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題】培根說過一句話:有些書可以稍微品嘗,有些書不值一看,有些書則要認真咀嚼。談談你的看法。
【測評要素】分析能力
【標準評述】弗蘭西斯·培根說的這句話可謂耐人尋味。我認為這句話至少告訴我們三層意思:第一,要讀書;第二,對書要加以選擇;第三,光讀書求學問還不行,還得運用和實踐。其中,核心是第二層意思。
首先,要讀書。作為英國十七世紀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培根本身非?粗刈x書,“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正出自他之口,溫總理又說,“知識不僅給人力量,還給人安全,給人幸福”,“讀書關系到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修養(yǎng),關系到一個民族的素質,關系到一個國家的興旺發(fā)達。一個不讀書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不讀書的民族也是沒有前途的。”
其次,對書要加以選擇。古今中外的書浩如煙海,不僅它們的內容和類別各不相同,在質量上也是良莠不齊,而我們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必須要加以選擇。溫總理說過,“好書是那些能夠給人以感染和力量的書,讓人了解大學問家的思想和風范的書,特別是那些震撼人的靈魂的書,激發(fā)人的斗志的書”,我們要認真咀嚼的就是這樣的書。除了根據書的質量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外,培根還認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知識結構加以適當選擇,在他看來,“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最后,除了讀書之外,我們還要運用和實踐。培根是個非常聰明智慧的人,不單純是個學者,還涉足政壇,在其政治生涯的頂峰時期曾任詹姆斯國王顧問和英國大法官。他一直注意并強調書本知識的運用和知識與實踐的結合。他說“學問雖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淺泛,必須依靠經驗才能扎下根基!睘榱耸谷诉M一步理解他所說的意思,他又將幾種人的情況加以比較說:“有一技之長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并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
其實,在人生的其他領域又何嘗不是如此。不崇尚,不盲從,頭腦冷靜的有自己的選擇,這或許是培根最終想告訴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