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兔子是歷屆小動物運動會的短跑冠軍,可是不會游泳。兔子被狼追到河邊,差點被抓住。動物管理局為了小動物的全面發(fā)展,將小兔子送進游泳培訓班,同班的還有小狗、小龜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龜學會游泳,又多了一種本領(lǐng),心里很高興;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長時間都沒學會,很苦惱。培訓班教練野鴨說:“我兩條腿都能游,你們四條腿還不能游?成功的90%來自汗水。加油!呷呷!”
評論家青蛙大發(fā)感慨:“兔子擅長的是奔跑!為什么只是針對弱點訓練而不發(fā)展特長呢?”思想家仙鶴說:“生存需要的本領(lǐng)不止一種呀!兔子學不了游泳就學打洞,松鼠學不了游泳就學爬樹嘛!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襲。
南寧三中語文老師解紅梅認為,考生看到今年的作文題,應(yīng)該會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因為今年的高考作文,沿襲了往年穩(wěn)定的命題模式,都是由一則寓言故事或一種社會現(xiàn)象,影射社會生活。
今年的高考作文,就是典型的由寓言故事來說生活中的事,由于后面有評論家青蛙和思想家仙鶴的議論,這等于是幫考生解讀了前面的故事,所以并不難寫,考生只要不是刻意求新求變,通常不會偏題?忌鷨尉颓嗤芑蛳生Q的話,抓住一個要點寫就可以了。主流立意,從教育來說,就是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對孩子應(yīng)該抓住其特長和興趣愛好,不要求全責備。這種指導思想,既可針對學校也可以針對家長和社會。當然考生也可以從反面來看,在體諒家長一片苦心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有一個被教育者興趣特長究竟何在的探索過程。
由于許多事物成長的道理是相通的,如果考生想寫得更富時代感一些,也可以針對社會經(jīng)濟中的現(xiàn)象來評論。如,某些企業(yè)在生存發(fā)展的過程中盲目地“做大做強”,結(jié)果是大而不強,模糊了自己的主業(yè),失去了自己的優(yōu)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