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州窯的窯址在__________省的吉安,它鼎盛于__________時期。
2.青銅是__________與__________合金。
3.長信宮燈出土在河北省__________縣,它以__________制成。
4.我國黃河中上游地區(qū)的主要彩陶類型有半坡、__________、__________、半山和馬廠。
5.德清窯在今日的__________省, 六朝時,其產(chǎn)品的主要釉色為__________色。
6.青花以__________為呈色劑, 它的成批出現(xiàn)在__________代。
7.漢代絲綢最流行的紋樣是__________紋,而在幾何紋中,__________紋最常見。
8.明代竹雕里的”三朱”的籍貫是__________,而濮澄的籍貫則是__________。
二、判斷題 (每小題1分,共9分)
1.蛋殼陶是黑陶的別稱。 ( )
2.殷墟婦好墓出土了大批青銅器和漆器。 ( )
3.青銅器在西周時代開始出現(xiàn)長篇銘文。 ( )
4.耳杯是戰(zhàn)國秦漢常見的漆器器形。 ( )
5.在江陵馬山磚廠一號墓中出土了大批玉器。 ( )
6.多子奩盒裝飾有許多童子。 ( )
7.在敦煌出土過東魏的刺繡一佛二菩薩說法圖。 ( )
8.窯變指鈞釉器物上的黑色斑紋。 ( )
9.祭紅指明以來生產(chǎn)的一種紅釉瓷器。 ( )
三、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1分,共8分)
1.安徽__________是鐵畫的主要產(chǎn)地。
A.安慶
B.合肥
C.蚌埠
D.蕪湖
2.婦好墓的年代屬于__________。
A. 商晚期
B.商早期
C.商中期
D.西周
3.唐以后的織綿大多采用__________的技術(shù)。
A. 經(jīng)線起花
B.緯線起花
C.通經(jīng)斷緯
D.挖花
4.古代的透光鏡主要制作于__________。
A. 戰(zhàn)國
B.西漢
C.秦
D.魏晉
5.戰(zhàn)國最重要的銅鏡產(chǎn)區(qū)是__________。
A. 荊楚
B.吳越
C.齊魯
D.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