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整理的《恩格斯論酒的“上頭物質(zhì)”》,希望大家喜歡!
“我們喝可以飲用的并且不摻雜其它醇類的乙醇C2H5OH,另一次我們喝同樣的乙醇摻入小量的戊醇C5H11OH(它是有名的雜醇油的主要成分)。在飲用后者之后,第二天早晨我們的腦袋就一定會感到這一點,而且覺得受到了它的損傷,所以甚至可以說:酩酊大醉和由之而來的第二天的頭痛正是由量到質(zhì)的變化,一方面是乙醇,另一方面則是加上了C3H6”。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早在1879年,恩格斯在其所著的《自然辯證法》中便指出引起酒類飲用后頭痛物質(zhì)是雜醇油特別是戊醇,大多數(shù)人研究,酒類中含有過高的雜醇油是引起飲用者頭痛的主要物質(zhì)。
各種發(fā)酵酒(包括蒸餾酒)均含有或多或少的雜醇油,它們主要是異戊醇、活性異戊醇、異丁醇、正丙醇及ß—苯乙醇,以及少量的已醇、辛醇、壬醇。它們適量存在是酒類的風(fēng)味物質(zhì),能使酒體豐滿和香氣協(xié)調(diào),并具刺激性,但超過一定含量,則能使酒具有典型的雜醇油臭和脂肪臭,嘗之,異丁醇微辣、澀,異戊醇則苦、澀粗重。
上個世紀(jì)70年代初,我國采用釜式蒸餾的液態(tài)法白酒(地瓜干原料),雜醇油常高達(dá)150mg/l以上,聞之刺鼻,飲后常感頭痛。
“我們喝可以飲用的并且不摻雜其它醇類的乙醇C2H5OH,另一次我們喝同樣的乙醇摻入小量的戊醇C5H11OH(它是有名的雜醇油的主要成分)。在飲用后者之后,第二天早晨我們的腦袋就一定會感到這一點,而且覺得受到了它的損傷,所以甚至可以說:酩酊大醉和由之而來的第二天的頭痛正是由量到質(zhì)的變化,一方面是乙醇,另一方面則是加上了C3H6”。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早在1879年,恩格斯在其所著的《自然辯證法》中便指出引起酒類飲用后頭痛物質(zhì)是雜醇油特別是戊醇,大多數(shù)人研究,酒類中含有過高的雜醇油是引起飲用者頭痛的主要物質(zhì)。
各種發(fā)酵酒(包括蒸餾酒)均含有或多或少的雜醇油,它們主要是異戊醇、活性異戊醇、異丁醇、正丙醇及ß—苯乙醇,以及少量的已醇、辛醇、壬醇。它們適量存在是酒類的風(fēng)味物質(zhì),能使酒體豐滿和香氣協(xié)調(diào),并具刺激性,但超過一定含量,則能使酒具有典型的雜醇油臭和脂肪臭,嘗之,異丁醇微辣、澀,異戊醇則苦、澀粗重。
上個世紀(jì)70年代初,我國采用釜式蒸餾的液態(tài)法白酒(地瓜干原料),雜醇油常高達(dá)150mg/l以上,聞之刺鼻,飲后常感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