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刀刮法
用一般削鉛筆的小刀在著色的先后刮劃,是破壞紙面而造成特殊效果的一種方法。
著色之前先在畫紙上用小刀或輕或重、或?qū)捇蛘毓蚊,以破壞部分紙面,著色之后出現(xiàn)較周圍顏色重一點的形象。這是因刮毛之處吸色能力強,所以變重了些。它表現(xiàn)虛遠的模糊形象或隱約可辨的細節(jié)效果較好。
著色過程中進行刀刮,水多時會產(chǎn)生重的刀痕,水少時浮色被刮掉又會產(chǎn)生較亮的刀痕,處理有關細節(jié)可用此法。另外在顏色完全干透之后,用刀刮出白紙,或輕巧斷續(xù)地刮,以表現(xiàn)逆光時的亮線、亮點或較小的亮面、閃動的光點和冬天飄落的雪花等,虛虛實實,自然有趣。
2、蠟筆法
用蠟筆或油畫棒,著色前涂在有關部分。著色時盡可大膽運筆,涂蠟之處自然空出。用以描繪稀疏的樹葉、夜晚的燈光、繁雜的人群等都比較得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吸洗法
使用吸水紙(過濾紙或生宣紙)趁著色未干吸去顏色。根據(jù)效果需要,吸的輕重、大小可靈活掌握,也可吸去顏色之后再敷淡彩。用海綿或擠去水分的畫筆吸洗畫面某些部分,也別具味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4、噴水法
有時在毛毛細雨的天氣下畫風景寫生,畫面顏色被細雨淋濕,出現(xiàn)一種天趣,引人入勝。有時在著色前先噴水,有時在顏色末干時噴水。噴水壺要選用噴射霧狀的才好,水點過大容易破壞畫面效果。
5、撒鹽法
顏色末干時撒上細鹽粒,干后出現(xiàn)象雪花般的肌理趣味。撒鹽時,應視畫面的干濕程度,過晚會失去作用。鹽粒在畫面上要撒得疏密有致隨便亂撒,會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