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長縣鐘山石窟博物館 —— 鐘山石窟,又名普濟院,石宮寺。位于子長縣西十五公里處的鐘山南麓,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內外開放。絕對保護范圍19250平方米。一般保護范圍44000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80公頃。
石窟始建于西晉太和年(公元366年)。歷經漢、唐、宋、元、明、清的歷史沉舉。地上地下的文物遺存十分豐富。石窟規(guī)模宏偉,氣勢壯觀。萬余尊石雕造像造型逼真,體態(tài)豐滿,千姿百態(tài)。形象各異,栩栩如生。排列緊湊,協(xié)調有致,場面富麗,奇?zhèn)ド鷦樱に嚲,活靈活現(xiàn)。泥金彩繪,保留千年,經久不衰。不愧為:“神工鬼斧,巧奪天工”。保留完好的碑、碣題記,不僅為我們研究考證鐘山石窟提供了佐證,同時又是書法佳作。完整的惠善法師浮圖塔,松巖法師浮圖塔、塔林、磚塔、石牌坊、肅寺宮等,均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石窟始建于西晉太和年(公元366年)。歷經漢、唐、宋、元、明、清的歷史沉舉。地上地下的文物遺存十分豐富。石窟規(guī)模宏偉,氣勢壯觀。萬余尊石雕造像造型逼真,體態(tài)豐滿,千姿百態(tài)。形象各異,栩栩如生。排列緊湊,協(xié)調有致,場面富麗,奇?zhèn)ド鷦樱に嚲,活靈活現(xiàn)。泥金彩繪,保留千年,經久不衰。不愧為:“神工鬼斧,巧奪天工”。保留完好的碑、碣題記,不僅為我們研究考證鐘山石窟提供了佐證,同時又是書法佳作。完整的惠善法師浮圖塔,松巖法師浮圖塔、塔林、磚塔、石牌坊、肅寺宮等,均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