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2014廣西教師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知識

時間:2018-06-14 10:05:00   來源:無憂考網     [字體: ]
【#教師招聘# #2014廣西教師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知識#】2018廣西特崗教師招聘是否有筆試環(huán)節(jié),由各縣(市、區(qū))確定,自治區(qū)不做統(tǒng)一要求。©無憂考網為大家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

  1.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是圍繞什么相互作用的過程而組織的?()

  A.教學和成長B.學習和發(fā)展C.教學和發(fā)展D.學習和教學

  答案:D

  2.在影響學教過程的因素中,學生的先前基礎知識、學習方式、智力水平、興趣和需要差異等屬于()。

  A.文化差異因素B.社會差異因素C.群體差異因素D.個體差異因素

  答案:D

  3.教育心理學家們進行早、多的一項研究內容是()。

  A.發(fā)展過程B.學習過程C.教育過程D.教學過程

  答案:B

  4.從“人是一個生物的存在”這個角度建立教育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是()。

  A.弗洛伊德B.巴甫洛夫C.斯金納D.桑代克

  答案:D

  5.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奠基人”的是()。

  A.馬卡連柯B.蘇霍姆林斯基C.烏申斯基D.謝切諾夫

  答案:C

  6.20世紀60年代,蘇聯(lián)的教育心理學家們進行了的“教學與發(fā)展”的實驗研究,其帶頭人是()。

  A.贊科夫B.列昂節(jié)夫C.魯利亞D.魯賓斯坦

  答案:A

  7.皮亞杰的研究表明,感知運動階段的一個顯著標志是兒童漸漸獲得()。

  A.客體客觀性B.主體客觀性C.客體永恒性D.主體永恒性

  答案:C

  8.在論述教學與發(fā)展的關系時,提出“近發(fā)展區(qū)”這一重要概念的是蘇聯(lián)心理學家()。

  A.巴班斯基B.彼得羅夫斯基C.維果斯基D.斯米爾羅夫

  答案:C

  9.根據埃里克森的社會化發(fā)展理論,12~18歲的個體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

  A.角色同一性對角色混亂B.主動感對內疚感C.勤奮感對自卑感D.友愛親密對孤獨

  答案:A

  10.卡特爾根據對智力測驗結果的分析,將處理數字系列、空間視覺感和圖形矩陣項目時所需的能力稱為()。

  A.晶體智力B.流體智力C.三元智力D.情緒智力

  答案:B

  11.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認為,能正確建構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利用這些意識察覺做出適當的行為,并規(guī)劃、引導自己的人生,這屬于()。

  A.人際智能B.內省智能C.自然觀察智能D.邏輯—數學智能

  答案:B

  12.教師要從過去作為單純灌輸者的角色中解放出來,推動以學習能力為中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fā)展,這屬于教師角色中的()。

  A.研究者B.設計者C.促進者D.終身學習者

  答案:C

  13.教師對于自己影響學生學習活動和學習結果的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稱為()。

  A.教師控制點B.教學反思C.教學效能感D.教學操作能力

  答案:C

  14.揭示了“教師的期望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xiàn)發(fā)生積極變化”這一原理的效應稱為()。

  A.霍桑效應B.羅森塔爾效應C.巴納姆效應D.費斯廷格效應

  答案:B

  15.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課堂上發(fā)生的問題,然后共同討論解決的辦法,后得到的方案為所有教師及其他學校所共享,這種反思方法稱為()。

  A.行動研究B.詳細描述C.教學日記D.交流討論

  答案:D

  16.教師職業(yè)倦怠是用來描述教師不能順利應對()時的一種極端反應。

  A.個人壓力B.生活壓力C.工作壓力D.社會壓力

  答案:C

  17.費登伯格認為,職業(yè)倦怠是“過分努力去達到一些個人或社會的不切實際的期望”的結果,這是一種()。

  A.臨床心理學的觀點B.社會心理學的觀點C.工作環(huán)境的觀點D.社會歷史學的觀點

  答案:A

  18.研究表明,容易產生職業(yè)倦怠的是那些低自尊或外控的教師,以及具有()。

  A.A型人格的教師B.B型人格的教師C.C型人格的教師D.D型人格的教師

  答案:A

  19.從廣義的角度理解,引起學習發(fā)生的是個體的()。

  A.成長B.經驗C.反射D.反應

  答案:B

  20.達爾文小時候曾被認為是低能兒,牛頓小時候成績很差,華羅庚在初一時還補考過數學,后來使他們大腦中的潛能發(fā)展起來,并產生巨大變化的原因是()。

  A.學習B.成熟C.時間D.年齡

  答案:A

  21.聯(lián)結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一過程是()。

  A.模仿B.頓悟C.靈感D.試誤

  答案:D

  22.在一定程度上對知識的客觀性和確定性提出質疑,并強調知識的動態(tài)性,這種知識觀屬于()。

  A.聯(lián)結主義學習理論B.行為主義學習理論C.建構主義學習理論D.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答案:C

  23.20世紀60年代,將“來訪者中心療法”移植到教育領域,創(chuàng)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和教學理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是()。

  A.馬斯洛B.羅杰斯C.羅洛·梅D.布魯納

  答案:B

  24.動機產生的基礎是()。

  A.興趣B.需要C.態(tài)度D.信念

  答案:B

  25.人們對學習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稱為()。

  A.內部動機B.外部動機C.近景動機D.遠景動機

  答案:A

  26.在各種有影響的動機理論中,歸因理論為強調()。

  A.認知B.情感C.意志D.個性

  答案:A

  27.以下哪一項不屬于知識的功能?()

  A.預期功能B.監(jiān)督功能C.調節(jié)功能D.辨別功能

  答案:B

  28.安德森從信息加工的角度對知識進行分類,其中對事實、定義、規(guī)則和原理等的描述屬于()。

  A.隱性知識B.顯性知識C.程序性知識D.陳述性知識

  答案:D

  29.技能被定義為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復雜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包括肢體動作方式和()。

  A.智力動作方式B.操作技能方式C.運動技能方式D.思維方式

  答案:A

  30.因為解決問題需要對原有知識、原則進行重新組合,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迅速提取與解決問題有關的信息,這些信息儲存在()。

  A.感知B.思維C.注意D.記憶

  答案:D

  31.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方案稱為()。

  A.學習態(tài)度B.學習習慣C.學習動機D.學習策略

  答案:D

  32.元認知包括兩個相對獨立的成分,即元認知控制和()。

  A.元認知知識B.元認知計劃C.元認知監(jiān)控D.元認知調節(jié)

  答案:A

  33.教學模式中尤其適合教授那些學生必須掌握的、有良好結構的信息或技能的是()。

  A.適應性教學模式B.掌握學習模式C.獨立學習模式D.直接教學模式

  答案:B

  34.個別化教學的典型代表是()。

  A.情境教學B.支架式教學C.程序教學D.復式教學

  答案:C

  35.在布羅菲和伊伏特遜劃分的課堂管理階段中,教師要花較多的時間監(jiān)控和維持管理系統(tǒng),而不是直接教授規(guī)則和程序的是()。

  A.小學低年級階段B.小學中年級階段C.小學高年級階段D.小學整個階段

  答案:B

  36.下列選項中,常常被用來改善個別學生在課堂上的搗亂行為.也可用于整個搗亂班級行為矯正的有效方法是()。

  A.以家庭為背景的強化B.個人日志卡C.整班代幣強化D.集體績效系統(tǒng)

  答案:A

  37.狹義的德育是指()。

  A.社會德育B.社區(qū)德育C.學校德育D.家庭德育

  答案:C

  38.德育對青少年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

  A.導向作用B.制約作用C.積極作用D.影響作用

  答案:A

  39.德育目標是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fā)展上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的()。

  A.數量標準B.質量標準C.形式標準D.內容標準

  答案:B

  40.心理健康表現(xiàn)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和良好的()。

  A.人際關系B.社會化人格C.個性特征D.社會適應能力

  答案:D

  41.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是()。

  A.道德認識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為

  答案:A

  42.“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反映了德育的()。

  A.紀律約束原則B.鞏固性原則C.集體教育原則D.因材施教原則

  答案:D

  43.德育過程是對學生品德的培養(yǎng)提高過程,其實施應當()。

  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

  B.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依次進行

  C.以行為開端,行、知、情、意依次進行

  D.視具體情況而定,可有多種開端和順序

  答案:D

  44.“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所體現(xiàn)的是()。

  A.智育過程規(guī)律B.體育過程規(guī)律C.德育過程規(guī)律D.美育過程規(guī)律

  答案:C

  45.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德育目標B.德育原則C.德育內容D.德育方法

  答案:B

  46.德育的“知行統(tǒng)一原則”指的是()。

  A.理論和實踐相結合B.感性和理性相結合C.認識和行動相結合D.知識和能力相結合

  答案:A

  47.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礎之間的矛盾是德育過程的()。

  A.特殊矛盾B.基本矛盾C.重要矛盾D.次要矛盾

  答案:B

  48.教師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A.榜樣示范法B.實際鍛煉法C.說服教育法D.品德評價法

  答案:C

  49.針對我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中對學生品德要求出現(xiàn)差異甚至對立的現(xiàn)象,德育工作應貫徹()。

  A.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B.發(fā)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C.正面啟發(fā)引導原則D.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答案:D

  50.學校實施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A.班主任工作B.社會實踐活動C.思想品德課和其他各科教學D.課外與校外活動

  答案:C

  51.“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所體現(xiàn)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評價法B.自我修養(yǎng)法C.心理咨詢法D.陶冶教育法

  答案:D

  52.教師職業(yè)基本、主要的道德責任是()。

  A.團結協(xié)作B.終身學習C.教書育人D.關愛學生

  答案:C

  53.教師職業(yè)道德區(qū)別于其他職業(yè)道德的顯著標志是()。

  A.愛崗敬業(yè)B.為人師表C.愛國守法D.無私奉獻

  答案:B

  54.2012年教育部研究制定的《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的基本理念之一是()。

  A.自尊自律B.嚴謹治學C.學生為本D.勤于反思

  答案:C

  55.我國教育法律體系中的基本法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答案:A

  56.《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修訂的時間是()。

  A.2006年B.2000年C.1996年D.1986年

  答案:A

  57.我國義務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發(fā)展()。

  A.高等教育B.基礎教育C.職業(yè)教育D.專業(yè)教育

  答案:B

  58.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下列不屬于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是()。

  A.有優(yōu)秀的教師B.有必備的辦學資金和穩(wěn)定的經費來源

  C.有組織機構和章程D.有符合規(guī)定標準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

  答案:A

  5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guī)定,下列情況屬于“不能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喪失教師資格”的是()。

  A.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B.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D.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答案:B

  60.某初中張老師應朋友要求,在所教班級推銷教學輔導資料,其做法()。

  A.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B.符合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原則C.體現(xiàn)教師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D.違反義務教育法有關規(guī)定

  答案:D

  二、多項選擇題

  61.一個正確的教育心理學實驗通常要求研究者做到()。

  A.至少操作一個自變量B.至少設置一個安慰劑控制組

  C.隨機選派被試進行實驗處理D.在實驗組和一個或幾個控制組之間至少要比較一個因變量

  答案:A,C,D

  62.皮亞杰認為,個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機能包括()。

  A.圖式B.同化C.順應D.平衡

  答案:B,C

  63.對學生學習風格差異的研究發(fā)現(xiàn),場依存型者更感興趣的是()。

  A.社會學科B.數學C.化學D.人文學科

  答案:A,D

  64.近年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主要呈現(xiàn)出以下幾種取向,即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

  A.理性取向B.實踐—反思取向C.社會取向D.生態(tài)取向

  答案:A,B,D

  65.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幾種重要成分是()。

  A.認知成分B.批判成分C.教師陳述D.操作成分

  答案:A,B,C

  66.班杜拉認為,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并把強化分為()。

  A.效果強化B.替代性強化C.自我強化D.直接強化

  答案:B,C,D

  67.一般說來,學習動機并不是通過直接進入認知建構過程.而是通過某些中介對學習產生作用的,影響認知建構過程的中介有()。

  A.學習情緒狀態(tài)的喚醒B.學習準備狀態(tài)的增強

  C.學習注意力的集中D.學習意志的提高

  答案:A,B,C,D

  68.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基本特征有()。

  A.穩(wěn)定性B.靈活性C.獨創(chuàng)性D.流暢性

  答案:B,C,D

  69.合作學習是一種由若干名能力各異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從事學習活動的教學策略,其特征是()。

  A.操作化B.系統(tǒng)化C.程序化D.結構化

  答案:A,B,C,D

  70.在社會主義中國,德育包括()。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藝術教育D.道德教育

  答案:A,B,D

  71.制定我國學校德育目標的主要依據是()。

  A.時代與社會發(fā)展需要B.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道德傳統(tǒng)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發(fā)展規(guī)律

  答案:A,B,C,D

  7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

  A.傳授學習方法B.樹立心理健康意識C.培養(yǎng)觀察能力D.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答案:B,D

  73.德育過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內容D.德育原則

  答案:A,B,C

  74.貫徹學校德育疏導原則的基本要求是()。

  A.講明道理,疏導思想B.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

  C.因勢利導,循循善誘D.統(tǒng)一校內教育力量

  答案:A,C

  75.運用品德評價法的要求是()。

  A.目的明確,公正合理B.表揚為主,批評為輔

  C.發(fā)揚民主,學生參與D.堅持標準,實事求是

  答案:A,B,C,D

  三、判斷題

  76.研究變量是指能在不同條件下變化的個人或環(huán)境的某些特征。()

  答案:對

  77.遺傳是個體在心理發(fā)展過程中來自環(huán)境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個體心理發(fā)展中占據主導作用的因素。()

  答案:錯

  78.皮亞杰的研究表明,去集中化是形式運算階段兒童思維成熟的大特征。()

  答案:錯

  79.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水平與具體運算在有指導情況下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是不斷變化的,因此,需要在一個動態(tài)評估環(huán)境中測查近發(fā)展區(qū)。

  答案:對

  80.在教學活動中,傾向于外歸因的教師會更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積極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在結果上也更可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答案:錯

  81.通過讓教師或實習生進行教學決策的訓練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答案:對

  82.研究發(fā)現(xiàn),教齡越長的教師,職業(yè)倦怠感越低。()

  答案:錯

  83.奧蘇伯爾需要層次理論強調,較低級的需要必須滿足之后才會出現(xiàn)相對較高級的需要。()

  答案:錯

  84.創(chuàng)造性思維往往與發(fā)散思維和聚合思維兩個概念相關,但更多地或首先表現(xiàn)在發(fā)散型上。()

  答案:對

  85.大腦兩半球的單側化研究發(fā)現(xiàn),左半球與創(chuàng)造性有關。()

  答案:錯

  86.教師使用包括目光接觸、手勢、身體靠近等非言語線索,能消除學生在課堂上的許多不良行為。()

  答案:對

  87.課堂不良行為常見的強化物一般有兩種:一是獲得老師或同伴的注意.二是逃避不愉快的狀態(tài)或活動。()

  答案:對

  88.德育目標決定了德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

  答案:對

  89.勞動教育不屬于學校德育的主要內容。()

  答案:錯

  90.德育過程就是思想品德形成過程。()

  答案:錯

  91.道德認識是衡量一個人道德修養(yǎng)水平的重要標志。()

  答案:錯

  92.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統(tǒng)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答案:對

  93.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是教育家馬卡連柯成功教育經驗的總結。()

  答案:對

  94.《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師考核、聘用和評價的首要內容是能力水平。()

  答案:錯

  95.義務教育學?梢圆唤邮站哂衅胀ń逃芰Φ臍埣策m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

  答案:錯

  四、材料分析題

  96.兒童經常說“我一走路,月亮就跟我走”“花兒開了,因為它想看看我”;而他們的思維又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表現(xiàn);同時兒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時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對物體的認識受其形態(tài)變化的影響。

  此材料說明前運算階段兒童的認知特點是()。

  A.自我中心B.他人中心C.不可逆性D.尚未守恒

  答案:A,C,D

  97.羅森塞恩的研究表明,小學教師每天只有20%。30%的時間在與學生進行言語交流,而其他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管理活動上。特別是隨著人們對合作學習和交互性學習的重視,教師所扮演的這些角色更為突出。

  此材料說明這些角色是()。

  A.組織者B.反思者C.管理者D.設計者

  答案:A,C,D

  98.教師的教育教學任務較為繁重,“以分數論學生,以升學率論教師”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有的學校管理混亂,教師與領導溝通不暢,教師常常處于應付教學活動的狀態(tài),因而導致教師心情煩躁、易怒、情緒緊張。

  此材料說明造成教師這種壓力的原因是()。

  A.教師職業(yè)角色沖突B.教育評價機制存在缺陷C.學生難管難教D.學校管理體制不健全

  答案:B,D

  99.一位物理教師在講光電效應前,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那路邊上的電燈怎樣才能夠做到不用人管,天一黑就都亮了,天一亮就都滅了?”言語不多,卻像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學生,使他們的學習動機由潛伏狀態(tài)轉入活躍狀態(tài)。

  此材料說明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是()。

  A.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形成懸念B.加強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吸引學生的注意

  C.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D.利用思維定勢,提高學生解題效率

  答案:A,B,C

  100.有這樣一個問題:已知一個圓的半徑(R)是2厘米,問與圓外切的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這個問題的呈現(xiàn)方式有兩種,如下圖1和圖2所示。很明顯,圖2比圖1提供的線索更隱蔽,解答也相對難一些。

  此材料說明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是()。

  A.問題的反應特點B.問題的刺激特點C.問題的操作特點D.問題的運動特點

  答案:B

  101.課堂教學中常常采用班組討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種討論一般在10~12個人的情況下有效。通過集體討論,每個學生從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見解,大大拓寬了解決問題方法的范圍,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當然,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問學生“如果教室像電*”這樣的問題,啟發(fā)學生以新的途徑去思考熟悉的事物,或者讓學生用原有方式去思考新的主體,如以人體去比擬交通運輸系統(tǒng)。通過這種概念距離的形成,使學生能夠自由地思考其生活中的活動或經驗,發(fā)揮想象力,增強領悟力。

  此材料說明訓練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方法是()。

  A.聯(lián)想技術B.腦激勵法C.分合法D.粘合法

  答案:B,C

  102.某初中學校曾組織了這樣活動:讓三十幾個學生各持一張IC電話卡,到所在縣城的公用電話亭去打一個電話。結果同學們懷著新鮮好奇的心情走出校門,回來時每人卻是一肚子的感慨。座談會上,同學們紛紛談了自己的看法:“許多電話根本不能用,有的連電話線都被扯斷了,太缺德!”“簡直丟人!要是外地人來咱這兒,打電話碰到這種情況,那對我們這地方和這里的人會是什么印象?”“要招商引資.發(fā)展經濟.就要首先從這些小事做起,注意環(huán)境建設,每個人都要有公德意識!薄吧罡嬖V我們要講公德!

  根據德育過程的相關理論,這次德育活動說明()。

  A.學生的道德認識要在生活、實踐中親身體驗

  B.學生的道德養(yǎng)成需要將道德認識內化為道德品質,外化為道德行為

  C.學校德育應當走向生活化,創(chuàng)設有利條件讓學生體驗生活

  D.學校組織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加深學生的道德情感體驗

  答案:A,B,C,D

  103.某校劉老師在開學不久就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生王某有許多毛病。劉老師心想,像王某這樣的同學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肯定和鼓勵。于是,劉老師找他談話說:“你有缺點,但也有不少優(yōu)點,可能你自己還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吧,你在兩天內找到自己的一些長處,不然我可要‘批評’你了。”第三天,王某很不好意思地找到劉老師,滿臉通紅地說:“我心腸好,力氣大,畢業(yè)后想當兵!眲⒗蠋熉犃苏f:“這就是了不起的優(yōu)點。心腸好,樂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這種人,你力氣大,想當兵,保家衛(wèi)國,是很光榮的事,你的理想很實在。不過,當兵同樣需要科學文化知識,需要真才實學!甭犃藙⒗蠋煹脑,王某很高興,臉上露出了笑容。

  根據我國德育原則和德育方法,此材料中的劉老師()。

  A.注意在集體中教育,運用了集體教育的原則

  B.因勢利導,運用了發(fā)揚積極因素和克服消極因素相結合的原則

  C.重視榜樣的作用,運用了榜樣示范法

  D.針對學生的特點,運用了說服教育的方法

  答案:B,D

  104.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談起初為人師時的一段經歷:一天,我放在講臺上的備課本競然被人撕爛了兩張。我火冒三丈,知情人立即“揭發(fā)”出撕本子的人。我一看那個學生,心理“咯噔”一下,愣了。我思慮良久,對全班同學說:“我先向大家作個檢討。昨天,因這位同學寫字潦草,我一氣之下,將他的本子撕為兩半。我不該這樣做,我撕了他一個本子,而他只撕了我兩張紙,說明他還是給老師面子的,他比我好。”教室里靜靜的,幾十雙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我。第二天早上,在我的辦公桌上端端正正地放著一個和我的備課本差不多大的新本子。

  從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角度看,于老師的教育行為()。

  A.體現(xiàn)了于老師對學生的尊重

  B.說明于老師勇于自我批評,善于改正錯誤

  C.反映了于老師師道尊嚴的作風

  D.表現(xiàn)了于老師為人師表的素養(yǎng)

  答案:A,B,D

  105.近年來,某市教育局多次下發(fā)通知,明確規(guī)定小學和初中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不得舉辦以應試為目的的提高班、實驗班,也明確規(guī)定雙休日和寒暑假不得補課或辦補習班。然而,該市某初中“重點班”與“非重點班”現(xiàn)象依然存在,假期補課也一直在進行。

  依據相關教育法律法規(guī),此材料中()。

  A.教育局的要求是正確的,符合我國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

  B.教育局的要求是不正確的,違反了我國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

  C.某初中的做法是正確的,沒有違反我國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

  D.某初中的做法是錯誤的,違反了我國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

  答案: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