;②采取多樣化養(yǎng)老方式,減緩社會化養(yǎng)老的壓力。(2分)
2月14日
1、【解析】選B。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一定要結合字形推求字義,并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原句,看是否合乎語境!坝濉,在文中的含義應是“改變”“違背”,才和后面的“信也”語意一致。
2、【解析】選C。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意義和用法的能力。答題時,需要結合原文語言環(huán)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C項,兩個“則”均為連詞,表假設。A項,“于”,前者為介詞,到;后者為介詞,和,同。B項,“而”,前者為連詞,表修飾;后者為連詞,表承接。D項,“之”,前者為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后者為助詞,的。
3、【解析】選A。本題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能力。解答本題要把握住選擇標準,即題干中“全都直接體現(xiàn)以民為本思想的一組”。①強調(diào)國君要了解百姓疾苦,以仁德為百姓分憂;③說國君要減輕刑罰,減少賦稅;⑤是把齊國百姓看做國家的根本:這三者都是民本思想的直接體現(xiàn)。②說的是當前嚴刑重賦下百姓生活悲慘的事實,不是民本思想的體現(xiàn)。④是齊桓公命令百官制定法令,不能體現(xiàn)民本思想。⑥是以忠信禮義教化使百姓歸附的治民措施。
4、【解析】選C。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意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審準題意,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反復比較,找出“不正確的一項”。由“管子對曰:‘君若將欲霸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本淇芍,管仲對于齊桓公稱霸天下的想法并未明確反對。
5、(1)(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罰讓百姓害怕,不要用強力讓百姓止步不來。(或“不要用刑罰恐嚇百姓,不要用強力制止百姓!保(2)(國君)發(fā)出的政令不隨便更改,那么百姓就會走上正軌(或“百姓的秩序就正常了”)。
(3)您想要稱霸諸侯、成就一番大事嗎?那么就一定要從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情”)做起。
附【譯文】
桓公問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說:“凡治理人民,必須知其疾苦,要厚施德惠,不要用刑罰恐嚇百姓,不要用強力制止百姓。注意這四點,就可以治理好了!被腹f:“好。不要停止,既然如此,又該怎樣具體實行呢?”管仲回答說:“誠信而極仁,嚴肅而有禮,認真注意這四者,就可以實行!被腹f:“請詳細加以說明!惫苤倩卮鹫f:“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懷德;嚴肅,人民就敬畏;有禮,人民就贊美。常言說:舍掉性命而不肯違背,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強加于人,就是仁;內(nèi)心堅定而儀表端正,就是嚴;誠信而謙讓,就是禮!被腹f:“好!”
桓公又問說:“我想修明政事以會諸侯于天下,可以做到嗎?”管子回答說:“可以!被腹f:“從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說:“從愛民做起!被腹f:“愛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說:“公治理公族,家治理家族,使他們事業(yè)互相關聯(lián),俸祿互相補助,人民就相親了。減少刑罰,薄收賦稅,人民就富裕了。各鄉(xiāng)選用賢士,使之施教于國,人民就有禮了。
(國君)發(fā)出的政令不隨便更改,那么百姓就會走上正軌。這些就是愛民之道!被腹谖恢蒙希苤、隰朋進見。站了一會兒,有兩只鴻雁飛過。桓公嘆息說:“仲父,那些鴻雁時而南飛,時而北飛,時而去,時而來,不論四方多遠,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為有兩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們的意向通達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沒有回答;腹f:“你們兩位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說:“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業(yè)的心愿,而我則不是成就霸王之業(yè)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被腹f:“仲父何必這樣?為什么不進直言,使我有個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飛鴻有羽翼,過河有船只一樣。仲父不發(fā)一言教導我,我雖然有兩只耳朵,又怎么聽到治國之道,學得治國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說:“您想要稱霸諸侯、成就一番大事嗎?那么就一定要從它的根本做起!被腹苿由眢w離開席位,拱手而發(fā)問說:“敢問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說:“齊國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饑餓,而當前收稅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當前刑政嚴酷;百姓很怕勞頓,而國家舉事竟沒有時間限定。您若能輕征賦稅,百姓就不愁饑餓;寬緩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舉事有時間限定,百姓就不怕勞頓了!被腹f:“我聽到仲父說的這三點,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聽這些話,要舉薦給先君才行。”第二天,全體都在太廟的門庭朝見,命令百官確立法令。對近處示以忠信,對遠處示以禮義。這樣實行了幾年,人民歸附之勢,竟好像流水一樣。
1月15日
(1)分別寫出了昨日春花爛漫、而今春天飛逝難以久留的情景[3 分。第一點 1 分,第二點 2 分。意思對即可。
(2)示例:春天離去,詞人與凄涼愁悶的情緒相約,在楊柳岸邊等候春天的歸來。這句話用"約"和"候"來表現(xiàn)惜春盼春的感情,化虛為實,情感表達形象生動。[ 4 分。句意 1 分,情感 2 分,效果 1 分。意思對即可。
二.12.【信息整合】(5 分)AE(B.文藝是不應實現(xiàn)、而且也不可能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C.當自己成了已成勢力之后,對于他人的自由發(fā)展,才應"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而非對"迫壓勢力"采取寬容態(tài)度。D.無韻詩只是放大了詩歌的范圍,并沒有"取代了有韻詩的地位"。)[ 5 分,答對一項給 2 分,兩項給 5 分,多選不給分。
13.【觀點分析】(3分)C(寬容是已成勢力對新興文藝而言的,傳統(tǒng)的文言文,"既然不是新興的更進一步的流派,當然不在寬容之列"。A.五四時期的無韻新詩是新興的文藝,"當自己求自由發(fā)展時對于迫壓的勢力,不應取忍受的態(tài)度"。B.在五四時期,唐宋詩詞屬于傳統(tǒng)文藝,"當然不在寬容之列"。D.當下的網(wǎng)絡文學既然是新興文藝,當然應該寬容對待。)
14.【思路把握】(4分)
①為了指出"寬容"與"忍受"的區(qū)別,②以免將"忍受"誤作"寬容",③因為新興文藝在遭到舊派迫壓時若采取忍受而不反抗的態(tài)度,④將不利于新興文藝的自由發(fā)展。[4分。區(qū)別 1 分,誤作 1 分,若采取„„態(tài)度 1 分,不利于 1 分。意思對即可。
15.【要點歸納】(4分)(1)文藝以表現(xiàn)自我而呈現(xiàn)多樣性,如果對表現(xiàn)自我不寬容而強迫統(tǒng)一,文藝就難以生存 和發(fā)展(或只有對表現(xiàn)自我采取寬容而不是強迫統(tǒng)一的態(tài)度,文藝才能生存和發(fā)展)。
(2)歷代的文藝成就,在全體上只是一個過程,新興流派則是全體上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只有對新興流派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文藝才能不斷進化。[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2月16日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1.(4分)
(1)母親不逃避困難和不幸,樂觀頑強的面對困難;
(2)面對苦難要堅強的活下去,表現(xiàn)母親的堅強和責任感;這種莊嚴的,是為了消除兒子的擔憂,體現(xiàn)了母愛的偉大。
評分標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2.(5分)
照應前文“正處于中國歷一個艱難的時期”,引出下文我對母親的擔憂;體現(xiàn)生活的艱難、人性的脆弱,反襯母親的堅強。(照應前文,引出下文,反襯母親的堅強,答出一點2分,二點4分,三點5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3.(6分)
①從內(nèi)容上,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寶貴品質(zhì),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如果不寫父親、爺爺,內(nèi)容就顯得單薄。②從主旨上看,我的母親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難,不屈不撓的活下去;我的父親和爺爺又教育我,人要有尊嚴的活著,互為補充,文章有厚重感。③從人物形象上,母親和父親、爺爺相互映襯補充,為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④其他方面,可以使我體驗和洞察人性的復雜和單純,不光使我認識到了人性的低標準,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質(zhì)的某些方面。
評分標準:分析和舉例并重,一點2分,二點4分,三點6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4. (4分)
(1)采用通感的修辭手法,由聞到花香的嗅覺聯(lián)想到看見泰勒時視覺,形象地表達了泰勒的一生給人帶來的美好與愉悅的享受,抒發(fā)了作者對泰勒的懷念與崇敬。(2分)
(2)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以事理作比。泰勒一生病痛纏身,但正是這樣更凸顯了她生命的非凡,讓人感慨萬分,好比風雨之中的花朵,讓人倍生憐惜和敬佩之情。(2分)
5. (6分)
文章選取了三個方面的材料來抒寫伊麗莎白•泰勒的傳奇人生:①美貌、奮斗造就一代影壇巨星;②病魔、婚變壓不彎好萊塢常青樹;③愛心、友情畫出非凡的人生句號。(每點2分,3點6分)
6.(5分)
劃線部分高度贊揚了伊麗莎白•泰勒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事業(yè),樂觀豁達,充滿愛心的性格和人格魅力,表達了對伊麗莎白•泰勒的崇敬與懷念之情。
2月21日
1.B(pào/páo、yán/yàn、lù/lòu;A項pàn/xìn、kànɡ、màn/wàn;
C項bài/bì、kuī、ǎo/niù;D項pī、ɡǎn/kàn、càn/chán)
2.A(原形容軍中正忙于準備的狀態(tài)。后來形容消息普遍流傳,議論紛紛,F(xiàn)多指某種言論十分囂張。原句是指公眾的一種情緒,而非言論。B指雖然提到了,但說得不詳細。C風稍一吹,草就搖晃。比喻有微小的變動。D把風的響聲、鶴的叫聲,都當做敵人的叫陣聲,疑心是追兵來了。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3. D(A搭配不當,“發(fā)揚”和“內(nèi)涵”不搭配,應改為“弘揚文化內(nèi)涵”。B語序不當!安粌H……還……”表示遞進關系,兩個分句應調(diào)換位置。C句式雜糅!俺霈F(xiàn)數(shù)百只風箏”和“有數(shù)百只風箏在天空中飛舞”雜糅。)
4.B(本文段先提出一個問題“是不是問題在作弄我們呢?”。②是作弄的表現(xiàn)。③進一步說明作弄的表現(xiàn)。然后用昆德拉的話總結這種作弄,⑤是對⑥的具體解說。④應該是對這個問題思考的結果,所以放在后。)
5. 示例:(1)戰(zhàn)國愛國詩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國,不是寫下了憂愁幽思、感天動地的《離騷》?
(2)唐代大詩人杜甫,身經(jīng)亂世,仍關心天下寒士,不是寫下了感嘆時世、渴救眾生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唐代大詩人李白,意興豪放,一生傲視權貴,不是寫下了想象瑰麗、渴望自由的《夢游天姥吟留別》?
(4)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寫下了氣貫長虹、豪情萬丈的《正氣歌》?
(每句中事例符合觀點1分;事跡表述1分;反問形式點出該人物獨具特色的一部作品1分。)
6.國慶假期水上出行人員較多,請盡量錯峰出行。不要乘坐“三無”船舶。遇到緊急情況撥打救援電話12395。(每個要點2分)
2月22日
1、【解析】選B。當:順應,適應
2、【解析】選A。第一個“且”是連詞,表假設關系,假如;第二個“且”是連詞,表遞進關系,況且。B.均為介詞,在。C.均為語氣助詞,表停頓。D.均為連詞,表轉折關系,卻。
3、【解析】選C。①是通常的做法,非作者的觀點。④是“婁堅”的觀點。
4、【解析】選D。杜牧的意思是說自古為某人的作品作序的,都是后世把某人視為宗師而給他作的序。
5、(1)那個人也一定要考慮(或?qū)徱暎┳约簺]有可以推讓的人然后再作序。
(2)現(xiàn)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當今時代。
(3)都急切地追求名聲,而唯恐人們不知道我。
附【譯文】
《會試錄》《鄉(xiāng)試錄》主考官在它們的開頭作序,副主考官在它們的后面作序,這是他們的職責。所有的書也都是這樣啊。假如建國之初,府州縣的志這類書籍編完,一定會推崇鄉(xiāng)里年長且有文才的人給這些書作序,否則就找在這個府州縣里做官的人來作序。請求的人一定會順應那個人,那個人也一定要考慮(或?qū)徱暎┳约簺]有可以推讓的人然后再作序。在此地做官的人,他的文筆很好,他對這本書會有功勞,就不會謙讓給鄉(xiāng)里的先生了。鄉(xiāng)里的先生,他的文筆很好,他對這本書會有功勞,那么做官的就不敢作序了。獨斷取義的人,就會自己為書作序而不推讓給鄉(xiāng)里的先生和為官者。凡是這種情況,就是所說的職責,所以他的序只有一篇,或者另有陳述,就算是后序,也有只記錄年月而沒有序的,現(xiàn)在卻有兩篇序,還有累積三四個序而不止的。有兩篇序,不合規(guī)定,不順應那個寫序的人,不合自己的職責,世上的君子沒有學問卻喜歡多說話啊。
凡是書有新的闡釋,作序是可以的,沒有新的闡釋,只記錄編纂書的時間也可以,人擔憂的就是喜歡給別人作序。
唐朝杜牧在《答莊充書》中說:“自古以來給某文章作序的,都是后世把那個作者當作老師而給他的書寫的序,F(xiàn)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當今時代,我想給您還沒完成的文章寫序,本來就不可以啊。”讀了這些話,當今喜歡給別人作序的人可以停止了。
婁堅在《重刻〈元氏長慶集〉序》中說:“序文,是敘述作文原因的宗旨,大概開始于子夏為《詩》寫序。那以后劉向以校對書籍為職業(yè),每編成一本書,就寫一篇序,文辭特別優(yōu)美,典雅不俗。左思的《三都賦》寫成,自認為名氣不很顯揚,就向皇甫謚請求寫一篇序文,從那時起寫文章的人大都有托付別人來傳揚自己名聲的。都急切地追求名聲,而唯恐人們不知道我。至于他的名聲傳揚已經(jīng)很久了,但存留下來的刻本有的模糊不清而不能夠辨讀,有的修改再重新刻印,就再找人為文章作序,這應該敘述重刻的原因的意思就可以了?墒乾F(xiàn)在的敘述者,不是追論以往的賢才,而是胡亂地做些好壞的爭辯,多說頌揚的話,這些我都認為不可取!弊x到這些話,現(xiàn)在那些喜歡為古人的文集作序的人可以停止自己的做法了。
2月23日
一.[答案] (1)梅子,芭蕉,柳花。(各1分 )[ 解析] 本題考查了對“物象”這一概念的理解,不能錯誤地表述為“梅子的酸”“芭蕉的綠”“孩子捉柳花”等。
[答案] (2) 閑。(1分) 閑居的詩人,在初夏長長的午睡之后,內(nèi)心無所牽絆,在綠蔭環(huán)抱的庭院,悠閑地看著兒童撲捉戲玩空中飄飛的柳絮,心情格外舒暢。(解釋1分)詩中用一個“閑”字,不僅把詩人心中的那份恬靜閑適和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而且非常巧妙地呼應了詩題。(感情2分)
[ 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的能力。閱讀詩歌可先從標題入手,再關注整首詩。從標題中的“閑居”和詩歌后一句的“閑看”可以看出“閑”字能表達出詩人的感情。賞析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而應放在詩中,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常見答題步驟是:①指出該字;②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該字放在詩中再現(xiàn)畫面;③點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感情并指出其妙處。
二.12.(5分)A D (A項漏了“往往”,過于絕對。D項“遠遜于……”錯,原文是“略遜一籌”。)
13.(3分)A (引述蘇軾的自述及懷素的傳說的目的在于說明“刻意求工便會產(chǎn)生拘謹?shù)男睦,反不如隨意揮灑來得順手”。)
14.(4分)【參考答案】“有意”和“無意”兩種創(chuàng)作方法的不同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方面: ⑴ 前者求工,后者不求工; ⑵ 前者講究法度,后者超越法度(或“超越了法度的束縛”或“超然于法度之外”或“意法交融”); ⑶ 前者重理性(或“追求情與理的統(tǒng)一”或“偏重情理”),后者重感性;⑷前者作品具有人工美,后者作品具有自然美。
【評分說明】⑴答案共四個要點,每點1分。⑵第4個要點在表述上應表達出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具有什么特點之意,不能機械摘抄原文語句,比如表述為“前者偏于人工之美”之類,這等于說“‘有意’的創(chuàng)作方法具有人工美”,明顯是錯誤的。
15.(4分)【參考答案】 ⑴ 要有深厚的藝術造詣。書者要從“有意”入手,以“法”為本,熟練掌握、運用好法度,形成深厚的書法功力,先求工而后才能求不工。⑵ 要有良好的創(chuàng)作心理。書者要克服心理拘謹,擺脫法度的束縛,超然于法度之外,進入自由創(chuàng)作狀態(tài),做到意不在書,不設成心,心手相合,意法交融。
【評分說明】 ⑴ 答案共兩個要點,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⑵ 考生只要能分別從“藝術造詣”和“創(chuàng)作心理”兩個角度作答即可酌情給分。若僅在其中某一角度上作答者,不論分成幾個要點,一般高給2分。 ⑶ 題目要求從“書者”的主觀性角度作答,考生若答“書者要有對自然美的自覺追求”等可酌情給分,若答“要有輕松自如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或創(chuàng)作氣氛”之類不能得分。)
2月24日
1、【解析】選D。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的能力。方,比擬,相當。該類題好用代入法試一試。只要結合上下文進行淺層翻譯,就能夠通過意譯發(fā)現(xiàn)把“方”翻譯成“仿效”不夠通暢,且有對人物主次不分之嫌。
2、【解析】選B。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意義和用法的理解的能力。B項均表承接,于是。A.與后面的動詞構成所字結構,作名詞性短語/與介詞構成所字結構,表原因; C.表并列/表修飾;D.在/到。
3、【解析】選D。本題考查歸納文章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這類題目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選項相關的句子,仔細地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異。有不少選項是對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個詞翻譯得不對。D項,原文不是“貶謫”,而是“后拜侍中,兼太子賓客”,是升官。
4、【解析】本題考查對文中句子的理解的能力。先根據(jù)“故”(句首語氣詞)、“者” 、“曰”及一些人物名詞初步斷開。原文斷句為:諸司奏議,悉心糾駁,故帝委之;驎r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問:“與文瓘議未?”若不者,曰:“往共籌之!
做這類題目注意在看懂全文的基礎上,注意句首句末語氣詞、其他虛詞、人物名詞、句式結構的對仗等;可先根據(jù)標志詞初步劃分,然后細讀,落腳在文意的把握上。
答案:諸司奏議/悉心糾駁/故帝委之/或時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問/與文瓘議未/若不者/曰/往共籌之。
5、(1)至于你的才華,沒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贈物(的方式來警策)?
(2)我愿意去安撫他們,不要使(他們)因勞累而產(chǎn)生怨憤。隋朝的教訓離今天不遠,(我們)不能不省察。
附【譯文】
張文瓘字稚圭,是貝州武城人。隋大業(yè)末年,搬家到魏州的昌樂。(張文瓘)幼時父親就去世,他侍奉母親、兄長,以孝敬母親、友愛兄長聞名。貞觀初年,(他)考取明經(jīng)博士,補任并州參軍。當時李是長史,(李)曾經(jīng)感嘆說:“稚圭,(是)當今的管仲、蕭何,我比不上他!崩钌w入朝,文瓘與屬僚二人都為李餞行,李用佩刀、玉帶贈給屬僚二人,但是沒有東西贈送給文瓘。文瓘把心中的疑問向李請教,李說:“您不要有什么猜疑。像屬僚中的某人,做事猶豫缺少決斷,所以我把佩刀贈給他,想使他遇事能果斷;屬僚中的某人行為放縱缺少檢點,所以我把玉帶贈給他,使他遵守約束。至于你的才華,沒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贈物(的方式來警策)?” 李就極力推重引薦張文瓘。(張文瓘)又升遷為水部員外郎。當時張文瓘的兄長張文琮是戶部侍郎,按照當時的為官制度,兄弟不能同時在朝廷為官,張文瓘調(diào)出京都任云陽令。多次授官任東西臺舍人,參知政事。乾封二年,升遷東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于是跟李同任宰相。不久知左史事。
當時唐高宗造蓬萊、上陽、合璧等宮殿,又征討四方少數(shù)民族,京師圈養(yǎng)馬萬匹,官家儲藏錢幣和糧食的府庫逐漸空虛。張文瓘上諫言說:“稱王的人撫養(yǎng)百姓,安逸就富足而且安康,辛勞就有怨言以致反叛。秦、漢時期廣泛征討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建造宮室,秦朝到了二世就土崩瓦解,漢武帝末年百姓人口減半。所以要在國家沒有*時提前控制處理,在朝廷沒有危險時預先保護國家。人沒有固定的心愿,(而)對仁有固定的希望。我愿意去安撫他們,不要使(他們)因勞累而產(chǎn)生怨憤。隋朝的教訓離今天不遠,(我們)不能不省察!备咦诨实壅J為張文瓘的諫言很正確,(因而)賜給(張文瓘)繒錦百段,因為(張文瓘的諫言)裁減了幾千匹馬廄里養(yǎng)的馬。(張文瓘)改任黃門侍郎,兼任太子右庶子,又兼任大理卿。不到十天,斷疑案四百件,被判罪的人沒有怨言。(張文瓘)曾經(jīng)患小病,囚犯互相吃齋祈禱,希望(張文瓘病好)馬上處理政事。當時因為(張文瓘)執(zhí)法公平仁恕,人們把他比作唐初曾任大理寺少卿的大臣戴胄。后來(張文瓘)官拜侍中,兼任太子賓客。許多囚犯聽到張文瓘升官調(diào)離大理寺,(人人)都落淚,張文瓘深得人心像這樣。(張文瓘)性格嚴正,不曾有笑容。朝廷各部門的奏議,他都用心糾舉駁正,所以皇帝把事情委派給他。有時奏議移交時間很緊,其他宰相上奏事宜,皇帝一定要問:“與文瓘討論過了沒有?”如果沒有議過的,皇帝就說:“到(張文瓘)那里和他一起共同籌劃這件事!庇袝r(奏事人)說:“已經(jīng)(和張文瓘)議過!被实劬驼f上奏的事都準奏了。
三.(1)(3分)觸景生情。(1分)作者看到竹籬茅舍的臨水人家,岸邊迎風輕揚的酒旗,遠處錯錯落落的煙村,寧靜安詳,眼前這如畫的煙村,成為思鄉(xiāng)的觸媒,(1分)于是在驚喜凝望之際,一縷鄉(xiāng)思又從心底萌生。(1分)
(2)(4分)下片主要運用了以虛襯實的手法。(1分)詞人設想今晚留宿之所,應當是在孤獨寂寞的旅館,面對一勾殘月,聽到的只是凄涼的歸雁鳴聲,展轉反側徹夜難眠;(1分)抒寫了詞人無盡的羈旅之苦,思鄉(xiāng)之痛。(2分)(如答融情于景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