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了讓學生經歷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的過程,教師把學生分成6個小組,比賽用筷子往細頸瓶里夾黃豆,看哪一小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往瓶里夾的黃豆多。由于小朋友們求勝心切,加上筷子不容易夾黃豆和瓶子口較小,許多小組都出現(xiàn)了意外情況。只有一組小朋友在組長的分工下,一人負責夾黃豆,一人負責扶住細瓶頸,一人負責統(tǒng)計數(shù)量,整個操作程序井井有條。在集體交流整理數(shù)據(jù)階段,大部分小組夾了7、8粒黃豆,只有這組出奇地多,共夾了15粒黃豆。教師在簡單地整理了一下數(shù)據(jù)后,很快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令人遺憾的是教師并沒有對那一小組黃豆多的原因深究,甚至都沒有進行表揚。
問題:請分析該教師的做法。
【參考答案】
教師的做法欠妥。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中學生的組織能力、分工協(xié)作能力都是學生良好素質的體現(xiàn)。在上面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整理數(shù)據(jù)的情況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評價,讓學生反思自己的操作過程,同時向好的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以及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習慣。但是上面這位教師讓這么好的促進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提高的資源白白流失了。
2.對學生來說,由于知識基礎的差異和個性品質的不同,對課程也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比如,新課程提倡的研究性學習,就有很多學生不知所措。一個班少則有四五十人,多則六七十人,要進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難度很大。據(jù)上課教師分析,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都是那些主動性強的學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學生是跟著走或跟不上。在眾多的課堂實踐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只能做旁觀者。這種差異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xiàn)兩極分化。
問題:對于新課程改革遇到的這個問題,你認為應該如何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學生在課程改革中受益?
【參考答案】
對于新課程改革遇到的這個問題,應該重視智力開發(fā)與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中,要重視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還應重視個別差異,加強個別指導,每個學生已有的經驗及其天資、稟賦、興趣、性格等心理品質差別很大,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3.趙老師是某中學的一名青年教師,現(xiàn)在正擔任著某班的班主任,他深深服膺于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教育格言,發(fā)誓要做一名熱愛學生的優(yōu)秀教師。大學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后,他一心撲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上。為了解和接近學生,以便取得學生的信賴,他與學生一起參加課外甚至校外活動,如打球、下棋、逛電子游戲廳等,幾乎對學生的各種愿望都是有求必應。但是,一學年下來,趙教師卻感到非常沮喪,不僅學校領導批評他過于放縱學生,而且班上的同學也對他的管理方式頗有微辭,抱怨老師有偏向。為此,趙老師非?鄲,幾乎動了辭掉班主任職務的念頭。
問題:(1)請從教育學有關原理的角度,指出趙老師工作的主要問題在哪里?(2)試結合教師素養(yǎng)的理論觀點,談談如何改進趙老師的工作。
【參考答案】
(1)趙老師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來鞭策自己是正確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為了取得學生的信賴,幾乎對學生的各種愿望都是有求必應,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則,德育要堅持導向性,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趙老師方法失當,愛嚴相失。
(2)趙老師應提升自己的基本素養(yǎng),特別是教育理論素養(yǎng)和教育能力素養(yǎng),要懂得理論聯(lián)系實際,把所學到的知識分析再創(chuàng)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既要尊重信任學生,又要嚴格要求學生。
4.一年級的語文課上,有位老師在教拼音gua和hua,讓學生尋找生活中這樣發(fā)音的詞。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冬瓜、西瓜、南瓜、甜瓜、地瓜……忽然,一個調皮的孩子站起來大聲說道:“傻瓜”。全班學生都望著老師,看看老師會有什么反應。老師一笑:“同學們,這個傻瓜不能吃?衫蠋熯就欣賞這個不一樣的傻瓜”孩子們都笑了。有了這個“傻瓜”的出現(xiàn),孩子們更大膽了,他們在為hua組詞的時候,一口氣說出了桃花、梅花、菊花、玫瑰花、百合花、牡丹花等很多花。老師笑著問:“你們還能想到什么特別的花嗎?”“煙花、火花、天上飄的雪花!币粋女孩子笑著說:“還有我們班王澤宇想媽媽時臉上掛著的淚花……”
問題:請分析該老師的做法。
【參考答案】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尊嚴和價值。尊重學生同時意味著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隨意當眾批評學生。同時,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贊賞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xiàn)出來的善意,贊賞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身的超越。
該老師沒有當眾批評說出“傻瓜”的同學,充分尊重每一位同學的發(fā)言,并給予學生們正確的引導,極大了激發(fā)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和想象力。
5.為了讓學生經歷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的過程,教師把學生分成6個小組,比賽用筷子往細頸瓶里夾黃豆,看哪一小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往瓶里夾的黃豆多。由于小朋友們求勝心切,加上筷子不容易夾黃豆和瓶子口較小,許多小組都出現(xiàn)了意外情況。只有一組小朋友在組長的分工下,一人負責夾黃豆,一人負責扶住細瓶頸,一人負責統(tǒng)計數(shù)量,整個操作程序井井有條。在集體交流整理數(shù)據(jù)階段,大部分小組夾了7、8粒黃豆,只有這組出奇地多,共夾了15粒黃豆。教師在簡單地整理了一下數(shù)據(jù)后,很快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令人遺憾的是教師并沒有對那一小組黃豆多的原因深究,甚至都沒有進行表揚。
問題:請分析該教師的做法。
【參考答案】
教師的做法欠妥。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中學生的組織能力、分工協(xié)作能力都是學生良好素質的體現(xiàn)。在上面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整理數(shù)據(jù)的情況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評價,讓學生反思自己的操作過程,同時向好的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以及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習慣。但是上面這位教師讓這么好的促進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提高的資源白白流失了。
6.一年級的語文課上,有位老師在教拼音gua和hua,讓學生尋找生活中這樣發(fā)音的詞。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冬瓜、西瓜、南瓜、甜瓜、地瓜……忽然,一個調皮的孩子站起來大聲說道:“傻瓜”。全班學生都望著老師,看看老師會有什么反應。老師一笑:“同學們,這個傻瓜不能吃。可老師還就欣賞這個不一樣的傻瓜”孩子們都笑了。有了這個“傻瓜”的出現(xiàn),孩子們更大膽了,他們在為hua組詞的時候,一口氣說出了桃花、梅花、菊花、玫瑰花、百合花、牡丹花等很多花。老師笑著問:“你們還能想到什么特別的花嗎?”“煙花、火花、天上飄的雪花!币粋女孩子笑著說:“還有我們班王澤宇想媽媽時臉上掛著的淚花……”
問題:請分析該老師的做法。
【參考答案】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尊嚴和價值。尊重學生同時意味著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隨意當眾批評學生。同時,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贊賞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xiàn)出來的善意,贊賞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身的超越。
該老師沒有當眾批評說出“傻瓜”的同學,充分尊重每一位同學的發(fā)言,并給予學生們正確的引導,極大了激發(fā)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