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材地位
本課主要講述了黨中央和中央紅軍的戰(zhàn)略轉移,即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他在國共十年對峙的歷史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特殊地位,是本單元的重點課目之一。
2、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緯度來進行設計。我設計的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
1) 知識目標:紅軍長征的路線,遵義會議及其偉大意義。
2)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讀圖、填圖的能力
3) 思想目標:引導學生學習紅軍戰(zhàn)勝艱難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根據大綱的要求,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
3、 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中央紅軍的長征,遵義會議
2) 教學難點:遵義會議的意義
三、教材處理
1、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學歷史教材沒有多少障礙,不喜歡老師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講授。
2、本節(jié)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進行教學設計,以學生自學為主,緊扣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這一主線,圍繞紅軍為什么要長征?長征中面臨怎樣的困境?如何克服這些困境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來展開教學,充分發(fā)揮教與學兩個積極性,不僅突出重點,而且試圖達到“教得輕松,學得有勁”的預期效果!
以此為依據采用以下教法學法
四、教法學法
1、教法
教師充分考慮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三緯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教學。把班上學生按照能力強弱搭配分成幾個四人學習小組,這樣便于同學間的交流和團結互助,共同提高。
1)、問題導學法——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主線,以學為主,實現由重“講”到重“學”的轉變;
2)、探究討論法——激發(fā)興趣,合作探究;
3)、講授法、多媒體演示法——突破重難點。
2、學法
(1)收集資料(2)自學(3)對學(4)群學(5)請教老師 (6)鞏固小結
五、教學程序
課前布置預習:搜集有關長征的有關資料。結合學過的語文課文,復述長征感人故事。
1、 導入新課
由flash《長征》導入。
Flash的形式迎合了學生興趣,易于抓住學生注意力。生動再現了飛奪瀘定橋,過雪山等長征歷程,引發(fā)學生了解長征歷史的求知欲。
本課主要講述了黨中央和中央紅軍的戰(zhàn)略轉移,即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他在國共十年對峙的歷史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特殊地位,是本單元的重點課目之一。
2、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緯度來進行設計。我設計的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
1) 知識目標:紅軍長征的路線,遵義會議及其偉大意義。
2)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讀圖、填圖的能力
3) 思想目標:引導學生學習紅軍戰(zhàn)勝艱難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根據大綱的要求,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
3、 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中央紅軍的長征,遵義會議
2) 教學難點:遵義會議的意義
三、教材處理
1、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學歷史教材沒有多少障礙,不喜歡老師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講授。
2、本節(jié)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進行教學設計,以學生自學為主,緊扣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這一主線,圍繞紅軍為什么要長征?長征中面臨怎樣的困境?如何克服這些困境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來展開教學,充分發(fā)揮教與學兩個積極性,不僅突出重點,而且試圖達到“教得輕松,學得有勁”的預期效果!
以此為依據采用以下教法學法
四、教法學法
1、教法
教師充分考慮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三緯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教學。把班上學生按照能力強弱搭配分成幾個四人學習小組,這樣便于同學間的交流和團結互助,共同提高。
1)、問題導學法——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主線,以學為主,實現由重“講”到重“學”的轉變;
2)、探究討論法——激發(fā)興趣,合作探究;
3)、講授法、多媒體演示法——突破重難點。
2、學法
(1)收集資料(2)自學(3)對學(4)群學(5)請教老師 (6)鞏固小結
五、教學程序
課前布置預習:搜集有關長征的有關資料。結合學過的語文課文,復述長征感人故事。
1、 導入新課
由flash《長征》導入。
Flash的形式迎合了學生興趣,易于抓住學生注意力。生動再現了飛奪瀘定橋,過雪山等長征歷程,引發(fā)學生了解長征歷史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