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義
saturnine是個GRE詞匯,意思是“性情陰郁的,性格乖戾的”,與周六(Saturday)和冥王星(Saturn)有相同來源。古代的天文學家以農神薩杜恩(Saturn)命名第七顆行星冥王星(
Saturn)。當時的人認為,由于這一行星離太陽極遠,運動遲緩,因此出生于這一星座下的人一定象這一星座一樣冷淡和郁悶。所以英國人在15世紀時創(chuàng)造了“性情陰郁”(saturnine)這個詞。
本原
羅馬人聰明、大膽、戰(zhàn)無不勝,建設道路之精良堪稱舉世無匹。但他們的神幾乎全是從希臘人那里剽竊的,直到將希臘諸神全部換成羅馬本地神的名稱為止。大多數情況下,羅馬人轉換名稱的時候翻譯得很順暢,但他們在將古老的農神薩杜恩與希臘神話中對應的克洛諾斯(Cronus)相匹配時并不順利。
羅馬人心目中的農神聰明、節(jié)制,這與希臘神話中狡猾、反叛、吃后代的克洛諾斯完全不同。因此希臘神話中的克洛諾斯這一形象在羅馬神話中需要做些改造。羅馬人承認自己的農神閹了自己的父親、吃了自己的后代,但是結局完美:在被朱比特(Jupiter羅馬主神,對應希臘神話中的宙斯)廢黜以后,帶著懺悔的心在各處游蕩,后在意大利被天門神杰納斯(Janus)所收留。
為了彌補過去的罪惡,農神住在卡匹托爾山(Capitoline Hill,羅馬城建于其上的七山丘之一)上,著手于馴服野蠻的本地人。他制定了一項道德規(guī)范,教拉丁人從事農業(yè)——盡管農業(yè)對他們沒有太多實際用處,因為羅馬大地無須馴服就能提供豐富的物產。此時春光永在,天下太平,人們無須辛勞,身體健康。意大利人迷戀這一太平盛世,稱之為“黃金時代”。羅馬人編造了這樣的神話,在山麓為農神建了一個廟宇,并以其名(Saturn)稱呼星期六(Saturday,字面意思是“薩杜恩之日”)。十二月中旬,羅馬人還以一周慶祝農神節(jié)(Saturnalia)。在節(jié)日時,有犧牲祭祀,也有嬉戲玩樂,這種放縱也許表現了“黃金時代”普天的自由和平等。
英國人認為這種慶;顒邮钱惤掏降囊靶U行為,所以他們用這個詞指“放蕩的暴徒”。他們很少注意到這一羅馬節(jié)日(12月17日開始, 24日結束)給后來的幾個圣誕節(jié)儀式的啟發(fā),如在裝飾大廳和贈送禮物兩方面。
在羅馬人的神殿里,農神的樣子象一個老人,有時拿著一把象征豐收的鐮刀,這個形象與現代的時間老人(Father Time)很相似。這一點不是巧合,因為“克洛諾斯”(Cronus)與希臘語中的“時間”chronos在拼寫和讀音上很相似!翱寺逯Z斯”(Cronus)假如開始并不代表時間,后來也獲得了這一意義。Cronus和chronos的讀音雙關也許可以解釋為何Cronus吃后代,因為,正如諺語所說:“時間吞噬一切”。
巧記
現代社會工作繁重,人身心受累,即使到了周六(Saturday)有時也心情郁悶(saturnine)。此時如果還要記GRE單詞,就更加需要定力了。關于這個詞匯的記憶,我教GRE閱讀時的同事郭行(GRE詞匯老師)曾在講課時指出這個詞匯可以聯想記憶:sat(坐)+urn(甕,想象成骨灰盒)+nine(九個),想象坐在九個骨灰盒上,等于說一下死了九個親人,肯定郁悶(saturnine)。hermit(隱士)也可以聯想記憶:her(她)+mit(大寫為MIT,麻省理工學院),想象她到麻省理工學院去了,成了隱士(hermit),F在的讀音聯想“何處覓她”也許更能幫助記憶。GRE詞匯的這些記憶方法一般只運用于一些比較偏僻的詞匯。不過,對于個人而言,只要能記住一個詞,什么記憶法都行,即所謂“面對戰(zhàn)爭或愛情,一切手段皆可行”(All is fair in war and love)之意。
收獲
找反義詞(GRE No.2-No.3練習題):
SATURNINE:
(A) genial (B) devout(C) distinguished (D) quick-witted(E) heavy-handed(A)“歡快的”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