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小朋友當然少不了各種營養(yǎng),這一點相信每個媽媽都知道,但并不是每個老媽都知道孩子到底要如何補營養(yǎng)。補營養(yǎng)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貴越好,甚至并不一定要依靠各種形形色色的營養(yǎng)保健品。
在給孩子補充營養(yǎng)的過程中,相信不少媽媽都會有疑惑或者陷入各種誤區(qū)。要讓孩子能有效吸收營養(yǎng),健康成長,媽媽們首先就要避開這些誤區(qū)。
媽媽要避開的六大營養(yǎng)誤區(qū)
誤區(qū)1:牛奶+雞蛋的早餐模式最營養(yǎng)
牛奶加雞蛋確實是營養(yǎng)又方便的早餐,但是這個組合的缺陷就是沒有谷物食品,例如饅頭、面條、稀飯等,作為我國傳統(tǒng)的主食,谷類食品對孩子的能量補充和生長發(fā)育有重要意義,建議孩子的早餐加點谷物。
誤區(qū)2:兒童補鈣吃鈣片
鈣是許多媽媽會重抓的營養(yǎng)素,媽媽們會以為給孩子補鈣當然就少不了鈣片,一小部分媽媽甚至砸了不少錢買鈣片。事實上,大部分嬰幼兒的體內(nèi)并不缺鈣,缺少的是促使鈣吸收的維生素D。一般情況下,孩子們可以從日常飲食中攝取鈣,并無需購買鈣片。如果要專門補鈣,可以考慮使用魚肝油滴劑。
誤區(qū)3:寶貝喝湯高效補營養(yǎng)
喝湯確實能夠補充少量營養(yǎng),不過如果只是單純喝湯不吃湯底,營養(yǎng)的攝取實際上是相當有限。不要以為湯料沒有營養(yǎng),不論熬了多久的湯,都只是含少量的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脂肪和很少的維生素、礦物質,營養(yǎng)無論如何都比不上湯肉。
誤區(qū)4:大便干燥吃香蕉
當孩子出現(xiàn)大便干燥、便秘的情況時,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例如綠色蔬菜、香蕉、粗糧,或者喝點蜂蜜,這對緩解孩子便秘都有幫助。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固定的排便時間可以有效預防便秘。
誤區(qū)5:多給孩子吃點動物肝臟
不少人在潛意識中會將動物等同于動物內(nèi)臟,覺得這類食物營養(yǎng)好,可以多給孩子吃。其實動物內(nèi)臟除了肝臟,還有心、肺、腰,這類動物內(nèi)臟可以讓孩子吃些。反倒是肝臟,由于*殘留較多,反而不適合給孩子食用。
誤區(qū)6:不愛吃蔬菜就用水果替代
說十個孩子九個不愛吃蔬菜一點都不夸張,于是有媽媽就想:既然這樣,我就用水果代替蔬菜給孩子吃,反正功能也差不多。雖然我們常說果蔬,但是蔬菜和水果壓根就是兩回事,不能等同。
水果果肉細膩,利于消化,可以補充水分、果糖和維生素C,但含無機鹽少,含糖多,吃了容易產(chǎn)生飽腹感。而蔬菜粗纖維含量多,利于腸道蠕動,不易引起便秘,而且無機鹽含量高,是含鈣、鐵等食物的來源,可以蔬菜的營養(yǎng)是無法被替代的。
了解了孩子營養(yǎng)攝取的誤區(qū),媽媽也許要問:那么我到底應該讓孩子怎么補充營養(yǎng)呢?其實,在孩子各項發(fā)育指標正常的情況下,補充營養(yǎng)的方法就是通過膳食。知道哪些食物孩子要多吃,哪些食物不適合給孩子吃,對寶寶補充營養(yǎng)也是大有好處。
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食物
蛋白質是寶寶生長發(fā)育的基本要素,所以蛋白質類的食物是孩子膳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奶或配方奶、奶制品、魚蝦等海產(chǎn)品、豆類及豆制品、瘦肉、蛋類及肝類等,都是優(yōu)質蛋白的重要來源,應該保證每天吃上一種或多種上述食物。
此外,礦物質、微量元素也是寶寶快速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如鈣、鐵、鋅等,它們有利于寶寶骨骼、牙齒發(fā)育,預防生理性貧血的發(fā)生,幫助改善食欲、增強體質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