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加寬、加深法
通過基礎加寬可以擴大基礎底面積,有效降低基底接觸壓力;A加寬費用低,施工方便,效果明顯,有條件應優(yōu)先考慮。有時基礎加寬也會遇到困難如周圍場地是否允許基礎加寬。若基礎埋置較深,則對周圍影響更大,且必須進行大量的土方開挖,影響加固費用,基礎加寬后增加荷載作用影響深度,對軟土地基應詳細分析基礎加寬對減小總沉降的效應。
基礎加寬應注意加寬部分與原有基礎部分的連接。通常通過鋼筋錨桿(植筋)將加寬部分與原有基礎部分連接,并將原有基礎鑿毛、刷洗干凈,鋪一層高強度等級水泥漿或涂混凝土界面劑,使兩部分混凝土能較好連成一體,對無筋擴展基礎和擴展基礎都要進行計算,無筋擴展基礎應滿足剛性角要求,擴展基礎應滿足抗彎要求。鋼筋錨桿應有足夠的錨固長度,有條件可將加固筋與原基礎鋼筋焊牢。有時也可將擴展基礎改為無筋擴展基礎,獨立基礎改成條形基礎,條形基礎擴大成片筏基礎,片筏基礎改成箱形基礎。
通過基礎加深可以使基礎置于較深處的較好的土層上。一般適用于原基礎下臥層為厚度不大的軟弱土層或壓縮性較大、承載力較差的土層,而其下又有較好的土層可作用持力層且地下水位較低,以滿足設計對承載力和變形的要求。
基礎加深法的施工步驟為:
1 先在基礎一側(cè)分批、分段、間隔開挖長約1.2m,寬約0.9m的在基礎底面深1.5m的豎坑。
2 在基礎底面下沿橫向開挖與基礎同寬,深度達到設計持力層的基坑。
3 基礎下的坑體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灌注,并在距原基礎底面80mm處停止灌注,待初凝后再摻入膨脹劑,速凝劑或早強水泥的干稠水泥砂漿填入底空隙,再用鐵錘敲擊鋼管,擠實后灌砂漿。
基礎加深施工遇到軟弱地基應進行坑壁支護,注意施工擾動對原基礎的影響出現(xiàn)新的變形,必要時應有預防施工變形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