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用“土話”拉家常
2006年夏收,村里組織收割機免費為村民割麥,村主任讓大學生村官郭建強寫個通知。小伙子畢業(yè)于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yè),寫通知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
于是,他按應用文格式寫好讓村里領導看,結果人家一看說“不中”。
領導大筆一揮:“統(tǒng)一割麥,統(tǒng)統(tǒng)免費!
當時,郭建強不服氣,他認為這“太不正規(guī)了”。
不過,現(xiàn)在他服氣了,“還是大白話說得明白”。
二、樸實的工作方法
村官從事村務工作,大部分是與人打交道的事情,計劃生育、產(chǎn)權調查及*、宣傳教育、調解糾紛……不一而足,如果單純看每一次工作,能夠細致熱情、內容明白、通俗易懂地進行群眾工作很有優(yōu)勢,然而要是以月、年為觀察尺度,就會發(fā)現(xiàn),忠厚樸實的工作作風往往更加重要。
舉個例子,在重慶某地宣傳醫(yī)療保險政策的時候,很多大學生村官精心準備了圖片展板、宣傳單、小冊子等眾多資料,講解也很細致充分,但往往村民看的多,愿意辦理的少,而有些老干部則把手指一掰,把村里沒交醫(yī)保而治病花大錢的事例一擺,村民就非常服氣,很快就完成了醫(yī)保辦理。
可見,不是因為村官的講解不好,而是因為本地干部們長期工作于此,其忠厚樸實的作風贏得了群眾的信任。
三、從小事做起辦實事
有些村官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能夠立足工作實際,從細碎的小事做起把工作同樣做到了群眾的心坎上,獲得了群眾的認可。
下面就是江蘇省南通市大學生村支書沈春健的做法:
沈春健說:“現(xiàn)在鄉(xiāng)鎮(zhèn)合并了,我們村里最遠的村民組離東海鎮(zhèn)政府有30里路遠,考慮到村民們辦事不方便,村里實行村干部代辦制,村民們要辦的一些事情由我們來代辦。現(xiàn)在殘疾證、低保證等都要年審了,今天我要到各家各戶收上來。這些證件等待市里年審后,還要一家一戶送上門!
林丕岐老人是個解放前入伍的老兵,在他家取到了“重點優(yōu)撫對象管理服務證”后,沈春健又進了林老的兒子家,把從鎮(zhèn)上幫著捎帶的有線電視機頂盒,交給了兒媳胡琴;村民周惠明病故了,有一張寫著他名字的存單無法取出,沈春健特意蓋了村委會的公章,這次也帶給了周惠明的妻子……
每到一家,沈春健同村民們隨便地拉著家常,在村道的行駛過程中,汽車不時停了下來,不斷有路過的村民,都親切地跟這位年輕的書記打著招呼。
考生要牢記以上這些素材,在實際答題中靈活運用,可以作為未來工作的設想,也可以作為實際處理相關問題的辦法,還可以作為相關問題的論據(jù),總之,以真實經(jīng)驗為素材能讓面試答題不再空洞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