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卷分析
從答題情況看,大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但第三題讀拼音、看圖連線,第四題我會拼比較薄弱,失分較多。以下就答卷情況進行分析。
第一題:認一認,選一選,是考察學生的聲母、韻母、音節(jié)的區(qū)別能力,學生學得不是十分扎實,原因在于課后沒有做好很好地鞏固。
第二題:讀一讀,寫筆畫,其中的“點”沒有寫好,這可能是由于平時沒有把知識點落實到位,不經常動手聽寫的原因。
第三題:我會連,有少數學生對拼音掌握的不夠,不會拼讀音節(jié),就把姓張的帽子帶到姓李的頭上,這說明平時對音節(jié)讀得太少。
第四題:拼一拼,連一連,總體上很好,但少部分同學認字還是有點困難,這跟平時沒有加強鞏固有很大的關系。
第五題:比一比,選一選,“雨衣”的“衣”和“一”混淆,像這樣同類的還有很多,同音字的字義區(qū)分不清,因此而失分!
第六題:照樣子,找朋友組詞。測查學生對所學生字的組詞能力,這道題失分的同學很多,因為平時的閱讀缺乏,他們是外地民工子女,家長沒有好好地盯牢孩子的家庭作業(yè),以至十分比較多。
第九題:讀一讀,做一做,這是第出現的閱讀題,孩子沒有認真的閱讀短文,以至第一題胡亂地做。尤其是第2小題“我會給字寶寶找朋友”,風(大風)(風雨)(風車)其實,這些字還沒有要求會寫,這里出現了要求寫字,我認為有點提高要求了。
二、發(fā)現
通過這次考試我發(fā)現凡是平時學習習慣、書寫習慣不好的學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學習成績。如羅炎毅、魏小航、黃鑫濤、方夢豪、鄧佳杰、崔艷玲、謝文彬。這些孩子的共同特點就是上課不能認真地聽講,有發(fā)呆、分神、做小動作的現象。
三、啟示
對本次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之后,我認為今后在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方面還要狠下功夫,在以后教學中我會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雖然拼音學完了,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不斷滲透拼音教學,努力讓學生能靈活運用漢語拼音。
2﹑教學中我要注意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課堂上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還要引導學生走上自主學習的道路。
3、在平時教學中,我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讀書、傾聽、觀察、動手、思考認真等習慣,特別是認真聽別人講話的好習慣。讓學生明白認真聽別人說話也是重要的學習方法。
4、課堂上要加強練習設計,緊扣教學目標。在練習中求進步!
5、本次考試中,有好幾個小朋友因為書寫不規(guī)范看不清而被扣了分,為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正確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孩子認真地對待每的寫字練習,認真對待寫下的每一個字,想好了再下筆,爭取寫正確,不能過分依賴使用橡皮擦進行修改。
6、以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生字的識記,比如要經常進行聽寫。面對生字量的逐漸加大,加強形近字的比較。
7、讓孩子多見一些練習題型,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孩子仔細審題、獨立答題、想好了再下筆、完成所有練習后還要認真檢查的習慣。
8、加強學困生的輔導工作。
從本次試卷成績看,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成績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合理的進行“培優(yōu)補差”的工作。有目的性的針對個別有困難的孩子進行補習,讓他們對學習有興趣,樂于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