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童話故事頻道為大家提供的《少兒成語童話故事:聲名狼藉》,供大家參考!
相關(guān)推薦:安徒生童話故事|格林童話故事|童話故事劇本|短篇童話故事
典出《漢 司馬遷 史記 卷八十八 蒙恬列傳第二十八》:“昔者秦穆公殺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號曰‘繆’。昭襄王殺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此四君者,皆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為不明,以是籍於諸侯!
《柯劭忞 清史稿 卷三二二 列傳一百零九 尹壯圖傳》:“各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臣經(jīng)過地方,體察官吏賢否,商民半皆蹙額興嘆!
秦國大將蒙恬與大臣蒙毅,祖父子三代屢為秦建功立業(yè),出謀劃策,深獲秦始皇賞識,并委以重任。始皇死后,幼子胡亥繼位,即秦二世也。亥輕信讒言,令毅自殺。毅心不服,便列舉君主誤殺良臣之事,及其覆滅與亡國之命運。盼亥能以史為鑒,引以為戒,以免“聲名狼藉”,為天下所不齒。胡亥不聽,終殺蒙毅。爾后,復(fù)以君命迫恬,后恬亦服毒自殺。
狼藉:據(jù)傳狼群常于草地臥息,離時常將草地弄亂以滅其跡。后常以此語形容凌亂不堪。
“聲名狼藉”。本據(jù)蒙毅之言而改編。以喻人之聲望與名譽極其惡劣,或行為不端,不守法紀,常用此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