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期貨會員資格可以轉讓,轉讓價高于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期貨損益”;但如果是退還給期貨交易所,則只能退還原入股額;
B.因會員或客戶違規(guī)而強制平倉的,平倉盈余歸期貨交易所,平倉虧損歸會員或客戶所承擔;如果因國家政策變化及連續(xù)漲、跌停板而強制平倉的則無論平倉盈虧均由會員或客戶來承擔;
C.套期保值本質上是一種保險措施,將來如果買商品,現在就簽訂賣方合約;將來如果賣商品,現在就簽訂買方合約。期望借助于該合約的盈余來沖抵未來的交易風險。
D.期貨會員資格投資計入“長期股權投資”項目內;
E.申請退會、轉讓或被取消會員資格而收回的會員資格投資應列示為投資活動,在現金流量表中反映。
6.下列有關收入的論斷中,正確的是( )。
A.廣告制作傭金收入應在年度終了時根據項目的完成程度確認;
B.在委托代銷方式下,受托方應在對外售出商品時確認收入;
C.在以舊換新的銷售方式下,應以新商品的售價扣減舊商品的買價后按凈售價列為此業(yè)務的收入;
D.使用費收入應按有關合同協(xié)議的收費時間和方法確認;
E.在確認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時,屬于轉讓財產的部分,應以財產的產權轉移作為收入的確認點;屬于提供初始服務或后續(xù)服務的部分,則以服務發(fā)生時確認收入。
7.下列業(yè)務中,屬于會計政策變更并需追溯調整的是( )。
A.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由直線法改為加速折舊法;
B. 將壞賬損失的估計方法由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改為賬齡分析法;
C. 將存貨的期末計價由成本法改為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
D. 首次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對閑置固定資產補提折舊;
E. 對存貨的計價方法由先進先出法改為后進先出法。
F. 因首次執(zhí)行新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折舊期限、凈殘值進行的更改。
8.下列有關外幣業(yè)務的會計論斷中,錯誤的是( )。
A.在接受外幣資本注資時,應按合同約定匯率或投資當日的市場匯率折算“實收資本”項,按投資當日的市場匯率折算外幣資產項,二者之差借記或貸記“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B.在兌換外幣的業(yè)務中,應按投資當日的市場匯率來折算外幣銀行存款賬戶;
C.期末針對外幣賬戶調賬所派生的匯兌損益應計入“財務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
D.在流動與非流動項目法下,銷貸成本的折算應采用倒擠法,即:期初存貨(歷史匯率) 本期購貨(平均匯率)-期末存貨(歷史匯率)=當期銷貨(倒擠);
E.在時態(tài)法下,按歷史成本計價的非貨幣性資產應采用歷史匯率折算,而按現行成本計價的非貨幣性資產按現行匯率折算。
9.甲公司2004年年度財務報告經董事會批準對外公布的日期為2005年4月3日,實際對外公布的日期為2003年4月5日。2004年的匯算清繳工作于2005年3月15日完成。甲公司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核算所得稅。該公司2004年1月1日至4月3日發(fā)生的下列事項中,不應當調整2004年“應交稅金”的有( )。
A.2005年2月5日債務人丙公司發(fā)生火災,造成嚴重損失,致使甲公司的債權200萬元無法收回;
B.2004年初甲公司為籌建廠房借入一筆長期借款,開始資本化日為2月1日,當年11月1日因勞資糾紛致使工程停工,在2004年末仍未復工,甲公司的會計主管認為此糾紛會在一個月內解決,于是并未暫停資本化,結果勞資糾紛直到2005年3月1日才得到解決并于當日重新開工;
C.2005年3月1日,注冊會計師發(fā)生某銷售部門用固定資產2004年未提折舊,經查系工作疏忽所致,會計和稅法對此設備的折舊口徑不存在差異;
D.2004年12月31日因商標侵權甲公司確認了200萬元的預計負債。2005年2月1日法院裁定甲公司賠償230萬元,甲公司未提出異議,并當即支付了償款;
E.2005年3月15日董事會審議通過現金股利的分配方案。
10.下列有關分部報告的論斷中,正確的是( )。
A.所有的報告分部的對外營業(yè)收入合計額應超過合并總收入(或企業(yè)總收入)的75%;
B.報告分部的總數量不超過10個;
C.分部資產如果達到各分部資產總額的90%時,就沒必要提供分部報告了,直接提供合并報告即可;
D.當企業(yè)的風險和報酬主要受產品和勞務的差異的影響時,應以業(yè)務分部為主要報告形式,當企業(yè)的風險和報酬主要受地區(qū)的影響時,應以地區(qū)分部為主要報告形式,兩者兼有的,既可以業(yè)務分部為主要報告形式,也可以以地區(qū)分部為主要報告形式。
11.下列交易的會計處理中,不符合會計制度規(guī)定的是( )。
A.在附有或有條件的債務重組中,如果債權人重組當時產生了“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則或有收益一旦發(fā)生就應在當初的營業(yè)外支出額度內首先貸記“營業(yè)外收入”,超過部分再貸記“財務費用”;
B.股票發(fā)行費用超過凍結期間利息收入的部分在股票溢價不夠抵或股票按面值發(fā)行的情況下,應計入當期損益。債券發(fā)行費用超過凍結期間利息收入的部分應根據其金額大小分別計入“長期待攤費用”或“財務費用”;
C.甲公司首次發(fā)行股票時,乙公司以其專利權注資,取得股票30萬股,每股面值為1元。該專利權賬面余額10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20萬元,公允價值90萬元,營業(yè)稅率為5%。投資雙方的確認價值為85萬元。甲公司在接受乙公司注資時貸記了“資本公積—股本溢價”55萬元。
D.甲公司2003年12月5日的一筆銷售于2005年2月14日退貨,該公司的2004年報告于2005年4月15日批準報出,甲公司將此退貨作了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處理,并修改了2004年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年末數及2004年利潤表的上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