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0小題,每小題1分,共8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卡”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 2009年8月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會議決定任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第三任行政長官是
A.崔世安 B.何厚鏵 C.曾蔭權 D.崔德祺
2. 2009年中國企業(yè)500強名單及分析報告9月5日公布,位居榜首的是
A.中國石化 B.中國石油 C.中國移動 D.中國一汽
3. 2009年4月10日,東盟10國與6個對話伙伴國的系列峰會在泰國中部城市帕塔亞舉行,此次峰會的主題是
A.共同應對金融危機 B.共同應對恐怖主義挑戰(zhàn)
C.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D.共同行動應對全球挑戰(zhàn)
4. 以下關于上海世博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舉辦時間是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B.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C.國際參展方的數量已經創(chuàng)造了世博會的歷史記錄
D.志愿者標志來自漢字的“世”字
5. 以下不屬于“金磚四國”的國家是
A.中國 B.印度 C.俄羅斯 D.新加坡
6.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A.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B.運動和靜止的關系問題
C.偶然和必然的關系問題 D.一般和個別的關系問題
7. 按照唯物主義的觀點,必須破除一切妨礙發(fā)展的觀念和體制弊端,是因為
A.只要樹立正確的意識,做事情就能獲得成功 B.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C.意識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 D.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fā)展
8. 當事物處在量變狀態(tài)時
A.事物從一種質轉化為另一種質 B.事物表現為平衡和靜止
C.矛盾的雙方只有斗爭沒有統(tǒng)一 D.矛盾的雙方只有統(tǒng)一沒有斗爭
9. 商品的本質屬性是
A.使用價值 B.價值 C.交換價值 D.價格
10. 個別資本家追逐超額剩余價值是通過
A.延長工作日實現的 B.增加本企業(yè)的勞動強度實現的
C.提高全社會勞動生產率實現的 D.提高本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實現的
11.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標志是
A.《資本論》的發(fā)表 B.《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
C.《國家與革命》的發(fā)表 D.《論人民民主專政》的發(fā)表
12. 毛澤東思想達到成熟的標志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完整論述 B.人民戰(zhàn)爭思想的形成
C.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提出 D.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的產生
13.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
A.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鞏固社會主義制度
B.集中力量發(fā)展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C.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
D.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yè)服務
14. 我國剝削制度被消滅的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全國土地改革的完成 D.鎮(zhèn)壓*運動的勝利
15. 1981年,在鄧小平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第一次明確提出的論斷是
A.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B.“三步走”的戰(zhàn)略目標
C.“兩個大局”思想 D.“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于初級階段”
16. 以下關于宏觀經濟調控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宏觀調控的主體是國家 B.現代市場經濟都是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
C.宏觀調控的經濟政策主要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yè)政策
D.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是企業(yè)利潤化
17. “三個代表”的實質是保持黨的
A.純潔性 B.階級性 C.先進性 D.群眾性
18.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著力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促進農業(yè)發(fā)展方式轉變。中央這樣做的目的主要在于
A.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力度,夯實農業(yè)農村基礎 B.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C.加快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D.讓我國農村率先實現現代化
19.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
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而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是
A.社會主義公有制 B.黨的領導 C.按勞分配 D.制度
20. 法律區(qū)別于其他社會規(guī)范的重要特點在于
A.法律可以調整市場經濟關系 B.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
C.法律為人們提供了行為模式 D.法律具有規(guī)范作用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卡”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 2009年8月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會議決定任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第三任行政長官是
A.崔世安 B.何厚鏵 C.曾蔭權 D.崔德祺
2. 2009年中國企業(yè)500強名單及分析報告9月5日公布,位居榜首的是
A.中國石化 B.中國石油 C.中國移動 D.中國一汽
3. 2009年4月10日,東盟10國與6個對話伙伴國的系列峰會在泰國中部城市帕塔亞舉行,此次峰會的主題是
A.共同應對金融危機 B.共同應對恐怖主義挑戰(zhàn)
C.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D.共同行動應對全球挑戰(zhàn)
4. 以下關于上海世博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舉辦時間是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B.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C.國際參展方的數量已經創(chuàng)造了世博會的歷史記錄
D.志愿者標志來自漢字的“世”字
5. 以下不屬于“金磚四國”的國家是
A.中國 B.印度 C.俄羅斯 D.新加坡
6.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A.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B.運動和靜止的關系問題
C.偶然和必然的關系問題 D.一般和個別的關系問題
7. 按照唯物主義的觀點,必須破除一切妨礙發(fā)展的觀念和體制弊端,是因為
A.只要樹立正確的意識,做事情就能獲得成功 B.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C.意識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 D.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fā)展
8. 當事物處在量變狀態(tài)時
A.事物從一種質轉化為另一種質 B.事物表現為平衡和靜止
C.矛盾的雙方只有斗爭沒有統(tǒng)一 D.矛盾的雙方只有統(tǒng)一沒有斗爭
9. 商品的本質屬性是
A.使用價值 B.價值 C.交換價值 D.價格
10. 個別資本家追逐超額剩余價值是通過
A.延長工作日實現的 B.增加本企業(yè)的勞動強度實現的
C.提高全社會勞動生產率實現的 D.提高本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實現的
11.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標志是
A.《資本論》的發(fā)表 B.《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
C.《國家與革命》的發(fā)表 D.《論人民民主專政》的發(fā)表
12. 毛澤東思想達到成熟的標志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完整論述 B.人民戰(zhàn)爭思想的形成
C.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提出 D.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的產生
13.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
A.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鞏固社會主義制度
B.集中力量發(fā)展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C.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
D.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yè)服務
14. 我國剝削制度被消滅的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全國土地改革的完成 D.鎮(zhèn)壓*運動的勝利
15. 1981年,在鄧小平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第一次明確提出的論斷是
A.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B.“三步走”的戰(zhàn)略目標
C.“兩個大局”思想 D.“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于初級階段”
16. 以下關于宏觀經濟調控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宏觀調控的主體是國家 B.現代市場經濟都是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
C.宏觀調控的經濟政策主要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yè)政策
D.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是企業(yè)利潤化
17. “三個代表”的實質是保持黨的
A.純潔性 B.階級性 C.先進性 D.群眾性
18.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著力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促進農業(yè)發(fā)展方式轉變。中央這樣做的目的主要在于
A.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力度,夯實農業(yè)農村基礎 B.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C.加快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D.讓我國農村率先實現現代化
19.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
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而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是
A.社會主義公有制 B.黨的領導 C.按勞分配 D.制度
20. 法律區(qū)別于其他社會規(guī)范的重要特點在于
A.法律可以調整市場經濟關系 B.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
C.法律為人們提供了行為模式 D.法律具有規(guī)范作用
參考答案:
單項選擇題1、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第三任行政長官是(崔世安)
2、2009年世界500強中位居中國首位的是(中石化)
3、關于世博會的描述錯誤的是(世博會志愿者的標志是“世”)
4、不屬于金磚四國的是(新加坡)
5、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與意識的問題)
6、我們要鏟除妨礙事物發(fā)展的觀念,從唯物論講是因為(錯誤意識阻礙事物發(fā)展)7、事物處在量變狀態(tài)時(表現為相對靜止)8、商品的本質屬性(價值)9、個別資本家追求超額剩余價值是通過(D)10、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標志是(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11、毛澤東思想成熟的標志是(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形成)12、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中共的中心任務是(發(fā)展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13、我國剝削制度被消滅的標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14、三個代表的實質是堅持黨的(先進性)
15、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是(制度)16、法律區(qū)別于其他社會規(guī)范的特點是(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的)
17、我國第一部憲法是(1954憲法)
18、既屬于經濟法又屬于民法的法律是()
19、行政復議不適用(調解原則)
20、屬于行政處罰簡易原則的是(當場制作處罰決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