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云南昭通旅游景點:望海樓

時間:2009-01-14 01:49: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望海樓位于昭通市南郊鳳凰山西麓,距城約2公里,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恩安縣知縣沈生遴建。

  望海樓在清代任職昭通的府縣官員中,沈生遴是一位讓人懷念的縣太爺。《昭通志稿》記:“乾隆二十一年知恩安縣事。興修閘壩,講求水利,又親定蓄放條規(guī),民遵行。昭通田畝之獲水利,公之力為最多也。四鄉(xiāng)均有俾,紀其政聲!薄且缑乐~,兩百余年后的今天,昭魯壩子的蕓蕓眾生仍或多或少地享受著沈知縣的余蔭。自乾隆十九年起,昭通連續(xù)幾年大旱,農(nóng)桑不興,民生艱難。沈生遴,便上山下鄉(xiāng),走訪老農(nóng)老圃,現(xiàn)場踏勘尋求緩解旱情、改善農(nóng)業(yè)灌溉的辦法。翌年,一項工程付諸實施并順利竣工:在龍洞增建一座“廣儲”閘,在橫貫昭通壩子的“利濟河”上修了十八座閘壩,合理分配水源,調節(jié)豐歉,完善渠系,提高灌溉效益。在十八道閘壩中,有一道“留余閘”,渠道網(wǎng)絡10余里,埂長一百四十丈,“為附郭眾流所歸,一郡之關鎖!币蚱涞匚恢陵P重要,設專人管理,培修堤埂,植樹保護,為“障蔽南方火星”,據(jù)勘輿、鳳水家言,又在閘埂上建了一座樓。樓不高,三層,氣勢也并不十分巍峨,但四周有山、有水、有長堤柳煙、有萬畝田疇,相映生輝,便也有了卓然大觀的勝景。歲月如歌,二百多年前“勝景”到底如何?當代人只能不無遺憾地到書上去領略。《昭通志稿》載:“平疇萬頃,映日疏風,水光瀲滟,”故名“望海樓”。后來,云南總督愛星阿到了昭通,也去看了留余閘、望海樓,這位大人一心要巴結皇上,便把望海樓改成“恩波樓”。意思很明白:圣皇天子,恩澤四海。這留余閘、這望海樓,能不銘刻圣皇天子的恩澤,垂之久遠?改是改了,匾額也換了,也寫到了書上,可老百姓不接受,兩百多年來只認一個望海樓。

  在金殿后山的望海樓三樓上,高掛著一口純銅鑄的圓形銅鐘。此鐘高3.5米,口徑周長6.7米,鐘壁厚約20厘米,重達14噸,是云南的銅鐘,在全國居第三位。此鐘上鑄的字是“大明永樂二十一年歲的癸卯吉日仲春造”。永樂二十一年是公元1423年,距今已有五百七十多年。這口鐘原來是掛在近日樓西南面的城樓--麗正門宣化樓上,1953年拆宣化樓時,被移至狀元樓外古幢公園,隨后又移至金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