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在“答題卡”的相應代碼涂黑。未涂、錯涂或多涂均無分。
1. 藝術鑒賞過程的三階段按順序應為
A. 觀、品、悟 B. 品、悟、觀 C. 讀、解、達 D. 感、品、悟
2. 下列要素不屬于藝術想象的是
A. 意象的觸發(fā) B. 意象的發(fā)展 C. 意象的鮮明 D. 意象的形成
3. 在藝術孕育過程中,主體與對象世界的關系主要是
A. 反映 B. 模仿 C. 認識 D. 感動
4. 詩與畫都是藝術,其作品結構中都必然具有且性質相同的層次是
A. 物質材料層 B. 形式符號層 C. 意象世界層 D. 意境超驗層
5. 造成藝術品具有“他律性”的核心要素是
A. 意象 B. 材料 C. 流通 D. 形式
6. 下列詩句中,屬于有我之境的是
A.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B.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C. “人閑桂花落,鳥鳴山更幽” D.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7. 古希臘人把“藝術”理解為各種工匠的技術或技能,這說明藝術品是一種
A. 物質產品 B. 精神產品 C. 人工制品 D. 自然物
8. 中國的書法藝術所產生的意象類型主要是
A. 仿象 B. 興象 C. 喻象 D. 抽象
9. 模仿說的主要缺陷是
A. 忽視了藝術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 B. 忽視了藝術的認識功能
C. 忽視了藝術的審美特征 D. 夸大了藝術創(chuàng)造的主體性
10. 柏拉圖的“美本身”、普羅提諾的“理型”說、萊布尼茲的“預定和諧”說,實質上都體現(xiàn)著一種基本的觀念,這就是
A. 美即自然 B. 美即感性 C. 美即有用 D. 美即完滿
11. 康德自稱他在哲學研究中掀起了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從美學上說,這個“革命”主要是指他把美學研究
A. 從客觀世界轉移到主觀世界 B. 從主觀世界轉移到客觀世界
C. 從重內容轉移到重形式 D. 從重形式轉移到重內容
12. 在榮格看來,藝術家應該是一種“更高意義上的人”,即
A. 擁有自由意志的人 B. 自我實現(xiàn)的人 C. 審美的人 D. 集體的人
13. 從西方美學家對美的本質問題的探討中可以看出,傳統(tǒng)美學在美的問題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
A. 相對主義觀念 B. 形而上學觀念 C. 懷疑論的觀念 D. 開放性的觀念
14. 美學思想得以形成的直接基礎是
A. 藝術活動 B. 客觀存在著的美 C. 審美意識 D. 審美理想
15. “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的意思是
A. 感性學 B. 現(xiàn)象學 C. 審美學 D. 解釋學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在“答題卡”的相應代碼涂黑。未涂、錯涂或多涂均無分。
1. 藝術鑒賞過程的三階段按順序應為
A. 觀、品、悟 B. 品、悟、觀 C. 讀、解、達 D. 感、品、悟
2. 下列要素不屬于藝術想象的是
A. 意象的觸發(fā) B. 意象的發(fā)展 C. 意象的鮮明 D. 意象的形成
3. 在藝術孕育過程中,主體與對象世界的關系主要是
A. 反映 B. 模仿 C. 認識 D. 感動
4. 詩與畫都是藝術,其作品結構中都必然具有且性質相同的層次是
A. 物質材料層 B. 形式符號層 C. 意象世界層 D. 意境超驗層
5. 造成藝術品具有“他律性”的核心要素是
A. 意象 B. 材料 C. 流通 D. 形式
6. 下列詩句中,屬于有我之境的是
A.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B.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C. “人閑桂花落,鳥鳴山更幽” D.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7. 古希臘人把“藝術”理解為各種工匠的技術或技能,這說明藝術品是一種
A. 物質產品 B. 精神產品 C. 人工制品 D. 自然物
8. 中國的書法藝術所產生的意象類型主要是
A. 仿象 B. 興象 C. 喻象 D. 抽象
9. 模仿說的主要缺陷是
A. 忽視了藝術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 B. 忽視了藝術的認識功能
C. 忽視了藝術的審美特征 D. 夸大了藝術創(chuàng)造的主體性
10. 柏拉圖的“美本身”、普羅提諾的“理型”說、萊布尼茲的“預定和諧”說,實質上都體現(xiàn)著一種基本的觀念,這就是
A. 美即自然 B. 美即感性 C. 美即有用 D. 美即完滿
11. 康德自稱他在哲學研究中掀起了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從美學上說,這個“革命”主要是指他把美學研究
A. 從客觀世界轉移到主觀世界 B. 從主觀世界轉移到客觀世界
C. 從重內容轉移到重形式 D. 從重形式轉移到重內容
12. 在榮格看來,藝術家應該是一種“更高意義上的人”,即
A. 擁有自由意志的人 B. 自我實現(xiàn)的人 C. 審美的人 D. 集體的人
13. 從西方美學家對美的本質問題的探討中可以看出,傳統(tǒng)美學在美的問題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
A. 相對主義觀念 B. 形而上學觀念 C. 懷疑論的觀念 D. 開放性的觀念
14. 美學思想得以形成的直接基礎是
A. 藝術活動 B. 客觀存在著的美 C. 審美意識 D. 審美理想
15. “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的意思是
A. 感性學 B. 現(xiàn)象學 C. 審美學 D. 解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