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Holiday】
1. 教材內容
本節(jié)教材重點圍繞節(jié)日展開,圍繞人們經常如何度過節(jié)日展開話題。本課時要求學生能掌握四個節(jié)日National Day, Halloween, Christmas, Spring Festival 及句型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 I… .并能自由交流如何度過假日。在本課中did引導的一般疑問句及回答也是新知之一。因為在前面第三單元己出現了be 動詞的過去式,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這方面比較容易掌握。
2.教材的地位
本節(jié)課所選的教學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 6。本單元教學圍繞節(jié)日展開。在詢問節(jié)日這部分,學生已有了前面第三單元的知識鋪墊,比較易于深入與擴展。這樣的安排,既體現了教材循序漸進、由難到易的編排意思,又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關于人們如何度過節(jié)日這一話題,特別是西方的節(jié)日,。則需要學生課后及時收集資料。在實際教學中,本課采用舊話題先教新句型,再用句型引新知的方式展開,這樣既便于學生接受掌握,也體現了教學內容之間的連貫性。
說目標:
1. 教學目標
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角度的有機結合,本著這樣的認識,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學生能聽、說、讀短語及單詞:visit relatives and friends , go to parties, dress up in costumes, ware masks , make pumping lanterns, eat lots of delicious food , National Day, Christmas, Halloween, Spring Festival , favourite ; 能運用 When's … ?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 Did you…last …? Yes , I did./ No, I didn't.等進行口語交際。
[能力目標]能用英語交流在假日中的活動,部分同學能用英語流利介紹節(jié)日的有關情況。
[情感目標] 通過活動、游戲使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敢于、樂于開口,積極參與交流。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2. 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詞組,能運用詞組進行交流,初步鍛煉學生運用詞組描述節(jié)日的能力;難點是讓學生認識時態(tài)的變化,及意識到詞組的不同運用能造就語言的豐富性。
說教法:
1. 教法設計
根據英語這門課本身的特點及六年級學生的興趣,我通過設計具體形象的情景,以舊帶新,不斷滾動知識點,以此來分散教學難點,讓學生直觀地感知與理解。同時創(chuàng)設數個任務活動,從單詞到短語到句子到對話到片斷,使學生在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中進行有意義的練習與實踐,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主體性,培養(yǎng)他們學習致用的能力。
2.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觀察、猜測的方法逐漸感悟新語言項目的功能,讓學生在多層次的練習中體會到學習英語時“運用”的必要性,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嘗試。
3. 教學手段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能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圖片等教學輔助手段,置抽象的句型于一個個生動的情景、游戲之中,不僅使學習過程自然輕松,更能較好地啟智開思。
說過程:
1.熱身( Warm up)
。1)宣布本節(jié)課的學習方式:小組競賽。以座位分成四個參賽小組,按每個同學的課堂表現為本組加星,課末評出WINNER。然后,開始“每課一句”,本節(jié)課所教授的句子是“Lite is long if you know how to use it.”
[設計意圖] 學習方式的宣布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充滿了興趣,激起了他們的斗志和為本組爭星的表現欲!懊空n一句”是我在六年級開始每堂課上設置的一個必備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教學生一些妙言警句。這些句子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提高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同時也讓他們學到了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從而為學習英語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氛圍。
2.以舊帶新 [lead in ]
提供話題Birthday,師生自由交流,然后用“How do you spend your birthday?”引出本課的新句型“What do you do on your birthday?” 進而再導入“ Did you … last birthday? ”及回答。然后用Colour 話題引出句型My favourite …
[設計意圖] 通過舊知識滾出新知識,是我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以舊帶新,學生可以比較輕松地掌握本課的句型。同時把新句型和老話題融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的開放性。
3.呈現、操練(Presentation, Practice)
承接Colour話題,引出第一個節(jié)日:National Day。利用課件呈現中國國旗。教師引導的話如下:
T:My favourite is red . Because Chinese flag is red . The main colour in China is red on important days. I love China , so I like red. I like red , because I'm from china. Do you like China? Do you like red now?
S: Yes…
T: Do you know my country's birthday?
S: The first of October.
T: What holiday is on that day?
S: National Day.
[設計意圖] 找到話題與所授新知的契合點,讓學生很自然地從一個話題向另一個話題過渡,從而開始了本節(jié)課Holiday的話題。同時英語并不是僅僅是一種工具,它是能夠表現出情感的。在此由紅色引出中國,由中國引出它的生日,簡單的幾句帶有感染力的話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接著用在談論生日時所學的句型讓學生談論一下國慶節(jié),使所學知識處于不斷的滾動復習鞏固之中。用Guess 猜下一個節(jié)日Halloween.猜出來后,利用謎面鍛煉學生聽與說的能力。
[設計意圖]因為Halloween節(jié)日在5A的書上有專門的一單元的介紹,所以雖然它是一個外國的節(jié)日,可是學生對它并不陌生。利用謎面,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談一談。在此環(huán)節(jié)充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圣誕節(jié)的出示用一首輕快明了的CHANT作為引入,同時讓學生看一段配上音樂的介紹資料,然后用今天要掌握的句型來問一問。之后,出現了一個有關圣誕節(jié)的小故事,讓學生自由閱讀,然后完成后面的題目。
[設計意圖] 在課中關注學生的注意力的放松。高輸入量的學習會讓學生很快有疲勞的感覺,從而降低學習效率。在此環(huán)節(jié),設計了CHANT 和一段了解性文字的閱讀,就是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段休息的時間。然后再根據高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適時進行一篇短文閱讀。
圣誕節(jié)后進行春節(jié)的教學。用一封來自外國朋友的信引出春節(jié)。這是一個美國的朋友,她先介紹了一下人們如何過圣誕的情況,然后向中國的朋友問了三個有關春節(jié)的問題:What holiday is the popular holiday in China? When is it ? What do people do on that day? 教師讓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后再反饋回答。
[設計意圖] 在這兒出現了一封的書寫方式,同時很好地導出了下面的內容,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自由想像和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進行擴展性練習。
4. 拓展、鞏固(Extension , Consolidation)
(1) Listen and number
。2) Say out the holiday
將一些沒有學過的節(jié)日收集在一起,讓學生猜測出意思,并能說出時間。
。3) Try your best
按自己的能力選做一題,題目要求由難到易,選擇不同程度的題所獲得的加星也不斷增加。
[設計意圖] 檢查一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課外知識的拓展,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選做題的設置,再次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本來無望獲勝的小組,此時又有了機會,不甘失敗的心理會讓他們充分發(fā)揮潛能;而本來勝利在望的小組,此時又有了危機感,讓他們不敢掉以輕心。于是一場比拼實力的競爭又在無形之中展開了。他們不斷調動出潛能,能于同學互幫互助,一種為本組爭光的主人翁意識也在不斷膨脹中。從而形成了一個積極的參與氛圍。
5 課后作業(yè)(Homework)
。1) Look and write
。2) 用至少五句話介紹一個節(jié)日
【第二篇: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一、說教材
今天這節(jié)課是第六單元The National Day holiday的第一教時。在此之前,我已經預先教完了第四單元,學生對于一般過去時中be動詞的變化已經有所了解。本課圍繞國慶放假這一話題,把有關談論過去所作事情的日常交際用語、詞匯和語言結構有機的結合起來,重點介紹了What did you…do?及其應答,以及規(guī)則動詞過去式加字母ed的讀音。
二、說教法、學法
1,隱性語法教學
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要淡化語法教學,而這節(jié)課中一般過去時的語法知識比較多。在學習一種外語時,如果不了解該語言的內部規(guī)則,那將影響學生準確地運用該語言進行交流。即使在小學階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語法知識幫助他們牢固地、正確地掌握語言。可是語法中過于枯燥的講解和機械重復的練習形式,容易使所學的語言形式與語言的使用語境、語言的意義脫節(jié),不能很好地達成語法教學幫助提高學生語言的交際能力的終目的,如何才能避免過于嚴肅機械的操練,既保持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又讓孩子掌握課程所要求的“枯燥的”語法知識呢?
我們應盡可能摒棄直接的、機械的練習,盡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各種生動活潑真實的情景來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知識,多提供機會讓孩子在有意義的和有趣的情景中練習和運用所學的語言。本課中我首先請兩位學生表演節(jié)目來歡迎聽課老師,然后讓他們想辦法取得自己禮物的情景,從學生熟悉的現在進行時What is she doing now? She is dancing.的問話入手,過渡到一般過去時What did she do just now? She danced.導入今天的新內容,讓學生初步感知一般過去時。然后通過介紹我和朋友國慶節(jié)去農場參觀的這個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一般過去時。整節(jié)課貫穿著談論國慶節(jié)每個人做過的事為主線的話題,學生有話可說,充滿興趣,能比較真實的運用所學的語言項目來交流。學生從語境中感知語言規(guī)律,從語境中學會技能,從語境中升華語言交際功能。
本課還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以活動促說,以活動促用,引導學生通過在活動中體驗參與來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通過Say a rhyme,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使課堂增添了情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淡化了學習難度。Play a game聽聲音猜同學國慶節(jié)做過的事的游戲,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活動,鞏固了今天所學的語言項目。Do a survey,調查其他人國慶節(jié)做過的事情,學生對他人的情況充滿好奇,這個活動緊扣本課主題內容,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較真實的情景去使用語言,讓他們在玩樂中無意識地訓練了所學的語法,促使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fā)展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
2.注重聽力訓練
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是英語素質教學的目標,而語言技能是交際能力的基礎。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方面。其中聽力的獨特功能對學生掌握、運用英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聽是學生獲得語言信息及語言感受的主要途徑,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礎,聽得正確,才能讀得準確、說得流利。學生具有良好的聽力理解力,才能更快、更多的獲得更準確的資訊。提高學生的聽力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到的,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的良好習慣,例如,當一位同學談論完國情假期做的事情后,立即問其他同學What did …do?來檢查他是否掌握語言,也督促學生上課認真傾聽他人發(fā)言。在課的結束,我安排了聽一段對話回答問題,一方面是可以了解學生對今天所學內容的理解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是為等會兒聽完后看圖用自己語言描述,從語言輸入到語言輸出作準備。
【第三篇:Go for it】
一、教材解讀: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談論過去發(fā)生的事情(talk about events in the past)。這個話題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這節(jié)課中,同學們學習并運用動詞的過去式進行聽、說、讀、寫、演等各項練習。教材中的對話包括一般過去時(the Simple Past Tense)的各種句式,對相關活動的設計及聽力語言材料的選編都是為了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景中得到充分的練習。
二、教學設計依據:
熱身部分(Warming-up activities)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及熱情。課前一首英文歌曲營造了學習英語的氛圍!盁嵘怼辈糠值闹攸c是自由對話(Free talk)。根據學生對老師的情況很好奇的心理特點,設計了師生之間互問問題從而達到增進了解的目的,做到師生平等,形成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接下來談論過去的活動中敢說、愿說。
操練部分(Drill)為呈現activity 1a而準備了一幅色彩鮮艷、內容豐富的沙灘圖,創(chuàng)設了學校旅行(school trip)的情景,圖中的活動都是學生熟知的、容易表達的活動。這種有情景的操練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動詞過去式的掌握程度。
口語部分(Oral practice)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引導學生表達自己這次學校旅行的感受。雖然這只是一個情景,但足以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回憶。第二,運用沙灘圖中的活動,引出本課的重點句型“Did you ……”,然后指導學生談論他們已經做過的事情,在反復練習中掌握這個句型。第三,借助實物(oranges) 導入本課的另外一個句型“Where there any ……”。在學生得到充分練習之后,創(chuàng)新使用他們的學習用品進行交流。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應給予肯定,并將實物(oranges)作為獎品獎給他們以資鼓勵。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的練習由簡到繁,由易到難,采取不同方式,運用實物,聯系實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呈現部分(Presentation)是為下面的聽力部分作準備。運用實物、圖片及英語解釋等多種方法呈現新單詞及詞組,而且口語部分已為要呈現的對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聽力部分(Listening Practice)做到循序漸進。首先帶著問題聽,然后邊聽邊找出需要的信息,后通過跟讀、分角色朗讀形成語感。此部分不再是聽簡單的單詞發(fā)音,更重要的是聽有意義的對話。
結對練習(Pairwork)設計了一個合作任務,主要是將所學知識系統(tǒng)地進行練習并加以總結創(chuàng)新。此時提供一幅書中的圖畫,利于全體學生觀看。在說之前,讓學生對圖中的人名及活動有大致的了解;然后老師與幾個學生示范對話,讓學生明確任務;再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準備,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在與同桌準備到表演的過程中,學生也學會了相互合作,并獲得成就感與集體榮譽感。
整個教學過程力求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過渡自然,對學生的各方面英語能力進行綜合訓練,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能力。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A
The First Period
Chen Dongfang Xinkai No.1 Middle School
Contents of teaching :
The comparison of two people
Teaching aims :
1. About the vocabulary:
Ss can understand and use the comparative degree of adjectives in this lesson.
2. About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Ss should be able to talk about personal traits and compare people.
3. About the English ability:
Make the Ss practice their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 :
How to compare people.
Teaching aids :
Tape recorder, cassette, pictures, color Chalk, simple drawing
Teaching procedures :
Ⅰ。 Warming-up activities :
1. Greetings and free talk.
2. A game Introduce myself.
、颉 Presentation :
1. Draw a boy and a girl on the Bb. Get Ss to describe them and present the words in Activityla.
2. Tell Ss to write down the words on a piece of paper and match each word with the opposite. Check the answers and read the words.
3. Compare some Ss to present the comparative degree of adjectives.
、。 Oral practice :
1. Show the picture of Tom and Sam. Present “the twins” and the conversation. Then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2. Show another two pictures. Help Ss to descn'be and compare the twins.
Ⅳ。 Listening practice :
1. Listen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1-3]. Check the answers.
2. Listen and find out the two girls' names. Put them on the picture.
3. Listen and repeat, then 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s.
、酢 Pairwork :
1. Two Ss read the model conversation.
2. The teacher makes one or two conversations with Ss.
3. Ss work in pairs. The teacher moves around the classroom and helps them if Ss need.
4. Some pairs of Ss act out in front of the Bb.
、。 Conclusion :
1. Divide the class in groups of four. Ss look at the picture on P31 and discuss the three pairs of twins. Write something about them.
2. Share the answers.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taller
longer
Tal wild bigger
thin short hair thinner
long hair heavy heavier
calm short funnier
simple
drawing
&n
bsp; Tom has shorter hair than Sam.
=Sam has longer hair than Tom.
Tom is calmer than Sam.
=Sam is wilder than Tom.
Picture 1
Picture 2
Picture 3
Exercises
Exercises
The twins
說課稿(Unit 6,Go for it!)
新開鎮(zhèn)一中 陳棟芳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談論個性特征(talk about personal traits)和比較他人(compare people)。這是一個非常符合八年級學生心理特點的話題。在這節(jié)課中,同學們第接觸形容詞的比較級(the comparative degree of adjectives),并運用這些詞進行聽、說、讀、演、寫等各項練習,教材對相關對話的設計及聽力語言材料的選編無不緊扣比較(comparison)這個中心。
二、教學過程設計:
溫故而知新。熱身環(huán)節(jié)(Warming-up activity)根據學生對老師的情況很好奇的心理特點,設計了師生之間互問問題從而達到增進了解的目的,并且做到師生平等,形成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敢說、愿說。作為“熱身”的另外一部分,一個同學間互作自我介紹的游戲,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同時,通過聽、看、說的充分練習,復習了身高、體形、長相等方面的單詞,為下一步描述圖畫作鋪墊。
呈現(Presentation)新知識前,在黑板上畫兩個簡筆畫,既簡單又形象,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描述,呈現反義詞。在學生將反義詞搭配好之后,進行下一輪的對比描述——描述班上的同學,呈現形容詞比較級。通過觀察、跟讀了解這些詞的音、形、義。
口語部分(Oral practice)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剛學習的形容詞比較級。通過有趣的三對雙胞胎對比,讓比較級在情景中得到合理有效地運用。并在不經意中將書上對話自然地呈現出來,作為口語練習的例子。學生從模仿到創(chuàng)造的這種口語訓練,為下面的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聽力部分(Listening practice)做到循序漸進,先聽順序,再聽名字,后聽意思。此部分不再是聽簡單的單詞發(fā)音,更重要的是聽有意義的對話。學生通過看圖、聽音、跟讀、分角色朗讀形成語感。
結對練習(Pairwork)主要是將所學知識在實際情景中表現出來。在說之前,老師做好了示范,學生做好了準備,然后兩人一組表演出來。
鞏固部分(Conclusion)設計了一個合作任務:學生四人一組相互討論,寫出雙胞胎的不同點,每小組選一個代表作匯報。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學會相互合作,并獲得成就感與集體榮譽感。
整個教學過程力求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對學生的聽、說、讀、寫進行綜合訓練,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表達思想,進行實際的能力。
【第四篇:The National Day 】
一、說教材
今天這節(jié)課是第六單元The National Day holiday的第一教時。在此之前,我已經預先教完了第四單元,學生對于一般過去時中be動詞的變化已經有所了解。本課圍繞國慶放假這一話題,把有關談論過去所作事情的日常交際用語、詞匯和語言結構有機的結合起來,重點介紹了What did you…do?及其應答,以及規(guī)則動詞過去式加字母ed的讀音。
二、說教法、學法
1,隱性語法教學
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要淡化語法教學,而這節(jié)課中一般過去時的語法知識比較多。在學習一種外語時,如果不了解該語言的內部規(guī)則,那將影響學生準確地運用該語言進行交流。即使在小學階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語法知識幫助他們牢固地、正確地掌握語言。可是語法中過于枯燥的講解和機械重復的練習形式,容易使所學的語言形式與語言的使用語境、語言的意義脫節(jié),不能很好地達成語法教學幫助提高學生語言的交際能力的終目的,如何才能避免過于嚴肅機械的操練,既保持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又讓孩子掌握課程所要求的“枯燥的”語法知識呢?
我們應盡可能摒棄直接的、機械的練習,盡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各種生動活潑真實的情景來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知識,多提供機會讓孩子在有意義的和有趣的情景中練習和運用所學的語言。本課中我首先請兩位學生表演節(jié)目來歡迎聽課老師,然后讓他們想辦法取得自己禮物的情景,從學生熟悉的現在進行時What is she doing now? She is dancing.的問話入手,過渡到一般過去時What did she do just now? She danced.導入今天的新內容,讓學生初步感知一般過去時。然后通過介紹我和朋友國慶節(jié)去農場參觀的這個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一般過去時。整節(jié)課貫穿著談論國慶節(jié)每個人做過的事為主線的話題,學生有話可說,充滿興趣,能比較真實的運用所學的語言項目來交流。學生從語境中感知語言規(guī)律,從語境中學會技能,從語境中升華語言交際功能。
本課還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以活動促說,以活動促用,引導學生通過在活動中體驗參與來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通過Say a rhyme,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使課堂增添了情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淡化了學習難度。Play a game聽聲音猜同學國慶節(jié)做過的事的游戲,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活動,鞏固了今天所學的語言項目。Do a survey,調查其他人國慶節(jié)做過的事情,學生對他人的情況充滿好奇,這個活動緊扣本課主題內容,,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較真實的情景去使用語言,讓他們在玩樂中無意識地訓練了所學的語法,促使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fā)展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
2.注重聽力訓練
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是英語素質教學的目標,而語言技能是交際能力的基礎。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方面。其中聽力的獨特功能對學生掌握、運用英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聽是學生獲得語言信息及語言感受的主要途徑,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礎,聽得正確,才能讀得準確、說得流利。學生具有良好的聽力理解力,才能更快、更多的獲得更準確的資訊。提高學生的聽力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到的,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的良好習慣,例如,當一位同學談論完國情假期做的事情后,立即問其他同學What did …do?來檢查他是否掌握語言,也督促學生上課認真傾聽他人發(fā)言。在課的結束,我安排了聽一段對話回答問題,一方面是可以了解學生對今天所學內容的理解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是為等會兒聽完后看圖用自己語言描述,從語言輸入到語言輸出作準備。
【第五篇: Lesson 19】
一、 說教材
我說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英語六年級Book 4 Unit 4 Lesson 19
本課主要圍繞詢問對方正在干什么以及如何回答的英語表達法。依據小學生英語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總目標,根據教材的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知識目標
學生能夠會說、認讀本課對話并能夠使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making a model ship。Pass me an egg,please。 Give me two apples。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與交流,學生的多元化只能在交際活動中得以以體現和發(fā)展
3、情感目標
把語言訓練融入各種情景之中,學生通過體驗,參與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從而體驗成功,培養(yǎng)對語言學習的興趣。
4教學重難點
重點:1)理解并靈活運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2)兩個祈使句:Pass me an egg,please。
Give me two apples。
難點:knife、scissors、minute的發(fā)音。以及長句子:We‘ll go to the lake and try it on the water。
5、教具準備
課件、錄音機和磁帶,剪刀,小刀,一頁紙,圖片等
二、 說教法和學法
基于本課的特點和六年級學生好動,好奇,模仿力強,表現欲旺盛等心理特點,我在教法設想和學法指導上堅持以情景話題為核心,以功能、結構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貫穿教學始終,運用直觀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全身反應法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視聽說讀唱玩演等饒有趣味活動中,相互合作,體驗參與,自主的、愉快的學習英語,發(fā)展能力,維持興趣。力求做到:“開課能激趣,講課蘊情趣,練習有興趣,結束藏意趣”
三、 教學程序
1、 Warm up
(1) Greetings師生相互問候,幫助學生自然進入英語學習狀態(tài)
(2) Sing a song and dance: Front,back,right ,left
師生共同唱歌跳舞,既活躍課堂氛圍,拉進師生間距離。
2、 Revision
讓學生兩人一組復習第18課的會話,為下一步學習作了鋪墊。
3、 Presentation and drill
1)通過用紙疊船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引出句型What am I doing? I’m making a model ship. 然后板書,進行操練,通過CAI 教學What are you doing? I’m…四幅情景圖分別配上I’m watching TV. I’m listening to the radio. I’m talking to a friend. I’m playing with my doll.讓學生邊看邊聽邊感知,老師在示范并輔以肢體語言,然后讓發(fā)音準確的學生小老師教讀。
繼續(xù)進行紙疊船創(chuàng)設情景,師說:Who can help me? Pass me the knife ,please。板書新單詞pass 、knife。Give me two apples。 板書新單詞give、scissors。然后板書,進行操練,通過CAI 教學展示Let‘s practise中的六幅圖,讓學生造句,加深學生對這兩個祈使句的印象。
2)第二步讓學生疊紙船。通過學生用紙疊船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句子:Can I help you? Can it go on the water?看到學生有疊完船的,老師引出:Wait a minute 。After class。We‘ll go to the lake and try it on the water。I‘ll show you 。通過學生用紙疊船創(chuàng)設情景這樣做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本科教學任務有清晰地感知,并產生豐富的想象,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本課的教學中。
4、聽音,指圖,跟讀對話
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聽和模仿的能力。以課本為載體,落實教學內容
5、Practice
1)Pair work
同桌操練新授內容并展示,鼓勵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使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培養(yǎng)運用英語的能力。
2)Sing a song
把What are you doing? I’m … 變成歌曲(曲調同“兩只老虎”)
老師先示范唱一遍,然后師生一起唱。以學生耳熟能詳的歌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有效的鞏固教學內容。
6、Consolidation。
1)、Do workbook。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2)、Fun time。學習Look out!告訴學生注意交通安全。
3)、抄寫板書四會內容,檢查學生的書寫以及書寫姿勢。
Step 5.Homework
1) Listen and repeat。通過回家聽錄音,復習鞏固所學內容。
2) 小組合作組織一個新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