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干法。提出句子的主干——主謂賓,去掉句子的枝葉——定狀補。首先,檢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沒有,再從主到次,檢查“定狀補”是否存在毛病。
例:建橋工人充分發(fā)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和團結(jié)互助的無產(chǎn)階級感情。 這個句子提出主干是“工人發(fā)揚精神和感情”,很明顯,“發(fā)揚”和“感情”不搭配,應將“感情”改為“風格”。
2、 模擬法。對于有些難以辨清是非的句子,你可以仿其句式造一個日常用語,用熟悉的、淺顯的句子與之作比較,可能會有所發(fā)現(xiàn)。
例:調(diào)低保送生的比例后,一些有體育、藝術(shù)特長的學生為了不能按原計劃升入相關(guān)大學而四處奔走。 按照這個句式,你可以仿造一句:“被取消保送資格后,他為了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而發(fā)憤學習。”兩個句子一比較,你就會發(fā)現(xiàn),“為了”表示目的,而例句的“為了”所帶的賓語“不能按原計劃升入相關(guān)大學”是原因,因此,“為了”應改為“因為”。
3、 排除法。記住六種語病類型。在沒有勝算把握的時候,可以對照六種語病類型逐個排除。當然,此法應在時間比較充裕的情況下采用。
例: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為期一周的布魯塞爾會議將就各種國際性犯罪活動以及國際之間的執(zhí)法合作問題展開廣泛的討論。
B.吳菲生性好動,像個野小子似的,為此,她沒少受媽媽的訓斥和挨罵。
C.大批災區(qū)兒童重新走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坐上了嶄新的木制桌凳,廣大家長對此十分滿意。
D.他從小就受到唐詩宋詞的熏陶,這有利于他準確地把握肖邦的旋律所蘊含的詩境。
【答案】A。解析:選項B犯了“成分多余”的錯誤,“受媽媽的訓斥和挨罵”重復啰嗦;選項C犯了“前后不一致”的錯誤,前面的主語是“大批災區(qū)兒童”后面的主語是“廣大家長”;選項D犯了“搭配不當”的錯誤,“把握”和“詩境”搭配不當。所以根據(jù)排除法答案選擇A。
4、 逐句分析法:本方法針對題干為“有沒有歧義的一項”,對于題目每一項進行仔細分析,體會句意。
例:下列語句中沒有歧義的一句為:
A.馬路的一邊有一個廣告欄。
B.歲月流逝磨蝕了她年輕時的銳氣。
C.她沒有聽取老師的意見,報考文科,結(jié)果導致高考失利。
D.三星公司這一新款電腦的的厚度給人的感覺,并不像聯(lián)想公司的產(chǎn)品那樣,有一種比實際厚度稍薄的錯覺。
【答案】B。解析:首先分析選項A中有歧義句意一為“馬路的一側(cè)有一個廣告牌”;句意二為“馬路的兩側(cè)各有一個廣告牌”。選項B沒有歧義。選項C句意一為“老師的意見是讓她報考文科,她沒有聽而報考了理科” 句意二為“老師的意見是讓她報考理科,她沒有聽而報考了文科”。選項D句意一為“三星電腦有一種比實際厚度稍薄的錯覺”; 句意二為“聯(lián)想電腦有一種比實際厚度稍薄的錯覺”。逐句分析后所以答案選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