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稱2017年為新高考元年,作為全國性高等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上海、浙江2014年啟動的高考改革將迎來第一屆畢業(yè)生。離新高考后集中大考還有兩個多月時間,第一屆參加新高考的滬浙兩地考生正在做后沖刺。首次迎接新高考的高三學生如何選擇高校專業(yè),如何填報志愿?新高考方案下高中生們?nèi)绾芜x擇學習科目?語數(shù)英之外的文理科放開選擇,是解放了學生的天性,抑或仍擺脫不了高考的考分束縛?學校如何應對?不同科目的老師們或被更多學生選擇、或面臨學生減少的尷尬,他們又將怎樣應對變局?
2017年一月下旬開始,澎湃新聞先后派出多路記者前往嘉興、東陽、杭州、紹興、溫州等地進行了較全面的調(diào)查,聚焦正在試點的浙江高考改革給當?shù)貙W生、老師和學校帶來的調(diào)整、適應或改變。
2017年1下旬,在浙江省東陽市東陽外國語學校里,當其他同學都在教室上課時,小旭(化名)和小峰(化名)兩個人卻坐在一個空蕩蕩的課室里自習。
“班里在上物理課,我們?nèi)ツ?0月份物理成績都考得不錯,所以之后的物理課都可以不上了!毙⌒裾f,每次班里上物理課的時候,他們就抱著書出來,找間空教室自習其他的科目。
與小旭、小峰一樣的學生并不在少數(shù)。2014年啟動的浙江高考改革推出部分科目二次高考、選課、走讀等新的舉措,這讓一些智力超群的尖子生、以及一些高二就高分通過部分科目考試的學生獲得了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他們可以騰出時間來學習其他科目,也可以空出時間進行閱讀,或者進行其他更有興趣的學習。
對于這部分成績優(yōu)異,考試就高分通過的學生,學校大多放任他們自習。東陽市一所高中的校長告訴澎湃新聞:“對于這部分學生,我們?nèi)绻麕熧Y夠的話,一般會派個老師專門來看他們,老師不夠的時候,就干脆讓他們自己學習了!
選課措施的實施,眾多高中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或擅長的科目。不過,澎湃新聞在調(diào)查中也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功利”選課的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有些人避開物理等高難度學科,選擇其他相對輕松、容易拿分的學科;與此同時,自由選課帶來的眾多組合,也給部分學校帶來了教師調(diào)配的難題。
“高考改革試點初期,一些新問題總是難以避免,我們在想方設法應對!倍嗝邮芘炫刃侣劜稍L的浙江高中校長稱,相信隨著改革的深入,學校、老師、學生、家長更多地了解和適應新的高考模式,學生的學習、老師的教學都會逐步走向平常化。
自由選課,7選3組合多達35種
2014年是浙江省高考改革實施的第一年,剛剛考上紹興市華維外國語學校的高一新生梁梓鋒(化名)恰好趕上了,“初是新鮮,有些自由,還因為不確定帶來些許不安!
梁梓鋒所說的“自由”,正是這次高考改革的重頭戲“自由選課”:除了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門必考科目以外,學生們還可以在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7門科目中進行“7選3”。
相比于以往文理分科模式,新高考改革無疑給了學生們更多自由選擇的空間,據(jù)澎湃新聞走訪浙江各地了解到,不少學生在選課時都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搭配,如選擇物理、生物、地理,或歷史、地理、化學,不再拘泥于文理之分。
華維外國語學校雖然坐落在相對郊區(qū)的上虞區(qū),但作為浙江省一級民辦學校,還是吸引了不少學生爭相報考。高考改革之前,為了更好地針對性教學,學校將班級分成了4個等級,分別是精英班、實驗班、華維班和普通班。
這種等級制度一直維持著學校的良好教學,但在高考改革的這一年,卻成為了一大難題,“我們是第一屆分班,學校既不想打亂等級制度,又想讓學生自由選擇!绷鸿麂h說,他們這一屆在高一時仍然是分為了4個精英班、2個實驗班、2個華維班、8個普通班。
得益于中考優(yōu)異的成績,他被分到了華維班,但原本的優(yōu)勢,卻在高二選課時束縛住了他選課的自由,“我本來想選歷史、地理和技術,但我們班是政治、地理班,如果我想選歷史,就要調(diào)去普通班!
班主任勸他:“華維班的師資條件更好,不要調(diào)走!睘榱烁玫膸熧Y,梁梓鋒終放棄自己自選的歷史,選擇了政治、地理,技術則是走班上課。
華維中學實施行政班和走班制相結(jié)合的制度,早在高一的時候,學校就對學生的選課進行了統(tǒng)計,然后根據(jù)選課人數(shù)比較多的科目來進行行政分班。
高二的時候,學校根據(jù)第志愿的選擇,進行了“科目搭配”,將兩個科目搭配好,供學生進行選擇,“就是兩個科目組成一個行政班,比如有政治地理班、物理歷史班、地理歷史班,這兩科是固定的班,另外一科,再實行走班!
梁梓鋒表示,這樣的選課滿足了很多學生的選擇,但也有學生的志愿不在搭配里,就只能放棄,選擇相對比較喜歡的搭配,“可以說自由,但也不是很自由!
“但相比于以往只有文理分科兩種選擇,現(xiàn)在這種高考模式下,我覺得選課還是很不錯的,給了學生很多自主權(quán)!钡鸿麂h表示,作為第一屆“小白鼠”,自己仍然是不敢嘗試太過隨性的搭配,選課還是以文科為主。
桐鄉(xiāng)一所中學的高三學生杜偉國(化名)對于改革也有著同樣的看法,“我覺得改革后對我們更有優(yōu)勢了,比如以前理科就是物化生,但生物對我來說是比較頭疼的,現(xiàn)在高開改成了7選3隨便選,對我而言就是優(yōu)勢了!
他告訴澎湃新聞,去年10月份的選考技術課考了90多分,但今年還是想再試一試,“我想試一試沖100,給自己一點壓力,這樣可能會考得更好一些。”在杜偉國看來,選考科目能參加二次考試,也是改革的好處之一。
尊重學生自由選課,是這次高考改革的指導原則之一。澎湃新聞在浙江紹興、溫州、東陽、嘉興等多地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高中都遵循了這一原則,但同時,繁多的組合也給學校帶來了新的難題。
浙江省東陽市第二中學的一名高三數(shù)學老師坦言,7選3可以搭配出35種組合,每個組合學生選擇的數(shù)量又不一致,導致學校在分班時存在師資緊張、教室不夠、個別班級人數(shù)過少等問題。
應對選課,部分學校推出“半套餐制”
東陽二中老師提及的問題,正是浙江省一些高中學校在改革中所面臨的問題,據(jù)澎湃新聞的走訪調(diào)查,部分學校的應對之策是實施“半套餐制”。
東陽市一高中校長程方偉(化名)告訴澎湃新聞,對于選課,很多學,F(xiàn)在采用比較多的方式,就是進行“科目兩兩搭配”。
“我們學校也是把兩門課搭配在一起,讓學生選,如果他選擇了政治和化學,還想學地理的話,就可以走班,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學生走班只用走一門課!
程方偉表示,學校的分班純粹是按照學生的意愿來編排,充分給學生選擇權(quán),“像技術課,我們這一屆高二只有17個人選,那么我們也照常開班。”
他坦言,之所以學校能夠給17個人也開一個班,主要還是因為學校的教師比較寬裕,“我們高二10個行政班,但總共分了12個教室,多出來的教室就可以當臨時教室,比如技術的這17個學生來自三四個班級,上技術科的時候,他們就都到臨時教室上課!
同在東陽市的另一所高中,在分班上也是使用的兩兩搭配組合的模式,但卻面臨著教室不足的問題。
該校教導主任徐建(化名)告訴澎湃新聞:“我們現(xiàn)在分好班、排好課,教室是剛剛好的,但高三考試分兩次,考得好的學生不參加第二次考試,但課也得上,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騰出教室讓他們?nèi)プ粤,教室就不夠用了。?br> 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現(xiàn)在學校正在造新的教學樓,大概2017年中旬就可以建好。在他的指引下,澎湃新聞記者看到,教師辦公室的外面,一棟四五層高的小樓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
東陽二中實施的也是類似的組合方式,但該校高三的一名數(shù)學老師坦言,學校也想尊重學生的選擇,但學生的選擇有30多種,一個年級只有16個班。
因此,大多數(shù)科目是進行兩兩分班,但其他選擇比較偏的學生,只能編成一個混合班,“這樣就很難管理,一個班級里可能有三個組合!
東陽市順風中學實施的是另一種組合方式,該校吳校長告訴澎湃新聞:“學校在組班時基本都是按照學生的志愿來分班,3門課相同的就先組成一個行政班,組不成的就是混合班,混合班里,再盡量把兩門課相同的組成一個班!
他說,學校在學生選課時會進行輔導,對學生選課進行建議,但不會干涉學生終的選擇,“我們目前高二里有4個混合班,行政班的學生是相同課的時候不走班,不同課的時候才走班,混合班就另排班,各找自己的班上課!
“半套餐制”也滿足了不少學生的需求。
東陽外國語學校一名高二的學生告訴澎湃新聞,她選擇的科目是生物、化學和歷史,都是自己喜歡的,“我現(xiàn)在所在的行政班,能夠在一個班里上完這三門課,不需要走來走去,覺得還挺好的,不會很麻煩,但其他一些同學是要走班的!
在她看來,能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是這次改革大的好處,“我選課都是根據(jù)興趣來的,上起來也很開心,而且高三一年考兩次也挺好的,畢竟機會多了一些!
2017年一月下旬開始,澎湃新聞先后派出多路記者前往嘉興、東陽、杭州、紹興、溫州等地進行了較全面的調(diào)查,聚焦正在試點的浙江高考改革給當?shù)貙W生、老師和學校帶來的調(diào)整、適應或改變。
2017年1下旬,在浙江省東陽市東陽外國語學校里,當其他同學都在教室上課時,小旭(化名)和小峰(化名)兩個人卻坐在一個空蕩蕩的課室里自習。
“班里在上物理課,我們?nèi)ツ?0月份物理成績都考得不錯,所以之后的物理課都可以不上了!毙⌒裾f,每次班里上物理課的時候,他們就抱著書出來,找間空教室自習其他的科目。
與小旭、小峰一樣的學生并不在少數(shù)。2014年啟動的浙江高考改革推出部分科目二次高考、選課、走讀等新的舉措,這讓一些智力超群的尖子生、以及一些高二就高分通過部分科目考試的學生獲得了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他們可以騰出時間來學習其他科目,也可以空出時間進行閱讀,或者進行其他更有興趣的學習。
對于這部分成績優(yōu)異,考試就高分通過的學生,學校大多放任他們自習。東陽市一所高中的校長告訴澎湃新聞:“對于這部分學生,我們?nèi)绻麕熧Y夠的話,一般會派個老師專門來看他們,老師不夠的時候,就干脆讓他們自己學習了!
選課措施的實施,眾多高中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或擅長的科目。不過,澎湃新聞在調(diào)查中也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功利”選課的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有些人避開物理等高難度學科,選擇其他相對輕松、容易拿分的學科;與此同時,自由選課帶來的眾多組合,也給部分學校帶來了教師調(diào)配的難題。
“高考改革試點初期,一些新問題總是難以避免,我們在想方設法應對!倍嗝邮芘炫刃侣劜稍L的浙江高中校長稱,相信隨著改革的深入,學校、老師、學生、家長更多地了解和適應新的高考模式,學生的學習、老師的教學都會逐步走向平常化。
自由選課,7選3組合多達35種
2014年是浙江省高考改革實施的第一年,剛剛考上紹興市華維外國語學校的高一新生梁梓鋒(化名)恰好趕上了,“初是新鮮,有些自由,還因為不確定帶來些許不安!
梁梓鋒所說的“自由”,正是這次高考改革的重頭戲“自由選課”:除了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門必考科目以外,學生們還可以在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7門科目中進行“7選3”。
相比于以往文理分科模式,新高考改革無疑給了學生們更多自由選擇的空間,據(jù)澎湃新聞走訪浙江各地了解到,不少學生在選課時都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搭配,如選擇物理、生物、地理,或歷史、地理、化學,不再拘泥于文理之分。
華維外國語學校雖然坐落在相對郊區(qū)的上虞區(qū),但作為浙江省一級民辦學校,還是吸引了不少學生爭相報考。高考改革之前,為了更好地針對性教學,學校將班級分成了4個等級,分別是精英班、實驗班、華維班和普通班。
這種等級制度一直維持著學校的良好教學,但在高考改革的這一年,卻成為了一大難題,“我們是第一屆分班,學校既不想打亂等級制度,又想讓學生自由選擇!绷鸿麂h說,他們這一屆在高一時仍然是分為了4個精英班、2個實驗班、2個華維班、8個普通班。
得益于中考優(yōu)異的成績,他被分到了華維班,但原本的優(yōu)勢,卻在高二選課時束縛住了他選課的自由,“我本來想選歷史、地理和技術,但我們班是政治、地理班,如果我想選歷史,就要調(diào)去普通班!
班主任勸他:“華維班的師資條件更好,不要調(diào)走!睘榱烁玫膸熧Y,梁梓鋒終放棄自己自選的歷史,選擇了政治、地理,技術則是走班上課。
華維中學實施行政班和走班制相結(jié)合的制度,早在高一的時候,學校就對學生的選課進行了統(tǒng)計,然后根據(jù)選課人數(shù)比較多的科目來進行行政分班。
高二的時候,學校根據(jù)第志愿的選擇,進行了“科目搭配”,將兩個科目搭配好,供學生進行選擇,“就是兩個科目組成一個行政班,比如有政治地理班、物理歷史班、地理歷史班,這兩科是固定的班,另外一科,再實行走班!
梁梓鋒表示,這樣的選課滿足了很多學生的選擇,但也有學生的志愿不在搭配里,就只能放棄,選擇相對比較喜歡的搭配,“可以說自由,但也不是很自由!
“但相比于以往只有文理分科兩種選擇,現(xiàn)在這種高考模式下,我覺得選課還是很不錯的,給了學生很多自主權(quán)!钡鸿麂h表示,作為第一屆“小白鼠”,自己仍然是不敢嘗試太過隨性的搭配,選課還是以文科為主。
桐鄉(xiāng)一所中學的高三學生杜偉國(化名)對于改革也有著同樣的看法,“我覺得改革后對我們更有優(yōu)勢了,比如以前理科就是物化生,但生物對我來說是比較頭疼的,現(xiàn)在高開改成了7選3隨便選,對我而言就是優(yōu)勢了!
他告訴澎湃新聞,去年10月份的選考技術課考了90多分,但今年還是想再試一試,“我想試一試沖100,給自己一點壓力,這樣可能會考得更好一些。”在杜偉國看來,選考科目能參加二次考試,也是改革的好處之一。
尊重學生自由選課,是這次高考改革的指導原則之一。澎湃新聞在浙江紹興、溫州、東陽、嘉興等多地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高中都遵循了這一原則,但同時,繁多的組合也給學校帶來了新的難題。
浙江省東陽市第二中學的一名高三數(shù)學老師坦言,7選3可以搭配出35種組合,每個組合學生選擇的數(shù)量又不一致,導致學校在分班時存在師資緊張、教室不夠、個別班級人數(shù)過少等問題。
應對選課,部分學校推出“半套餐制”
東陽二中老師提及的問題,正是浙江省一些高中學校在改革中所面臨的問題,據(jù)澎湃新聞的走訪調(diào)查,部分學校的應對之策是實施“半套餐制”。
東陽市一高中校長程方偉(化名)告訴澎湃新聞,對于選課,很多學,F(xiàn)在采用比較多的方式,就是進行“科目兩兩搭配”。
“我們學校也是把兩門課搭配在一起,讓學生選,如果他選擇了政治和化學,還想學地理的話,就可以走班,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學生走班只用走一門課!
程方偉表示,學校的分班純粹是按照學生的意愿來編排,充分給學生選擇權(quán),“像技術課,我們這一屆高二只有17個人選,那么我們也照常開班。”
他坦言,之所以學校能夠給17個人也開一個班,主要還是因為學校的教師比較寬裕,“我們高二10個行政班,但總共分了12個教室,多出來的教室就可以當臨時教室,比如技術的這17個學生來自三四個班級,上技術科的時候,他們就都到臨時教室上課!
同在東陽市的另一所高中,在分班上也是使用的兩兩搭配組合的模式,但卻面臨著教室不足的問題。
該校教導主任徐建(化名)告訴澎湃新聞:“我們現(xiàn)在分好班、排好課,教室是剛剛好的,但高三考試分兩次,考得好的學生不參加第二次考試,但課也得上,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騰出教室讓他們?nèi)プ粤,教室就不夠用了。?br> 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現(xiàn)在學校正在造新的教學樓,大概2017年中旬就可以建好。在他的指引下,澎湃新聞記者看到,教師辦公室的外面,一棟四五層高的小樓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
東陽二中實施的也是類似的組合方式,但該校高三的一名數(shù)學老師坦言,學校也想尊重學生的選擇,但學生的選擇有30多種,一個年級只有16個班。
因此,大多數(shù)科目是進行兩兩分班,但其他選擇比較偏的學生,只能編成一個混合班,“這樣就很難管理,一個班級里可能有三個組合!
東陽市順風中學實施的是另一種組合方式,該校吳校長告訴澎湃新聞:“學校在組班時基本都是按照學生的志愿來分班,3門課相同的就先組成一個行政班,組不成的就是混合班,混合班里,再盡量把兩門課相同的組成一個班!
他說,學校在學生選課時會進行輔導,對學生選課進行建議,但不會干涉學生終的選擇,“我們目前高二里有4個混合班,行政班的學生是相同課的時候不走班,不同課的時候才走班,混合班就另排班,各找自己的班上課!
“半套餐制”也滿足了不少學生的需求。
東陽外國語學校一名高二的學生告訴澎湃新聞,她選擇的科目是生物、化學和歷史,都是自己喜歡的,“我現(xiàn)在所在的行政班,能夠在一個班里上完這三門課,不需要走來走去,覺得還挺好的,不會很麻煩,但其他一些同學是要走班的!
在她看來,能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是這次改革大的好處,“我選課都是根據(jù)興趣來的,上起來也很開心,而且高三一年考兩次也挺好的,畢竟機會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