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語言知識及運用(15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纖維(xiān)胚胎(pī)浸漬(zì)擲地有聲(zhì)
B.慍怒(yùn)蹊蹺(qī)聒噪(guō)有棱有角(léng)
C.渲染(xuàn)皰疹(bāo)盤桓(huán)呱呱而泣(gū)
D.笑靨(yè)棲息(qī)懲創(chuàng)(chuàng)桀驁不馴(ào)
2.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⑴近日,北京救護車在路上得不到避讓致使傷者身亡的新聞告訴我們,提高國*素養(yǎng),構(gòu)建健康和諧的社會,不可能。
、2013年1月18日,廣州農(nóng)*工討薪升級為*式討薪,這一的新聞告訴我們,農(nóng)*工失去依靠當?shù)卣?的信心,當?shù)卣蜁氋F的*心。
⑶由報廢車或拼裝機動車引發(fā)的交通事故時有發(fā)生,“奪命校車”屢次刺痛社會神經(jīng),為什么有關部門對這一現(xiàn)象?
A.一氣呵成駭人聽聞視若無睹B.一蹴而就驚濤駭浪視若無睹
C.一氣呵成驚濤駭浪熟視無睹D.一蹴而就駭人聽聞熟視無睹
3.請根據(jù)下列語句,為“頁巖氣”下一個定義。(4分)
①頁巖氣是一種非常規(guī)天然氣。
②頁巖氣的主體存在于暗色泥頁巖、高碳泥頁巖中。
、垌搸r氣以吸附或游離狀態(tài)為主要存在方式。
、茼搸r氣在本質(zhì)上就是連續(xù)生成的生物化學成因氣、熱成因氣或兩者的混合。
4.閱讀下面的材料,在橫線處填上合適的話。(5分)
一位老登山者說:我發(fā)現(xiàn)在登一座高山之前,那些顯得特別興奮的年輕人,多半到后來會爬不上去。因為他們才開始,心臟就已經(jīng)跳得很快,又不知道保存體力。倒是那些看起來沒什么表情,一路上很少講話,到山頂也沒特別興奮的人,能登上一座又一座的山峰。
請分別用一句平實的話和一句形象的話(含有修辭手法)揭示登山者話語中蘊含的哲理,均不超過20字。
(1)
(2)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送同年孟與時之任成都序
歸有光
安定孟與時與余為同年進士,而以余年差長,常兄事之。余好古文辭,然不與世之為古文者合,與時獨心推讓之,出于其意誠然也。與時以選為成都推官,余亦為令越中,將別,無以為與時贈者。惟推府為郡司理,儒者能道,前世論刑之說詳矣。
余讀《尚書》古文:“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此今世所用孔氏書語也。而伏生今文以“恤”為“謐”,漢儒傳之。而太史公《本紀》云:“惟刑之靜哉!”“靜”即“謐”也。自古論刑取其要,未有“靜”之一言為至。此真圣人之語,余以是為與時告焉。
余生吳中,獨以應試經(jīng)行齊、魯、燕、趙之郊,嘗慕游西北,即無繇而至。與時自安定往來長安中,又從太行山以來京師。今又官蜀中,行邛崍九折坂,覽劍閣石門之勝,豈不亦壯哉!昔王介甫初仕大名為司理,而韓魏公為守,嘗告以“君年少,當讀書不當專以吏事”。而介甫實未嘗不讀書也,以此恨韓公為不知己,而韓公之意則美矣。故余于與時,尤望于吏治之暇,無忘學古之功。
孔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往時張文隱公嘗為余言:“今時人材,惟趙孟靜在史館難得。”嘉靖二十九年,虜騎薄都城。公卿會內(nèi)廷,先生獨申大議,至廷罵阿黨,風節(jié)凜然,有汲長孺所不及者,京師人至今能道之。趙先生,成都人也。余故為文隱公所知,而趙先生以是亦知余,顧無繇一見之。士之相知,豈在見不見哉!然余懷之久矣。而羨與時之獲見先生也,而又以喜與時之得師也。
(選自《震川先生集》)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欽:欽佩。
B.自古論刑取其要要:要旨。
C.覽劍閣石門之勝勝:勝景。
D.虜騎薄都城。浩冉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獨以應試經(jīng)行齊、魯、燕、趙之郊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而韓魏公為守而母立與茲
C.故余于與時至激于義理者不然
D.而羨與時之獲見先生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歸有光好古文卻不愿與當時寫古文的人交往,卻因孟與時的真誠而同他交好。歸有光為了表示感激,不想用有關推官的言論作給孟與時的離別贈言。
B.孔子的古文《尚書》、伏生的今文《尚書》以及太史公《本紀》三本書對刑罰態(tài)度的用詞不一樣,其實意思是一樣的,就是要求推官的態(tài)度要嚴肅,要以實現(xiàn)“靜”為其終極目的。這其實也體現(xiàn)了歸有光的一種“愛*”思想。
C.歸有光講述王介甫和韓魏公的故事,是要規(guī)勸孟與時不能只專注于自己的工作,還要在閑暇時間像古人一樣勤奮讀書。
D.歸有光后一段提到趙孟靜,通過具體的事例贊揚他高風亮節(jié)的品格,并提醒孟與時:要敬重趙孟靜先生一類的賢士。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3分)
(2)余故為文隱公所知,而趙先生以是亦知余,顧無繇一見之。(3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之私心剌謬呼?(4分)
三、古詩詞鑒賞(10分)
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①,日暮聊為梁甫吟。
注:①后主,指蜀漢劉禪,因?qū)櫺呕鹿俣鰢。?在成都錦官城東建后主祠,西建武侯祠。
(1)從全詩看,“多難”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4分)
(2)試分析首聯(lián)的表達特色及其在全詩中的作用。(3分)
(3)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評此詩的頷聯(lián):“氣象雄偉,籠蓋宇宙”,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3分)
四、默寫(8分)
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芥為之舟;___________,水淺而舟大也!肚f子逍遙游》
(2)亦欲以究天人之際,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司馬遷《報任安書》)
(3)且臣少事偽朝,歷值郎署;本圖宦達,______________。(李密《陳情表》)
(4)鐵衣遠戍辛勤久,_______________。(高適《燕歌行》)
(5)雞聲茅店月,______________。(溫庭筠《商山早行》)
(6)斜月沉沉藏海霧,_________________。(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7)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_____________________!肚f子逍遙游》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題。
彎腰的父親
王春鳴
、僖呀(jīng)有好幾個晚上了,我從睡夢中驚醒,臉上熱淚滾滾。我想念父親了,不知道他是否在離我?guī)资锏睦衔荩踩坏厮?/p>
、谖业膬鹤有浜屯瑢W打架,失敗后向人:“我太陽公公的骨頭是鐵做的!碧柟褪俏业母赣H,他力氣很大,一掌下去,磚頭應聲斷開。拍一下桌子,所有的空碗都要一陣亂跳。就是這樣的父親,除了感冒和牙疼,從來看不見他身上有病。養(yǎng)育我們長大的這幾十年,他就像個太陽一樣在無數(shù)的日子里穿梭來穿梭去,教書、掙錢、奔波……渾然圓滿,活力四射。
、劭墒,冬天剛來的時候,我回家去看他和媽媽。大清早在橘樹下面,我捶了他一拳:爸爸,你為什么不站直?弓著腰像個老頭兒似的?他揉了一下腰,回答我:我每天要到上午十點之后才能漸漸站直,腰椎不行了。
、芪已b作去追一條狗,迅速地離開他。離開我彎彎的父親。然后,隔了一條田壟又一條河,我遠遠地,遠遠地看著我的父親,彎彎的父親。我不想描述他的樣子給任何人聽,我心痛地等著十點鐘的到來。我也不想問他,他的腰是何時開始這樣的。問什么,難道問了之后,從前那些我沒有在意的彎腰弓背的早晨就不存在了?我經(jīng);厝タ此,他有時候說他血壓高,半夜小便困難,我一只耳朵進另一只耳朵出,覺得那都是人家父親的病,關他什么事。還怪他總是聽信報紙和電視里的保健品廣告,買了那么多沒用的靈芝膠囊蟲草含片深海魚油。他常常粗暴地反擊我:我不吃怎么辦啊,我已經(jīng)七十啦!你看好了我一死*還能活幾天!
、葸@些話真沒意思。我不和他吵了。
、薷赣H也來追那條狗了,狗早不見了,我看著河里面他的倒影,風和流水將那塊走動的影子,割得破碎和流暢。藍天和白云,深不可測地經(jīng)過父親水中的身影。我忽然很想念弟弟,如果他此時在,我真想抱著他大哭一場,告訴他,我們的父親老了。
⑦再早幾天,我的五爺爺,比父親大十歲的他的小叔,忽然在睡夢中去世了。穿著孝衣的父親那幾天沒有任何表情,他有時候走到他的小叔靈前,看一看,不流淚,也不說話。那時我就隱約覺得父親有點老了,他不動聲色的背后藏著某種不舍與畏懼。與我感情很好的小表姑一直在哭,她的手一直掐到我的骨頭里,在哀慟中用敘事的方式回憶著五爺爺生前的種種好,和她們作為子女的不知覺。讓我心疼的是她說她以為他們之間還有很多時間的,忽然就沒有了,忽然就沒有了呀你知道嗎?
、嗫粗鍫敔敯苍?shù)哪,其實我們都知道,死亡沒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離別。可怕的是我們自己心里的暗暗害怕,這些都說明,爸爸媽媽真的老了,離別的日子,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了,而更可怕的是父母自己也意識到了。父親他買回來給我們吃的魚更大,他將藏著掖著幾十年的工資卡密碼在晚餐桌上宣布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深情,自孩子幼年而始,經(jīng)歷了一長段的麻木期之后,又在他們晚年,被召喚出來,它岌岌可危摧枯拉朽,熾熱如地火卻又隱忍不發(fā)。
、崮敲矗切┏涑庵鴪蠹埡碗娨暤谋=∑窂V告,來得更猛烈些吧。我感激它們,使我曾經(jīng)渾然圓滿如太陽的父親,在晚年放下一切雄心和夢想,一切奔波與勞碌,塵埃落定地,做著一個夢——健康的夢。一個孤獨的人,是可以通達和超脫的,但是一個父親,一個丈夫,他總要未雨綢繆,想著將離別的日子推遠一點,再推遠一點。
、馕夷托牡氐却c鐘的到來,一切如表象般圓滿。
(選自《散文》2013年第3期,有刪節(jié))
11.請簡要分析父親這一形象。(4分)
12.第六段中的劃線句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13.本文多次采用對比手法,請找出其中的三處。(6分)
14.試探究文末“我耐心地等待十點鐘的到來,一切如表象般圓滿”一句所表達的豐富情感。(6分)
六、議論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題。
孫中山為何斗不過康熙
盛大林
(1)孫中山斗康熙,這不是“關公戰(zhàn)秦瓊”嗎?別誤會,我說的是“戲”。2001年,中央電視臺同時推出了兩臺大戲:一是《孫中山》,一是《康熙王朝》。結(jié)果《孫中山》輸給了《康熙王朝》,《康熙王朝》的收視率竟高達11%!
(2)同樣是一代風云人物,同樣曾登上權力頂峰;孫中山距我們不到一百年,而康熙已遠去三四百年。按理說,年代近的事情更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為什么人們對孫中山如此冷遇,對康熙卻如此熱烈呢?陶醉于戲中的人們也許無暇考慮這些,而筆者卻覺得這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3)懷念“輝煌”淡忘“傷痛”也許是個原因吧。是啊,康熙時代的中國是何等的“風光”!康熙大帝君臨天下六十年,叱咤風云,縱橫捭闔,威震四海,胡族蠻夷,紛紛來朝。作為“大清帝國”的臣*,當然也是“揚眉吐氣”。相比之下,孫中山時代的中國實在是“不堪回首”!積貧積弱,列強欺凌,“大清帝國”,氣息奄奄;而后又是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連連?蓱z孫中山,哀*生維艱,悲國運多舛,誓*帝制,望*主救國,然談何容易!這是中國歷灰暗的時期之一,還回憶它作甚!
(4)“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康熙時代雖然也有過幾次叛亂,但那是邊疆的事,而且為禍不長。沐浴皇恩,百姓終于吃飽了肚子,也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雖然是做奴才,但這奴才卻也過得“滋潤”。巴望著康熙爺“萬歲萬歲萬萬歲”,只指望安安穩(wěn)穩(wěn)做奴才。上千年了,習慣了,能永遠像這樣多好啊!可你孫中山非要“革命”不可,今天這里搞搞,明天那里又搞起義,結(jié)果呢?好不容易把皇帝拉下了馬,國家又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軍閥割據(jù),內(nèi)戰(zhàn)頻仍。你口口聲聲搞“*主”,*主在哪里?*主是什么樣子?你東躲,出生入死,倒是很辛苦,但何苦來哉?如此亂哄哄,無終日,食不果腹,居無定所,我們還不如像當初那樣做奴才呢!
(5)其實,孫中山對此了然于胸。他說,“中國百姓并不迫切要求*主自由,因為他們太窮,所以迫切想發(fā)財。所以,一些人士爭*主自由拋頭顱灑熱血,老百姓無動于衷,勝利了也不激動,失敗了也不悲慟。如果有人打土豪分田地,用發(fā)財去號召百姓,立即一呼百應!彼說,“中國人不知*主,只知發(fā)財。”
(6)何止那時候如此。近一個世紀過去了,今天,何嘗不是如此呢?孫中山至死都沒有實現(xiàn)*主的目標,二十世紀的他“輸”了。如果他生在二十一世紀會如何呢?至少在“戲”中,他又“輸”了,輸?shù)靡凰?——一個是拼命地維護封建帝制,一個是玩命地*封建*,該“欣賞”誰?面對這樣的抉擇,更多的人情不自禁地回到了“康乾盛世”中。
(7)或許有人要說,不就是兩部“戲”遭遇不同嗎?豈能如此上綱上線!殊不知,社會也是個“大舞臺”,看戲也能看出價值取向。從《乾隆皇帝》到《雍正王朝》再到《康熙王朝》,每一個“好皇帝”,都能勾起人們一段“美好的回憶”,都能讓眾多國人“陶醉”好長時間,直至唱出了讓康熙“再活五百年”的贊歌。
(8)“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苯裉焐星胰绱,上個世紀的孫中山怎么可能成功呢?“仍須努力”的太多了。而當務之急,莫過于讓*眾了解什么叫*主什么是*,讓*主的觀念深入人心。
15.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思路。(6分)
16.作者認為“孫中山斗不過康熙”的原因有哪些?(6分)
17.文題能否改為“《孫中山》為何斗不過《康熙》”?請闡述理由。(6分)
七.作文:(70分)
18.閱讀下面兩則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70分)
(1)近的調(diào)查顯示,有許多中國人出于生存環(huán)境、個人前途等因素的考慮,有移*他國的意愿。
(2)《人*日報》評論部主任盧新寧說:“無論中國怎樣,請記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參考答案
1.C(A胚pēi、C皰pào、D創(chuàng)chuāng)
2.D((一氣呵成:①形容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②形容完成整個工作的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強調(diào)過程)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強調(diào)結(jié)果)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fā)生的壞事);驚濤駭浪:①兇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濤。②比喻險惡的環(huán)境或遭遇;熟視無睹:雖然經(jīng)常看見,還跟沒看見一樣,指對應關心的事物漠不關心;視若無睹:雖然看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形容對所看到的事物漠不關心。)
3.頁巖氣是一種以吸附或游離狀態(tài)存在于暗色泥頁巖、高碳泥頁巖中,由連續(xù)生成的生物化學成因氣、熱成因氣或兩者的混合而成的非常規(guī)天然氣。
4.(1)對困難要有足夠的認識,才能戰(zhàn)勝困難。只有不喜不悲的人,能當?shù)么笙泊蟊?/p>
(2)正如古人所說“非寧靜無以致遠”(引用)。平靜而堅毅的心是好的登山鞋。(比喻)
5.A(欽:敬,《史記選讀》中第九頁《太史公自序》書*釋。這里解釋“欽佩”文意不通,根據(jù)上下文可以解釋為“謹慎”,第七題B選項有提示。)
6.D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因為/用;表并列/你的;對,對待/表被動)
7.A.原因是“前世論刑之說詳矣”。
8.(1)在這個國家,(要)侍奉那些賢明的大夫,以那些仁義的士人為友。是(1分)、定語后置(1分)、友(1分)
(2)我從前被文隱公知曉,而趙先生因此也知道我,只是沒有機會與他見一面。被動句(1分)、繇(1分)、句意(1分)
(3)如今少卿您卻用推薦賢士來教導我,恐怕跟我私下的愿望相違背了吧?乃(1分)、介賓短語后置(1分)、無乃……呼(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安定的孟與時與我是同一科考的進士,而由于我年紀稍微長一些,(他)常常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我。我愛好古文,然而不與當世寫古文的人茍合,獨獨與時真心推崇禮讓我,是出自于他內(nèi)心的真誠。與時因為授職成為成都推官,我也成為越中的縣令,將要分別,沒有什么東西拿來贈送給與時。只是推官是郡里主管刑獄的司理參軍,讀書人能說的,前世論述刑法的學說已經(jīng)很詳細了。
我讀《尚書》古文(秦始皇焚書時,秦朝博士伏勝將《尚書》藏于壁中,后發(fā)現(xiàn)所藏“亡數(shù)十篇”僅剩下二十九篇。漢初朝廷派遣晁錯去聽伏勝講授,用當時的官方文字隸書來紀錄,記錄下來的本子被稱為《今文尚書》;《古文尚書》是漢武帝時在孔子塌壞的故宅壁中發(fā)現(xiàn)的,用古文書寫,比今文《尚書》多十六篇,晉永嘉之亂時,《古文尚書》亡佚。):“謹慎呀,謹慎呀,使用刑罰要十分謹慎呀!”這是當世所用的孔氏《尚書》中的話。而伏生的今文《尚書》把“恤”改為“謐”,漢代的儒生傳授它。太史公在《本紀》里說:“惟刑之靜哉!”“靜”就是“謐”。選取自古以來論述刑罰的要旨,沒有像“靜”這一字好到極點。這是真正的圣人的話,我把這句話作為對孟與時的勸告。
我出生在吳中,獨獨因為參加科舉考試經(jīng)過齊、魯、燕、趙的郊區(qū),曾經(jīng)很想游覽西北地區(qū),只是沒有機會去。與時從安定來到長安,又從太行山來到京師。如今又到蜀中為官,行經(jīng)邛崍的九折坂,游覽過劍閣和石門的勝景,難道不也壯偉嗎!昔日王介甫(王安石)開始在大名擔任司理,而韓魏公(韓琦)為太守,曾用“你年少,應當讀書不應專心于官事”告誡他。而王介甫實際上未嘗不讀書,因此為韓魏公不了解自己而感到遺憾,而韓魏公的心意卻是好的。所以我對于與時,十分希望在公務之余,不要忘記學習古人的勤奮。
孔子說:“在這個國家,(要)侍奉那些賢明的大夫,以那些仁義的士人為友!边^去張文隱曾對我說:“如今的人才,只有在翰林院的趙孟靜是難得的人材!奔尉付拍,韃靼的騎兵迫近都城。公卿匯聚在內(nèi)廷,先生獨自表達激烈的主張,到內(nèi)廷叱罵閹黨,高風亮節(jié),正氣凜然,有汲長孺(汲黯)所比不上的地方,京城的人至今都能娓娓道來。趙先生是成都人。我從前被文隱公知曉,而趙先生因此也知道我,只是沒有機會與他見一面。士人相知,哪里在見面與不見面啊!然而我心里想念他很久了。于是羨慕與時能與趙先生相見,更又為與時得到一名老師而高興。
9.(1)國家遭受外族的入侵(1分);君王任用小人,昏庸無能(1分);詩人自己漂白在外,遠離家鄉(xiāng)(1分);且空懷濟世之心(1分)。
(2)繁花觸目,卻叫人黯然心傷,是以樂景寫哀情(反襯)(1分);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1分);“登臨”二字統(tǒng)領全篇,引出下文所見所感(1分)。
(3)贊同。選景上,用遠觀的視角,選取闊大的意象,(1分);選詞上,“來”“變”二字化靜為動,富有氣勢。(1分);內(nèi)容安排上,兩句分別側(cè)重于空間和時間的變化,顯得深廣悠遠(1分)。
不贊同,言之成理亦可。
10.(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則膠(2)通古今之變(3)不矜名節(jié)
(4)玉箸應啼別離后(5)人跡板橋霜(6)碣石瀟湘無限路(7)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11.①曾經(jīng)渾然圓滿,活力四射,為了家庭而終日辛勤勞作。②如今年歲已高,腰桿彎曲,仍然有責任感,愛家人,希望能為家人承擔風雨。③正視衰老,渴望健康,珍惜親情,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抵抗衰老。(答出1點得1分,兩點得2分,三點得4分。意思正確即可。)
12.用比擬的手法,寫出了歲月對父親健康的日漸侵損,突出了衰老的不可抗拒性;(2分)借景物抒寫內(nèi)心深處對父親的深厚情感,對父親衰老現(xiàn)實的接受,為下文對父親的理解作鋪墊。(2分)
13.①父親曾經(jīng)的強壯和當下的衰老的對比;②“我”當初反對父親使用保健品和現(xiàn)在呼喚保健品“來得更猛烈些吧”的對比;③“我”對父親衰老不放在心上與“我”確信傷感于父親衰老的對比。(每點2分,學生如找出另外的對比,確有道理即可。)
14.①“我”希望父親能夠在十點鐘后真的挺直了腰桿,恢復曾經(jīng)的強壯;②“我”對父親的健康夢的認同與理解;③“我”開始平靜地接受生命成長的自然規(guī)律;④對生命自然規(guī)律的無奈與認同。(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15.文章以電視劇《孫中山》輸給《康熙王朝》這一耐人尋味的現(xiàn)象為引子,引出下文議論;(2分)然后對比分析形成這一現(xiàn)象的深層原因;(2分)后對我國的*主現(xiàn)狀表示憂慮,并指出我國*主建設任重而道遠。(2分)
16.(1)懷念“輝煌”淡忘“傷痛”的*族心理;(2)國*深入骨髓難以根除的奴性;(3)國人*主意識淡薄(答“國人不知*主,只知發(fā)財”或“國人只注重物質(zhì)利益”也可)。(每點2分)
17.不能。(1)文題讓兩個不同時期的人物相斗,看似荒謬,實則耐人尋味,啟人深思,能激發(fā)閱讀興趣;(2)電視劇《孫中山》輸給《康熙王朝》只是文章的引子,只是一種現(xiàn)象,文章旨在通過剖析這一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喚醒國人的*主意識,而不是比較兩部電視劇的優(yōu)劣。(3)文題中的“孫中山”、“康熙”已不僅是兩個人名,而分別是*主和*的象征,以此為題形象地揭示了*意識對國人的毒害之深和我國*主歷程的艱難。(每點3分,任答出其中兩點得滿分).
【二】
一、語言文字運用(12分)
1.在下面-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近日,英國(每日郵報》宣稱,炸土豆、洗手液和防硒霜這三樣東西合起來可能致癌。類似的致癌說法在國內(nèi)媒體上也是。其實。新聞媒體對高新技術風險的報道常常是。因而也常遭受廣泛的社會批評。然而,記者卻常常感到。對此,他們會回應說預警是他們的天職。
A.排山倒海駭人聽聞委屈B.排山倒海聳人聽聞委曲
C.鋪天蓋地聳人聽聞委屈D.鋪天蓋地駭人聽聞委曲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本次大會,旨在就科學道德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展開探討以及向社會展示科技界抵制不良風氣。
B.新聞發(fā)言人的作用是發(fā)布*信息,打消公眾的疑慮,避免小道消息不影響社會公眾的正確判斷。
C.每一部法律的制定,都應該以*眾的訴求和社會的關切為出發(fā)點,以維護*眾的合法權益為歸宿。
D.雖然大家文化背景不同,但正如山水可以融合,本次會議將營造一個求同存異、共商發(fā)展的新平臺。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古建筑是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
、偃欢祟悇(chuàng)造輝煌也毀壞輝煌
、谒哂胁豢稍偕,一旦毀壞就不可能復原
③因此,要重視對古建筑的保護
、苊總*族的人*都會為擁有的文化遺產(chǎn)而感到無比自豪
、菰诔鞘虚_發(fā)建設中,古建筑常常受到驚人的破壞
⑥古建筑能激起人們的*族自尊心和文化認同感
A.③①⑤⑥②④B.②③①⑤⑥④C.⑥④①⑤②③D.②⑥④①⑤③
4.下列各項中使用對比手法的一項是(3分〉
A.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B,*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C.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D.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二、文言文閱讀(30分)
(一)閱讀下列課內(nèi)文言文選段,完成5—8題。(12分)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教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忼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弊。乃陷大澤中。
5.成語出自上述第一段文字;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表演的梅派經(jīng)典名劇也是據(jù)此改編的。(2分)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平確的一項是(3分)
A.項王軍壁垓下壁:駐扎
B.項王泣數(shù)行下泣:哭泣
C.騎能屬者百余人耳屬:跟隨
D.田父紿曰“左!苯H:欺騙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組是(3分)
例句:欲以客赴秦軍
A.以勇氣聞于諸侯B.懷王乃悉發(fā)國中兵以深人擊秦
C.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D.專以射為戲,竟死
8.左右為何“皆泣,莫能仰視”?(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TI。(18分)
戴震,字東原.休寧人。讀書好深湛之思,少時塾師授以說文,三年盡得其節(jié)目。年十六七,研精注疏,實事求是,不主一家。從婺源江永游,震出所學質(zhì)之永,永為之駭嘆。永精禮經(jīng)及推步、鐘律、音聲、文字之學,惟震能得其全。
性特介,家屢空,而學日進北方學者如獻縣紀昀、大興朱筠,南方學者如嘉定錢大昕、王鳴盛,余姚盧文紹,青浦王昶,皆折節(jié)與交。
乾隆二十七年,舉鄉(xiāng)試。三十八年,詔開四庫館,微海內(nèi)淹貫之士司編校之職,總裁薦震充纂修。四十年,特命與會試中式者同赴殿試,賜同進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震以文學受知,出入著作之庭。館中有奇文疑義,軛就咨訪。震亦思勤修其職,晨夕披檢,無間寒署。經(jīng)進圖籍,論次精審。所校大戴禮記、水經(jīng)注尤精核。四十二年,卒于官,年五十有五。
震之學,由聲音、文字以求訓詁,由訓詁以尋義理。謂:“義理不可胸臆,必求之于古經(jīng)。求之古經(jīng)而遣文垂絕,今古懸隔,必求之古訓。古訓明則古經(jīng)明,古經(jīng)明則賢人圣人之義理明,而我心之同然者,乃因之而明。義理非他,存乎典章制度者也。彼歧古訓、義理而二之,是古訓非以明義理也!
震為學大約有三:曰小學,曰測算,曰典章制度。震卒后,其小學,則高郵王念孫、金壇段玉栽傳之;測算之學,曲阜孔廣森傳之;典章制度之學,則興化任大椿傳之;皆其*也。后十余年,高宗以震所校水經(jīng)注問南書房諸臣曰:“戴震尚在否?”對曰:“已死!鄙贤锵Ь弥
(選自(清史稿儒林傳》,有刪改)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同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皆折節(jié)與交折節(jié):降低身份
B.微海內(nèi)淹貫之士司編校之職徴:通“征”
C.晨夕披檢,無間寒暑披:分開
D.震為學大約有三:曰小學小學:文字、音韻等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戴震性格耿直,好讀書。少時在私塾學習《說文》,僅用了三年時間便掌握了它的全部條目。
B.戴震既注重研究各種注疏文字,實事求是,又不囿于一家之說,十六七歲就習得老師的全部學問。
C.戴震為學頗有建樹,四庫館中有奇文疑義,同事們總向他請教,他也因文章學問受到禮遇。
D.戴震為學在后世有很大影響,他的*王念孫等人傳承了他的學問。他去世后,髙宗尚提及到他。
11.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從婺源江永游,震出所學質(zhì)之永,永為之駁嘆。(4分)
(2)義理不可胸臆,必求之于古經(jīng)。(4分)
12.依據(jù)文本,請從三方面簡要概括戴震的為學之道„(4分)
三、古詩詞鑒賞(10分)
13.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深渡驛
張說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
洞房懸月影,高枕聽江流。
猿響寒巖樹,螢飛古驛樓。
他鄉(xiāng)對搖落,并覺起離憂。
注:張說.盛唐詩人;本詩作于作者被貶時。
(1)作者筆下的“深渡驛”有什么特點?(3分)
(2)頸聯(lián)是如何寫景的?(3分)
(3)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4分)
四、現(xiàn)代文閱讀(32分)
(一)閱瀆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題。(20分)
停車問題
朱紅娜
小城就巴掌大,從城東到城西,也不足七公里。一條江水穿城而過,分開江南漢北。江邊垂柳依依,花木蔥蘢,散步再適合不過,江南江北徒步走下來不過一個小時。
小城是老城,街道都不寬,很多單位靠近街道旁,沒有停車場,停車成了大家頭癢的問題。
許科長家離單位不到一公里,每天沿著河堤徒步上班,優(yōu)哉游哉,既鍛煉了身體,又能欣賞沿途風景?吹酱蠹覟橥\嚱乖辏S科長暗自慶幸。自己不用買車,省了車錢,還省了油錢。重要的是省了停車的煩惱。
可是單位的人紛紛買了車,許科長科室的人就他沒買。大家隔三岔五就問他,許科,什么時候買車啊?
買什么車嘛!我看你們純粹是多此一舉,塞車不說,停車多困難,花錢買車不算,還浪費油錢?次叶嘧栽,不用每天為找車位停車煩惱。許科長洋洋自得,盡數(shù)買車的弊端。
許科長沒想到他的這種得意勁,像一瓶醋灑在地上,讓人聞著酸酸的,繼而自己心里也感覺酸酸的?膳碌氖怯羞@種酸感覺的人還是大部分。跟一個人作對沒關系,跟一幫人作對那后果就嚴重了。
于是,某一天在衛(wèi)生間門口,許科長就聽到這樣的對話:真搞不懂許科這個人,堂堂一個科長,連車都不肯買,留著錢干嘛。
他那是“絕精”,有公車用公車,沒公車蹭我們的……
許科長聽不下去了,感覺血液“嗞嗞”往臉上躥,不用照鏡子,他也知道自己的臉色從豬皮色變成了豬肝色。他故意大聲“咳咳”了兩聲,進到衛(wèi)生間嘩嘩完畢后頭也不回就出去了。
許科長從外到里不淡定了,不就輛車嗎?有什么了不起,老子一定要你們刮目相看。不幾天,許科長就開回了一輛“奧迪”,讓科室全體人員的眼睛頓時銅鑼一樣。
買回“奧迪”的許科長不徒步了,每天開車上下班?绍囬_到單位沒地放,許科長就一直開,開到有地方停車為止。有時一開就開出一公里以外。
這一天,許科長看到單位門口領導的停車位子空著,才想起領導要出差半個月。許科長一陣興奮,正可停在領導的車位上。
還沒等許科長停穩(wěn)當,單位保安就跑出來制止,不可啊,領導的位子不能停啊!
領導出差了,要半個月才回來。許科長說。
岀差了也不行,這是領導的車位啊!難道領導出差他的位子就是別人的了?保安一句反問問得許科長啞口無言。
許科長知道保安是領導老婆弟媳的弟弟,跟著他姐姐叫領導叫姐夫。平日里姐夫長姐夫短炫耀,還真以為領導是他親姐夫了。
小人!許科長在心里罵了一句保安,只好把車再開出來,可一直找不著車位。許科長后把車開回了家,又步行來到辦公室。
老婆譏諷他,你是被汽油燒壞了腦子。
你才燒壞了。許科長本想罵老婆一句,但好男不跟女斗,許科長一向養(yǎng)成了忍讓的脾氣,很少跟老婆吵架。但老婆卻不依不饒,經(jīng)常將“汽油燒壞了腦子”掛在嘴上,弄得許科長煩不勝煩,常常地無緣無故就頭疼。
靜下來的時候,許科長就想,難道我真的腦子出現(xiàn)問題了?
(選自2017年3月(小小說選刊>)
14.文章第三節(jié)與上下文的敘寫有何關聯(lián)?(4分)
15.請依據(jù)相關內(nèi)容,解釋第六段中兩個“酸酸”的含義。(6分)
16.小說結(jié)尾,許科長為何“常常無緣無故就頭疼"?分)
17.小說反映了小城現(xiàn)實生活中的那些問題?請簡要概括。(6分)
(二)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8—19題。(12分)
從舌尖開始的認同之旅
紀錄片就是記錄人的命運!渡嗉馍系闹袊钒亚靶l(wèi)的紀錄片的理念和傳統(tǒng)的美食文化結(jié)合起來,它把食物也看作一種生命,它的出生、發(fā)展,它的生命的每一點特征都展現(xiàn)出來。同時發(fā)掘在食物的美下面的人的專注和迷戀,從而將食物之美和人之美和諧地展現(xiàn)出來。過去我們也有許多紀錄片,但是比較重視人的社會屬性,一個人艱苦奮斗,辛勤勞動,為社會做貢獻等等,宏大的目的往往是中心,而努力的過程不是那么被重視。
這部電說片不是以扣人心弦的人物命運和傳奇故事為中心的傳統(tǒng)類型的紀錄片,也不是那種介紹文化的輝煌和歷史的悠久的歷史文化紀錄片,而是從一種日常生活之中引發(fā)的微妙的對于食物的感情所在這不是用理性來制作的紀錄片,而是從人們的味覺這種感覺出發(fā),以感覺開始的一種文化的追求。
這部電視片之所以引起了這么大的反響,引來這么多人的關注,其實也反映出當代的一個潮流,即日常生活的精致化的空間已經(jīng)確立,整個社會,尤其是作為社會中堅的中等收入者已經(jīng)開始領略中國生活中的優(yōu)雅品味,F(xiàn)在的年輕人,沒有經(jīng)過挨餓的年代,所以追求更高的品味和境界,把文化、品味融在生活之中,從感覺出發(fā),發(fā)現(xiàn)、品味一種精致的生活。
一說中華*族,我們就直接聯(lián)想到悲壯、奮斗、棲牲自我,那些講究生活細節(jié)
的部分被稱為“小資情調(diào)”,不大被人重視;一說到美,我們所注重的也大多也是山河壯美、文明悠久等等這些宏大的概念,注重的是我們足以驕慠和自豪的宏大的敘述。但是《舌尖上的中國》開始發(fā)現(xiàn)和品味本土日常生活中的美。通過這種日常生活的精致化而來的對于中國的認同,是中華*族跨出了自己的歷史悲情之后所產(chǎn)生的新的認同感。中國人開始注重自己的日常生活,開始讓自己的生活蜻致化,這其實也是一祌文化和精神的提升。
從這里,我們可以悟到在這個新的階段,我們?nèi)绾谓?gòu)自己的文化認同,如何讓我們所講述的中國的故事為自己的社會和其他的社會所認可的新的路徑。從舌尖開始的認同之旅給了我們許多有意義的啟示。
18.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有哪些特點?(6分)
19.文中“文化和銪神的提升”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6分)
五、名著閱讀(6分)
20.《吶喊》中的14篇小說主要集中描寫了哪三類題材?(6分)
六、作文(70分)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說到節(jié)氣“驚蝥”,往常的解讀是隆隆雷聲,驚醒了蟄伏冬眠的動物其實,真正喚醒它們的,不是有聲的驚雷,而是無聲的溫度。有時候,溫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答案1.(3分)C
2.(3分)C(A成分殘缺,句末加“決心”等;B不合邏輯,刪去“不”;D搭配不當,將“營造”改為"搭建”。)
3.(3分)D
4.(3分)B
5.(2分)四面楚歌(垓下之圍、慷慨悲歌),霸王別姬
6.(3分)B(泣,眼淚)
7.(3分)C(以,帶領)
8.(4分〉項羽兵敗,楚國將亡;英雄末路,不忍仰視(若答“對項王心存敬畏,不敢看”給1分。)
9.(3分)C(披,披閱)
10.(3分)習得老師的全部學問”錯)
11.(1)(4分)跟著婺源的江永求學,戴震拿出自己的所學向江永請教(詢問),江永為之驚嘆。(“從”、“游質(zhì)”、“駭嘆”各1分)
(2)(4分)義理(圣賢之道)不可憑空想象,一定要從古文經(jīng)書中尋求。(“胸臆”、“求”、句式、句意各1分)
12.(4分)內(nèi)容:有專攻;態(tài)度:深湛精審;方法:求之古訓。(1點1分,2點3分,3點4分)
13.(1)(3分)偏僻,荒蕪,冷寂。
(2)(3分)視聽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答“寓情于景”給1分)
(3)(4分)漂泊不定、羈旅他鄉(xiāng)的憂愁,對朝廷的期盼。
14.(4分)呼應上文所寫小城小,停車難,以及風優(yōu)美等內(nèi)容;為下文許科長因同事妄議而買車卻又造成諾多煩惱作鋪墊。
15.(6分)第一個酸酸是科室同事的感覺:不買還說風涼話,為自己的精打細算找借口,“絕精”,堂堂科長,小家氣十足。第二個酸酸是科長感受:老是被問買不買車心里也打鼓,不買車的理由說多了自己也隱隱感覺不正常,不對勁。(兩個對象各1分,內(nèi)容各2分)
16.(4分)為有車不好開、開車停車難而煩惱;老婆不依不饒的嘮叨數(shù)落;同事們的閑言碎語;小保安的仗勢欺人。
17.(6分)答案要點:小城逑設滯后,無停車場(停車難);人們對“異己者”常胡亂揣測(人際關系難處);官本位思想;裙帶關系(非一定指領導);從眾心理;綠色出行現(xiàn)念。
18.(6分)把前衛(wèi)的紀錄片現(xiàn)念和傳統(tǒng)的美食文化相結(jié)合(3分反映從味覺出發(fā)而開始的一種文化追求(3分)。
19.(6分)注重自己的日常生活;力求使自己的生活精致化;產(chǎn)生對中國本土文化的認同感。(每點2分)
20.(6分)描寫封建勢力及其衛(wèi)道者的罪惡,表現(xiàn)愚昧落后的“國*劣根性反映覺醒的知識分子的反抗及其悲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