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xùn)練#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三節(jié)到第六節(jié)#】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酥^也!
公孫丑章句上·第四節(jié)
孟子曰:“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也。
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詩云:‘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
今國家閑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禍褔無不自己求之者。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褔!自唬骸熳髂,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酥^也!
公孫丑章句上·第五節(jié)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愿藏于其市矣。關(guān)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悅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nóng)皆悅而愿耕于其野矣。廛無夫里之布,則天下之民皆悅而愿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濟(jì)者也。如此,則無敵于天下。無敵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公孫丑章句上·第六節(jié)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yùn)之掌上。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yù)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kuò)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dá)。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