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
本部分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計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1.對血漿、組織液和淋巴三者間的物質聯(lián)系表述正確的是
2.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管壁的細胞生活的內(nèi)環(huán)境分別是
①血液和組織液②血漿和組織液③淋巴和血漿④淋巴和組織液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3.某人腳底起了很多水泡,水泡破后,流出的淺*液體主要是
A.血漿B.組織液C.淋巴D.細胞外液
4.人體在劇烈運動后,血液的pH值在正常范圍內(nèi)將會有所
A.下降B.上升C.不變D.不能確定
5.人體內(nèi)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體內(nèi)環(huán)境成分發(fā)生明顯變化而引起的病癥是
、傩⊥瘸榇あ阽牭缎图毎氀Y③尿毒癥④組織水腫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健康人血液的pH總是維持在7.35~7.45之間,這是由于
A.人體內(nèi)含有大量水分B.人體排出的酸性物質與堿性物質部分溶解在血液中
C.血液中NaCl含量保持恒定不變D.血漿中含有HCO3—和HPO42—等離子
7.如圖表示一段離體神經(jīng)纖維的S點受到刺激而興奮時局部電流和神經(jīng)興奮的傳導方向(彎箭頭表示膜內(nèi)、外局部電流的流動方向,直箭頭表示興奮傳導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8.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傳遞的結構基礎是突觸,突觸的結構包括:
A.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B.突觸小體、突觸間隙、突觸前膜
C.突觸前膜、突觸小體、突觸小泡D.突觸前膜、突觸小泡、突觸后膜
9.當盲人用手指“閱讀”盲文時,參與此過程的高級中樞是
A.言語中樞B.軀體感覺中樞C.軀體運動中樞D.以上全部參與
10.一個神經(jīng)細胞受到刺激后產(chǎn)生的動作電位的傳導是
A.單向的,只能向前傳導B.雙向的,只向神經(jīng)末梢傳導
C.雙向的,傳遍整個神經(jīng)細胞D.雙向的,在膜內(nèi)外之間傳導
11.右圖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敲擊Ⅱ處,小腿突然抬起,這種現(xiàn)象屬于反射
B.阻斷Ⅰ處,敲擊Ⅱ處,小腿不能抬起
C.刺激Ⅲ處,可在Ⅰ處檢測到電位變化
D.Ⅳ處神經(jīng)元的活動可能受到大腦皮層的控制
12.如圖是一個反射弧的部分結構圖,甲、乙表示連接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電流表。當在A點以一定的電流刺激,則甲、乙電流表指針發(fā)生的變化是:
A.甲、乙都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B.甲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乙不偏轉
C.甲不偏轉,乙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D.甲發(fā)生偏轉,乙不偏轉
13.下列激素中,對全身細胞都起作用的是
A.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B.促甲狀腺激素C.甲狀腺激素D.胰高血糖素
14.人體神經(jīng)調節(jié)與激素調節(jié)的區(qū)別在于神經(jīng)調節(jié)
A.作用慢而持久B.作用快但持續(xù)時間短C.作用快而持久D.作用慢持續(xù)時間也短
15.許多淡水魚在人工飼養(yǎng)的條件下不產(chǎn)卵,如取同種魚的腦下垂體研碎注入魚體內(nèi),可促其產(chǎn)卵,這主要是利用垂體中含有的
A.性激素B.促甲狀腺激素C.促性腺激素D.腎上腺素
16.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jié)過程中,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起著重要作用。正常情況下,人體進食后短時間內(nèi)這兩種激素的含量變化是
A.胰島素減少,胰高血糖素增加B.胰島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
C.胰島素減少,胰高血糖素減少D.胰島素增加,胰高血糖素減少
17.當人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從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體內(nèi)酶活性的變化依次為
A.減少、減少、增加、不變B.增加、增加、減少、不變
C.增加、減少、增加、不變D.增加、增加、減少、降低
18.在人體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mg•mL-1~1.4×10-4mg•mL-1,而1mg甲狀腺激素可使人體產(chǎn)熱增加4200kJ,說明了激素調節(jié)具有
A.通過體液運輸B.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
C.直接參與細胞內(nèi)的生命活動D.微量和高效的特點
19.大面積燒傷護理不當時,易發(fā)生感染而引起嚴重后果,這主要是由于
A.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B.非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
C.體液大量損失D.營養(yǎng)物質得不到及時補充
20.下列屬于人體第三道防線的是
A.皮膚和黏膜B.血液和消化液C.免疫器官和淋巴細胞D.溶菌酶
21.取一只小鼠的皮膚,分別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膚移植更易成功。這個實驗結果說明對異體皮膚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細胞B.T淋巴細胞C.B淋巴細胞D.吞噬細胞
22.人體器官的移植不易成活,根據(jù)現(xiàn)代免疫學分析,移植器官的組織細胞相當于:
A.淋巴細胞B.疫苗C.抗體D.抗原
23.結核桿菌感染人體并侵入細胞后會引起結核病,體內(nèi)接觸該靶細胞并導致其裂解的免疫細胞是:
A.漿細胞B.T淋巴細胞C.B淋巴細胞D.效應T細胞
24.下列關于過敏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發(fā)生過敏反應的人,之前必定接受過同種過敏原的刺激
B.反應特點是發(fā)病迅速、反應強烈、但消退較慢
C.T細胞是參與過敏反應的主要免疫細胞
D.過敏反應屬于自身免疫病,一般會損傷組織
25.在燕麥胚芽鞘尖端套上一個不透光的錫紙小帽,然后從右側照光,結果胚芽鞘將
A.向左彎曲生長B.向右彎曲生長C.不生長D.直立生長
26.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激素起著重要作用。與植物頂端優(yōu)勢密切相關的激素是
A.生長素B.細胞*素C.脫落酸D.乙烯
27.在植物體內(nèi)的各種激素中,生理作用為相似的是
A.赤霉素和生長素B.脫落酸和細胞*素C.赤霉素和脫落酸D.生長素和乙烯
28.“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是由于生長素分布不均勻造成的,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的主要原因是A.溫度B.濕度C.空氣D.陽光
29.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fā),并無澀味,這是宋朝蘇軾《格物粗談.果品》中記錄的一種方法。此文中“氣”及其功能分別是什么?
A.“氣”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氣”指的是乙烯,作用是去除柿的澀味
C.“氣”指的是乙烯,作用是催熟果實
D.“氣”指的是生長素,作用是促使子房發(fā)育為成熟的果實
30.某校生物興趣小組把一個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塊瓊脂塊上,瓊脂塊的中央被云母片隔開,同時被一個紙盒罩住,紙盒的一側開口,有單側光照(如圖①所示)。經(jīng)過以下三種方法處理一段時間:僅紙盒轉動、僅胚芽鞘尖端及瓊脂塊轉動、整個裝置同時轉動,然后分別把A、B所示瓊脂塊放在三個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口上(如圖②)。胚芽鞘的生長狀況分別是
A.直立生長、向右彎曲生長、向右彎曲生長
B.向右彎曲生長、直立生長、向右彎曲生長
C.向左彎曲生長、向右彎曲生長、直立生長
D.向左彎曲生長、直立生長、向右彎曲生長
第二部分:選擇題共20分
本部分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31.下圖為人體內(nèi)某組織的局部結構示意圖,據(jù)圖判斷,以下描述不正確的是
A.如果圖示為腦組織,則Ⅱ端比Ⅰ端血漿中葡萄糖含量低、O2較少
B.如果圖示為胰島組織,則飽食后Ⅱ端比Ⅰ端血漿中胰島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
C.如果圖示為肝組織,則饑餓時Ⅱ端比Ⅰ端血漿中葡萄糖含量低、CO2較多
D.如果圖示為肺部組織,則Ⅱ端比Ⅰ端血漿中葡萄糖含量低、O2較多
32.血漿中的水來自
A.組織液B.血漿、消化道C.淋巴、組織液D.消化道、組織液、淋巴
33.“小兒麻痹癥”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傳出神經(jīng)元的細胞體,而傳入神經(jīng)元及神經(jīng)中樞未受到侵染,所以嚴重的小兒麻痹癥患者會表現(xiàn)出下肢
A.能運動,對刺激有感覺B.運動障礙,對刺激有感覺
C.不能運動,對刺激無感覺D.運動障礙,對刺激無感覺
34.以槍烏賊的粗大神經(jīng)纖維作為實驗材料,測定其受刺激后的電位變化過程。圖中箭頭表示電流方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a點左側刺激,依次看到的現(xiàn)象的順序是4、2、4、3、4
B.在b點右側刺激,依次看到的現(xiàn)象的順序是4、3、4、2、4
C.在a、b兩點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現(xiàn)象的順序是4、1、4
D.在a、b兩點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現(xiàn)象的順序是4、3、4、2、4
35.當一個人過度緊張時,會出現(xiàn)手足發(fā)涼現(xiàn)象,此時
A.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增大B.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減少
C.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大D.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
36.某成年人從25℃環(huán)境來到10℃環(huán)境中,體溫維持正常,其散熱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b段的散熱量少于產(chǎn)熱量
B.b~c段散熱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膚血管逐漸舒張
D.d~e段的產(chǎn)熱速率大于a~b段
37.在制備蛇毒抗*血清時,需將滅活的蛇毒注入家兔體內(nèi),引起免疫反應,這一免疫反應和所用的蛇毒分別是
A.非特異性免疫,抗原B.特異性免疫,抗體
C.非特異性兔疫,抗體D.特異性免疫,抗原
38.研究發(fā)現(xiàn)兩種現(xiàn)象:①動物體內(nèi)的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質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為漿細胞;②給動物注射從某種細菌獲得的物質乙后,此動物對這種細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則這兩種物質中
A.甲是抗體,乙是抗原B.甲是抗體,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體
39.某科研小組在研究植物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時,將大小相近的同種植物分為①②③三組,分別進行如下處理:①摘除頂芽;②保留頂芽,用2mg/L的細胞*素處理側芽;③保留頂芽。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根據(jù)曲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A.細胞*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頂端優(yōu)勢
B.細胞*素能抑制側芽的生長
C.細胞*素只作用于側芽
D.生長素和細胞*素的作用相同
40.某小組開展“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適濃度”課題研究,在制定實驗方案過程中,下列哪一項可以不考慮
A.嚴格控制無關變量
B.配制一系列濃度梯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
C.蒸餾水處理作為對照
D.查資料或進行預實驗,確定實驗濃度范圍
第三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
本部分共4小題,共計4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41.(10分)下圖1表示縮手反射的反射弧,圖2、圖3分別表示圖1虛線框內(nèi)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1)圖1中表示效應器的是________(填字母),由組成。
(2)圖3中,表示興奮部位的是________(填字母),該興奮狀態(tài)的形成是Na+內(nèi)流的結果,其進入膜內(nèi)的方式是________。
(3)興奮在圖2所示處只能單向傳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學取指血進行化驗,當針刺破手指時并未縮手。這說明縮手反射的神經(jīng)中樞雖在脊髓,但還會受________控制。
(5)如圖4是測量神經(jīng)纖維膜內(nèi)外電位的裝置,圖5是測得的動作電位變化(動作電位是指可興奮細胞受到刺激時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電位變化過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4狀態(tài)測得的電位相當于圖5中的________區(qū)段的電位。若該神經(jīng)纖維接受突觸前膜釋放的興奮性神經(jīng)遞質,則圖4的指針有何變化?________(向左/向右/不變)。
②圖5中當神經(jīng)纖維受到刺激時,Na+內(nèi)流引起的是________區(qū)段的變化。
42.(10分)如圖表示機體內(nèi)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途徑。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分析,構成下丘腦的細胞既有典型神經(jīng)細胞的興奮傳導功能,又有分泌激素功能,其將________調節(jié)和________調節(jié)聯(lián)系起來。
(2)若圖中內(nèi)分泌腺為甲狀腺,則當體內(nèi)缺碘時,④⑥含量的變化情況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若圖中內(nèi)分泌腺為胰島,則其分泌的激素⑥為____________,調節(jié)血糖濃度下降;則其分泌的激素⑥為________,調節(jié)血糖濃度上升。
(4)當吃的食物過咸時,會使________感受器興奮,通過下丘腦和垂體的相關活動,使內(nèi)環(huán)境中______增加,終導致尿量減少,有利于細胞外液滲透壓恢復正常水平。
(5)神經(jīng)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是。
43.(10分)下圖為人體免疫部分過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①②③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_。
(2)抗體的化學本質為______。當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由T細胞產(chǎn)生的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出的_______細胞,產(chǎn)生抗體。
(3)結核桿菌屬于胞內(nèi)寄生菌,當它侵入人體細胞后,人體通過[]裂解靶細胞,將結核桿菌釋放到體液中,再通過與[]特異性結合而被滅活,后由吞噬細胞清除。([]中填字母,上填文字)
(4)當細菌外*再次進入人體后,人體主要是通過過程發(fā)揮免疫作用(用箭頭和數(shù)字表示)。
(5)只發(fā)生于二次免疫反應的過程是_______,其特點是。
生物試題第7頁(共8頁)
44.(10分)甲圖表示燕麥幼苗生長素濃度與作用的關系;乙圖表示將一株燕麥幼苗水平放置,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的生長情況;丙圖表示燕麥胚芽鞘。
(1)甲圖中,根和芽生長的適宜生長素濃度分別為________mol/L、________mol/L。c點生長素濃度對根生長的效應是________,對芽生長的效應是________。
(2)乙圖中b側生長素濃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側,這是由________引起的。
(3)為驗證在單側光照射下,丙圖燕麥胚芽鞘尖端產(chǎn)生的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fā)生在A段而不是發(fā)生在B段,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請幫助其完成下列有關實驗過程:
、賹嶒灢牧霞坝镁撸貉帑溑哐壳,一側開孔的硬紙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趯嶒炦^程:給予右側單側光照射,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如圖所示。
、蹖嶒灲Y果預測: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軐嶒灲Y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下列關于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由于水分子之間有氫鍵,所以水能緩和溫度變化B.水是植物活細胞中含量多的物質
C.由于水具有極性,所以水能提供能量D.水是生物體內(nèi)物質運輸?shù)闹饕橘|
2.下列各組物質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A.膽固醇和淀粉B.酶和油脂C.核糖核酸和糖元D.核糖核酸和抗體
3.下列物質或細胞結構中,有葡萄糖參與組成的是()
A.染色體B.核糖體C.纖維素D.ATP
4.分子式為C33H62O6和C3032H4816O872N780S8Fe4的這兩種物質可能是()
A.糖類和蛋白質B.蛋白質和核酸C.脂質和蛋白質D.糖類和核酸
5.下列哪項不是細胞膜的功能
A.具有保護細胞的作用B.與細胞的物質交換關系密切
C.與細胞的遺傳有重要關系D.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
6.關于人體內(nèi)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的方式合成蛋白質B.蛋白質不可被氧化分解釋放能量
C.組成肌肉細胞的有機物中蛋白質含量多D.有些蛋白質負責與疾病作斗爭
7.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有內(nèi)質網(wǎng)的細胞一定是真核細胞B、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細胞
C、有葉綠體的細胞一定是植物細胞D、有核糖體的細胞一定能合成蛋白質
8.醫(yī)生給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靜脈內(nèi)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A.供給全面的營養(yǎng)B.供給能源C.維持血漿的濃度D.提供水分
9.所有的原核細胞都具有()
A.核糖體和線粒體B.細胞膜和葉綠體C.內(nèi)質網(wǎng)和中心體D.細胞膜和核糖體
10.科學家將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放進蒸餾水中,造成紅細胞破裂出現(xiàn)溶血現(xiàn)象,再將溶出細胞外的物質沖洗掉,剩下的結構在生物學上稱為“血影”。其主要成分是()
A.無機鹽、蛋白質B.蛋白質、糖類C.油脂、蛋白質D.磷脂、蛋白質
11.紅莧菜細胞的液泡中含有呈紫紅色的花青素。將紅莧菜的葉片切成小塊后放入水中,水的顏色無明顯變化;若進行加熱,隨著水溫的升高,水的顏色逐漸變紅。其原因是
A.在清水中沒有物質出入細胞B.細胞壁在加熱后受到破壞
C.水溫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D.沸水使生物膜失去選擇透性
12.下列有關細胞物質出入方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決于細胞膜上載體的數(shù)量
B.腺細胞分泌消化酶需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載體
C.核內(nèi)脫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質可通過核孔復合體進入細胞溶膠
D.小腸上皮細胞易吸收葡萄糖,卻難以吸收分子比葡萄糖小的木糖,是由于木糖的濃度太低
13.將剛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這是因為加熱會
A.提高淀粉酶活性B.改變可溶性糖分子結構
C.防止玉米粒發(fā)芽D.破壞將可溶性糖轉化為淀粉的酶
14.奶粉中蛋白質含量檢測通常不是直接測定蛋白質含量,而是通過測氮含量來推算蛋白質含量,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質的
A.肽鍵B.游離的氨基C.游離的羧基D.R基
15.磷脂是組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這與磷脂分子的頭部親水、尾部疏水的性質有關。某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植物種子細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貯存油,每個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著,該膜可能的結構是
A.由單層磷脂分子構成,磷脂的尾部向著油滴內(nèi)
B.由單層磷脂分子構成,磷脂的頭部向著油滴內(nèi)
C.由兩層磷脂分子構成,結構與細胞膜完全相同
D.由兩層磷脂分子構成,兩層磷脂的頭部相對
16.關于細胞器的界定,目前有兩種意見,其中之一認為,細胞器是細胞內(nèi)以膜和細胞隔離的相對獨立的結構,根據(jù)這種界定,下列哪種結構不能稱為細胞器:
A.細胞核B.核糖體C.內(nèi)質網(wǎng)D.高爾基體
17.下列關于ATP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ATP分子由1個腺嘌呤和3個磷酸基團組成
B.線粒體內(nèi)能大量合成ATP的部位是基質
C.ATP通常是細胞中放能反應與吸能反應的紐帶
D.肌肉收縮時,ATP分子中的3個高能磷酸鍵都水解斷裂
18.葉綠體基粒由若干個類囊體堆疊而成,下列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類囊體膜與葉綠體內(nèi)膜、外膜所含物質完全相同
B.類囊體膜上分布著吸收光能的色素,其中葉綠素主要吸收藍紫光而幾乎不吸收紅光
C.光能轉變成活躍的化學能的過程在類囊體膜上完成
D.水的光解無需酶的催化,所以構成基粒的類囊體膜上不含有酶
19.下列有關使用顯微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用顯微鏡觀察時,先用低倍鏡再換用高倍鏡的原因是低倍鏡易找到所要觀察的目標
B.從低倍鏡換上高倍鏡后,視野將變暗,可通過調大光圈或把反光鏡由平面換成凹面
C.換高倍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焦
D.在觀察細胞質的流動時可用細胞溶膠中的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
20.若把變形蟲的核從其體內(nèi)取出,則變形蟲應表現(xiàn)出()
A.失去核的變形蟲,雖停止伸出偽足,但在幾天后核就再生,能正;顒
B.失去核的變形蟲,細胞質功能逐漸衰退,幾天內(nèi)將死亡
C.失去核的變形蟲,雖然反復進行數(shù)次*,但結果還是死亡
D.除去核以后,細胞質活動反而暫時提高,因此細胞*變得更加旺盛
21.下圖中曲線a表示水稻根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所釋放的CO2總量的變化,曲線b表示需氧呼吸釋放的CO2量的變化,則表示厭氧呼吸釋放的CO2量的變化是下圖中的
22.右圖中①~④表示某細胞的部分細胞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圖是高倍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構
B.此細胞不可能是植物細胞,只能是動物細胞
C.結構①和④都含有磷脂成分
D.結構①不能將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23.下列關于生物體內(nèi)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ATP中含有C、H、O、N、P元素
B.植物細胞產(chǎn)生ATP的途徑有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C.活細胞中時刻進行著ATP的合成與水解
D.ATP與ADP的相互轉化,使生物體內(nèi)的各項化學反應能在常溫常壓下快速而又順利地進行
24.需氧呼吸過程中,不包括
A.糖酵解B.卡爾文循環(huán)C.檸檬酸循環(huán)D.電子傳遞鏈
25.某22肽被水解成1個4肽、2個3肽和2個6肽,則這些短肽的氨基總數(shù)的小值及肽鍵總數(shù)分別是
A.6、18B.5、18C.5、17D.6、17
26.用顯微鏡觀察正在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紫色洋蔥表皮細胞,可看到
27.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酶溶液與雙縮脲試劑反應不一定呈紫色B.酶的形態(tài)結構在酶促反應過程中保持不變
C.酶的活性與底物濃度和溫度有關D.酶只有分泌到細胞外才具有活性
28.葉綠體受到的光照突然停止后,下列變化錯誤的是
A、O2減少B、NADP+減少C、ATP減少D、C3酸增加
29.處于平靜狀態(tài)和劇烈運動狀態(tài)下的骨骼肌細胞,分解葡萄糖過程中產(chǎn)生的CO2mol數(shù)與消耗的O2mol數(shù)的比值,分別是
A.等于1.0、小于1.0B.等于1.0、等于1.0
C.小于1.0、小于1.0D.等于1.0、大于1.0
30.下圖中甲、乙、丙是細胞或細胞內(nèi)某種結構,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含有DNA。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只有真核細胞才具有甲和乙結構
B.丙結構具有纖維素成分的細胞壁
C.甲、乙、丙另一個共同特點是都有雙層膜結構
D.若丙細胞能進行需氧呼吸,則其內(nèi)含有線粒體等細胞器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31.假如你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一種新的單細胞生物并鑒定該生物的類別,則以下何種特性與你的鑒定有關
①細胞核的有無②核糖體的有無③細胞壁的有無④膜上磷脂的有無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32.下列有關葉綠體及光合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破壞葉綠體外膜后,O2不能產(chǎn)生
B.植物生長過程中,葉綠體內(nèi)各種色素的比例保持不變
C.與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時間縮短
D.離體的葉綠體基質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應
33.19世紀30年代創(chuàng)立的細胞學說的主要的意義是
A.證明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B.證明生物之間存在親緣關系
C.使人們對生物體的結構認識進入微觀世界D.發(fā)現(xiàn)動植物細胞的不同之處
34.細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質、核仁、核孔組成,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核膜是雙層膜,把核內(nèi)物質與細胞質分開B.染色質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C.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D.核孔實現(xiàn)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35.比較生物膜和人工膜(雙層磷脂)對多種物質的通透性,結果如圖,據(jù)此不能得出的推論是()
A.生物膜上存在著協(xié)助H2O通過的物質
B.生物膜對K+、Na+、Cl-的通透具有選擇性
C.離子以易化(協(xié)助)擴散方式通過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響其通過人工膜的擴散速率
36.啤酒生產(chǎn)時,麥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會降低啤酒質量,因此,制備麥芽過程中需降低其活性。下圖為不同pH和溫度對PPO活性影響的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PPO催化多酚類物質的生化反應
B.相同溫度時,pH7.8的酶促反應產(chǎn)物比pH8.4的少
C.在制備麥芽過程中應將反應條件控制在溫度80℃、pH8.4
D.高于90℃,若PPO發(fā)生熱變性,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溫度越高變性越快
37.下列關于高爾基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高爾基體膜具有流動性B.消化酶從合成到分泌可以不經(jīng)過高爾基體
C.高爾基體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構成D.高爾基體具有對蛋白質進行加工的功能
38.下列關于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A.缺鐵性貧血是因為體內(nèi)缺乏鐵元素,血紅蛋白不能合成
B.Mg2+是葉綠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響光合作用
C.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數(shù)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構成骨骼、牙齒
D.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鹽中加碘
39.下圖是我們在觀察某種細胞時使用的一些鏡頭,則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1、2、3是目鏡,4、5、6是物鏡B.1與6組合看到的細胞大
C.3與4組合看到的細胞少D.3與4組合看到的視野暗
40.有種細菌會在人類的細胞之間快速轉移,使人患腦膜炎.其原因是該菌的一種名為InIC的蛋白可通過阻礙人類細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細胞膜更易變形而有利于細菌的轉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高爾基體的加工
B.該菌使人類細胞發(fā)生變形,說明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該菌在人類的細胞之間快速轉移依賴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D.該菌需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
41.下列關于細胞主要化學成分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膽固醇、磷脂和植物蠟都屬于脂質
B.脫氧核糖核酸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之一
C.植物細胞中的蔗糖和纖維素都屬于多糖
D.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序等有關
42.用32P標記某細胞磷脂中的磷,在下列哪組細胞器中不能檢測到32P的存在()
A.線粒體和葉綠體B.內(nèi)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
C.線粒體和高爾基體D.核糖體和中心體
43.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過程中,某同學在視野中看到生活著的洋蔥表皮細胞正處于如圖所示狀態(tài),a、b表示該部位溶液的濃度,由此可以推測
A.可能a>b,細胞滲透吸水
B.a=b,細胞吸水與失水保持動態(tài)平衡
C.可能a
D.上述三種情況都可能存在
44.某些植物在早春開花時,花序細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他細胞100倍以上,但單位質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卻只有其他細胞的40%。此時的花序細胞()
A.主要通過無氧呼吸生成ATPB.產(chǎn)生的熱量遠多于其他細胞
C.線粒體基質不參與有氧呼吸D.沒有進行有氧呼吸的第三個階段
45.圖甲表示酶催化反應過程的示意圖,圖乙表示在適溫度下該酶促反應生成氨基酸的量與時間的關系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甲中b表示二肽B.圖甲中a與b結合后,a的形狀會發(fā)生變化
C.適當升高溫度,圖乙中的M值不變D.圖乙中c-d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酶的數(shù)量有限
三、填空題(4大題,共40分)
46.(14分)下圖的A、B2種不同類型的細胞某些結構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AB
(1)圖A中,具有雙層膜的細胞結構有[](填代號),單層膜的細胞器有[](填代號)。
(2)圖A是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型,理由是。
(3)若圖A細胞是西瓜紅色果肉細胞,則色素主要存在于[]。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細胞,則圖中不應有的結構是[]。
(4)與B細胞相比,A細胞中特有的能產(chǎn)生ATP的結構是[]。
(5)B細胞的某種分泌蛋白,在核糖體中合成之后,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頭和結構名稱表示)的方向運到細胞外。
(6)圖A中[4]和[6]兩種具膜結構的細胞器為適應各自的功能,都有增大膜面積的方式,它們分別是。
(7)要研究圖B所示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8)若圖B細胞表示動物胰臟內(nèi)的細胞,①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__。
(9)若用丙*從細胞B中提取出脂質,在空氣——水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的單分子層面積(大于、小于、約等于)細胞表面積的2倍?理由。
47.(8分)下圖為物質出入細胞膜的示意圖,其中大寫字母表示物質,小寫字母表示物質運輸方式,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大寫字母分別表示:A,B,D。
(2)在a~e這五個過程中,代表被動轉運的是圖中編號,可能代表氧氣轉運過程的是圖中編號,碘進入人體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中編號。
(3)細胞中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質的方式是,這種運輸方式中載體蛋白與被轉運物質結合后形狀將發(fā)生改變,這種改變(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
48.(9分)當其他條件均適宜時,北沙參在不同溫度和光強度條件下的光合速率如下圖所示,光合速率以干重增加速率(mg/單位葉面積•h)表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25℃條件下,1klx光強度時葉肉細胞中產(chǎn)生ATP的場所是,5klx光強度時的真正光合速率(大于、等于、小于)P點代表的真正光合速率。
(2)15℃條件下,P點以后北沙參光合速率不再繼續(xù)增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若將CO2濃度降低為大氣中CO2濃度值,則葉綠體中NADPH合成速率將會(變大、不變、變小),P點向方向移動。
(3)25℃條件下,北沙參黑暗處理1h后再在12klx光強度下照射1h,則實驗期間干重積累量約為mg/單位葉面積。
(4)寫出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
49.(9分)分析并回答下列有關的問題:
(1)下面是“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和蛋白質”實驗的材料和部分操作步驟。
實驗材料:番茄、新鮮牛奶
實驗步驟:鑒定還原糖時,加入剛配制的本尼迪特試劑,立即觀察顏色變化;鑒定蛋白質時,取牛奶樣液加入雙縮脲試劑A后,先搖勻,然后再加入雙縮脲試劑B,觀察是否出現(xiàn)藍色。
請指出“實驗材料”或“實驗步驟”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2)在“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的實驗中,對實驗的處理如下表所示:
試管組別實驗處理
加入3%H2O2(mL)溫度加入試劑
試管12常溫/
試管2290℃/
試管32常溫2滴3.5%FeCl3
試管42常溫2滴20%肝臟研磨液
、偃粢芯可锎呋瘎┡c無機催化劑的差別,可選用的實驗組合是
、谀芊裼眠^氧化氫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如能,請寫出實驗思路;如不能,請寫出理由:
、壑亟饘匐x子能與過氧化氫酶酶按比例牢固結合,不可解離,可迅速使酶失活。在反應物濃度過量的條件下,若向反應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屬離子后,請在右圖中畫出酶催化反應速率隨酶濃度變化的曲線。