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沖擊這個新聞工作者的榮譽,他一直在尋找著機會,拍攝一張具有震撼力的作品。不久,他終于遇到了這樣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那天,他接到采訪任務,一個經常酗酒的中年人正在毆打他八十歲的母親。他的母親不堪忍受,撥通了媒體的電話……接到任務的那一刻,直覺告訴他,他的機會來了。他迅速背起相機,奔赴事發(fā)現(xiàn)場。
他到時,各個媒介的記者幾乎都到齊了。那個喝醉了的、以毆打母親為樂的中年人,正在眾多媒體記者面前盡情地展示自己的“野蠻”和“荒謬”。
中年人全然不顧記者的鏡頭,沒作任何猶豫一把將母親*在地。老婦人驚惶地看著兒子,本能地抬起手想抵擋住什么,中年男人面部扭曲著,帶著一絲興奮和狂躁,狠狠地用腳踢向了母親的后腰。老婦人倉皇地向后挪動著身體,白發(fā)在風里顯得格外凌亂……畫面讓人心酸,他覺得心里仿佛壓著一塊巨石。他用黑白兩種顏色,把這個畫面定格在了照片上,那種悲憤的張力,足以震撼所有人。
他幾乎已經肯定,自己可以把普利策獎攬入懷中。
可是他失敗了,以那個畫面為題材的所有參賽者都失敗了。
一個權威的前輩對他說:“你的這張照片,震撼力可能已經超越了歷的圖片,但是我們不能把獎給你,你不是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
他不服,冷笑著質疑。前輩說:“我想問問你,當那個母親被自己的兒子毆打的時候,你在哪里?”
他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一下子覺察出了自己的卑下。他捫心自問,當一個無助的母親屢被毆打繼而求助媒體的時候,自己在哪里?自己在為了一張照片,冷漠地旁觀,對焦,按快門……
二十年后,他終于成功地奪得了普利策新聞獎。他,就是拉斯貝利。
站在遲到了二十年的領獎臺上,拉斯貝利深有感觸地說:“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或者無論你在做些什么,你做好它的基礎,就是先要拷問自己的人性與良知!”
二十年前那張照片沒有幫助拉斯貝利贏得名利,卻成就了他的人生。是它讓他懂得,什么才是最緊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