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習*的七年知青歲月》是習總書記自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期間,其參與勞動、發(fā)展生產、錘煉意志的真實記錄。該書展示了習總書記少小離家來到陜北歷經7年時間融入生活、融入基層,對自身進行磨煉的心路歷程,是當代青年樹立正確人生觀、勵志成才的鮮活教材,是黨員干部錘煉黨性、提升素質的生動范本,也是國際社會全面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珍貴歷史資料。通過對該書進行認真研讀和集中學習,使我深有感悟。
首先,理想信念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必要因素。習總書記的知青生活中有著堅定的為人民服務和扎根基層謀發(fā)展的理想信念,使他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永不退縮。這是當代青年樹立正確人生觀的勵志教材,為當代青年樹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樣,同時指明了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理想、堅定信念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實現(xiàn)路徑,對當代青年的成長發(fā)展有著巨大的借鑒和指導意義。回到工作崗位后,我一定會立足本職、踏實作為,以大程度發(fā)揮自身在基層工作中的價值為要求,為更好地服務百姓、在決勝全面小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程中展現(xiàn)當代青年風采,貢獻自身力量。
其次,偉大的理論產生于艱苦卓絕的實踐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翻讀這部書,在回望歷史中,深切感受了青年習總書記知青生活的艱辛與不易,遙不可及的大國領袖一下子變得親切具體、可觸可感了。然而就是在艱苦的環(huán)境和切身的體會中,形成了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的邏輯起點與實踐來源,事關長遠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重大決策部署一下子變得更為清晰明朗、可信可學。投身基層才能了解人民疾苦、投身勞動才能感受生活艱辛,正是有了這樣的感悟,使得總書記執(zhí)政后時刻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xx大以來,“保民生、促發(fā)展”穩(wěn)步推進、“打虎拍蠅”絕不手軟,有力推進了人民滿意、社會和諧的新時代局面的行成。對于我們青年人來說,也要更多、更深入的投入到工作實踐中去,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更要多接觸群眾、多了解群眾,形成基層工作的第一手資料,為今后工作的開展和理論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后,堅決維護習總書記的核心地位,維護以習*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一名大學生村官需要具備的基本思想覺悟,也是全身心投身工作的思想武器。就我自身而言,要結合《習*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認真學習黨的xx大會議精神,切實打牢xx大的思想政治基礎,推進自身轉變作風、積極進取,從走好新征程、探出新路子、創(chuàng)造新業(yè)績,實現(xiàn)“兩個持久”的高度來充分認識基層工作的重要性。深刻把握《習*的七年知青歲月》體現(xiàn)出來的時代精神、寶貴品質和實踐要求,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精神支柱,培養(yǎng)堅定執(zhí)著的信仰追求。同時,既要把練就過硬本領作為立身之本,培養(yǎng)務實擔當?shù)膶嵺`品格,也要把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作為不竭動力,培養(yǎng)敢為人先的奮進精神。既要把矢志艱苦奮斗作為價值追求,培養(yǎng)人民至上的宗旨情懷,也要把錘煉高尚品德作為人生底色,培養(yǎng)以身許國的浩然正氣。
《習*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中習總書記在艱苦環(huán)境中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是我們廣大青年工作者的榜樣,為我們指出了今后工作應該努力的方向,也為我們樹立了像偉人學習、做偉大事業(yè)的決心和信心。今后,我會就切實提高提高政治覺悟,把思想自覺與行動自覺相結合,以及加強理論研究,把學習工作與研究工作相結合方面下工夫,讓自己的基層工作經歷能夠更加出彩,讓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斷提高,讓自己的服務水平得到持續(xù)強化。
篇二:
近期,路北區(qū)組織部、區(qū)團委組織全區(qū)青年干部、選調生、村官集中開展xx大讀書教育活動。會上全國*代表講述了xx大的會議盛況,華北理工大學的教授也向參會人員講解了xx大會議的報告并反復推薦了《習*七年知青歲月》一書,回來后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進行了閱讀。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習*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由29名采訪對象口述匯集起來的一本采訪實錄,親歷者以口述歷史的方式再現(xiàn)了當年習總書記在梁家河艱苦奮斗的細節(jié)。讀《習*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我深深為習主席青年時期如饑似渴讀書、孜孜不倦學習的精神所敬服。在回憶當年知青歲月中的讀書生活時,習主席說:“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拴到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我并不覺得農村7年時光被荒廢了,很多知識的基礎是那時候打下來的。”
習主席讀書,可謂“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在梁家河插隊7年間,沒書可看了他就四處借書,哪怕要走十幾里山路;白天干活他隨身帶著書,充分利用收工、放羊、吃飯的點滴空閑讀;晚上則點起煤油燈挑燈夜讀……就是以這樣的毅力和堅持,習主席當年讀完了所能借到的所有書籍。反觀現(xiàn)在我們的讀書條件,閱覽室,窗明幾凈;書架上,琳瑯滿目?梢惶嶙x書,一些同志卻總說沒時間。時間都去哪兒了?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同志把大把時間都空耗在閑聊中,浪費在游戲里,卻不愿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有調查顯示,中國國民年人均圖書閱讀量僅為4.58本,遠低于歐美發(fā)達國家平均水平。“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我們都應像習主席那樣,抓緊大好時光,見縫插針地多讀書,讀好書。
習主席讀書十分注重方法,“他看書經常是幾本書同時看,有所對比,有所分析,不但比較幾種說法的同異,也推敲作者為什么這么說!绷曋飨x書,一方面,看一本書時就一個觀點、一個史實同時尋找相關書籍作為佐證,從不同側面了解分析這個問題;另一方面,形成獨到見解和觀點,經過反復論證、消化吸收后歸納進自己的知識體系。例如讀《共產黨宣言》時,習主席找到著作的不同譯本,分析其不盡相同的理解和各有側重的翻譯,在分析對比中真正學深悟透。我們只有像習主席那樣分析對比地去讀書,才能提高讀書學習的質量和效率,掌握知識間的關聯(lián),也才能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素質。
習主席對一些重點書目,總是花功夫認真研讀。比如他在讀蘇聯(lián)軍事著作時,將《蘇聯(lián)偉大衛(wèi)國戰(zhàn)爭的重要戰(zhàn)役》圖冊攤開鋪在炕上,對照文章仔細尋找一個個文中涉及的不熟悉的地名,熟悉之后又進行“兵棋推演”復盤,力圖從紛繁雜亂的戰(zhàn)役經過中總結出兩軍對壘所展現(xiàn)的戰(zhàn)略思維和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之處。這告訴我們,“非學無以成才,非志無以成學”,如果不下功夫認真揣摩仔細研讀,就不可能深入領會書中的精髓要義,不可能深刻把握精神實質,不可能深度理解精華內涵。只有定下身來讀書,靜下心來鉆研,像習主席那樣聯(lián)系個人成長去讀書,聯(lián)系工作實際去讀書,聯(lián)系客觀規(guī)律去讀書,才能在讀書中提升自我,在鉆研中掌握真理,在提煉中升華認知。
習主席讀書涉獵極其廣泛,既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又讀中外歷史著作;既讀中國古代文學,又讀世界經典名著;既讀軍事理論,又讀國際政治。廣泛的閱讀不僅帶給習主席思維的拓展、視野的開闊和心靈的滋養(yǎng),更帶給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驚人學識和兼容并包、胸懷天下的宏大格局。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讀書是一個不斷豐富自我、提升自我的過程,讀書帶來的知識儲備讓我們受益終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孜孜不倦的精神、高效的方法和辯證的思維,更將伴隨我們的成長,產生愈來愈重要的影響!皩W不可以已”,多讀書、讀好書,帶來的只有益處。習主席說:“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從實踐起步!睆V大官兵唯有像習主席那樣博覽群書、勤學不輟,不斷從書籍中汲取營養(yǎng),厚實根基,才能在軍營中學以成才,成為文武兼?zhèn)、全面過硬的“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
篇三:
黨的xx大立足新時代、擘畫新藍圖、邁向新征程,作出了重大政治論斷,回答了重大時代課題,進行了重大戰(zhàn)略部署。習總書記的報告,如戰(zhàn)鼓、似春雷,響徹大地,穿越天空,讓國人心潮澎湃、激動不已,讓世人感慨萬千、羨慕不已。一個國家的氣質,的作用至關重要,習總書記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路人,舉旗定向、引領復興。為進一步加深個人理解領悟,在認真學習了xx大報告之后,我又讀了《習*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把讀書時期在延安的調研與書中的采訪記錄相結合,仔細品味習總書記年輕時這段在艱苦中成長、在奮斗中磨礪的閃光歲月和現(xiàn)如今帶領中國人民決勝全面小康、開啟偉大征程的光輝時代,帶給我許多新的啟示和感悟。
一、以學習作為安身立命的核心所在
xx大報告中指出“要增強學習本領,在全黨營造善于學習、勇于實踐的濃厚氛圍”!读*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中也提到:在延安的窯洞里,知青習*在勞作一天之后還要用煤油燈看書學習,直到困得不行才休息?梢哉f,我們黨歷來就有濃厚的學習氛圍。長征途中“天當教室地當紙、樹枝石頭當筆用”,延安時期“認字就在背包上、課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蓋上”。作為一名年輕干部,工作以來,越來越感到知識恐慌、本領恐慌。這就更加促使我要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深入學、系統(tǒng)學、聯(lián)系工作學,讀好“無字書”;消除浮躁、沉下心來,善于用空余時間,讀好“有字書”。既主動學文件法規(guī),學領導講話,學會議精神,也主動學業(yè)務知識,學專業(yè)技能,管理本領。在學習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增強本領,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久久為功。
二、以踏實作為成長提高的基礎關鍵
在我們重慶有一個職業(yè),街頭巷尾經?梢砸姷剑小鞍舭簟,他們挑著沉重的貨物穿梭在大街小巷、車站碼頭。他們迎難而上,身負重擔爬坡越坎;他們勤勞樸實,彎腰弓背腳踏實地創(chuàng)造財富。知青習*當村支書時,帶領群眾打深井、建鐵業(yè)社、縫衣社、代銷店、磨房,修沼氣池,打淤地壩,也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去做出來的,習總書記也在xx大報告中寄語青年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這種精神正是我作為組工干部需要學習的。首先是要有堅定地信仰,對于“棒棒”而言,他們的想法很純粹,就是不管多難也要搬運貨物到目的地;對于青年習*而言,堅定地信仰就是認認真真為人民群眾做實事。有句話說“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固屋堅,柱折屋塌”。對于我個人,就是要補足精神之鈣、筑牢思想之魂,將共產黨員的理想追求,價值觀念作為自己的終生信仰。其次就是要有踏實的作風,重慶作為山城,每一步臺階對于棒棒來說就是一個困難,只有踩實走穩(wěn)才能到達目的地。在工作學習當中也是本著求實精神踏實工作,做到“有一分光,發(fā)一分熱”,不走捷徑、不跨大步,這樣才不會“摔下來”,一步一個腳印加強學習,開展工作。
三、以合格作為價值追求的目標導向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是xx大報告發(fā)出的重大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習總書記在插隊時期先后寫了8份入團申請書,10份入黨申請書,終于在1974年組織批準入黨。今年初95歲的醫(yī)學專家李恒英光榮入黨,在耄耋之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說“覺得自己現(xiàn)在可能合格了”。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需要我們每一個黨員不斷追求合格、追求真理,警惕“四種危險”,提高“四自能力”。我們的黨一直重視黨性教育,從“黨的先進性教育”,到群眾路線教育,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到現(xiàn)在的“兩學一做”常態(tài)化制度化,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年的做,一錘一錘的敲,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不斷錘煉,黨員意識得到增強。但是,黨性修養(yǎng)是一門終身的必修課,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沒有“休止符”,永遠在路上。當前,就是要深入學習xx大精神和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和做上深化拓展,時刻自重自省自勵,、不改初衷、不失信仰、不丟理想,用一輩子去呵護共產黨員的稱號。
四、以基層作為積蓄能量的不竭源泉
xx大報告提出,“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fā)揮黨的基層組織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作用”,旗幟鮮明的指出了基層的重要性。而在陜北那七年極為艱苦的歲月里,青年習*從一個十五六歲不諳世事的少年,逐步成長為一名沉穩(wěn)自信、奮發(fā)有為的共產黨員和大隊黨支部書記,七年知青歲月就是總書記成長的力量源泉。南方多竹,竹子在破土之時要經過三至五年的生長周期,而一經破土,兩三年即可長成堅韌挺拔的竹子;鶎邮且粋大舞臺、一個大課堂,群眾是一名好老師。在基層錘煉,就要做到心隨黨旗在基層,情系群眾共生長,就意味著精神在一線升華,作風在一線檢驗,能力在一線提高。于我們個人而言,在基層廣闊天地的“蹲苗”就是竹筍在土地里的蓄勢待發(fā),只有充分汲取土壤中的養(yǎng)分,才能長成遮風避雨的“大樹”。具體來說就是要練好“四氣”,即:“正氣”,就是有共產黨員的本色;“帥氣”,就是注重形象,慎言慎行;“底氣”,就是處事不驚,沉著冷靜;“靈氣”,就是開動腦筋,靈活創(chuàng)新。
“平凡孕育偉大,奉獻譜寫人生,汗水鑄就輝煌”。崢嶸歲月、何懼風流。樹的年輪,記錄著它的成長,如果說流行語是時代的年輪、皺紋是臉龐的年輪、情感是內心的年輪的話,那么,腳踏實地的奮斗則是我們青年干部的年輪。哪怕一瞬,都會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