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什么?簡介課題主要內容(500~800字左右)
二、為什么做?課題立項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課題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課題研究目的與意義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徑和視角
3.課題難點或關鍵點以及解決辦法
四、做得怎么樣?課題研究的主要階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
1.立項時的預期研究成果和實際達到的研究成果對比
2.課題應該有同行專家鑒定報告(如有需要科研處可組織專家驗收)
3.成果創(chuàng)新程度
五、反思總結:存在問題及需要說明的情況,哪些研究內容未按計劃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
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結題報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數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掌握,我們給出的字數只做參考。
范文: 新課程下個性化閱讀和寫作教學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主持人: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錢萍
一、課題實驗的背景及意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新的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指明了基礎教育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對現(xiàn)代的語文教學賦予了新的定義,提出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育學生的悟性、靈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發(fā)展健康的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核心。個性化閱讀和寫作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挖掘語文教育中人文內涵,而寫作是運用文字進行表達交流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是一種精神產品的獨創(chuàng),寫作能力也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務對于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道德修養(yǎng)有很大幫助。
二、課題實驗的進展
1.方案的制定
語文作為一門傳統(tǒng)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我們必須認識到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我們以個性化教學理論和《新課標》思想等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課堂教學實際為研究主渠道,從教學的兩個基本要素即教師和學生入手,關注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建設,力求師生和諧互動互進,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教師教出個性,學生學出個性,實現(xiàn)“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贏發(fā)展,以發(fā)展求質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點
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展,培養(yǎng)出豐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學研究指出:“思維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養(yǎng)青少年的思維能力是教學工作的中心任務。”傳統(tǒng)教學是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精于分析,教學形式單一,很顯然,學生的思維受到嚴重的束縛,更談不上培養(yǎng)出豐富多彩的人格。采取何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xiàn)個性化的教學,達到教學相長,師生共進,提高教學質量,亟待研究解決;诖,我們確定以下幾方面作為研究的重點:
(1)寫作教學現(xiàn)狀和對策。
(2)個性化閱讀寫作教學和語文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
(3)個性化寫作中科學的思維訓練體系。
(4)寫作教學和語文課堂的交融、整合。
(5)個性化寫作過程中資源的開發(fā)。
通過重點研究,達到以下目標:
(1)課堂教學:師生民主,氛圍寬松,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形成自、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個性;
(2)隊伍建設:積累語文學科教學改革經驗和教學案例,提高參與教學改革的教師的業(yè)務素養(yǎng)和學科科研能力水平,為學校培養(yǎng)學科骨干和學科帶頭人,提高我校語文教學質量;
(3)學生能力:提高學生閱讀寫作水平,同時也促進學生思維品質、健全人格的形式和發(fā)展。
3.主要研究方法:
①調查研究法:我們在課題的研究中,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和把握學生、老師在教學中的現(xiàn)狀和感到的困惑,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②文獻分析法:課題組及時搜集、整理、借鑒國內外教學的相關理論、實踐經驗和教學案例。
③行動研究法:通過一系列社會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不斷觀察和感悟,注重挖掘材料和積累素材。
④經驗總結法:將在實踐中搜集到的材料進行歸類整理,并從中總結出具有推廣價值的經驗和方法。
4.課題實驗的組織與實施
課題起止時間從2006年至2009年,具體分三階段開展:
(1)
二、為什么做?課題立項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課題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課題研究目的與意義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徑和視角
3.課題難點或關鍵點以及解決辦法
四、做得怎么樣?課題研究的主要階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
1.立項時的預期研究成果和實際達到的研究成果對比
2.課題應該有同行專家鑒定報告(如有需要科研處可組織專家驗收)
3.成果創(chuàng)新程度
五、反思總結:存在問題及需要說明的情況,哪些研究內容未按計劃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
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結題報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數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掌握,我們給出的字數只做參考。
范文: 新課程下個性化閱讀和寫作教學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主持人: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錢萍
一、課題實驗的背景及意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新的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指明了基礎教育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對現(xiàn)代的語文教學賦予了新的定義,提出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育學生的悟性、靈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發(fā)展健康的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核心。個性化閱讀和寫作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挖掘語文教育中人文內涵,而寫作是運用文字進行表達交流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是一種精神產品的獨創(chuàng),寫作能力也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務對于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道德修養(yǎng)有很大幫助。
二、課題實驗的進展
1.方案的制定
語文作為一門傳統(tǒng)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我們必須認識到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我們以個性化教學理論和《新課標》思想等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課堂教學實際為研究主渠道,從教學的兩個基本要素即教師和學生入手,關注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建設,力求師生和諧互動互進,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教師教出個性,學生學出個性,實現(xiàn)“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贏發(fā)展,以發(fā)展求質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點
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展,培養(yǎng)出豐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學研究指出:“思維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養(yǎng)青少年的思維能力是教學工作的中心任務。”傳統(tǒng)教學是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精于分析,教學形式單一,很顯然,學生的思維受到嚴重的束縛,更談不上培養(yǎng)出豐富多彩的人格。采取何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xiàn)個性化的教學,達到教學相長,師生共進,提高教學質量,亟待研究解決;诖,我們確定以下幾方面作為研究的重點:
(1)寫作教學現(xiàn)狀和對策。
(2)個性化閱讀寫作教學和語文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
(3)個性化寫作中科學的思維訓練體系。
(4)寫作教學和語文課堂的交融、整合。
(5)個性化寫作過程中資源的開發(fā)。
通過重點研究,達到以下目標:
(1)課堂教學:師生民主,氛圍寬松,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形成自、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個性;
(2)隊伍建設:積累語文學科教學改革經驗和教學案例,提高參與教學改革的教師的業(yè)務素養(yǎng)和學科科研能力水平,為學校培養(yǎng)學科骨干和學科帶頭人,提高我校語文教學質量;
(3)學生能力:提高學生閱讀寫作水平,同時也促進學生思維品質、健全人格的形式和發(fā)展。
3.主要研究方法:
①調查研究法:我們在課題的研究中,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和把握學生、老師在教學中的現(xiàn)狀和感到的困惑,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②文獻分析法:課題組及時搜集、整理、借鑒國內外教學的相關理論、實踐經驗和教學案例。
③行動研究法:通過一系列社會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不斷觀察和感悟,注重挖掘材料和積累素材。
④經驗總結法:將在實踐中搜集到的材料進行歸類整理,并從中總結出具有推廣價值的經驗和方法。
4.課題實驗的組織與實施
課題起止時間從2006年至2009年,具體分三階段開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