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日作文# #有關過小年的作文800字#】小年并非專指一個節(jié)日,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jié)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lián),掃塵,祭灶等。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干干凈凈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無憂考網(wǎng)帶來了有關過小年的作文800字,歡迎大家閱讀。
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小年,舊俗在這天祭灶、吃餃子。
“祭灶”
據(jù)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的時候,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
這不,下午,姥姥讓妹妹到樓下拔草,我問妹妹為什么拔草。他說要"喂馬"。我便又問:"你家有養(yǎng)馬嗎?"妹妹答:“沒呀”我又問:“那喂什么馬呀?”“我也不知道”妹妹答道。我暈。她上來時給了我一些草,讓我放到灶王爺?shù)呐赃。原來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到了晚上,我、姥姥和妹妹先下去給灶王爺“錢”,等錢燒完后,要放鞭炮。姥姥妹妹和我都不敢放。就在這時,哥哥大包小提的來了,這可真是巧呀!哥哥走過來,我和妹妹掉頭就跑,我本來膽子就小,而且,這鞭炮聲又大,便到樓上去看。可惜的是,一等我們跑到樓上,鞭也放完了,真是不巧呀!一放完,姥姥他們也都上來了。
“吃水餃”
爸爸和姥姥到樓上包的餃子,所以過程不知道怎樣,那就說吃水餃吧!
一包完,姥姥便放進了鍋里,而爸爸卻要從樓上慢悠悠地端下餃子來,所以比姥姥慢一步,再加上還要等我哥哥吃飯,所以吃得更晚了,現(xiàn)在哥哥來了,我們就開動了。姥姥說妹妹在樓上才吃了幾個餃子,我吃驚不小,她7歲了。幾個餃子可是我三四歲時的飯量。于是爸爸叫妹妹再吃幾個,妹妹一坐下便開口吃,用了5分鐘才吃了1個餃子,那是我已經(jīng)快飽了。我們兩個坐在一起吃飯,是鮮明的對比!
小年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日子,不過還有更好的日子呢(過年),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