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 #一年級20以內(nèi)加減法的計算技巧#】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shù)學大綱(試用)指出:“要根據(jù)數(shù)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用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這就是說,小學數(shù)學,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發(fā)展智力,還要體現(xiàn)社會主義教育性質(zhì),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目的。所以學好數(shù)學,勢在必行。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計算是有技巧的,從一年級開始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和合理運用計算技巧進行計算的習慣,在計算20以內(nèi)的加減法時,可以嘗試這樣做:
一、 找出佳口算方法
口算方法比較多,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佳方法是提高口算速度及正確率的關鍵。練習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復習多種口算方法,讓學生通過比較,得出佳的方法。
方法一 :做減法,想加法。利用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關系,用加法來思考。如,12-8,想8 ( )=12。
方法二:破十法。如 13-7用“破十法”可以這樣想:10-7 3=6
方法三:連減法(平時法),如13-7用‘連減法’可以這樣想:13-3-4=6,也就是把7分成3和4。
方法四:加補法。如13-7還可以這樣想:13-10 3=6
二、視聽結合,強化口算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它具有花時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點。因此,通過口算訓練,可以促使一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
視算和聽算是口算訓練的兩種基本形式。視算是通過眼看、腦算、口說得數(shù);而聽算則要通過耳聽、腦記,才能說出得數(shù)。在口算訓練中經(jīng)常變換口算形式,將視算和聽算相結合,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
口算的 內(nèi)容要有針對性。不同的課型,口算的內(nèi)容不一樣。新授前的練習,要發(fā)揮其啟導功能。如教學“8加幾”之前,口算題可設計成:
8 2 1 8 2 3 8 2 5
8 2 2 8 2 4 8 2 6
這組題的作用在于誘發(fā)思維,寓“算理”于練習之中,為用“湊十”法算“8加幾”奠定可基礎。
另外要注意練習的層次性。如教學“十幾減7”的鞏固練習,可以這樣設計:
7 ( )=13 7 ( )=15
13—7= 15—7=
這樣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掌握“做減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我們覺得練習的有效與否,更要突出一個“巧”字”。 既有花時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點,又達到復習舊知提高計算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