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說教學理念
(一)以人為本,人學定教的全面、和諧的發(fā)展觀
(二)回顧生活的生態(tài)課程觀
(三)自主探究、合作的知識建構觀
二、說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課程標準》要求“解析政府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發(fā)揮作用的典型事例,說明發(fā)展市場經濟離不開國家的宏觀調控!北菊n是經濟生活的核心,前一框題同學們已經學習了市場經濟的共性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獨有的個性,為下一課學習科學發(fā)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打下重要的理論基礎,所以本課可以說是承上啟下。在國家經濟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學習我國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性質以及政府采取必要的宏觀調控的手段矯正市場調節(jié)的弊端相關知識,顯得尤為重要。
(二)教學目標
以《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為依據(jù),結合教材,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知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宏觀調控的含義,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
濟的基本特征。了解加強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宏觀調控的目標、手段以
及相互關系。
能力目標:通過對金融危機等熱點問題的分析探究,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針對市場調節(jié)的局限性,初步提高合理化的政府干預與宏觀調控的應用
能力。通過學習市場經濟的共性與個性,準確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
性的辯證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當前經濟危機我國宏觀調控具體措施的分析,使
學生明確我國強有力的宏觀調控的巨大作用,引導學生感受社會主義市
場經濟在宏觀調控方面的優(yōu)勢,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理論依據(j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和特征,宏觀調控的必要性等是這節(jié)課的中學
生必須要掌握熟記的知識,所以尤為重要,而且還要培養(yǎng)中學生對熱點
問題分析的能力,這個地方對能力目標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堅定社會主義
信念是本節(jié)課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升華,起到了呈前的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課程標準》和新課改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確定本節(jié)課知識重難點如下:
重點: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2.宏觀調控的手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確立依據(jù):這是本節(jié)課的基本知識點,為什么設為重點是因為這是高考的必考內容,也是解題思路的重點,學好這個知識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市場經濟和分析經濟問題。打好這個基礎有利于對接下來知識的學習。
難點:
1.學生學會根據(jù)材料辨析哪些知識屬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學會從材料中分析出宏觀調控的手段
2.學生能夠分清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學生能夠樹立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優(yōu)勢,樹立社會主義信念。
確立依據(jù):難點主要是能力目標和樹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因為知識目標相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容易,但是對于分析材料的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除了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對學生需要的鍛煉,其它的課也需要鍛煉。還有樹立社會主義信念,因為這是學生自主的事情,所以對老師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zhàn),所以也是一個難點。
三、說學情
剛升入高中,政治思維還不成熟,但大部分學生都對時政有著濃厚的興趣,思維處于理性知識鍛煉還不夠的階段,而對感性知識的理解掌握的比較好。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先聽老師講授新課然后自己下去再復習,這就要求老師在課上把知識點講透,學生在課下復習會更輕松些,而且學生對這一課有可能不太感興趣,所以我會把課堂氣氛盡量活躍起來,結合學生的生活背景,我會用材料聯(lián)系學生日常生活所發(fā)生的事情去考慮。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所以我設立的重難點也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設立的
四、說教法和學法
結合《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四大教學建議“注意學科知識與生活主題相結合”“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采用靈活的教學策略”、“強化實踐環(huán)節(jié),豐富教學內容”“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我將以探究活動為主線,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關心時政,為國家出謀劃策的積極性。在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課堂上老師決不僅僅是傳授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適當引導我用到的教學法有:
探究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演繹歸納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上課,同學們好,這節(jié)課呢我們來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視頻,多媒體展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視頻片斷
從這個視頻中我們可以知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如何提出的,PPT內容(改革開放以后,經濟體制改革收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和關注,在視頻中黨的xx大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的作用。之后再黨的xx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xx大的《決定》又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老師列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如何發(fā)展的,我想同學們對社會主義經濟的含義都有一定的概念了,那就是什么呀?PPT內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難點問題,分析比較:
在經濟手段中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即使是高三學生也容易混淆,而且教材并沒有給出非常準確的答案,所以老師在這里必須講授,可列表比較,尤其注意兩個政策在制定機構和手段上的不同,然后再請同學們討論以上的經濟手段中哪些是財政政策,哪些是貨幣政策?
后,強調,國家的宏觀調控,應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可讓學生說一下原因。前面已經學過了價值規(guī)律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相關知識,學生們應該可以說出來。
總結升華,鞏固知識:
課堂小節(jié)讓學生自主發(fā)言,如果時間充裕,給時間準備,發(fā)言的時候只看板書,不看書
課堂練習:學生可以回顧一下自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以來,自己的家鄉(xiāng)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學習本節(jié)知識,運用自己身邊生活的例子,說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實給家鄉(xiāng)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有利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升華,而且通過這一
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學生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宏觀調控方面的優(yōu)勢和開放市場后家鄉(xiāng)的發(fā)展,有利于樹立社會主義信念!
課后作業(yè):(一百字左右的新聞關注)繼續(xù)關注金融危機,關注世界各個國家尤其是我國有哪些宏觀調控的政策,從中比較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不同,相信在各個國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金融風暴會盡快成為歷史,也相信在我國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下,我國國民經濟依然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二】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這節(jié)課是高一《經濟與生活》第一單元第三課《消費及其類型》中的第一框。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神奇的貨幣》和《多變的價格》,也就是怎樣去交換,現(xiàn)在進入本單元的后一環(huán),即怎樣去消費,這即為下一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好鋪墊,又為第二單元學習生產作準備。
同時,本節(jié)內容是從學生身邊的消費生活入手,是對前兩節(jié)課商品貨幣價格的基本結構知識的提升,又是為后面消費心理面面觀、做一名理性的消費者消費與生產的辯證關系原理的展開鋪墊好了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程標準,結合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僮R記影響消費的因素;消費類型的三種分類及其含義;消費結構與恩格爾系數(shù)的含義;
、诶斫馐杖肱c消費水平的關系;收入分配狀況與消費水平的關系;物價變動對人們消費的影響;幾種消費類型的區(qū)別;恩格爾系數(shù)變化的含義;
、凼占Y料,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動,并說明我國居民消費結構變動的原因。
2、能力目標
①引導學生發(fā)掘以交易方式劃分的幾種消費類型的異同點,培養(yǎng)學生深入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和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把模糊的感性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學會從多層面、多角度看問題。重點引導學生們去發(fā)掘各種消費類型之間的細微差別。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深入分析經濟問題及參與經濟生活能力。
②了解我國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增強關注現(xiàn)實生活的能力及動手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通過本框學習,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教育,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3、教學重點
、儆绊懴M水平的因素
原因:首先,同學們對復雜的經濟生活和消費行為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很多還只是在感性層面上的了解,所以要深入講解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讓學生明白影響因素有收入水平、物價水平、商品本身等等。以此讓同學們從消費表象背后分析出深層原因。其次,這個知識點的重點學習也為后面學習確立正確的消費觀打下基礎。
在這一重點上,我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立足生活實際,從生活中取材,讓學生就自己熟悉的問題發(fā)表見解,從而探討出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以此來突破這一重點。
、谫J款消費
原因:消費的分類依據(jù)不同的標準有所不同。貸款消費相對于很少參與經濟生活,理財能力欠缺的學生而言是比較陌生的,而貸款消費也屬于消費中重要的一種類型,充分了解消費類型對學生分析消費行為和做出正確的消費行為有益處。
在這一重點上我主要通過實例分析的方法進行突破。
、鄱鞲駹栂禂(shù)
原因:恩格爾系數(shù)是一個新名詞,恩格爾系數(shù)是分析家庭消費水平的重要參考系數(shù)。從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費中所占的比例大小可以分析出家庭的消費水平。而同學們對恩格爾系數(shù)的高低與家庭消費水平的關系并不清楚,因此只有重點學習,才能深入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恩格爾系數(shù)越來越小,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這一重點上,我主要通過圖表解說法來突破。
④教學難點:
原因:首先,同學們對復雜的經濟生活和消費行為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很多還只是在感性層面上的了解,所以要深入講解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讓學生明白影響因素有收入水平、物價水平、商品本身等等。以此讓同學們從消費表象背后分析出深層原因。其次,這個知識點的重點學習也為后面學習確立正確的消費觀打下基礎。
在這一難點上,我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立足生活實際,從生活中取材,讓學生就自己熟悉的問題發(fā)表見解,從而探討出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以此來突破這一重點。
二、學情與學法
對癥下藥能藥到病除,因材施教方能更好地實現(xiàn)我們的教學目標。因此,根據(jù)學生的實際來制定教學方案和適合的學法是非常必須、非常重要的。
(一)學情分析
高一階段學生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有一定程度的關注和了解,但可能缺少對現(xiàn)象的本質的、深刻的分析,正需要在學習中加深對一些現(xiàn)象的分析,培養(yǎng)和提高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他們已具備一定的觀察、分析、理解能力,而且學習的自主性增強,參與意識強烈,能夠在教師主導作用下,以協(xié)作探究方式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前一節(jié)課中,學生了解到影響價格的因素以及價格變動所產生的影響,但學生還不知道收入和消費的關系,但對消費的類型有比較籠統(tǒng)模糊的認識。他們可以在日常生活認真觀察,記錄家庭的收支情況來了解本家庭的消費水平。本節(jié)課我講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了解影響消費的因素以及消費的類型,幫助他們認清自己的消費行為,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同時又學會勤儉節(jié)約,艱苦樸素的思想。
(二)學法
1、資料搜集法:學生通過課前有針對性的對相關資料進行搜集并加以分析歸納,使他們能對新課中所要掌握的知識有的一定的了解和接觸,為新知識的學習鋪墊好基礎,并且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2、分析歸納法: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自主的思考和小組的探究,歸納探究的成果,形成自己的知識。
3、合作討論法: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設置情景和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組織學生討論,互相交流、啟發(fā),實現(xiàn)教學的多變互動。在本課中主要圍繞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圍繞小兔的消費行為判斷其消費結構進行合作交流。
三、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和教學方法
(一)教學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轉變教育觀念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我們設計的教學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fā),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參與過程中暢所欲言,在探究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法
為了更好的落實新課程的理念,實現(xiàn)教學三維目標,在本課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比較法。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組學生理解教材獲得感知和認識的教學方法。
探究式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習探究知識、提高能力的叫傲雪方法。在教學中,我以多個教例和創(chuàng)設的情景為線索,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和小組的合作探究,獲得知識,使知識更具有說服力。
比較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找出探究對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過程
【課時設計安排】
由于本框題內容不多,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更具體地掌握教材內容,我講本框題的教學過程設計為1.5---2課時
【具體實施過程】
(2)板書設計
本著簡潔、美觀,突出重、難點,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因此,作如下的板書設計:
第三課《多彩的消費》
一、消費及其類型
(一)影響消費的因素
1、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2、未來收入預期
3、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
二、消費類型
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
三、消費的結構
生存資料消費、發(fā)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五、教學預測
在這一節(jié)課種,我們通過展示學生在經濟社會中看到或者了解到的圖片、資料、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其中,進行了自主探究的學習,達到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目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生本教育”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深入認識身邊的經濟現(xiàn)象,透過現(xiàn)象認識到事物的本質,達到對消費及其類型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該知識點。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肯定也會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在探究活動中學生對于我們所設計的教學內容不能及時的進入角色,或者被學生的某些觀點帶到偏離教學內容的軌道上,因此,我們要根據(jù)教學過程中的動態(tài)變化,及時地把握教學的方向,調整和修改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