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赟是北周的第四位皇帝,父親宇文邕是個厲害的角色,在宇文赟登基之前,可受了宇文邕不少的棍棒教育。
于宇文赟是宇文邕的長子,是定好的皇位繼承人,但是宇文邕擔心宇文赟不能堪當大任,所以教導宇文赟時十分嚴厲。宇文赟好酒,有時候會喝醉,這讓宇文邕很不能忍,就命令下屬不能把酒送到東宮去。
宇文赟一旦有錯,宇文邕就會拿來一頓“棍棒教育”,一邊打還一邊說:“讓你不求上進,你知道之前有多少位太子都被廢了嗎?你以為你當上太子就能高枕無憂了嗎?氣死我了!”
這樣還不行,就派人監(jiān)視宇文赟的一言一行,記錄上來,呈給宇文邕看。宇文赟也是被打怕了,也擔心自己太子之位不保,所以就隱藏起本性,裝作謹言慎行的樣子給宇文邕看。宇文邕還以為他改邪歸正了,放心地把皇位交給了宇文赟。
沒想到宇文邕一死,宇文赟就暴露本性了。按照慣例,宇文邕死后,宇文赟要守孝一個月之后才能登基,但是宇文赟等不及了,在第二天就登基為帝,十天后就把宇文邕給下葬了,脫下孝服就開始為他的登基慶祝,不孝子啊!
宇文赟即位之后,沒有約束他喝酒了,每天都喝的醉醺醺的。光喝酒還不夠,美酒得有美人相陪,于是就在全國各地廣選美女進宮。
宇文赟:沒錯我是個不理政事、沉溺酒色的昏君,但是我有一點,你們誰也比不上,就是我有五位皇后,你們才只有一位。
其他皇帝:那你豈不是很棒棒,給你鼓鼓掌喲!
宇文赟的第一位皇后就是他的太子妃楊麗華,是楊堅的女兒,宇文赟登基之后,就被立為天元皇后。楊麗華性格溫順,沒有妒忌之心,但是她并不受宇文赟寵愛,宇文赟還常常無端責怪他,甚至有一次都要賜死楊麗華,還是楊麗華的母親獨孤伽羅苦苦哀求宇文赟,楊麗華才免于一死。
宇文赟的第二位皇后叫朱滿月,朱滿月一個宮女,偶然得到宇文赟的寵幸,生下了兒子宇文闡。后來宇文赟禪位給宇文闡,母憑子貴,朱滿月就被尊為天大皇后。后來在北周滅亡之后,朱滿月就出家為尼了。
宇文赟的第三位皇后叫陳月儀,是大將軍陳山提的女兒,一入宮就受到宇文赟的寵愛,封為德妃,一月之后,就被立為皇后,天中大皇后。
宇文赟的第四位皇后叫尉遲熾繁,她本來是西陽公宇文溫的妃子,在一次朝見中被宇文赟看中,就想把她給奪過來。所以宇文赟就把她原先的丈夫宇文溫扣上了叛變的罪名給處死了,順利地把尉遲熾繁給接進宮了。
先是被封為長貴妃,又覺得這樣委屈了美人,反正已經有四位皇后了,再多一位也無所謂吧,就冊立為天左大皇后。
宇文赟的第五位皇后是元樂尚,同陳月儀是一起進宮的,一起被封為貴妃。兩人都受宇文赟的寵愛,所以是一同封為皇后的,元樂尚為天右大皇后。
宇文赟的五位皇后,除過楊麗華,其余四位都出家為尼了。只有楊麗華因為是楊堅的女兒,免于出家,在楊堅稱帝之后,還被封為了樂平公主。
有句俗語是:左青龍,右白虎,中間一個二百五,不知道陳月儀這個天中大皇后看見這句話時作何感想。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本是窮苦農民。因為窮,去當了和尚。傳說他的父親死后,買不起棺材,兄弟倆抬著遺體到山上找了個凹地準備埋葬,誰知趕上一場暴雨,兩兄弟躲雨回來,發(fā)現(xiàn)尸體已被山洪帶來的泥沙掩埋,也有說是山崖坍塌使這里成了個土堆,總之就埋在這里了。朱元璋當上皇帝后,風水先生就說他家祖墳的風水好,是一塊可以使后人當上皇帝的風水寶地。你要問他為什么事后才說,他說是天機不可泄露,說早了不行。
按中國天人合一的觀念,能當上皇帝的人,是天命所歸。特別是朱元璋出身寒微卻當了皇帝,皆因他的父親葬在了風水寶地,這樣的說法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同。在歷代帝王中,有關朱元璋的風水傳說也特別多。但是,風水同時也是皇帝權貴的一塊心病。
因為,如果風水真有那樣大的作用,能夠出皇帝的風水寶地就不會只有一塊,要是別人也把父母葬在這樣的風水寶地里,豈不是就該別人來當皇帝?
再者,按風水師的說法,風水是可以破壞的,譬如挖個坑道把“龍脈”切斷,還有簡單到在墳墓周圍釘上桃木釘之類的辦法。如果居心叵測的人把皇家的風水破壞了怎么辦?因此當風水師說某處發(fā)現(xiàn)了能產生皇帝的風水寶地,就要把那里的風水破壞掉。而對皇家陵墓及其附近地區(qū),砍柴動土是不行的,更不允許開礦;实廴绱,下面的權勢者也同樣,不許動他家的風水寶地。
第三,風水師說你家的祖墳是風水寶地,因此你當上了皇帝,但如果承認他講的話就是天機,改天他說你這里的氣數(shù)已盡怎么辦?事實上也確有風水師慨嘆,就看個住宅的風水,是大材小用,“風水是天地之學、王者之術”。
第四,風水長期被居于正統(tǒng)地位的儒家視為妖妄之術;实廴绻强匡L水上的臺,那叫得天下不正,事實上也沒有。因此盡管信風水的皇帝可能不少,但公開表示自己信風水的并不多。
信風水最有名的皇帝是宋徽宗,因好久沒有生養(yǎng)兒子,風水師說,把汴梁城西北角的地勢加高數(shù)倍,就可以有兒子了。照辦后,果然得子,于是更加信風水,按風水的要求大興土木,結果成為亡國之君,連同兒子宋欽宗一塊兒被金兵俘虜走了。
明清兩代帝王多重視風水,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最下功夫,從萬歷十二年建到十八年,花了八百萬兩銀子,而明朝也是在他手里開始走下坡路。明十三陵據(jù)說是風水大師推薦給明成祖的,說這里風水。
盡管風水在中國信的人不少,但始終上不了臺面。曾國藩一生經歷了“不信風水———信風水———不信風水”三個階段,什么時候信風水了呢,是他父親去世丁憂在籍,不能做官,得在家中守孝三年的時候;當他功業(yè)有成而一個弟弟在作戰(zhàn)中死去后,覺悟過來,但求一生平穩(wěn),不再去追求富貴功名,就不信風水了。
有強人之稱的袁世凱在被清貴族排斥回老家賦閑時,懷疑是祖墳的風水有問題,有風水師說,這里本是出大貴人之地,是他誤在“龍穴”四周筑了圍墻,因而“龍身受制、氣脈阻塞、不能發(fā)旺、反遭挫折”。據(jù)說袁世凱聽了風水師的話,拆掉圍墻,后來便當上了總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