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一個池塘中,住著一群魚,它們一直在那里無憂無慮.快活自在地生活著.突然,這年鬧旱災(zāi),天上一點(diǎn)兒雨也不下,塘中的水都快要干枯了.塘中的魚十分擔(dān)心害怕,塘中沒有了水,它們的生命也就完結(jié)了.有一條魚對同伴們說:
"看樣子情況很不妙,這樣干枯下去,后果將是不堪設(shè)想的!咱們該怎么辦?大家應(yīng)該群策群力,想出一個好辦法來,也好拯救大家的生命啊."
這時,一條最年長.最有經(jīng)驗的魚說道:
"咱們應(yīng)該去找螃蟹商量一下,向它討個主意.它比我們年長,見過的世面比誰都要多,它說的話應(yīng)該是最可信的."
魚群都認(rèn)為這條魚說得在理,便成群結(jié)隊,魚貫而出,去找螃蟹求教.這時,螃蟹正好無所事事地呆坐家中,對池塘缺水.魚群遭殃的情況一點(diǎn)兒也不知道.魚群前來向它致意問好之后,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道:
"螃蟹啊,您是我們的長輩,我們只能前來求助于您了."
螃蟹大惑不解地問道:"這是怎么啦?你們興師動眾.結(jié)隊前來,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我能幫你們什么忙呢?"
于是,魚群便把天大旱.塘水枯竭.它們危在旦夕的情況,詳細(xì)地敘述了一番,然后說道:
"我們實在是無法可想了,才來麻煩您.求助于您,請您盡快為我們想個好辦法來擺脫困境吧!因為您是我們的長輩,閱歷深.見識廣,一定能為我們想出個好辦法的."
螃蟹思索了一下,說道:"真是不可想象!你們見池塘快要干枯了,就如此驚慌失措,看起來,你們已經(jīng)不相信安拉的慈悲以及他早已替萬物準(zhǔn)備了充分的糧食這個真理了!你們怎么竟無知到如此地步?難道從來就沒有誰告訴過你們,安拉無償?shù)毓┙o他的每個奴婢衣食,而且早在創(chuàng)造宇宙萬物之前,他們的壽命.衣食就是決定了的嗎?現(xiàn)在你們是在為已經(jīng)注定的事?lián)暮ε?你們這不是在自討苦吃嗎!既然你們來找我.要聽我的主意,依我之見,的辦法就是:大家虔誠地祈求安拉保佑,誰也不能再懷疑安拉的圣明,要上上下下.內(nèi)外一致地堅信真主,求他保佑,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免遭災(zāi)禍.安拉是從來不會讓信賴他的人失望的,真心請求他的人是不會被拒絕的.聽我的,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不要驚慌,不要懷疑,就會有好結(jié)果,也就會擺脫困境.冬至那天,安拉會對我們的祈禱做出答復(fù)的.天一下雨,地面上積水四流,到那個時候,咱們這個池塘中自然就會有水了.所以,你們先回去,忍耐一下,靜靜地等待安拉的安排.萬一你們沒有等到下雨便因池塘干枯而死,那就是壽終正寢,可以長眠安息而無愧疚.再說了,如果最后情況緊急,到了非逃荒不可的程度,咱們再想辦法離開家園,到那時,安拉會指引我們該到何處去的."
螃蟹的一席話,使魚群茅塞頓開.見識大增,它們異口同聲地說道:
"螃蟹呀,您確實是不同凡響的,我們一定照你說的去做,愿安拉替我們重重地感謝你!"
魚群向螃蟹深表謝意后,回到原來的住處,天天祈禱.果然沒過多久,天就下了大雨,地上到處是水,池塘里的水,也就慢慢積多起來.魚群高興得在池塘里跳躍起來,從此,它們便安居樂業(yè),快活地生活下去.
宰相赫馬斯講完池塘中的魚和蟹的故事,告訴國王:"當(dāng)初我們的心情是和魚群差不多的,對陛下生子和繼承王位這件事,也曾失去信心.然而,如今您果然有了兒子,這是安拉的賞賜,我們的祈禱果然成真.現(xiàn)在我們要祈禱安拉使王子成為你的繼承人,將來光宗耀祖,讓陛下為他自豪.驕傲.相信吧,我們不要對安拉的恩惠抱絕望心情吧."
宰相赫馬斯講完話,剛一坐下,第二個大臣馬上站起來,他先致賀詞,說道:
"一位深受萬民敬重.愛戴的君主,應(yīng)該具備正直.大方.圣明.寬容的本性;他在治理國家時,應(yīng)以身作則;他要大公無私地替庶民排憂解難;他對臣民的生命財產(chǎn),負(fù)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他應(yīng)該有一副好心腸,關(guān)注庶民的疾苦;他要對百姓一視同仁,平等待人,不剝奪任何人的權(quán)利.只有做到這一切,百姓們才會愛戴他.聽命于他.為他祝福.到了來世,他才有資格獲得安拉的贊許,并在那里享受加倍的報答.
"陛下,剛才我所說的這種王道仁政,其實并不是我的見解,先賢早已說過:'庶民認(rèn)為可貴的事情是,擁有公正廉明的君主.醫(yī)術(shù)高超的醫(yī)生和學(xué)識淵博.認(rèn)真施教的老師.,事實上,如今我們就生活于古人所期待的那種優(yōu)裕的環(huán)境中.當(dāng)初,我們對于陛下有無子嗣繼承王位這件大事,曾絕望過,感謝大慈大仁的安拉對于陛下對他的信賴.托庇讓他受了感動,他回復(fù)你的祈禱,賞賜陛下這個兒子,這一切都說明陛下的未來,一定是一片光明的世界.總而言之,安拉對待您就如同對待那只烏鴉一樣."
"此話怎講?"國王要刨根問底,"對我如同對待烏鴉?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于是,大臣開始講烏鴉和蛇的故事.
從前,有一對烏鴉生活在一棵大樹上,夫妻倆相親相愛,過得十分美滿快樂.快到臨近生產(chǎn)孵化的時候了,正是盛夏時節(jié),天氣很熱,許多動物四處尋找陰涼之處避暑.一條毒蛇從那棵大樹左邊的一個洞里爬了出來,它耐不住洞中的悶熱,出來尋找清涼地方避暑.這條蛇爬著.爬著,爬上這棵大樹,一直爬到了烏鴉巢中,在那里賴著不走,轟走了烏鴉夫妻倆.
窩巢被毒蛇整占據(jù)了一個夏天,烏鴉夫婦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烏鴉找不到適當(dāng)?shù)谋阌跅砩a(chǎn)孵化的地方,只好在外面到處流浪.好不容易挨到秋天來了,天氣由炎熱轉(zhuǎn)為涼爽,毒蛇才又爬回自己的洞中,烏鴉方才得以飛回窩巢.烏鴉高興地對妻子說:
"感謝真主,從此我們擺脫災(zāi)難了.盡管今年我們的孵化.積糧很不如意,但是,我們畢竟是安然無恙地度過了苦難.感謝真主,我相信,只要我們祈禱,到了來年,真主會補(bǔ)償我們今年的損失的."
烏鴉夫婦重整老巢,重新過著快樂.美滿的生活.到了第二年夏天,又到了生產(chǎn)孵化的季節(jié),它們準(zhǔn)備好了一切.沒成想,那條毒蛇故伎重施,又從蛇洞里爬了出來.它爬呀.爬呀,又爬到樹上的鴉巢中,想在鴉巢中再美美地過一個夏天.可是,正在這時,有一只目光敏銳.尖嘴利爪的鷂鷹,從樹上飛過,發(fā)現(xiàn)毒蛇正在樹上爬著,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俯沖下來,對準(zhǔn)毒蛇的頭顱用力啄,把毒蛇的腦袋啄得血肉模糊.毒蛇渾身癱軟,從樹上掉了下來,昏死過去.不一會兒,螞蟻見有毒蛇躺在那里,便成群結(jié)隊地圍攏來,撕吃它的肉,這條毒蛇很快就變成一副蛇骨.
毒蛇死了,烏鴉夫婦從此過上無憂無慮.平平安安.舒適快樂的日子.它們養(yǎng)育了許多后代,子孫滿堂.
大臣講完了烏鴉和毒蛇的故事,說道:"陛下,主賜予我們這個吉祥.幸福的王子的情形很特殊,因為我們曾對這位繼承人不報什么希望,可是,安拉并沒有因此而怪罪我們,因此我們應(yīng)該萬分感謝安拉,同時也希望安拉恩上加恩,讓陛下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美滿的結(jié)局."
這時,第三個大臣站了起來,向國王致賀詞,說道:"尊敬的陛下,王子降臨不過是安拉對您的賞賜之一,從今以后,福澤還會源源不斷地降臨,我要恭喜您.我們也知道,像您這樣受世人敬仰.愛戴的人,神是不會薄待您的.在安拉的關(guān)懷.賞賜下,您的臣民對您無比敬重.熱愛,您是全國百姓的支柱,王子的降生對陛下和臣民無疑都是一種幸運(yùn),所有的人都會感謝.贊美安拉,好讓安拉再次重賞陛下,同時也賞賜臣民們.陛下一定知道:人生在世,除了干好安拉吩咐的事情之外,其余的事都干不成.安拉根據(jù)自己的判斷標(biāo)準(zhǔn)來賞賜奴婢,所以盡管人類是他創(chuàng)造的,但有的人得到的是一生享之不盡的財富;有的人卻必須四處奔波,才能生存;有的人注定是君主.國王,在現(xiàn)世享福;有的人則只能寄希望于來世,在現(xiàn)世埋頭苦練,終身隱逸.安拉可以讓人健康,也會讓人患病;他讓人富貴,也叫人貧賤;他讓人的身體死亡,卻讓人的靈魂永生;他創(chuàng)造萬物,而萬物最終還是回到他身邊.但不管哪種人,都應(yīng)該感謝安拉.有些人貪得無厭,想得到安拉沒有分配給他的財物,他的下場會和狐貍一樣."
"狐貍?"國王又奇怪了,他問:"狐貍又有什么故事?"
于是,大臣就講了一個狐貍和野驢的故事.
從前,有一只狐貍,為了吃飽肚子,每天都要外出搜尋獵物.一天,它照例到山中去覓食,好不容易才吃了個半飽,一天下來,累得東倒西歪,到傍晚回窩時,碰到另一只狐貍.這兩只狐貍閑來無事,便聊了起來.它們很快就談到捕食充饑的艱難.那只狐貍神乎其神地說:
"有一陣子,我整整三天都沒能捕到獵物,正當(dāng)我餓得奄奄一息的時候,偶然間碰見一匹野驢,真是狹路相逢!我不顧一切地猛沖過去,和野驢決一死戰(zhàn).為了活命,我拼死拼活地撕咬野驢的肚皮,最后咬破了它的肚皮,吃了它的心,覺得味道好極了.自從那日飽餐一頓后,雖然此后又有三天沒有捕到任何獵物,但是卻一點(diǎn)兒餓的感覺也沒有."
聽了那只狐貍的話,這只狐貍對它羨慕不已,心想:"什么時候我也吃個野驢心試試."這樣想過之后,他竟然幾天都不吃不喝,好留著肚子,去吃野驢心.然而,事與愿違,野驢在哪兒呢?一點(diǎn)影子也沒有哇!又過了幾天,這只狐貍餓得奄奄一息,原來那種還蠻不錯的體力和精神頭都不見了,它沒力氣爬出去,只好趴在窩里等死.
這個時候,有兩個獵人進(jìn)山打獵,發(fā)現(xiàn)了一匹野驢,可野驢見了人,就拼命地跑,獵人在后面拼命地追,追了一整天,也沒有追捕到.獵人并不灰心,第二天又去追,眼看快要追到了,為了不讓野驢再跑掉,其中一個獵人便射出一只帶叉的箭,正中野驢的心臟.野驢身受重傷,拼命地跑,當(dāng)跑到那只正等著吃野驢心的狐貍窩前時,終因傷勢太重.流血過多,撲通一下子倒在地上,死了.獵人也追了上來,見野驢死了,想把箭拔出來.他用力一拔,只拔出了箭桿,那箭頭卻折在野驢的心臟里了.由于天色已晚,兩個獵人便到附近的樹下休息,待天亮?xí)r,再拖驢下山.
這天晚上,窩里的狐貍餓得忍無可忍,便用力慢慢爬出窩來,企盼著能找點(diǎn)東西吃,維持生命.它爬出窩來,一抬頭,眼睛一亮,以為自己是在做夢:這不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野驢嗎?!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想吃的時候,怎么找也找不到,絕望的時候,它自己卻送上門來了!這時候的狐貍也不知道哪兒來的力氣,只見它奮不顧身地沖到野驢跟前,朝它的肚皮就使勁咬,把野驢肚子咬破.撕開后,狐貍就一頭鉆進(jìn)野驢肚子里去,東一頭.西一頭地亂找,最后,它找到了野驢心臟.它高興極了,張開大嘴,一口將野驢心囫圇吞下,嚼也不嚼,就往肚子里咽.可是,它并不知道野驢心臟中還卡著獵人的箭頭呢,結(jié)果箭頭這回牢牢地卡在它的喉嚨里,它想吞,吞不下去,它想吐,卻又吐不出來.到了這個份兒上,狐貍才明白自己已大難當(dāng)頭.真的命在旦夕了,于是深有感觸地自言自語道:
"這都怨我自己呀,原先我的生活艱難些,可是,只要勤快點(diǎn),日子還是可以過得下去的.為什么自己就是不滿足呢?我不應(yīng)該超越安拉的分配,去奢求不屬于自己的財物.要知足呀,知足才能常樂呢,要不然,就不會落到這自尋死路的下場了!"
大臣講完狐貍和野驢心的故事,對國王說:"陛下,這個故事明確地告誡人們,凡事要知足,不要貪得無厭.由于陛下您為人善良.慷慨大方,所以安拉才會賞賜陛下有了接班人來繼承王位,這是可喜可賀的.我們衷心地祈盼王子長命百歲,永享幸福.快樂!"
第三個大臣講完了,第四個大臣接著說道:"陛下,安拉對一國之君要求很高,他不僅要心地善良,而且還要成為一個博學(xué)多才的人,對哲學(xué).法學(xué).政治等學(xué)科有很高的造詣;在言行方面,他要對待文官武將.庶民百姓一視同仁,平等相待,賞罰分明;他要具有博大的胸懷,對下屬和百姓的過失要寬容;要盡量減輕百姓的負(fù)擔(dān),全力保護(hù)民眾的生命.財產(chǎn)和各方面的利益;而且還要言而有信,不能失信于民.只有做到這些,他才能在今生和來世,都成為真正的幸福者;只有這樣做,他才能博得民眾的擁護(hù)和愛戴,民眾對他忠心耿耿,他才能使國家富強(qiáng),敵人也就不敢來犯,國家因而便能國泰民安.安拉為此會賞識這位國王,而國王也會由于國富民強(qiáng).社會穩(wěn)定而衷心感激真主.相反,如果這個國君的言行舉止,不像我所說的這樣,而是個暴君,殘酷地欺壓百姓.窮奢極欲.無惡不作,那么,他的作為就會毀掉他自己的幸福,不僅如此,百姓也會因此跟著他受苦受難.這樣一來,國王的下場就會和那個虐待流浪王子的國王的下場是一樣的了."
"虐待流浪王子?"國王問道,"這又是怎么回事兒?你快說說吧!"
在國王的催促下,大臣開始講暴君和流浪王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