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5點,“偉大壯舉、光輝歷程”紀念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巡展長沙站的展出圓滿地落下了帷幕。7天超過24萬群眾參觀展覽,1萬3千多觀展群眾寫下自己的參觀感言,這兩個數(shù)字都超過了在北京站的比例。
由于工作的緣故,我有幸能夠親臨展覽的現(xiàn)場,去更真切的了解70多年前那段艱難而光輝的歷史,更有幸的是,我見證了群眾們參觀展覽的熱情以及普通老百姓對于長征精神的崇敬。
其實采訪長征展的日子里,相對于枯燥的數(shù)字,我更加關注那些鮮活的細節(jié)。當我看到很多白發(fā)蒼蒼、顫顫巍巍的老者出現(xiàn)在展廳,神情專注地觀看展覽的時候,我是感動的。我在想,或許他們中的某一位就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長征,即使沒有,他們也從那個時代走過來,與那個時代有著最緊密的聯(lián)系。于是,我很想與他們約一個時間,來一次促膝長談,不是聆聽教誨,只是想聽一段離我們似乎有些遙遠但卻真實動人的故事。當然,真正的老紅軍我也是見到了的,89歲的張毅川15歲追隨紅四方面軍三過雪山草地,他說展覽讓他想起了曾經(jīng)的那段歲月,自己仿佛過了第四次雪山草地!敖裉斓男腋I顏碇灰,我們不該忘記了那段歷史”,張老的話重錘般砸在我的心里。還有老教師尹長民,她說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長征就是一部永不磨滅的教科書,可以世世代代激勵和教育追求真理與進步的人們。其實,長征何止對于教育工作者,對于整個國家和民族也是一部永不磨滅的教科書!
當看到很多的爺爺奶奶帶著孫子、孫女,爸爸媽媽帶著兒子、女兒,出現(xiàn)在展廳,一邊指點著,一邊紀錄著的時候,我是感動的。當看到很多的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他們三個一組五個一群,組織著或者自發(fā)的出現(xiàn)在展廳,莊重地拍照留影,認真的做著筆記,一邊聆聽著講解,一邊若有所思的時候,我也是感動的。一位年輕的媽媽告訴我,帶兒子來一個是自己需要更好的了解長征,接受一下教育,另一個是更讓孩子知道那段歷史,受到一點熏陶。采訪的時候,一旁小朋友天真調皮地看著我笑,我不知道,那段對于我來說仿佛都已經(jīng)遙遠的歷史,在他心里面會留下怎樣的印記。中央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重走長征路的策劃人崔永元曾經(jīng)說,重走長征路就是讓他明白了自己是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是啊,若干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以后,我們,還有那些比我們更年輕一輩的人們,回憶起長征的時候,是否還能明白自己是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呢?
由于工作的緣故,我有幸能夠親臨展覽的現(xiàn)場,去更真切的了解70多年前那段艱難而光輝的歷史,更有幸的是,我見證了群眾們參觀展覽的熱情以及普通老百姓對于長征精神的崇敬。
其實采訪長征展的日子里,相對于枯燥的數(shù)字,我更加關注那些鮮活的細節(jié)。當我看到很多白發(fā)蒼蒼、顫顫巍巍的老者出現(xiàn)在展廳,神情專注地觀看展覽的時候,我是感動的。我在想,或許他們中的某一位就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長征,即使沒有,他們也從那個時代走過來,與那個時代有著最緊密的聯(lián)系。于是,我很想與他們約一個時間,來一次促膝長談,不是聆聽教誨,只是想聽一段離我們似乎有些遙遠但卻真實動人的故事。當然,真正的老紅軍我也是見到了的,89歲的張毅川15歲追隨紅四方面軍三過雪山草地,他說展覽讓他想起了曾經(jīng)的那段歲月,自己仿佛過了第四次雪山草地!敖裉斓男腋I顏碇灰,我們不該忘記了那段歷史”,張老的話重錘般砸在我的心里。還有老教師尹長民,她說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長征就是一部永不磨滅的教科書,可以世世代代激勵和教育追求真理與進步的人們。其實,長征何止對于教育工作者,對于整個國家和民族也是一部永不磨滅的教科書!
當看到很多的爺爺奶奶帶著孫子、孫女,爸爸媽媽帶著兒子、女兒,出現(xiàn)在展廳,一邊指點著,一邊紀錄著的時候,我是感動的。當看到很多的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他們三個一組五個一群,組織著或者自發(fā)的出現(xiàn)在展廳,莊重地拍照留影,認真的做著筆記,一邊聆聽著講解,一邊若有所思的時候,我也是感動的。一位年輕的媽媽告訴我,帶兒子來一個是自己需要更好的了解長征,接受一下教育,另一個是更讓孩子知道那段歷史,受到一點熏陶。采訪的時候,一旁小朋友天真調皮地看著我笑,我不知道,那段對于我來說仿佛都已經(jīng)遙遠的歷史,在他心里面會留下怎樣的印記。中央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重走長征路的策劃人崔永元曾經(jīng)說,重走長征路就是讓他明白了自己是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是啊,若干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以后,我們,還有那些比我們更年輕一輩的人們,回憶起長征的時候,是否還能明白自己是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