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七個,時間在每年5月6日前后。民問習慣把它作為春季的結束,夏季的開始。此時大部分地區(qū)氣候更加溫暖,作物生長發(fā)育旺盛,多進行棉花等作物的中耕除草等農事活動。立夏的農諺有:“立夏三朝遍地鋤”,“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礁頭無米”等。田汝成棲湖游覽志余》稱:“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諸色細果。饋送親戚比鄰!苯窠K、浙江一帶農村,是日兒童多吃雞蛋。
“立夏”常用的對聯有:
立時街杯傾綠蟻;
夏日煮豆愛青蠶。
立觀槐柳陰初密;
夏撫簾攏暑尚微。
晨鐘報曉春方去;
佳節(jié)稱人夏始臨:
廚備筍櫻傾蟻釀;
隴收豆麥類蠶花。
朱應鎬《楹聯新話》卷七載,某達官的愛姬名叫春燕,不幸于立夏的前一天病故。特撰挽聯云:
未免有情,此日竟同春去了;
似曾相識,何時重見燕歸來。
《自怡軒楹聯剩話〉卷三載,某人與徐彝舟曾同辦團練,后于立夏之日去世。為之撰寫挽聯云:
壯歲逞良才,聽粵西茄鼓聲聲,曾團練三千義士;晚年歸凈域,傷研北琴書寂寂,恰送完九十春光。
王首道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他生于光緒三十二年四月十三日(1906.5.6,是日立夏)。有題贈對聯云:
首義湘鄂贛,立志民生襄駿業(yè);
道遵馬列毛,獻身華夏鑄精誠。
2006年5月5日立夏,農歷為四月初八。因四月初八為佛祖釋迎牟尼的誕辰,故此日之聯多借此而撰題。如《自怡軒楹聯剩話〉卷一載,某翁四月初八壽辰,有賀聯云:
椿樹敷榮,后天不老;
蓮花證果,與佛同生。
《楹聯述錄》卷六載,有人生日為四月初八,二十七歲時,得好友的賀聯為:
與悉達多降誕同辰,夙因有自;
正蘇老泉發(fā)憤之歲,來日方長。
“悉達多”為釋迎牟尼的原名,意思是“達到了目的的人”!疤K老泉”即北宋散文家蘇詢,蘇軾與蘇轍之父,號老泉,相傳二十八歲始發(fā)憤。
《楹聯續(xù)錄》卷二載,袁杏村觀察在銅仁任職時,其夫人病篤,扶病送別,歸原籍后不久去世,時在四月初八。有挽聯云:
行色正匆匆,可憐x鏡影孤,回首不堪人去后;別情殊倦倦,爭奈鶯花夢冷,傷心最是佛生時。
京劇伴慧卿的作者小說家、劇作家孟超于1976年5月6日(四月初八,前一天立夏)病逝,享年74歲。樓適夷撰挽聯云:
人而鬼之,鞭尸三百賈似道;
死擾生乎,悲歌一曲李慧娘。
“立夏”常用的對聯有:
立時街杯傾綠蟻;
夏日煮豆愛青蠶。
立觀槐柳陰初密;
夏撫簾攏暑尚微。
晨鐘報曉春方去;
佳節(jié)稱人夏始臨:
廚備筍櫻傾蟻釀;
隴收豆麥類蠶花。
朱應鎬《楹聯新話》卷七載,某達官的愛姬名叫春燕,不幸于立夏的前一天病故。特撰挽聯云:
未免有情,此日竟同春去了;
似曾相識,何時重見燕歸來。
《自怡軒楹聯剩話〉卷三載,某人與徐彝舟曾同辦團練,后于立夏之日去世。為之撰寫挽聯云:
壯歲逞良才,聽粵西茄鼓聲聲,曾團練三千義士;晚年歸凈域,傷研北琴書寂寂,恰送完九十春光。
王首道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他生于光緒三十二年四月十三日(1906.5.6,是日立夏)。有題贈對聯云:
首義湘鄂贛,立志民生襄駿業(yè);
道遵馬列毛,獻身華夏鑄精誠。
2006年5月5日立夏,農歷為四月初八。因四月初八為佛祖釋迎牟尼的誕辰,故此日之聯多借此而撰題。如《自怡軒楹聯剩話〉卷一載,某翁四月初八壽辰,有賀聯云:
椿樹敷榮,后天不老;
蓮花證果,與佛同生。
《楹聯述錄》卷六載,有人生日為四月初八,二十七歲時,得好友的賀聯為:
與悉達多降誕同辰,夙因有自;
正蘇老泉發(fā)憤之歲,來日方長。
“悉達多”為釋迎牟尼的原名,意思是“達到了目的的人”!疤K老泉”即北宋散文家蘇詢,蘇軾與蘇轍之父,號老泉,相傳二十八歲始發(fā)憤。
《楹聯續(xù)錄》卷二載,袁杏村觀察在銅仁任職時,其夫人病篤,扶病送別,歸原籍后不久去世,時在四月初八。有挽聯云:
行色正匆匆,可憐x鏡影孤,回首不堪人去后;別情殊倦倦,爭奈鶯花夢冷,傷心最是佛生時。
京劇伴慧卿的作者小說家、劇作家孟超于1976年5月6日(四月初八,前一天立夏)病逝,享年74歲。樓適夷撰挽聯云:
人而鬼之,鞭尸三百賈似道;
死擾生乎,悲歌一曲李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